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77)
- 2023(17702)
- 2022(14808)
- 2021(13789)
- 2020(11533)
- 2019(26516)
- 2018(26586)
- 2017(51392)
- 2016(28194)
- 2015(31920)
- 2014(32238)
- 2013(31679)
- 2012(28675)
- 2011(25837)
- 2010(26177)
- 2009(24277)
- 2008(23959)
- 2007(21369)
- 2006(19054)
- 2005(17102)
- 学科
- 济(115877)
- 经济(115719)
- 业(84136)
- 管理(80484)
- 企(62556)
- 企业(62556)
- 农(52166)
- 方法(49449)
- 数学(42946)
- 数学方法(42221)
- 农业(34617)
- 业经(30895)
- 中国(30183)
- 财(30176)
- 制(25701)
- 学(25147)
- 地方(22516)
- 贸(18876)
- 理论(18867)
- 贸易(18865)
- 体(18448)
- 易(18359)
- 银(17827)
- 银行(17771)
- 务(17559)
- 财务(17468)
- 财务管理(17426)
- 技术(17316)
- 发(17013)
- 环境(16922)
- 机构
- 学院(404036)
- 大学(403276)
- 济(159334)
- 管理(158312)
- 经济(155790)
- 理学(137017)
- 理学院(135545)
- 研究(135029)
- 管理学(132863)
- 管理学院(132154)
- 中国(102111)
- 京(86401)
- 科学(84810)
- 农(82531)
- 财(73807)
- 所(68644)
- 业大(66761)
- 农业(63538)
- 研究所(62276)
- 中心(62092)
- 江(61030)
- 财经(58198)
- 北京(54171)
- 经(52838)
- 范(52771)
- 师范(52251)
- 州(48640)
- 院(48265)
- 经济学(46853)
- 省(43093)
- 基金
- 项目(274404)
- 科学(214972)
- 研究(200454)
- 基金(197942)
- 家(173181)
- 国家(171700)
- 科学基金(146875)
- 社会(125584)
- 社会科(118720)
- 社会科学(118686)
- 省(108145)
- 基金项目(104456)
- 自然(95471)
- 自然科(93230)
- 自然科学(93210)
- 教育(91635)
- 自然科学基金(91482)
- 划(90388)
- 编号(82865)
- 资助(81629)
- 成果(67457)
- 重点(61318)
- 部(60376)
- 发(58383)
- 课题(57014)
- 创(56455)
- 创新(52732)
- 科研(52146)
- 制(51684)
- 国家社会(51468)
- 期刊
- 济(180873)
- 经济(180873)
- 研究(117274)
- 中国(83298)
- 农(82163)
- 学报(67263)
- 科学(61504)
- 管理(56253)
- 财(56237)
- 农业(55566)
- 大学(51684)
- 学学(48885)
- 教育(45122)
- 融(36952)
- 金融(36952)
- 技术(35329)
- 业经(33738)
- 财经(28033)
- 业(27315)
- 经济研究(26492)
- 问题(24718)
- 经(23804)
- 版(21835)
- 科技(19840)
- 技术经济(19547)
- 图书(19218)
- 理论(18762)
- 业大(18761)
- 现代(18239)
- 资源(17621)
共检索到598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丹 严瑞珍 陈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村土地正在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失地农民数量也在急速增加,并对社会稳定与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农地在非农化过程中形成了巨额地租。如何根据稳定与发展的需要构建协调各级政府、集体,失地农民、企业等相关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提出,要协调好相关主体的利益,应当遵循社会稳定标准和社会公正标准。然后,通过对国家征地模式、集体土地直接非农化模式和国家征地并部分返还的模式进行比较,探讨了其利益分配特征及其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政策。
关键词:
农村土地 非农化 利益分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伟车 江洪
农村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对策研究周伟车江洪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迅猛。以上海为例,1991—1994年间,上海郊区净减少耕地56.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6%,相当于1949—1990年41年间上海建设用地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温修春 何芳
借鉴供应链集成思想,运用经济博弈理论分析我国农村土地间接流转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分配问题。研究表明:土地流转链的整体收益与节点成员的参与合作程度成正相关,即不结盟时供应链整体收益最小,全部参与人结盟时最大;在土地流转链达到最优状态下,农户、中介组织和种植企业的均衡利益分配依次递减;同时,在合作联盟中,各成员按股权"比例分成"更能体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公平合理性,但这也可能会带来比"固定租金"分配方式更高的交易费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雅莉 同海梅 常国庆
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卖难”与“买难”问题的突出 ,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应运而生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有 4种 ,即龙头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科技带动型、其他类型 ,同时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组织模式 利益分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利蕊
当前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其主要原因包括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过低、利益主体分配比例不合理、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不合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监督缺失等。基于此,建议遵循公平、效率、按贡献分配等原则,分别从提高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确保农民共享增值收益、加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监督、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构建政府行为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来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促使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
关键词:
农村土地增值 征地补偿 收益分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戈 霍圣夫 邹朝晖
研究目的:探寻合理分配耕地非农化增值收益的方法,从耕地非农化风险角度构建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方法:联盟利益分配机制,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在耕地非农化中,各权利主体所担风险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集体;假设各权利主体参与征地行为是一种投资行为,各权利主体耕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为中央政府占26%,地方政府占22%,村集体占17%,农民占35%;运用"联盟利益分配机制"测算耕地非农化各权利主体之间的增值收益分配比例是可行的。研究结论:以缩小征地范围、尊重农民意愿为条件制定征地补偿标准不仅体现补偿公平原则,也符合通过市场机制对农民进行补偿的改革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付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也不断加快,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也不断的完善,但在征地补偿中出现的问题尚未有效的解决,其中关于土地增值收益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导致土地征收补偿不合理,引发了政府和农民的矛盾、农民集体上访等一系列群体事件。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征收中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的内涵界定,分析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农村土地征收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建议,为土地征收补偿提供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涛
通过对土地非农化进程中的土地政策问题进行分析,为解决当前农村土地征收、转让和产权等制度性问题提供相关对策,从而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红 刘伟
企业的竞争地位决定合作模式,而合作模式又决定了合作利益形成机制及利益分配方式。文章研究了医药供应链中一合作方向另一方参股的医药合资合作模式,建立了基于利润分配因子的合作利益分配模型,并对合作因子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合资合作后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且有动力降低对方的变动成本,合作关系更为稳固。研究结论对医药企业间合资合作关系及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供应链合作 合作利益分配 讨价还价博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鹰 黄东南 唐江云 李晓
【目的】为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更有效地转化,构建稳定的转化模式及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的相关主体,总结典型的转化模式,综合考虑参与主体的风险承担、技术创新、合作程度等因素,构建修正Shapley值法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模型,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各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①政府、科研单位、农业企业、经销商/零售商、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之间已形成了包括公益性、经营性和扶贫性等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不同模式下各合作主体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专业分工效率、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创造出更高的整体收益和个体收益。②构建以农业企业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可以形成更高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③修正后的利益分配方法由于纳入了参与主体风险承担、技术创新和合作程度的影响,更符合实际且有利于合作的长期稳定。【结论】通过加大对农业企业主导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增强不同主体间合作创新的协同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凡
集体经营性建设使得土地财产权利得到凸显,农民可以更好的获得增值收益,创造更多的利益。总结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实践中的经验,分析当前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多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法,进而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合理性。
关键词:
农村 集体土地 增值收益 分配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先芬 胡继连 蒋庆功 史建民 刘玉斌 刘成旭
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思路最早是由山东提出的。1987年,诸城市首先提出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随后,在寿光市出现了以市场带农户为特色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路子。1993年初,潍坊市提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晓云
我国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就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就是要有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其将直接关系到农民是否能够得到实惠,也关系到我国农业产业化是否能够成功实现。因此,本文将围绕我国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主要是分析了利益分配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模式选择,并结合目前利益分配机制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期能够让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各个主体之间利益分配机制更为科学、合理和可行,这也将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洪开荣 朱明元
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利益分配博弈失衡是征地冲突的根源。地方政府、开发商、村集体组织和农民之间利益关系复杂,利益博弈中地方政府征地权力滥用、村集体组织违规执行、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机制虚置,以及土地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土地收益分配不公,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基于此,建议从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和征地制度、平衡利益主体博弈力量格局以及提高失地农民的补偿收益和生活保障等三个方面优化农地征收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农地征收利益公平分配。
关键词:
农村土地征收 利益分配 博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长忠
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理论是土地征用过程提出的重大命题。据此命题,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应该突出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征地合理补偿机制。应该从完善征地程序、提高补贴标准、正视征地行为等方面完善征地制度,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