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9)
- 2023(10640)
- 2022(9446)
- 2021(8581)
- 2020(7560)
- 2019(17974)
- 2018(17493)
- 2017(33781)
- 2016(18908)
- 2015(21487)
- 2014(21354)
- 2013(21369)
- 2012(20601)
- 2011(18628)
- 2010(18533)
- 2009(17166)
- 2008(17155)
- 2007(15324)
- 2006(13434)
- 2005(12061)
- 学科
- 济(80184)
- 经济(80103)
- 管理(46750)
- 业(45265)
- 方法(35653)
- 企(34009)
- 企业(34009)
- 数学(31839)
- 数学方法(31531)
- 农(24060)
- 学(21332)
- 地方(20776)
- 财(20324)
- 中国(18924)
- 贸(18473)
- 贸易(18468)
- 易(17960)
- 农业(16107)
- 业经(15210)
- 制(13614)
- 出(13286)
- 土地(13026)
- 环境(12516)
- 和(11470)
- 技术(10972)
- 务(10754)
- 财务(10737)
- 财务管理(10702)
- 融(10508)
- 金融(10504)
- 机构
- 大学(272402)
- 学院(269665)
- 济(108943)
- 经济(106514)
- 研究(100058)
- 管理(97918)
- 理学(83738)
- 理学院(82584)
- 管理学(81048)
- 管理学院(80557)
- 中国(74033)
- 科学(66553)
- 农(60719)
- 京(59828)
- 所(53816)
- 研究所(49381)
- 业大(48782)
- 农业(48530)
- 财(48360)
- 江(46265)
- 中心(46102)
- 财经(38222)
- 范(36952)
- 北京(36900)
- 师范(36463)
- 院(36339)
- 省(35631)
- 经(34578)
- 州(33962)
- 经济学(33757)
- 基金
- 项目(184912)
- 科学(142424)
- 基金(131934)
- 研究(128079)
- 家(118965)
- 国家(118012)
- 科学基金(97605)
- 社会(78887)
- 省(74830)
- 社会科(74566)
- 社会科学(74538)
- 基金项目(70789)
- 自然(65916)
- 自然科(64233)
- 自然科学(64210)
- 划(63116)
- 自然科学基金(63034)
- 教育(57868)
- 资助(54460)
- 编号(50712)
- 重点(42911)
- 发(41361)
- 成果(40773)
- 部(40744)
- 创(37595)
- 计划(37168)
- 科研(36507)
- 课题(36278)
- 创新(35452)
- 科技(33430)
- 期刊
- 济(119646)
- 经济(119646)
- 研究(75903)
- 中国(58409)
- 农(53984)
- 学报(52941)
- 科学(46231)
- 财(37976)
- 大学(37636)
- 农业(36474)
- 学学(35436)
- 管理(32027)
- 教育(25411)
- 融(21870)
- 金融(21870)
- 技术(21644)
- 业(20616)
- 业经(19563)
- 经济研究(18394)
- 财经(18393)
- 问题(17092)
- 资源(16353)
- 经(15857)
- 版(14949)
- 贸(14660)
- 业大(13643)
- 图书(13585)
- 技术经济(13171)
- 科技(13051)
- 统计(12294)
共检索到407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龙开胜 陈利根 占小林
以1990-2005年江苏省耕地和工业用地数据为基础,运用C-D生产函数和概率优势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利用类型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率关系。结果表明,在资本和技术投入既定的条件下,不同利用类型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率存在明显差异,耕地数量每增长1%,耕地产出增长0.297%;工业用地数量每增长1%,工业用地产出增长0.392%。但土地产出效率的差异,主要是由单位土地上资本投入以及技术进步的差异引起,并且某一利用类型土地产出效率的优势也只是一定条件下的比较优势,意味着工业用地产出的增长并不能单纯地以耕地减少为代价。因此,保持不同类型土地数量的平衡,以资本和技术投入代替土地数量投入,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
关键词:
土地类型 效率 耕地 工业用地 江苏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翟以平 陈东平
江苏省肥料投入1975年以前以传统的增施有机肥为主,1976年以后转入增施无机肥为主。化肥投入量的增加,对耕地资源潜力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但是80年来边际投入产出递减已十分突出,增产不能增收,大量投入化肥已不能起到开发耕地潜力的作用。未来耕地潜力深度开发和农业增长应转向高产技术的创新,特别要主攻能增加现代生产要素量和提高其产出效率和效益的技术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华 张阳 丁源
介绍了江苏省R&D发展现状,提出了进行绩效分析的必要性。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选取了江苏省“九五”期间、“十五”前三年的R&D数据,进行分析,客观、科学、有效的评价了江苏省R&D投入产出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明 徐铁
江苏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省,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为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促进江苏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江苏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中的42个部门的数据为主要来源,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的平衡关系推导建立了江苏省的输入输出生产诱发模型,得到输入输出贸易对各产业产出的诱发系数。在输入输出贸易诱发系数的基础上,通过与相应的输入输出率相结合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并根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对江苏省的各产业部门进行分类,从而更加
关键词:
投入产出 对外贸易 经济结构 区域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芳 赵玉林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和产出为联系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关联分析就是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定量地分析产业间的技术经济关系从而反映各产业之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即再生产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顾湘 姜海 王铁成 曲福田
经济发达地区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如何突破资源瓶颈,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空间支撑,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回顾了江苏省产业发展轨迹,分析结构变化,指出江苏省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5个指标,对江苏省工业行业用地集约程度进行定量化的评价,分析行业差异和区域差异。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政策建议:苏南应重点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高的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度发展食品、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苏中应大力发展建材、电力、冶金、化工、纺织等用地优势明显的行业,适度发展电子等高科技产业;苏北应承接苏南产业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武晓霞 任志成
文章采用投入产出法,从江苏省省级层面动态分析了服务业整体及内部结构的变迁,得出以下结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稳中有升,但对经济贡献率依然较小;制造业与服务业已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服务业中间投入已逐渐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逐渐上升;服务业内部尚未完全形成专业化分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仍然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点部门和"瓶颈"部门。
关键词:
服务业 结构变迁 投入产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龙开胜 陈利根 李明艳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资源数量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以1990~2005年江苏省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数量变动率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耕地数量变动率、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均呈非平稳变动趋势,但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数量变动率的作用方向不同,工业化对耕地数量变动率产生负效应,城市化则产生正效应。同时,城市化对耕地数量变化的影响大于工业化带来的影响,并且城市化的影响比工业化的影响更为持久。这意味着,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增长时期,城市化是耕地数量变化的首要原因。因此,在当前江...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工业化 城市化 差异 江苏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继群 濮励杰 张润森
采用1998~2008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耕地数据,分析了近10 a来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及空间差异。然后运用Moran I指数验证了耕地资源分布空间相关性的存在,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江苏省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1998~2008年,江苏省耕地面积净减少29.69×104hm2,平均每年减少2.70×104hm2。耕地数量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无锡、苏州、常州、南京和镇江5个地区耕地资源减少最为严重;(2)全省耕地资源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1998~2008年,耕地面积Moran I值由0.400 3增加至0.452 4,呈逐步增强的趋势;(3)人口、经济增...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乔家君 许立民
通过对山地村———河南省吴沟村全村482块农田属性及其投入产出特征的调查分析,指出,高程是影响山区耕地资源投入产出及其效率的重要因素。随高程增加,农田地块面积愈来愈小,户均地块数由1.35块增加到3.65块。农田系统能量投入随高程增加大多呈现下降态势,其中农村居民点到农田的距离、农田的自然环境、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农户行为等对农田系统能量投入产出都有着明显影响。高程因素在农田系统能量产出中也具有重要影响,如旱平地中,海拔高度由568m上升到673m,小麦单产由246kg下降到193kg,每升高10m,单产下降5kg;玉米单产由310kg下降到210kg,高度每提高10m,单产下降9kg。旱平地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乃丽 徐盈之
文章运用投入产出方法,构建基于自产率调整的产出乘数、影响力系数间接衡量行业吸收就业的能力,构建基于就业总产值弹性调整的劳动力投入系数、就业效应指标考察各行业直接吸收就业的能力,并引入后向关联指标和变异性系数指标以完善就业吸收考察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各行业吸收就业的能力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江苏省应把第二产业尤其是建筑业作为吸收就业的主要渠道,并充分挖掘第三产业吸收就业的潜力,通过加快省域城市化进程加大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
投入产出 就业吸收能力 扩散能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萍萍 章熙谷 卞新民 陆建飞 谭立军
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江苏如皋1988-1992年麦田套作的春玉米生产中7个投入要素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生产要素是化肥、劳动用工和种子投入量(密度)。进一步对化肥与产量之间的生产函数分析表明,将化肥投入量由目前生产上的13.1公斤,提高到18.7公斤或17.1公斤,将分别达到最高产量或最大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宫攀 韩振铃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耕地的投入产出效率是关系到耕地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采用山东省2000~2010年17个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山东省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对投入产出指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得出11年间山东省各市投入产出指标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选取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山东省17市耕地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山东省各市耕地总产量及农业总产值指标呈增长趋势,农业播种面积17个城市在11年间增减各半,农业机械总动力17个城市在11年间呈显著增长趋势,劳动力投入17个城市中有14个城市在研究期间下降明显。通过基础性DEA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山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金浪 杨子生
本文提出从利用投入和产出效应2个方面测度耕地集约利用,并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的3种基本类型:粗放化型、集约化型和过度化型。以处于不同城市化水平下的江西省和江苏省两个粮食主产区为例,剖析两省2001年-2010年耕地(水稻种植)集约利用的差异及其政策启示。结果表明:①近10a来,城市化水平低的江西省单位耕地面积水稻种植总投入、省工性投入和增产性投入与城市化水平高的江苏省的差距明显缩小,其中省工性投入的差距最小,而江西省的水稻单产,尤其是水稻净利润在2010年进一步低于江苏省;②尽管江西省和江苏省耕地利用属于集约化型的年份均最多,但属于过度化型的年份比例偏高,分别为33.33%和22.22%,这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志刚
本文将比较优势理论运用到指导耕地保护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工作中 ,探索了一种较为简单、可行的计量方法 ,对江苏省三大地区 (苏南、苏中和苏北 )的耕地总量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的耕地总量区域差异 ,得到了一些政策启示。
关键词:
耕地总量 比较优势 江苏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