- 年份
- 2024(1642)
- 2023(2229)
- 2022(1765)
- 2021(1483)
- 2020(1279)
- 2019(2773)
- 2018(2856)
- 2017(4639)
- 2016(3174)
- 2015(3525)
- 2014(3562)
- 2013(3558)
- 2012(3382)
- 2011(3070)
- 2010(3039)
- 2009(2735)
- 2008(2758)
- 2007(2529)
- 2006(2144)
- 2005(1819)
- 学科
- 济(7218)
- 经济(7199)
- 管理(6375)
- 业(5678)
- 企(4244)
- 企业(4244)
- 学(3823)
- 农(3226)
- 中国(2898)
- 方法(2733)
- 财(2333)
- 数学(2260)
- 数学方法(2189)
- 银(2189)
- 银行(2151)
- 行(2067)
- 制(2001)
- 业经(1983)
- 农业(1962)
- 融(1944)
- 金融(1942)
- 理论(1920)
- 和(1595)
- 环境(1454)
- 地方(1432)
- 菜(1421)
- 技术(1407)
- 教育(1373)
- 体(1276)
- 教学(1260)
- 机构
- 学院(43551)
- 大学(42191)
- 研究(19522)
- 农(17777)
- 科学(15654)
- 农业(14572)
- 中国(12803)
- 业大(12513)
- 所(12135)
- 济(11573)
- 管理(11560)
- 研究所(11388)
- 经济(11155)
- 京(10004)
- 理学(9460)
- 农业大学(9400)
- 理学院(9318)
- 省(8954)
- 管理学(8947)
- 管理学院(8894)
- 中心(8412)
- 业(8207)
- 技术(8008)
- 室(7947)
- 江(7546)
- 实验(7403)
- 科学院(7195)
- 实验室(7115)
- 院(6983)
- 重点(6770)
共检索到65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婧 刘宏辉 陈琳玉 孟杰 卢丹 漆佳文 张文 罗育才 刘显军 向国红 段仁燕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分析种植于锑污染农田中的29个品种(系)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生长及根、茎、叶、荚、籽粒吸收和转运锑的能力。结果表明:常香油3号的单株干质量(126.84 g)远高于其他供试油菜的,具有较明显的生长优势;油菜叶、荚、根、茎、籽粒中锑含量依次降低,叶中锑含量远高于其他器官的,是油菜中锑的主要富集部位,油菜茎、叶、荚、籽粒中锑含量与根中锑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籽粒锑含量与根、茎中锑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说明籽粒中锑主要随着油菜根和茎向上运输而不断积累;南油杂1号和米油518对锑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为1.11和0.06,分别为29个品种(系)中最高和最低的,分别属于高积累和低积累品种,它们籽粒中锑质量分数仅为0.38和0.22 mg/kg,两者均可作为锑污染土壤修复的优选油菜品种;茎到叶(TFSL)、茎到荚(TFSP)、茎到籽粒(TFSS)、根到茎(TFRS)、荚到籽粒(TFPS)、叶到荚(TFLP)、叶到籽粒(TFLS)的转运系数依次降低;籽粒锑含量与TFRS呈显著(P<0.05)正相关,与TFPS、TFLS、TFSS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TFSP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说明油菜籽粒锑含量主要决定于荚和叶中锑向籽粒的转运能力。
关键词:
油菜 锑 品种筛选 富集 转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婧 刘宏辉 陈琳玉 孟杰 卢丹 漆佳文 张文 罗育才 刘显军 向国红 段仁燕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分析种植于锑污染农田中的29个品种(系)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生长及根、茎、叶、荚、籽粒吸收和转运锑的能力。结果表明:常香油3号的单株干质量(126.84 g)远高于其他供试油菜的,具有较明显的生长优势;油菜叶、荚、根、茎、籽粒中锑含量依次降低,叶中锑含量远高于其他器官的,是油菜中锑的主要富集部位,油菜茎、叶、荚、籽粒中锑含量与根中锑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籽粒锑含量与根、茎中锑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说明籽粒中锑主要随着油菜根和茎向上运输而不断积累;南油杂1号和米油518对锑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为1.11和0.06,分别为29个品种(系)中最高和最低的,分别属于高积累和低积累品种,它们籽粒中锑质量分数仅为0.38和0.22 mg/kg,两者均可作为锑污染土壤修复的优选油菜品种;茎到叶(TFSL)、茎到荚(TFSP)、茎到籽粒(TFSS)、根到茎(TFRS)、荚到籽粒(TFPS)、叶到荚(TFLP)、叶到籽粒(TFLS)的转运系数依次降低;籽粒锑含量与TFRS呈显著(P<0.05)正相关,与TFPS、TFLS、TFSS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TFSP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说明油菜籽粒锑含量主要决定于荚和叶中锑向籽粒的转运能力。
关键词:
油菜 锑 品种筛选 富集 转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涛 黄语燕 陈永快 廖水兰
【目的】揭示镉胁迫对生菜生长的影响及毒害机理,为阐明镉的毒理效应提供依据。【方法】以水培生菜品种“四季生菜”为材料,设置镉处理低(25 mg/L)、高(50,100 mg/L)水平,以无镉处理(0 mg/L)为对照(CK),用营养液膜技术(NFT)进行试验,处理7,14,21 d后取样,研究镉处理对生菜的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镉含量、镉富集转运特征、生理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光合色素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25 mg/L镉处理前14 d对生菜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具有促进作用,21 d时25~100 mg/L镉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镉处理生菜的地下部镉含量、富集系数均高于地上部;随着镉质量浓度的升高,富集系数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处理7 d后,随着镉质量浓度增加,转运系数下降,14和21 d则先上升后下降。在25~100 mg/L镉处理后,生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镉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随着处理时间延长逐渐下降;MDA含量随着镉质量浓度升高以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CK相比,7 d时镉处理SOD活性显著升高,14 d显著下降;21 d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镉处理7~21 d后POD活性均较CK显著升高(14 d时25 mg/L处理除外)。随着时间推移,镉处理CAT活性总体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规律。与CK相比,7 d时镉处理生菜光合色素的含量明显增加,14 d时低质量浓度(25 mg/L)镉处理光合色素指标总体增大,高质量浓度(50,100 mg/L)镉抑制了光合色素的合成,21 d时镉处理光合色素指标较CK显著降低。25~100mg/L镉处理7~21 d后,镉对生菜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明显影响,其中镉处理21 d后PSⅡ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PSⅡ有效光量子产量(Fv'/Fm')、PSⅡ实际光量子效率(ΦPSⅡ)、稳态荧光衰减率(Rfd)较7 d均总体降低,而初始荧光值(Fo)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则表现为增大。【结论】镉质量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生菜的光能转化效率越低,叶片热量散耗越高,光合作用能力降低,植株生长受抑制程度越严重。
关键词:
镉胁迫 生菜 镉富集 光合色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冠群 杨娇娇 陈晓燕 刘桂华 罗沐欣键 范成五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白菜对Cd的富集规律及栽培土壤中Cd的安全限量值,为筛选Cd低累积白菜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6个白菜品种(中青麻叶,麻叶火锅菜,高抗100,抗病大麻叶,鸡窝趴地白,厚叶早熟5号)在Cd浓度分别为0(CK)、0.3 mg/kg、0.6 mg/kg、1.2 mg/kg、2.4 mg/kg、4.8 mg/kg条件下,其生物量变化、可食部分Cd含量富集特征及不同品种白菜与土壤Cd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随着Cd浓度增加,白菜没有出现毒害现象;不同白菜可食部分Cd富集系数为中青麻叶(1.61)>抗病大麻叶(1.38)>厚叶早熟五号(1.30)>高抗100(1.02)>麻叶火锅菜(0.76)>鸡窝趴地白(0.64),富集系数小于1的品种有麻叶火锅菜、鸡窝趴地白;Logistic模型方程拟合表明白菜可食部分Cd含量和土壤Cd浓度间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为中青麻叶(0.9981)>麻叶火锅菜(0.9979)>高抗100(0.9976)>抗病大麻叶(0.9968)>鸡窝趴地白(0.9949)>厚叶早熟5号(0.9949);不同白菜对应土壤Cd安全限量值为鸡窝趴地白(0.30 mg/kg)>高抗100(0.24 mg/kg)>麻叶火锅菜(0.17 mg/kg)>厚叶早熟5号(0.12 mg/kg)>抗病大麻叶(0.09mg/kg)>中青麻叶(0.06 mg/kg)。【结论】依据白菜对土壤中Cd的耐受性、富集能力及对应土壤安全限量值,麻叶火锅菜、鸡窝趴地白、高抗100为Cd的低累积品种。
关键词:
白菜 重金属 富集特征 安全限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玉燕 时鹏涛 王运儒 蓝唯 罗清 杜国冬 陆仲烟 温立香
【目的】研究不同茶树品种对Se、Hg、As富集特性,从中筛选出富硒抗As、Hg污染的茶树品种。【方法】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10个不同茶树品种嫩叶和对应土壤中Se、Hg、As含量,分析叶片Se、Hg、As含量的因素。【结果】(1)土壤样品总Se含量为273.6535.7μg/kg,部分土壤达到富硒标准,总Hg、总As含量较低,达到国家土壤一级标准;叶片Se、Hg、As含量范围分别为:16.245.7、2.16.6、5.231.0μg/kg,含量均较低,适宜发展无公害茶叶;(2)叶片Hg富集系数与p H显著正
关键词:
茶树品种 硒 汞 砷 富集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小蓉 杨谢 陈光辉 李浩 王昌桃
通过田间试验,在成都平原区进行了6种蔬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部分耕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30个土壤样点中除均无As污染外,5种主要重金属污染比例表现为C r>Pb>Hg>Cd>Cu,其中C r的污染比例达53.3%,其余均在50%以下;根据富集系数,除Zn、Cu而外,6种蔬菜对重金属的平均富集能力为Cd>Hg>Pb>As>C r;就单种重金属而言,6种蔬菜的富集能力差异较大,差异幅度可达1.9~18.9倍;就蔬菜品种而言,除Cu而外,6种蔬菜总体表现出叶菜类蔬菜对重金属富集能力较强,而根茎类蔬菜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相对较弱的趋势。
关键词:
成都平原区 蔬菜 重金属 富集系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王子杰 陈一博 于雪泽 宋红
为探究Pb污染对早开堇菜(Viola prionantha)生长、生理和Pb吸收转运的影响,筛选适合重金属污染地区栽培的植物,采用水培试验方法,设置6个不同试验浓度(0、10、25、50、100、200 mg·L~(-1)),探究其在5个测定期(0、5、10、15、20 d)的耐受性及富集吸收特征。结果表明,同一处理不同处理时间下,高浓度(>50 mg·L~(-1))处理后早开堇菜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作用(P<0.05);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呈降低趋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逐渐升高。早开堇菜地下部分Pb积累量大于地上部分,具有一定Pb富集能力但转运能力较弱。综上所述,早开堇菜对铅污染具有一定的抗性,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洪黎 周卫
【目的】苋菜在中国的分布很广,品种资源丰富。通过筛选耐镉苋菜品种,发掘镉污染土壤植物修复资源。【方法】采用溶液培养方法,从来自不同生态区域的23个苋菜品种(Amaranthus mangostanus L.)中筛选出具有镉超富集能力的品种;采用赤红壤、黄棕壤、菜园土进行盆栽试验,研究苋菜在土壤Cd浓度分别为5、10、25mg·kg-1时,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结果】在溶液Cd浓度3mg·L-1条件下培养,苋菜品种天星米地上部镉含量高达260mg·kg-1。在土壤Cd浓度25mg·kg-1条件下,苋菜天星米地上部镉浓度高达212mg·kg-1,富集系数达到8.5,地上部净化率达3.8%,各镉...
关键词:
苋菜 镉 超富集 生物修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陶 李廷轩 张锡洲 余海英 王勇
【目的】研究了水稻Cd高积累品种对Cd的富集特性,并探讨其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为Cd污染农田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前期筛选出的Cd高积累品种泸17-T2171(Lu17-T2171)和武金4B(Wujin4B)为试验材料,普通品种泸恢17(Luhui17)为对照,采用土培试验,分析其在不同Cd处理条件下分蘖期和扬花期的Cd含量、积累量等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对不同Cd污染程度土壤的净化能力差异。【结果】(1)随着Cd处理浓度的升高,Cd高积累品种的生物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相比(Cd0),Lu17-T2171生物量在分蘖期和扬花期Cd50条件下分别增加了33.96%和19.51%,Wuji...
关键词:
水稻 Cd 高积累 植物修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符慧琴 揭红东 揭雨成 邢虎成 温圣贤
为探明镉在不同细度苎麻种质体内的积累与富集性差异,对20个苎麻种质进行镉污染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苎麻种质镉富集系数的变幅为0.971.58,富集系数较高的分别是中细度种质‘新1号’‘中苎1号’和高细度种质‘湘饲纤兼用苎麻1号’,富集系数依次为1.58、1.55、1.54,属于镉高富集苎麻种质,镉富集系数(0.97)最小的是高细度种质‘黄平青麻’;供试苎麻种质镉转运系数的变幅为0.661.41,转运系数最高的是中细度种质‘耒阳青麻’,其转运系数为1.41;供试苎麻种质年镉积累量的变幅为10.2421.8
关键词:
苎麻 纤维细度 镉富集 镉吸收 镉积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舒本胜 王飞久 尚德荣 宁劲松 孙修涛 赵艳芳 汪文俊 李涛 翟毓秀
通过分析不同养殖海域、不同品种海带中无机砷和总砷含量在养殖期间的变化,研究海带中总砷及无机砷的富集规律。结果显示,在生长期内海带对总砷的富集呈增长趋势,而无机砷含量则逐渐降低,其占总砷的比例由3月份1.36%~1.47%下降到7月份的0.41%~0.57%;同一海域、不同品种的海带对总砷和无机砷的富集具有差异性;同时期在不同养殖海域采收的同品种海带总砷和无机砷含量差异显著。基于监测数据对海带中的无机砷进行分析,所有海带样品中无机砷含量远低于现行食品卫生标准中的限量要求,不对食用安全性造成影响。
关键词:
海带 总砷 无机砷 富集规律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佳武 邓祥 汤若云 杨虹琦 陈颐 匡传富 丁志平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试验方法,测定了各个品种农艺性状及烤后不同部位烟叶中的铅、砷和镉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云烟87、云烟97、粤烟97和K326品种富集重金属的效应比较强;nc71、nc297、cz43、云烟99品种富集重金属的效应相对比较弱.脚叶落黄较早、大田生育期较短、旺长期农艺性状表现较差的烤烟品种,反而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较强;脚叶落黄较慢、大田生育期较长、旺长期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的烤烟品种,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相对较弱.
关键词:
烤烟品种 铅 镉 砷 积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晋民 赵之重 段冰
以青花菜、胡萝卜和大蒜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Na2SeO3,每种蔬菜均设5个Na2SeO3喷施水平,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1~100 mg/L,0.5~500 mg/L和0.5~1 000 mg/L,蔬菜收获后测定其中全硒、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含量及蔬菜产量。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以显著提高各蔬菜中全硒、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含量,有机硒转化率随硒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增加;3种蔬菜均喷施质量浓度为100 mg/L Na2SeO3时,以青花菜有机硒富集最高,为对照的135.7倍;除在Na2SeO3质量浓度≤10 mg/L时大蒜产量和Na2SeO3质量浓度为0.1 mg/L时青花菜产量有所增加外,其余Na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晓龙 张振华 宋海星 余佳玲 官春云
【目的】研究不同氮效率油菜品种碳素累积转运差异,为揭示氮高效品种协调籽粒碳氮代谢矛盾、促进油分形成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土培试验,以不同氮效率油菜品种为供试材料,在正常供氮和氮胁迫条件下,研究不同生育期(抽薹期、开花期、角果发育期和收获期)碳素累积与器官分布的差异,并用~(13)C标记技术测定营养器官碳素向生殖器官的再分配比例与再分配量,分析碳素累积转运对籽粒产量形成与油分累积的影响。【结果】氮高效品种的籽粒油分含量略高于氮低效品种,但2种供氮水平下品种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油分产量氮高效品种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与氮胁迫处理相比,正常供氮处理的油分含量略有降低,但油分产量显著增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小虎 陈翠莲 焦春香 甘莉 鲁剑巍
选用抗菌核病油菜品种中R-888、宁RS-1、783和感病品种宁油7号、晚油早、矮架早为试验材料,于盛花期接种(均设对照),发病后取较完整的功能叶,测定几个生理生化性状。结果表明:在菌核病影响下,抗、感病品种油菜的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游离氨基酸(FAA)总量、电导率大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有所改变;其中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为抗病品种增加幅度大于感病品种;而丙二醛(MDA)含量、游离氨基酸(FAA)含量、电导率大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表现为感病品种增加幅度大于抗病品种。各性状与其抗病性强弱存在一定的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