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8)
2023(14423)
2022(12142)
2021(11485)
2020(9410)
2019(21531)
2018(21429)
2017(40722)
2016(22249)
2015(25232)
2014(25381)
2013(25219)
2012(23922)
2011(21729)
2010(22254)
2009(20563)
2008(20227)
2007(18343)
2006(16791)
2005(15335)
作者
(66892)
(56157)
(55470)
(52850)
(35591)
(27306)
(25263)
(21908)
(21504)
(20215)
(19234)
(19141)
(18153)
(17925)
(17552)
(17176)
(16593)
(16434)
(16237)
(16068)
(14174)
(14030)
(13786)
(13181)
(12673)
(12643)
(12581)
(12426)
(11611)
(11320)
学科
(100854)
经济(100740)
(60791)
管理(52570)
(51838)
(37047)
企业(37047)
方法(36646)
农业(34627)
数学(32241)
数学方法(31577)
地方(29881)
中国(29400)
业经(25263)
(20006)
(18893)
(18389)
(17122)
(16892)
贸易(16875)
(16199)
(15516)
金融(15513)
(15513)
银行(15483)
(15038)
地方经济(14373)
环境(14308)
理论(14257)
技术(13837)
机构
学院(320395)
大学(314561)
(128036)
经济(124984)
管理(117577)
研究(115394)
理学(99833)
理学院(98614)
管理学(96425)
管理学院(95859)
中国(89186)
(74563)
科学(73060)
(69095)
(60283)
农业(57212)
(56535)
业大(54925)
研究所(54394)
中心(54202)
(52666)
(45929)
师范(45472)
北京(43743)
财经(43192)
(42195)
(41803)
(40866)
(38926)
经济学(37121)
基金
项目(209087)
科学(162180)
研究(152956)
基金(146638)
(128844)
国家(127620)
科学基金(107659)
社会(95001)
社会科(89446)
社会科学(89419)
(86395)
基金项目(77324)
(70777)
教育(69340)
自然(68908)
自然科(67269)
自然科学(67252)
自然科学基金(65963)
编号(64067)
资助(60380)
成果(51686)
(50459)
重点(47070)
课题(45563)
(44682)
(42736)
发展(40100)
创新(39950)
(39461)
(39356)
期刊
(160571)
经济(160571)
研究(95797)
(76610)
中国(76512)
学报(54089)
农业(51991)
科学(49768)
管理(42010)
大学(41324)
(40823)
教育(39539)
学学(38898)
(34072)
金融(34072)
业经(32389)
技术(30044)
(26311)
经济研究(22955)
问题(21519)
财经(20142)
(18406)
(17413)
资源(17222)
统计(16478)
农村(16197)
(16197)
技术经济(16043)
世界(15981)
图书(15966)
共检索到509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丽  
选取山东省寿光、青州、诸城等三个收入水平相近的县级市,对内源式和外源式发展模式中的农村居民消费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与外源式发展的诸城市相比,内源发展的寿光和青州两市的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更低,居住消费支出比重更高,居住质量更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类消费也更高,发展模式带来的收入结构的不同,使内源式发展地区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更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焕喜  
山东省三个不同地带县级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高焕喜一、山东省三个地带的划分山东省从全国范围看属东部发达地区,但全省依据地形地貌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又大体可划分为东部沿海发达、中南部次发达和沂蒙山与鲁西北沿黄欠发达三种不同的经济地带。山东省东部沿海发达...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辰辰  李文  
以山东省135个县(市、区)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系统分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刺激效应,对其影响机制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新农保主要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来增加消费,对其消费能力并无显著影响。新农保的政策效果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试点的第二年,但随着新农保政策运行时间的增加,新农保缴费与收益的关系日渐明确,其对农村居民消费意愿的刺激作用逐渐消失。区域分样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试点主要对社会养老基础薄弱的内陆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产生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陈玉  李旭  
随着我国商品供求关系的转变,培育农村市场、开发农民消费需求成为学界和政府谋求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焦点。深入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演变过程,对于正确认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层次性变化规律、揭示消费市场的未来变化趋势,针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情况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刺激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例举现阶段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运用线性支出扩张模型及恩格尔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边际分析、恩格尔系数分析和弹性分析三个方面,分析山东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旨在提出提高农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波  张吉献  
粮食主产区的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着力构建县域城镇化与农村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县域作为研究单元分别对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取的各时间截面的县域城镇化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度进行计算分析。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对河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农村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协调发展度分别进行时空格局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3年河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农村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发展度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县域城镇化呈现出东北部较高而西北与中东部较低的特征,县域农村发展水平在空间上的集聚态势逐渐降低,二者的协调发展度总体来看,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广泳  王数  安萍莉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集中分布区域的地质条件,找出影响整理模式选取的各种地质环境。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法。研究结论:地质条件是矿区选取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的根本依据。近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范围不断扩大,但对复杂地质环境区域,尤其是地质环境复杂的矿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还比较少,应加大对特殊地质条件下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段兆广  张伟  
指出工业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对工业化、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快速城市化地区县级城市的影响更为突出。如何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对快速城市化地区县级城市工业化发展阶段进行判断的基础上,分析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工业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的原则。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林  靳共元  赵静  
立足"中国梦",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涵与要求,把握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原则、目标和重点内容,以山东省的济南、青岛和菏泽三个农村地区为中心进行考察,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三个地区的幸福指数,研究发现: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四条路径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经济合理调整、注重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建设和提高政府信用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赖景生  
1997年末,重庆市总人口为3042.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48.3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0.46%。消费作为人口的函数,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变化趋势,对农村市场开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对整个重庆市消费水平和变化趋势,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丽  
本文在山东省选取三个人均纯收入水平相近的县级市,以寿光和青州为内源式发展的代表,以诸城为外源式发展的代表,对农村的内源式和外源式发展模式的路径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寿光和青州的内源式发展路径是以当地农民的农业技术创新为起点和发展重点的,发展的过程呈现出网状特征,诸城的外源式发展是以大型龙头企业为起点和重点的,发展的过程呈现出线性特征。不同的发展路径对农民的能力影响不同,内源式发展地区的农村居民发展能力更强,表现为家庭经营收入和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较高。内源式发展地区的农民分享发展的利益较多,生活质量较高。所以,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提高当地农村居民的能力,以农村的内源式发展为根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志刚  
农村流通产业的发展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总量、方式。文章利用2000~2010年江西省农村流通业和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分析农村流通业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和数量关系。结果表明:农村流通业规模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是最主要的;流通业的投入也对农村居民消费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并不显著。据此提出了利用城市优势流通资源,建立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合理布局农村流通网点,提升流通效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村流通业固定资产利用率等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天  
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数字金融的各个方面构建数字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模型,并从消费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两方面展开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优化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数字金融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居民的享乐型消费来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数字金融对我国中部省份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较中西部地区更强。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农村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娟  乔花芳  
根据农村居民就业与居住空间行为的主要特征,可将其空间行为模式归纳为3种基本类型:村域就业-居住模式、城镇就业-居住模式和迁移模式。在此基础上,分别对2007和2012年武汉市新洲区3个样本村进行实证调研,研究结果显示:1该区域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区域外转出明显;2该区域半城市化特征明显,样本村2007年处于城镇就业-居住模式和迁移模式的就业人口占总样本数的比重为39%,2012年则上升为65.3%;3该区域的小城镇对于当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较弱,在农村居民从村域就业-居住模式向迁移模式转换的过程中会出现土地撂荒现象。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霍成义  张立光  
本文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及山东省统计数据,主要从收支角度分析了农村消费问题,发现收入水平低、支出负担重、收支预期不确定等因素是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因此促进农民增收、拓宽就业渠道、增强消费信心、提高城镇化率是刺激农村消费市场的有效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万兴  郭晓梅  
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巨大,扩大内需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对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巨大。通过VAR模型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及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深化是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农村金融变量变动时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具有较明显的时滞。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主要由其自身解释,农村金融深化因素在当期和下一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变动的相对贡献度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