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55)
2023(18425)
2022(15380)
2021(14105)
2020(12108)
2019(27695)
2018(27448)
2017(52586)
2016(28866)
2015(32499)
2014(32245)
2013(31836)
2012(29289)
2011(26380)
2010(26604)
2009(24791)
2008(24572)
2007(22029)
2006(19290)
2005(16831)
作者
(87743)
(73421)
(72853)
(69172)
(46337)
(35609)
(33008)
(28934)
(27884)
(26104)
(24971)
(24904)
(23354)
(23197)
(22947)
(22800)
(22368)
(21564)
(21234)
(21058)
(18567)
(18189)
(17928)
(16958)
(16599)
(16539)
(16315)
(16222)
(15017)
(14695)
学科
(121288)
经济(121158)
(85212)
管理(81219)
(63124)
企业(63124)
方法(58047)
数学(51869)
数学方法(51113)
(50125)
农业(33094)
(30121)
中国(28801)
业经(28513)
(26995)
地方(23683)
(22539)
贸易(22531)
(21940)
(21914)
环境(19711)
(19143)
财务(19082)
财务管理(19033)
技术(18153)
企业财务(18074)
理论(17936)
(17188)
(17119)
银行(17046)
机构
学院(418542)
大学(414653)
(166503)
经济(163157)
管理(160369)
理学(139865)
研究(139607)
理学院(138295)
管理学(135497)
管理学院(134774)
中国(105504)
(93800)
科学(92114)
(86959)
业大(73731)
农业(73557)
(73110)
(72763)
研究所(66787)
(66306)
中心(66023)
财经(59194)
(53949)
北京(53239)
(52803)
师范(52050)
经济学(50371)
(49935)
(49811)
农业大学(46690)
基金
项目(290815)
科学(227666)
基金(211568)
研究(201951)
(188919)
国家(187373)
科学基金(159328)
社会(127764)
社会科(120827)
社会科学(120789)
(115998)
基金项目(111697)
自然(107651)
自然科(105128)
自然科学(105097)
自然科学基金(103223)
(97477)
教育(92809)
资助(87569)
编号(80317)
重点(66320)
(63231)
成果(62879)
(62442)
(60271)
科研(57051)
创新(56405)
计划(56303)
课题(55611)
大学(52967)
期刊
(179221)
经济(179221)
研究(109222)
(89802)
中国(78137)
学报(76779)
科学(67669)
农业(60765)
大学(57040)
(56686)
管理(54789)
学学(54669)
教育(37434)
(37083)
金融(37083)
技术(36053)
业经(35041)
(31655)
财经(28736)
经济研究(27479)
(24503)
问题(24490)
(23367)
统计(21702)
业大(21064)
技术经济(20608)
资源(20281)
科技(20146)
(19936)
商业(18608)
共检索到599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金华  杨钢桥  汪箭  许玉光  
基于耕地生产价值和生态价值理论及其评估方法,构建农地整治背景下耕地生产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分析框架,利用湖北省天门市和潜江市的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DID模型和OLS模型,分析不同农地整治模式影响耕地生产价值和生态价值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农地整治能较大促进耕地生产价值的提高,且新型经营主体主导模式的促进作用要优于政府主导模式;(2)农地整治能显著促进耕地生态价值的提高,但两种模式的促进效应没有明显不同;(3)耕地生产价值的提升有助于耕地生态价值的提高。基于此,今后不仅要继续加大农地综合整治的投资力度,还要在农地综合整治中重视生态整治,更要创新农地整治实施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汪箭  杨钢桥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整治对农户耕地流转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方法:成本收益理论、Logit与tobit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理论上,农地整治能提高耕地生产性收益与非生产性收益,降低劳动成本,但可能会增加土地和农机的使用成本,使得农地整治对农户耕地流转行为决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2)实践中,农地整治对农户耕地转入行为决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增加农地流转市场的需求量;非农就业状况对农户耕地转出行为决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增加农地流转市场的供给量。研究结论:现阶段,为活跃农村耕地流转市场,应加快推进农地整治、提高农地整治质量、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稳定耕地流转价格,以增加耕地流转市场的需求量;此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耕地细碎化对小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对中、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作用;相对于小规模农户而言,细碎化对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因此,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应鼓励耕地流转,为农户规模化经营耕地创造条件;在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应将耕地整治与耕地流转有机结合起来,降低细碎化程度,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谢金华  杨钢桥  许玉光  
本文构建农地整治背景下农户生计策略的分析框架,并利用湖北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D)模型,分析不同农地整治模式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整治可以促进农户由传统小农经营向农业规模经营生计策略转变,由务农生计策略向本地打工经商生计策略转变;不同农地整治模式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差异较大,新型经营主体主导模式农地整治相比于政府主导模式农地整治对农户上述生计策略转变的作用更加明显;不同地貌类型区农地整治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差异较明显,平原地区农地整治更能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由分散化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山区农地整治更能促进农村产业由单一产业向复合产业转变。基于此,今后不仅要继续加大农地整治的投资力度,还要创新农地整治实施模式,更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农地整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高辉  杨钢桥  赵微  吴诗  
从耕地资源价值出发,测算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额度,并基于湖北省孝感市和潜江市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的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基于耕地资源价值体系,测算得到孝感市和潜江市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额度分别为1 449 695.76、1 784 296.17元/hm~2;农户所期望得到的耕地损失补偿标准远低于耕地资源价值体系测算出来的理论值,两市农户对耕地损失的平均受偿意愿额度为336 197.95元/hm~2,可以农户受偿意愿为主、耕地农业生产价值和社会保障价值为辅,制定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标准;受教育程度对补偿标准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文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其对农地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超正  杨钢桥  
首先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农地整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效果的整治模式与地貌类型差异;然后利用湖北省地处江汉平原的天门市和潜江市、武陵山区的宣恩县和咸丰市483户农户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同一地貌是否实施农地整治、同一地貌不同农地整治模式和不同地貌同一农地整治模式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主导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均能显著增加农户收入。(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的增收效应远远大于地方政府主导模式,但即使同一地貌类型,不同农地整治模式对农户分项收入的影响程度、大小和显著性存在较大差异。(3)平原农地整治的增收效应明显高出山区农地整治,但即使同一整治模式,不同地貌农地整治对农户分项收入的影响程度、大小和显著性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农地整治的农户收入效应受到整治模式和地貌类型的共同制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超正  杨钢桥  
首先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农地整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效果的整治模式与地貌类型差异;然后利用湖北省地处江汉平原的天门市和潜江市、武陵山区的宣恩县和咸丰市483户农户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同一地貌是否实施农地整治、同一地貌不同农地整治模式和不同地貌同一农地整治模式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主导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均能显著增加农户收入。(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的增收效应远远大于地方政府主导模式,但即使同一地貌类型,不同农地整治模式对农户分项收入的影响程度、大小和显著性存在较大差异。(3)平原农地整治的增收效应明显高出山区农地整治,但即使同一整治模式,不同地貌农地整治对农户分项收入的影响程度、大小和显著性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农地整治的农户收入效应受到整治模式和地貌类型的共同制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诗嫚  祝浩  卢新海  张超正  赵景辉  孟圣翔  
[目的]揭示不同模式土地整治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效应,探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健康的新路径。[方法]构建“土地整治—农地细碎化—农户生态生产行为”逻辑框架,基于湖北省天门市、潜江市、咸丰县、宣恩县483份农户调查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不同模式土地整治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差异。[结果](1)土地整治通过治理农地细碎化,推动农业规模经营与机械发展,有效降低农户亩均化肥、农药的投入,有助于塑造农户生态生产行为。(2)与政府主导模式相比,新农主导模式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农户的主体作用,强化土地整治与农地流转的耦合关联,更有利于改善农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促进效果也更为明显。[结论]应将农地细碎化治理作为土地整治的核心内容,在巩固和完善政府主导模式的同时,加大新农主导模式的支持力度,增强农户生态保护与社会责任分担意识,不断推进土地整治模式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在塑造农户生态生产行为、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鹏  赵微  
运用湖北和湖南典型调查数据,利用断点回归法估计了土地整治对农户耕地流转的影响效应,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土地整治促进了耕地的集中经营。土地整治使农户转出耕地的概率增加了16.0%~21.0%,但对转入耕地的概率没有显著影响;土地整治使转入户转入耕地的面积增加了0.217~0.314 hm~2,转出户转出耕地的面积增加了0.067~0.122 hm~2。(2)土地整治有效改善了耕地质量条件,整治区耕地田面平整度、田间道路通达度和灌溉排水保证度的改善正向影响了农户转出耕地的概率,且灌溉排水保证度的优化促进了转入户和转出户耕地流转面积的增加。(3)整治区耕地质量的提高促进了耕地经营收益增加和耕地流转价格上升,前者促进了转入户转入耕地面积的增加,后者正向影响了农户转出耕地的概率及转出户转出耕地的面积。建议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实现耕地价值提升、增加耕地经营收益,提高农户耕地流转积极性;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户实现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扩大耕地流转市场的需求;规范耕地流转行为,优化市场对耕地流转价格的调控作用,稳定耕地流转市场的供给。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美球  肖鹤亮  何维佳  邓爱珍  周丙娟  
论文利用江西省42个县(区)74个行政村1 396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耕地流转行为与各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从家庭特征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和资源禀赋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外出打工对耕地流出影响最大,是农户耕地流出的最大驱动力;而经济收入与耕地流转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耕地流入户的经济收入存在明显低于流出户的经济收入的趋势;地形特征对耕地流出行为有明显影响,地形越平坦,越容易流出,同样耕地越破碎,越不易被流入户接受。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诗嫚  叶艳妹  张超正  文高辉  
研究目的:基于湖北省江汉平原、武陵山区483份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不同模式农地整治对耕地细碎化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探求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耕地细碎化治理新路径。研究方法:综合指数法、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政府主导模式和新农主导模式通过促进地块集中连片的土地平整工程,改善农业生产关系的权属调整工作,共同降低自然因素和产权因素造成的耕地细碎化;(2)相对于政府主导模式,新农主导模式定位于现代农业发展,农地流转与农地整治的耦合度更高,土地平整工程和权属调整的比例更高,对耕地细碎化的治理效果也更为明显;(3)与丘陵山区农地整治相比,平原地区农地整治更能显著降低耕地细碎化。研究结论:建议继续大力实施政府主导模式和新农主导模式的农地整治,结合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布局、区位优势,总结和完善农地整治的地域模式,因地制宜地推进土地平整工程和权属调整工作,全面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钢桥  靳艳艳  杨俊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流转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农地投入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1)不同类型农户的行为目标不同,农地流转对其农地投入的影响存在差异;(2)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市场化程度越高,农地流转对其农地投入的影响就越大,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就越明显;(3)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和农户农地流转的市场参与程度,对不同类型农户农地投入行为都有影响。研究结论:完善农地流转市场,规范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对引导不同类型农户进行农地的合理投入、促进农地可持续利用、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轲  王建英  陈志钢  
文章利用2003~2013年中国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8个粮食主产省的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在全国层面和省级层面分析农户稻谷、小麦和玉米的耕地经营规模对各粮食作物单产和亩均生产成本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差异化表现。总的来看,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的这种负向影响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减弱。这表明"增规不增产"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得到逐步改善。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生产成本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的成本优势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应当引起重视。分地区而言,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和亩均生产成本的显著负向影响在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且机械化耕作程度相对滞后的湖北省和四川省等地区表现最突出。所以,在促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扩大农户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应重点缓解这些地区的土地细碎化问题,扩大农户地块层面的经营规模,完善当地的机械化社会服务市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轲  王建英  陈志钢  
文章利用20032013年中国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8个粮食主产省的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在全国层面和省级层面分析农户稻谷、小麦和玉米的耕地经营规模对各粮食作物单产和亩均生产成本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差异化表现。总的来看,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的这种负向影响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减弱。这表明"增规不增产"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得到逐步改善。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生产成本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的成本优势随着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