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90)
- 2023(20912)
- 2022(18056)
- 2021(16870)
- 2020(14307)
- 2019(32722)
- 2018(32482)
- 2017(62655)
- 2016(34362)
- 2015(38421)
- 2014(38286)
- 2013(37597)
- 2012(34673)
- 2011(31174)
- 2010(31232)
- 2009(29357)
- 2008(29216)
- 2007(26065)
- 2006(22754)
- 2005(20324)
- 学科
- 济(139950)
- 经济(139791)
- 业(113339)
- 管理(108430)
- 企(99145)
- 企业(99145)
- 方法(64756)
- 数学(53622)
- 数学方法(52893)
- 农(41746)
- 财(41208)
- 业经(37620)
- 中国(34390)
- 学(28925)
- 务(28379)
- 农业(28335)
- 财务(28289)
- 财务管理(28236)
- 制(27156)
- 企业财务(26763)
- 地方(26531)
- 理论(26007)
- 贸(25829)
- 贸易(25818)
- 易(25052)
- 和(23786)
- 技术(23771)
- 策(22350)
- 划(21188)
- 银(20821)
- 机构
- 学院(492560)
- 大学(488224)
- 济(195859)
- 管理(194126)
- 经济(191564)
- 理学(167215)
- 理学院(165425)
- 管理学(162425)
- 管理学院(161548)
- 研究(160462)
- 中国(121829)
- 京(103172)
- 科学(100666)
- 财(92513)
- 农(84995)
- 所(81622)
- 业大(74642)
- 江(74469)
- 研究所(74124)
- 财经(73597)
- 中心(73517)
- 农业(66902)
- 经(66748)
- 北京(64679)
- 范(63124)
- 师范(62503)
- 州(59659)
- 经济学(58307)
- 院(58196)
- 财经大学(54308)
- 基金
- 项目(328197)
- 科学(257353)
- 研究(238771)
- 基金(236641)
- 家(206348)
- 国家(204546)
- 科学基金(175744)
- 社会(148641)
- 社会科(140686)
- 社会科学(140648)
- 省(129823)
- 基金项目(125019)
- 自然(115715)
- 自然科(113026)
- 自然科学(112995)
- 自然科学基金(110953)
- 教育(110545)
- 划(108534)
- 编号(98721)
- 资助(97951)
- 成果(79666)
- 重点(73561)
- 部(71797)
- 发(69916)
- 创(68922)
- 课题(67813)
- 创新(63973)
- 科研(63039)
- 教育部(61275)
- 大学(61017)
- 期刊
- 济(218308)
- 经济(218308)
- 研究(140886)
- 中国(90035)
- 学报(77884)
- 农(77879)
- 财(74517)
- 管理(73641)
- 科学(71062)
- 大学(58505)
- 学学(55431)
- 农业(53192)
- 教育(52692)
- 技术(44649)
- 融(42600)
- 金融(42600)
- 业经(37941)
- 财经(36118)
- 经济研究(34218)
- 经(31014)
- 业(30006)
- 问题(28385)
- 技术经济(25335)
- 版(23642)
- 图书(23203)
- 现代(22764)
- 科技(22717)
- 商业(22710)
- 统计(22568)
- 理论(22380)
共检索到721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廷刚 徐鹏 李家缘
本文立足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的现实情境,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剖析了绩劣企业违规行为的发生机理。结果表明:绩劣企业具有较强的违规倾向且会采取多样的违规手段,而且绩劣状态持续时间越长,其违规的概率和程度越高。机制检验揭示,不断加剧的内部代理问题是导致绩劣企业违规的重要驱动机制。进一步区分违规主体发现,企业的绩劣状态会同时增加股东与管理层违规的可能性。此外,在公司内部财务风险较高或外部经营环境较差的情况下,绩劣企业违规的可能性更大。拓展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违规行为被稽查揭示后,往往会引发负面声誉效应。相关结论拓展了舞弊三角理论的应用边界以及绩效反馈理论的研究外延,可以为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监管和防范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丽芳 武婷
本文以2008-2012年我国沪市A股违规受到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舞弊三角理论检验了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发生违规行为的压力、机会和借口三大要素的显著性。结果表明:流通股比例、国有股比例同上市公司是否发生违规显著负相关,资产负债率、董事会召开会议次数、审计意见类型与上市公司是否发生违规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违规行为 压力因素 机会因素 借口因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林斌 黄俊钦 谭素娴
舞弊是企业内部治理的顽疾,正日益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利用2021年“企业反舞弊联盟”的问卷调查数据,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分析中国企业反舞弊现状及其成因。研究显示:企业反舞弊形势仍然严峻;舞弊案件主要发生在销售与采购环节;舞弊者中29岁左右的人占比最大;女性舞弊者远远低于男性,但有上升趋势;高层舞弊者人数不多,但造成的损失重大;大部分舞弊者事前与顾客或供应商的关系异常;舞弊损失金额与舞弊行为持续时间正相关;内部举报是舞弊发现的第一渠道;审计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更早发现舞弊;最重要的舞弊证据是会计数据;解雇是企业惩罚舞弊者的最常见手段;不能将舞弊者法办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足够的证据。进一步分析发现:机会是发生舞弊的第一要素,其中内部控制问题排名第一;借口是发生舞弊的第二要素,其中舞弊带来的后果不严重是最主要的借口;贪婪在压力因素中排位最前。在此基础上,基于舞弊成因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反舞弊 画像 舞弊三角 29岁现象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伟时
当前三资企业违规行为的成因与对策王伟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18年中,以外商投资为主要形式的三资企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我国三资企业目前也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违规行为,这种行为已经开始并且逐渐严重地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林孝敏 李震伟
近年来,资本市场的舞弊行为层出不穷,从国外的"安然事件"到国内的"郑百文"、"银广夏"等等,如何应对这些管理舞弊行为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议题。管理舞弊是管理层试图以财务报表舞弊为手段获得更多的机会利益,审计师如不能查出这种对报表使用者利益有重大影响的舞弊行为,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管理层与审计人员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因此管理层不可能真心地配合审计师有效地实施审计工作(王泽霞,2005)。管理舞弊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克 王清刚
本文探讨了企业漂绿行为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基于舞弊三角理论从压力、机会和借口三个维度剖析了企业漂绿行为。通过对可口可乐公司的案例分析,指出企业漂绿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可能的危害;并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角度分别提出了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压力治理、机会治理和借口治理等针对性策略,以促进企业真正实现绿色营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
舞弊三角理论 漂绿行为 可口可乐公司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泽霞
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特殊证券市场环境和资本结构,借鉴舞弊三角理论剖析管理舞弊的行为,探究在我国"转型经济"和"新兴证券市场"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舞弊的压力、动机、借口及规律特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司美玲
本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合规的视角,探讨了企业金融化对其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金融化会导致企业违规行为增加,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其违规行为越多。进一步考察金融资产的期限结构发现,相比短期金融资产,企业对长期金融资产的持有对其违规行为的增加作用越大,表明企业金融化对其违规行为的影响主要是由长期金融资产的持有推动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爱明 周劲君
近年企业违规案件多发,各界予以高度重视。本文以2012—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违规之间呈显著的负向关系,即具有海外背景的高管会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在外部融资约束较强的环境下,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会减弱。此外,本文进一步研究表明,相较于高管海外学习背景,高管海外工作背景对于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大;高管海外背景会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提升公司聘请"国际四大"进行财务报告审计的概率,由此对企业违规行为产生影响。以上结论为预防与治理企业违规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高管海外背景 企业违规 融资约束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秦永恒 万迪昉
针对企业违规问题,在考虑企业风险偏好和决策理性程度异质的基础上建立模型,分析在面对监管打击时准完全理性企业群体和存在社会学习过程的有限理性企业群体的不同反应,借鉴最优随机打击理论,提出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利用完全随机打击和随机分组打击两种方式对抑制两类企业群体的违规会得到不同的效果,通过实验对企业违规水平与监管部门的检查打击力度以及相同检查打击力度下不同实施方式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违规水平与检查打击力度呈单调递减关系,但有限理性企业群体与检查打击力度呈二次曲线关系,准完全理性企业群体与检查打击力度呈线性关系;在相同的检查打击力度下,准完全理性群体在低检查打击力度时的违规比例会高于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许宗保
通过对舞弊三角理论的阐述,从压力、机会和自我合理化三方面分析管理层舞弊的动因与手段,并从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阐述内部审计防范管理层舞弊的现状,提出我国上市公司防范管理层舞弊的内部审计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樊斌 李翠霞
从我国乳业发展对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客观要求出发,本文探讨了乳制品加工企业隐蔽违规行为的演化博弈关系。在阐述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及监管乳制品加工企业行为重要性的基础上,基于有限理性、应用演化博弈理论的复制动态机制分析乳制品加工企业隐蔽违规行为的长期演化趋势。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并对其求解、分析参数变化的影响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乳制品加工企业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政府监督查处的力度和强度、消费者信任度、企业生产技术和设备以及乳制品加工市场的准入条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纪亚方 梁日新 池亚楠
企业违规行为是阻碍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防范治理企业违规行为,对于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大数据税收征管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其能否以及如何抑制企业违规行为是一个急需关注的问题。基于此,借助“金税三期”税务稽查系统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能显著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进而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在法律制度环境较差地区、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建议夯实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数据基础,提高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数据整合能力;完善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提升大数据税收征管的精准治理作用;完善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提高企业违规行为成本。
关键词:
大数据 税收征管 企业违规行为 金税三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明霞 陈宇哲
企业社会责任能否持续起到减少企业违规行为的作用?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结合道德一致与道德许可理论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增加,企业违规行为会先减少,随后增加,但增加程度小于减少程度,即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存在非对称的U型关系。进一步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和业绩期望差距的影响,发现国有企业性质和业绩期望落差对此U型关系均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而业绩期望顺差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魏芳 耿修林
高管团队垂直薪酬差距在激励高管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可能影响高管的自利动机和风险敏感性,进而导致企业违规等组织不当行为。基于代理理论和锦标赛理论,本文利用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混合样本和配对样本,运用计数模型实证考察了高管团队垂直薪酬差距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垂直薪酬差距与企业违规行为显著正相关,环境动态性削弱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相比于国有企业,这种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