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共检索到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白阳  徐玮  汪东风  王艳龙  
以初始体重为(6.77±0.01)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为实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分子量分别为35 k DA和400 k DA,进行为期56 D的养殖实验,研究低分子壳聚糖(lMWc)和高分子壳聚糖(hMWc)对仿刺参生长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仿刺参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且lMWc能显著促进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刺参体腔细胞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比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lMWc可显著增强刺参体腔细胞中酸性磷酸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艺超  梁萌青  郑珂珂  
试验研究了饥饿、次饱食、饱食和过饱食4个不同投喂水平(即2%、3%、4%和5%体重)对刺参[初始体重为(5.80±0.02)g]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性能以及刺参体壁与体腔液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ZM)活性的影响。试验在室内静水养殖系统中进行,试验水温为19–21℃,为期60 D。结果显示,在次饱食水平下,刺参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显著高于饥饿水平和过饱食水平(P0.05);刺参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均随着投喂水平的提高而升高,在过饱食水平下达到最高,显著高于饥饿水平和次饱食水平(P<0.05),但与饱食水平差异不显著(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田青  荣小军  李彬  廖梅杰  姜燕  范瑞用  王印庚  李强  
为了探究饥饿胁迫对刺参免疫和生长的影响,在11?13℃条件下,研究体质量为(20±0.15)g的刺参在不同时间(0、10、20、30、40、50、60 d),饥饿胁迫对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溶菌酶(LZM)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呼吸爆发(RB)活性、吞噬活性以及对刺参体质量、脏壁比、存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刺参体腔液中的ACP活性、LZM活性呈现降低的趋势,饥饿60 d后,比初始值分别下降47.06%、17.57%;SOD活性、RB活性和吞噬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饥饿胁迫第20、20、10天时达到最高值依次为32.88、0.328...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猛  廖梅杰  常青  王印庚  李彬  荣小军  高磊  范瑞用  
以浒苔、石莼、豆粕、扇贝边、葡萄糖、贝壳粉、维生素和矿物质预混料为原料配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料,利用酿酒酵母菌菌液和碱性蛋白酶制剂对刺参饲料进行4种不同的处理,得到5组实验用饲料,分别为对照组、发酵组、酶解组、复合组和鲜浒苔组。将上述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1.92±0.02)g的幼刺参42 d,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幼刺参。结果显示,不同的浒苔型饲料对幼刺参的存活率(SR)、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系数(FC)有显著影响(P0.05)。复合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志宏  孙元芹  刘天红  李晓  李红艳  王颖  
在饲料中添加海星棘皮,与两组商品饲料分别投喂体重为5.0–6.7 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进行60 d养殖试验,研究其对仿刺参平均增重率(A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摄食率(FR)和蛋白表观消化率(APD)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组仿刺参生长良好,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60 d时,各组仿刺参的AWGR和SGR变化趋势相同,由高到低依次为市售2组、海星组、市售1组;海星饲料组仿刺参的FCR最低,与其他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海星饲料组与市售1组的FR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市售2组FR间有显著...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志宏  孙元芹  刘天红  李晓  李红艳  王颖  
在饲料中添加海星棘皮,与两组商品饲料分别投喂体重为5.0–6.7 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进行60 d养殖试验,研究其对仿刺参平均增重率(A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摄食率(FR)和蛋白表观消化率(Apd)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组仿刺参生长良好,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60 d时,各组仿刺参的AWgR和sgR变化趋势相同,由高到低依次为市售2组、海星组、市售1组;海星饲料组仿刺参的FcR最低,与其他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海星饲料组与市售1组的FR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市售2组FR间有显著...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德瑞  张利民  马晶晶  李宝山  夏斌  谭清  王际英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0%、30%、40%的玉米干酒精糟及其可溶物(DrieD Distiller's grains with solubles,DDgs),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DDgs0、DDgs10、DDgs20、DDgs30和DDgs40),饲喂初始体重为(9.69±0.28)g的刺参56 D,研究玉米DDgs作为替代蛋白源对其生长、体成分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玉米DDgs添加水平的升高,刺参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略有下降,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实验组刺参体壁指数、肠道指数、肠长比以及体壁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不受玉米DDgs添加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松涛  赵斌  李成林  胡炜  韩莎  李琪  
本实验以小[(6.05±0.44)g/头]、中[(14.68±1.76)g/头]、大[(25.64±3.27)g/头]的3种不同规格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氨氮胁迫浓度为0、2、4、6、8、10 mg/L时对刺参体腔液中溶菌酶(LSZ)、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氨氮浓度为8 mg/L时,第10天后,3种不同规格刺参均出现吐肠、化皮,直至死亡。氨氮浓度为10 mg/L时中规格刺参存活率最低,为86.7%。在氨氮浓度为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胡炜  赵斌  李成林  韩莎  张艳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斌  张秀珍  马元庆  王斌  宋向军  刘义豪  刘爱英  白艳艳  靳洋  任利华  孙玉增  邢红艳  王忠全  宋秀凯  
采用模拟实验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添加3种微生态制剂及碳水化合物作为碳源,研究了其在生物絮团形成与水质调节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其对水中无机氮含量、悬浮物、细菌总数及幼参生长的影响,为阐明生物絮团在刺参工厂化苗种培育中的生态环境调控作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亚硝态氮易于在培育池水体中累积,可高达0.25 mg/L;添加芽孢杆菌后,水中总悬浮物含量和细菌总数均为最高值,且未检测到弧菌和大肠菌群;第20天,仅添加蔗糖组幼参增重与特定生长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复合碳源组和对照组(P<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左之良  谭杰  吴彪  陈四清  高菲  燕敬平  王爽  孙慧玲  
本研究分别以普通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和白刺参基因组DnA为实验材料,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对刺参体壁、呼吸树和消化道3个组织的DnA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模式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DnA甲基化对刺参组织间基因特异性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9对引物组合能够在普通刺参和白刺参两个群体中得到稳定扩增,在两群体刺参中分别检测到5932和5208个位点,均以未甲基化位点为主,普通刺参和白刺参未甲基化位点数分别为4317和3944,分别占总扩增条带数的72.78%...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包杰  姜宏波  田相利  董双林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7、12、17、22、27℃)、盐度(23、26、29、32、35、38)对两种体重S组(1.68–3.48 g)和L组(15.78–20.79 g)红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对红刺参OCR和AER均有极显著影响(P0.05),而对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温度和体重交互作用对红刺参OCR和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S组红刺参的OCR和AER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L组红刺参OCR和AER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包杰  姜宏波  田相利  董双林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7、12、17、22、27℃)、盐度(23、26、29、32、35、38)对两种体重S组(1.68–3.48 g)和L组(15.78–20.79 g)红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对红刺参ocR和AER均有极显著影响(p0.05),而对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温度和体重交互作用对红刺参ocR和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S组红刺参的ocR和AER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L组红刺参ocR和AER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秀梅  徐涛  孙国华  杨建敏  李根瑞  李海州  
在水温为16-18℃时,将平均体重为(60.75±0.32)g的仿刺参(Apostichhopus japonicus)饲养在150 cm×120 cm×60 cm的水箱中,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富硒酵母,使7组饲料中硒的浓度分别为0、0.20、0.40、0.80、1.60、3.20和6.40 mg/kg,进行为期28 d的生长实验,并对其体壁、消化道、呼吸树、肌肉等不同组织消化酶活力、免疫酶活力进行测定,探讨不同水平的外源硒对仿刺参生长、相关酶及体内硒含量的影响,并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仿刺参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房景辉  刘相全  赵海峰  王圣  韦秀梅  冯艳微  刘义豪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在不同投喂频率条件下的生长、体成分组成和能量收支进行研究。实验设置4个投喂频率处理,分别每天投喂1(F1组)、2(F2组)、3(F3组)、4(F4组)次,共进行40 d。结果表明,F3组和F4组的刺参生长最快,其末体重均显著大于F1组和F2组(P0.05)。饵料转化率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其中,F4组的饵料转化率最高,为9.7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