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6)
2023(9072)
2022(7705)
2021(7416)
2020(6095)
2019(14187)
2018(14025)
2017(25251)
2016(14667)
2015(16325)
2014(16184)
2013(14906)
2012(13382)
2011(11799)
2010(11476)
2009(9543)
2008(8805)
2007(7222)
2006(5726)
2005(4633)
作者
(37040)
(31159)
(30955)
(29386)
(19450)
(15079)
(14206)
(12410)
(12108)
(10925)
(10620)
(10279)
(9926)
(9711)
(9610)
(9576)
(9484)
(9431)
(8869)
(8802)
(7772)
(7621)
(7413)
(7154)
(7053)
(6925)
(6886)
(6812)
(6341)
(6149)
学科
(46322)
经济(46273)
管理(33964)
(31949)
方法(26663)
(26353)
企业(26353)
数学(24608)
数学方法(24231)
教育(19179)
中国(17068)
(13134)
(11774)
(11675)
理论(10647)
业经(9104)
技术(8884)
(8868)
财务(8836)
财务管理(8819)
企业财务(8409)
农业(7801)
教学(7726)
(7689)
贸易(7686)
地方(7622)
(7506)
(6868)
环境(6835)
(6453)
机构
大学(186146)
学院(181401)
管理(66765)
(65202)
经济(63833)
研究(60996)
理学(59545)
理学院(58844)
管理学(57436)
管理学院(57084)
(38829)
科学(38321)
中国(37502)
(32456)
师范(32178)
教育(31672)
(30162)
业大(29531)
(29059)
(28613)
中心(27897)
研究所(27245)
师范大学(26610)
(25946)
财经(24244)
北京(24150)
农业(24037)
技术(23789)
(23007)
(22459)
基金
项目(136030)
科学(108800)
研究(100669)
基金(97406)
(86381)
国家(85607)
科学基金(73197)
社会(62305)
社会科(58945)
社会科学(58931)
教育(54916)
(54475)
基金项目(51344)
(48536)
自然(48443)
自然科(47385)
自然科学(47372)
自然科学基金(46512)
编号(41077)
资助(39349)
成果(33414)
重点(32530)
(31787)
课题(31242)
(29898)
(29196)
教育部(27887)
创新(27100)
科研(27010)
大学(26434)
期刊
(57100)
经济(57100)
研究(55739)
教育(49749)
中国(37465)
学报(31216)
科学(26883)
(25115)
大学(24939)
管理(22693)
(22426)
学学(22366)
技术(20328)
农业(17460)
职业(12545)
财经(11442)
(10020)
(9934)
金融(9934)
(9855)
业经(9385)
经济研究(9273)
(8778)
科技(8407)
技术教育(8389)
职业技术(8389)
职业技术教育(8389)
业大(8193)
统计(7894)
(7792)
共检索到250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晓军  黄子航  秦澄莹  
基于中国人口死亡率数据和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截面数据,利用沙利文法的贝叶斯拓展研究中国50岁及以上不同受教育水平人群的预期寿命、无残损预期寿命、残损生存期及其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水平越高人群的预期寿命和无残损预期寿命越长;受教育水平越高人群的无残损预期寿命在预期寿命中的占比越高;在相同的受教育水平下,女性比男性活得更长,但女性的无残损预期寿命比男性更短、残损生存期更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低龄和男性人口身体功能的改善有更大的帮助;从时间趋势看,2013~2018年,中国50岁及以上人群的预期寿命增速超过无残损预期寿命增速,存在残损扩张现象。提高人群的受教育水平能有效减缓身体功能障碍的扩张速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志远  张铭洪  
通过分析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寿命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机制,并以此探讨延迟退休对居民储蓄率可能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法定退休制度下,受教育年限提高缩短了工作期,预期寿命提高则延长了退休期,两者共同减少了工作期与退休期之比,从而提高了居民储蓄率;而延迟退休恰好可以对冲这一变化,从而影响居民储蓄率。利用系统GMM方法对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的结果表明,预期寿命每提高1年,居民储蓄率大约增加0.4个百分点;而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居民储蓄率增加约0.75个百分点。由此可知,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居民储蓄率的下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春辉  封进  王晓润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1991~2004年的相关数据,研究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农村居民医疗消费决策和医疗支出大小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相对而言,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低、年龄大的人群,其生病的概率较大;居民的医疗支出存在着财富效应;在中国农村地区,医疗支出的收入弹性为0.19,反映出医疗消费在农村地区是必需品。本文验证了收入水平、人力资本和健康资本三者之间存在着替代性,即相对贫穷的、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村居民可能会更多地使用健康资本来获得收入,从而导致其健康状况相对恶化、医疗支出增加。因此,对低收入者的医疗消费进行补贴对于提高他们的福利、缩小农村的不平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政府可以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慧慧  王瀛娴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增多,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加强老年教育已经成为丰富老年人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更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有效举措。加强对21世纪以来我国老年教育研究,不仅关系到老年人自我价值实现和晚年的生活质量,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跃光  范子英  
教育事权和支出责任在政府间的合理配置对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没有激励将本地自有财政收入投入教育领域,这些具有空间外溢性的公共服务成为中央财政的政策目标,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填补了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不足。本文将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宏观财政数据进行匹配,即以出生年份和地区为基础,构造在其所属的义务教育阶段受益的财政转移支付占地方总财力的比重,以评估转移支付对教育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每提升10个百分点,本地区居民的受教育年限能够增加约0.2年,在三大类转移支付中,专项转移支付的作用更为明显。在机制检验中,我们也发现财政转移支付能够有效增加地方的教育支出,产生了明显的结构效应。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的长期受教育水平,本文认为要以教育领域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为前提,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共同事权的激励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荣  朱慧明  
为了弄清被试产品的寿命分布,求出各项可靠性指标,常常需要进行删失试验。如何对得到的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是生存分析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贝叶斯威布尔生存回归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牛建林  
文章结合中老年人延迟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预期和实际行为,考察了现阶段中国中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对退休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2011年全国45岁及以上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非农劳动者中,超过半数预期在法定退休年龄暂不退出劳动力市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预期延长劳动参与时间的可能性平均较低。但是,劳动参与预期随年龄增长呈现出一定的变化,接近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更有可能延长劳动参与的预期。从劳动者的实际退休行为看,受教育程度最高和最低者的实际退休年龄均相对更晚,而且女性尤为突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对实际劳动参与具有正向作用。文章认为,劳动者选择何时退出劳动力市场,往往是根据自身的人力资本特征、资源禀赋及市场环境抉择的;法定退休年龄对劳动参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制内"的就业领域。随着年轻队列教育水平的提高,劳动者实际退休年龄的推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未来劳动供给规模下降的压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云蔚  
中国离婚率的不断走高持续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关于离婚的研究却仍然存在可继续探讨的空间。结合受教育水平与亲密关系变迁的相关理论,分析受教育水平与离婚风险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中发生转变。研究发现,对于1960年以前的出生队列而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增加会显著提升离婚风险,而男性受教育水平的增加不会提升离婚风险。教育水平对离婚风险影响的分性别作用机制在1980年及以后的出生队列中发生了改变,在1980年及以后的出生队列中,女性的受教育水平提高并不会显著提升其离婚风险,而男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则会降低其离婚风险。这一结果体现了受教育水平对离婚等亲密关系所产生的影响会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发生转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树  蒙昱竹  赵庆  
本文基于CFPS(2010)、CHIPS(2013)和CHFS(2017)三个微观数据库,通过双胞胎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低生育率对家庭子女受教育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生育数量减少显著促进了子女受教育水平的提升,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该效应更为明显,从而验证了家庭对孩子抚养的“数量-质量”替代效应。在区分个体性别差异后,发现低生育率对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作用显著低于男性,拥有兄弟对女性的教育投资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即同胞性别结构的差异导致家庭教育投资的非对称性。据此,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不断放开,应更加重视微观家庭中对女性的教育投资,倡导教育投资的“性别公平”。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冬平  白菊红  
本文在对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差异性量化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这种差异形成的  原因以及经济增长、农民收入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  不同收入地区间和低收入地区内部文盲半文盲差异较大 ,高中以上教育水平差异次之 ;高  收入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 1 0 0 0元 ,受教育水平可提高 0 .32年 ,低收入地区可提高   0 .6 8年 ;私人教育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弹性是非线性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日前,教育部传出声音,未来3年我国国民受教育水平将明显提高,新增劳动力以高中毕业生为主。到2010年,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者达10%左右。这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目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翼  
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老年人再就业研究"课题组在山东省泰安市和江苏省无锡市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对其再就业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宏锐  王斌  
文章以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作为分析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省际间分布的工具和量化指标,以2006年数据为基础考察了我国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的省际间分布集中度。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及以上教育程度人群的省际间分布集中度最高,发达地区的受过高等教育人群的比例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而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义务教育及以上教育程度人群的省际间分布集中度则相对较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谦   李祎晨   张帅  
本文对第五次、六次、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开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围绕“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口受教育程度水平分布”两大核心指标,通过绝对差异、相对差异、次序和分类等不同维度的数据分析,细致呈现自2000年至2020年二十年间各民族人口在三次人口普查时间节点上的受教育状况及其总体变动趋势。研究发现,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各民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显著提升,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比例关系所构成的教育层次结构不断优化。当前各民族之间的受教育水平和教育层次结构仍存在差异,但从纵向发展上看,差异正不断缩小。在促进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历史进程中,需要根据各民族教育发展现状,强调因地制宜推进教育政策与实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胜春  李曦辉  
依据"六普"数据,文章分析了我国136个陆地边境县级行政区的人口受教育情况,并采用教育基尼系数分析了该区域人口教育均衡程度及其公平性。研究发现,我国陆地边境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女性受教育水平低于男性,15岁及以上人口的文盲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10万人高等教育人口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陆地边境县教育在较低的水平上均衡,相对不公平。文章还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和实地考查情况,对提高我国陆地边境地区教育水平及其公平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