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5)
- 2023(9157)
- 2022(7926)
- 2021(7028)
- 2020(6252)
- 2019(14196)
- 2018(13953)
- 2017(26491)
- 2016(14955)
- 2015(16623)
- 2014(16624)
- 2013(16500)
- 2012(15416)
- 2011(13996)
- 2010(13868)
- 2009(13074)
- 2008(13160)
- 2007(11997)
- 2006(10139)
- 2005(8843)
- 学科
- 济(60884)
- 经济(60816)
- 管理(40761)
- 业(40266)
- 方法(32504)
- 企(31901)
- 企业(31901)
- 数学(29096)
- 数学方法(28740)
- 农(16667)
- 财(16095)
- 学(15639)
- 中国(13956)
- 贸(13214)
- 贸易(13213)
- 易(12824)
- 业经(11900)
- 农业(11114)
- 地方(10732)
- 务(10357)
- 财务(10336)
- 财务管理(10305)
- 制(10222)
- 企业财务(9734)
- 技术(9088)
- 环境(9080)
- 和(9021)
- 银(8652)
- 银行(8589)
- 融(8383)
- 机构
- 大学(224632)
- 学院(222452)
- 济(88005)
- 经济(86221)
- 管理(83100)
- 研究(77719)
- 理学(72935)
- 理学院(72025)
- 管理学(70493)
- 管理学院(70101)
- 中国(56376)
- 科学(54082)
- 农(53139)
- 京(47172)
- 业大(43479)
- 农业(43089)
- 所(42584)
- 研究所(39559)
- 财(37973)
- 中心(35669)
- 江(32604)
- 财经(31301)
- 北京(29096)
- 农业大学(28757)
- 经(28419)
- 院(27270)
- 经济学(27102)
- 范(26998)
- 师范(26519)
- 州(25525)
- 基金
- 项目(156475)
- 科学(120382)
- 基金(113672)
- 家(104161)
- 国家(103343)
- 研究(101863)
- 科学基金(85789)
- 社会(63740)
- 省(61941)
- 基金项目(60888)
- 社会科(60468)
- 社会科学(60442)
- 自然(59971)
- 自然科(58631)
- 自然科学(58607)
- 自然科学基金(57575)
- 划(53407)
- 资助(46782)
- 教育(46331)
- 编号(39040)
- 重点(36062)
- 部(33697)
- 计划(33603)
- 发(33023)
- 创(32233)
- 科研(31752)
- 科技(30434)
- 成果(30398)
- 创新(30301)
- 业(28592)
- 期刊
- 济(87386)
- 经济(87386)
- 研究(55824)
- 学报(49375)
- 农(46639)
- 科学(40070)
- 中国(37676)
- 大学(34619)
- 学学(33385)
- 农业(31263)
- 财(29574)
- 管理(26519)
- 业(17299)
- 技术(17055)
- 融(16284)
- 金融(16284)
- 教育(15830)
- 财经(15091)
- 经济研究(14874)
- 业经(14641)
- 业大(13734)
- 版(13527)
- 经(12864)
- 统计(12356)
- 问题(12311)
- 农业大学(11766)
- 科技(11685)
- 技术经济(11674)
- 策(11216)
- 商业(10594)
共检索到307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旗 黄怀生 李拥军 周文 毛清黎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柱吸附法(XAD-4)对香米香气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SDE法操作方便,能较多地收集到醛类香气物质,并收集到香米香气的特征物质2-乙酰基吡咯啉,香气物质中小分子化合物偏少;柱吸附法能弥补SDE法一些缺陷,所收集的香气成分更均衡,但吸附剂的处理较为困难.因此,两种方法结合使用能更完整地反映香米香气组分的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旗 黄怀生 李拥军 周文 毛清黎
为了解用米量和香气收集次数对香米香气成分及含量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用米量和香气收集次数均能提高香米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当用米量由100g增加为200和300g时,其香气相对含量增加了16.27%和24.37%;当香气收集次数由1次增加至2次,3次和4次时,其香气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5.51%,6.08%和6.35%;但不同香气成分增加的趋势和程度不同.采用200g香米1次收集能得到比较完整的香气组分.
关键词:
香米 同时蒸馏萃取法 香气收集 用米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怀生 朱旗 李拥军 周文 毛清黎
为研究稻米加工工艺对香米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SDE法对加工过程中香米香气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碾磨程度的提高,香米中香气成分的损失越大,由谷糙分离米至成品米,杂环类、酮类、酯类、烃类、醛类及醇类香气成分的含量减少,分别减少了71.52%,29.70%,27.64%,27.38%,26.83%,20.00%;而酸类香气成分的含量却呈增加的趋势,增加了21.77%.
关键词:
香米 香气成分 加工工艺 同时蒸馏萃取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晓磊 沈向 王磊 王庆菊 孙凡雅 康鸾
【目的】研究不同海棠(Malussp.)品种果实的香气成分及果实成熟后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为寻找苹果属物种中具有特异香气的种质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分别测定了‘Redsplender’、‘Strawberryparifit’、‘PinkSpire’、‘Radiant’、‘Sparkler’、‘Flame’等6个海棠品种成熟果实的挥发性物质,并对‘Redsplender’和‘Strawberryparifit’果实成熟后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6个海棠品种成熟果实中共检测到37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为醛类、酯类和醇类...
关键词:
海棠 果实 香气 挥发性物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路翔 高源 王昆 孙思邈 李连文 李海飞 李青山 冯建荣 王大江
【目的】我国主栽苹果品种根据亲本构成可分为富士族系、元帅族系、金冠族系和国光族系,分析不同族系果实的香气特征和遗传特性,为果品品质研究和香气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4个族系的50个苹果品种果实香气物质进行检测,利用变异系数(CV)和主成分分析(PCA)解析不同族系间香气物质的显著性和特征。【结果】50个品种共检测出146种香气成分,酯类(38种)、醛类(29种)和醇类(19种)为主要香气物质,共占总含量的72.82%,其中酯类在数量和含量上变异系数均大于醛类和醇类。富士族系和元帅族系的总香气成分数量显著多于金冠族系(P<0.05),酯类物质数量显著多于金冠族系和国光族系(P<0.05),醛类和醇类物质的数量在不同族系间未达到显著水平。以香气值大于1为标准确定出28种特征性香气成分,其中8种成分在40个品种以上均被检测出,是苹果的典型香气成分。对28种特征性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共提取8个主成分,结合香气成分的嗅感特征将50个不同品种划分为4个代表不同香型的区域,富士族系和元帅族系在4个区域均有分布,金冠族系和国光族系主要分布在青香型和淡香型区域,浓香型区域主要为元帅族系,甜香型区域主要为富士族系。不同的选育方式对金冠族系和国光族系影响更大,表现为杂交品种的相似系数、与对照共有的香气成分占比显著低于芽变品种(P<0.05);在所有族系中,芽变选育品种出现超亲现象的香气数量均多于杂交品种。【结论】富士族系和元帅族系的果实风味更加丰富,富士族系、元帅族系、金冠族系和国光族系的果实风味分别表现为甜香型、浓香型、青香型和淡香型;杂交能够提高后代香气成分的含量,并增加香气构成的复杂性;芽变对后代的香气成分种类影响较小,对香气含量的影响更大,其超亲现象多于杂交后代。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蕾 赵荻 胡渊渊 索金伟 喻卫武 吴家胜 娄和强 宋丽丽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工艺(炒制和烘烤)的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种仁香气成分、油脂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揭示不同加工方式对香榧香气物质和油脂品质形成的影响,探讨香榧的最优烘烤工艺。【方法】比较炒制香榧(传统的炒制方式加工)、烘烤香榧(烘烤方式加工)和原料香榧(未加工前的原料)香气组分的差异,并测定3种香榧材料的酸价、过氧化值、总酚质量分数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明确适宜的香榧加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以第1次烘烤时间、盐浸时间、第2次烘烤时间作为变量因子的单因素试验,结合种仁感官评价、过氧化值、酸价、总酚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再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对酸价和过氧化值响应面优化分析,明确最优的香榧烘烤加工工艺。【结果】萜烯类化合物为香榧香气主要物质,高达57.7%~70.5%;烘烤香榧的香气物质种类和总量均明显大于炒制香榧,且烘烤香榧种仁的油脂酸败程度明显低于炒制香榧。根据不同烘烤因子对感官评价和色度指标的影响试验,确定第1次烘烤的最佳时间为10~14 min (200℃),最佳盐浸时间为10~15 min,第2次烘烤的最佳时间为90~120 min (120℃)。【结论】烘烤方式加工的香榧种仁香气成分及油脂品质均明显优于炒制方式加工的香榧;香榧最佳烘烤条件为:先在200℃下烘烤12 min,再在20%质量分数盐溶液中浸泡10 min,最后在120℃下烘烤95 min。图3表4参29
关键词:
香榧 烘烤 香气 油脂氧化 抗氧化能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蕾 赵荻 胡渊渊 索金伟 喻卫武 吴家胜 娄和强 宋丽丽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工艺(炒制和烘烤)的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种仁香气成分、油脂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揭示不同加工方式对香榧香气物质和油脂品质形成的影响机制,探讨香榧的最优烘烤工艺。【方法】比较炒制香榧(传统的炒制方式加工)、烘烤香榧(烘烤方式加工)和原料香榧(未加工前的原料)香气组分的差异,并测定3种香榧材料的酸价、过氧化值、总酚含量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明确适宜的香榧加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以第1次烘烤时间、盐浸时间、第2次烘烤时间作为变量因子的单因素试验,结合种仁感官评价、过氧化值、酸价、总酚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再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对酸价和过氧化值响应面优化分析,明确最优的香榧烘烤加工工艺。【结果】萜烯类化合物为香榧香气主要物质,高达57.7%~70.5%;烘烤香榧的香气物质种类和总量均明显大于炒制香榧,且烘烤香榧种仁的油脂酸败程度明显低于炒制香榧。根据不同烘烤因子对感官评价和色度指标的影响试验,发现第1次烘烤的最佳时间为10~14 min(200℃),最佳盐浸时间为10~15 min,第2次烘烤的最佳时间为90~120 min(120℃)。【结论】烘烤方式加工的香榧种仁香气成分及油脂品质均明显优于炒制方式加工的香榧;香榧最佳烘烤条件为:先在200℃下烘烤12 min,再在20%质量浓度盐溶液中浸泡10 min,最后在120℃下烘烤95 min。图3表4参29
关键词:
香榧 烘烤 香气 油脂氧化 抗氧化能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一鸣 肖立中 潘圣刚 聂俊 李媛 唐湘如
为了探明钾肥对香稻香气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为香稻生产施用适宜钾肥提供理论依据。设置了4个钾肥水平,依次为施K2O 0 kg/hm2(K0)、37.5 kg/hm2(K1)、112.5 kg/hm2(K2)和187.5 kg/hm2(K3),以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和"农香18"为材料进行大田对比试验,对不同钾肥水平下香稻游离脯氨酸含量、脯氨酸脱氢酶活性、糙米香气2-AP含量、钾素积累总量和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钾处理K0比较,施钾处理显著提高了2个香稻品种的糙米香气2-AP含量,增幅达10.70%~67.65%,这主要得益于施钾处理普通提高了香稻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脯氨...
关键词:
钾肥 香稻 香气 稻米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迪 黄锦霞 唐湘如 段美洋 田华 钟克友 黎国喜
以香稻品种桂香占、品14和品15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基施氯化镧100 mg.kg-1土壤处理对水稻糙米香气含量、籽粒脯氨酸含量及其脯氨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镧处理显著提高3个香稻品种糙米的香气含量和籽粒脯氨酸氧化酶的活性,而降低3个香稻品种籽粒脯氨酸含量;氯化镧处理提高品14和品15的剑叶脯氨酸含量而降低桂香占剑叶的脯氨酸含量。
关键词:
香稻 镧 香气 脯氨酸 脯氨酸氧化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锦霞 肖迪 段美洋 田华 黎国喜 钟克友 唐湘如
以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锌肥施用量对香稻产量和糙米香气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氯化锌60 mg/kg土壤处理的有效穗数最多,基施氯化锌120 mg/kg土壤处理的每穗总粒数最多,基施氯化锌80 mg/kg土壤处理的结实率最高,锌肥处理均促进千粒重增加;基施氯化锌60,80,100,120 mg/kg土壤处理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基施氯化锌20,40,60,80,100,120,160 mg/kg土壤处理的糙米香气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基施氯化锌80,100,120 mg/kg土壤处理的糙米香气含量最高;香稻最佳氯化锌基肥施用量为80~120 mg/kg土壤。
关键词:
香稻 锌 产量 香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鲁南 赵苗苗 蔡昌敏 吕才有
【目的】普洱茶在贮藏的过程中,其内含物质和品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香气是普洱茶品质中的重要因子。【方法】文章利用电子鼻技术分别对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3款分别贮藏在18个地方茶样进行检测,共计50个茶样,运用SPSS22软件对检测的数据进行筛选,通过Win Muster软件,采用PCA(主成分分析法)和Loading(传感器区别贡献率分析法)分别对茶样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电子鼻检测的不同茶样的G/G0电导率比值的分析,比较不同贮藏地的普洱茶香气之间的差别。【结果】在采用PCA分析时,叶底法相对与其他3种香气采集方法能够较好地区分贮藏在不同地方的这3款普洱茶;3款茶样在不同的贮藏地发生变化的主要香气类型为硫化物等,且硫化物的变化最大、含量最多;通过PCA分析能较好地区分贮藏在不同地方的普洱茶香气。【结论】不同的贮藏环境对普洱茶香气的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电子鼻 普洱茶 香气 贮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圆 齐红岩 王宝驹 郭亮 苏欣
研究不同甜瓜品种果实成熟过程中香气物质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不同品种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测定分析。4个甜瓜品种在花后25 d(未成熟时期)的芳香物质以醛类和醇类物质为主。花后30 d的果实是一个醛类和醇类物质向酯类物质转化的时期。花后35d是甜瓜果实的成熟期,香气成分以酯类物质为主,仅有少量的醛类和醇类物质。4个甜瓜品种在果实成熟期共有的芳香物质有6种,均为酯类物质,分别是乙酸己酯、乙酸苯甲酯、乙酸异丁酯、乙酸丁酯、乙酸-2-甲基丁酯、2,3-丁二醇双乙酸酯和十四酸异丙酯;它们特有的香气物质以及特征性酯类种类和含量均不...
关键词:
甜瓜 芳香物质 品种 成熟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琪 唐湘如 潘圣刚 莫钊文 李媛 辛星光 闻祥成
为了研究超声波处理种子和不同基肥施锌量对香稻产量、糙米香气的影响。以常规香稻品种"农香18"和"美香占"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锌肥处理(Zn0:0 kg/hm2,Zn2:30 kg/hm2,Zn4:60 kg/hm2)和超声波处理(U:将干种子置于频率为20~40KHz混频超声波容器中超声30 min,NU:不经过超声波处理的种子),测定2香稻品种的糙米香气2-乙酰基-1-吡咯啉(2-AP)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种子和基肥施锌处理提高了2个香稻品种糙米的香气含量、单位面积有效穗、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从而提高其实际产量。在超声波处理种子(U)和基肥施锌Zn4(60 ...
关键词:
香稻 超声波 锌肥 香气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梦兴 唐湘如 莫钊文 王汝超 熊礼
为了探明齐穗期喷施亚硒酸钠(Na_2SeO_3)对香稻香气、糙米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为富硒香稻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设置了4个Na_2SeO_3浓度水平,依次为0(Se0),10(Se1),20(Se2),30 mg/kg(Se3),以常规香稻品种美香占和农香18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硒肥水平对糙米香气含量、茎鞘香气含量、叶片香气含量、籽粒香气含量、糙米硒含量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供试品种在Se1、Se2水平下,其糙米香气2-aP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在Se1、Se2普遍提高了香稻茎鞘、籽粒以及叶片齐穗后7 d和齐穗后14 d的香气含量。其中晚季美香占Se2显著...
关键词:
香稻 硒 香气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艳红 唐湘如 潘圣刚 杨晓娟 陈抒婷 陈春桦 戴显红 梅俊豪 陈益培
为了探明分蘖期水氮管理对香稻香气、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常规籼型香稻品种农香18和Basmati 385以及粳型香稻品种云粳优14(Y-14)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水分处理(保持水层4~6 cm(W1);间隙湿润灌溉,低限土壤水势为-10 kPa(W2)和轻度落干,低限土壤水势为-20 kPa(W3))和3个氮肥水平处理(分蘖肥纯氮0 kg/hm2(N1)、30 kg/hm2(N2)和60 kg/hm2(N3))。研究了水氮互作处理对香稻糙米2-乙酰-1-吡咯啉(2-AP)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氮互作显著影响香稻糙米2-AP含量,适当的水分胁迫(W3)和...
关键词:
香稻 水氮互作 香气 产量 稻米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