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14)
- 2023(3114)
- 2022(2603)
- 2021(2174)
- 2020(1878)
- 2019(4093)
- 2018(3802)
- 2017(6790)
- 2016(4105)
- 2015(4281)
- 2014(4012)
- 2013(4036)
- 2012(3749)
- 2011(3633)
- 2010(3384)
- 2009(3015)
- 2008(2905)
- 2007(2642)
- 2006(2138)
- 2005(1820)
- 学科
- 济(13682)
- 经济(13668)
- 管理(9250)
- 业(8374)
- 方法(7222)
- 数学(6605)
- 数学方法(6546)
- 企(6535)
- 企业(6535)
- 学(5734)
- 财(3652)
- 环境(3480)
- 农(3391)
- 中国(3031)
- 贸(2603)
- 贸易(2603)
- 业经(2545)
- 易(2541)
- 划(2439)
- 农业(2244)
- 技术(2231)
- 融(2133)
- 金融(2132)
- 及其(2085)
- 务(2079)
- 财务(2077)
- 财务管理(2075)
- 企业财务(2005)
- 地方(1947)
- 米(1931)
- 机构
- 大学(59957)
- 学院(59855)
- 研究(25796)
- 农(24033)
- 科学(21299)
- 济(21010)
- 经济(20637)
- 农业(19898)
- 业大(17310)
- 管理(17221)
- 中国(16157)
- 所(15899)
- 理学(15654)
- 理学院(15402)
- 研究所(15221)
- 管理学(14938)
- 管理学院(14869)
- 农业大学(13148)
- 京(11909)
- 室(11319)
- 实验(11155)
- 业(11092)
- 省(11006)
- 实验室(10700)
- 中心(10640)
- 重点(10147)
- 科学院(9576)
- 院(9220)
- 财(8854)
- 江(8815)
- 基金
- 项目(49726)
- 科学(36285)
- 家(36225)
- 国家(35988)
- 基金(35709)
- 科学基金(27989)
- 研究(26078)
- 自然(21274)
- 自然科(20842)
- 自然科学(20828)
- 省(20706)
- 自然科学基金(20478)
- 基金项目(18942)
- 划(18209)
- 社会(15964)
- 社会科(15241)
- 社会科学(15236)
- 资助(14962)
- 计划(13934)
- 科技(13864)
- 重点(12311)
- 教育(11429)
- 发(10874)
- 业(10872)
- 科研(10624)
- 创(10594)
- 农(10585)
- 专项(10547)
- 创新(10139)
- 部(9877)
共检索到78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闫彩霞 姜清彬 杨锦昌 尹光天 仲崇禄 陈羽
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 Lecomte)别名壳菜果、三角枫,属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常绿阔叶乔木,原生分布于我国云南和两广,同时越南和老挝亦见[1]。作为重要的饲料资源和油脂资源,米老排也是防火林带及长期的火烧山土壤造林的先锋树种,其木材可制作家具、胶合板、客车车箱、纸浆等[2-3],是我国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具有极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近年来,作为优良的乡土树种,米
关键词:
米老排 内生菌根菌 外生菌根菌 苗木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羽 姜清彬 仲崇禄 张勇 陈珍
研究接种3个AM菌株对5个种源麻楝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90068×种源CH01菌根感染率为96.3%,感染率分级为5,菌根依赖性中等;菌株90068×种源CH27在生长生物量方面作用显著;麻楝幼苗接种5至6个月后,菌株90068×种源CH01生长促进作用显著增强;矿质元素吸收方面,菌株90068×种源CH13对磷元素的吸收显著高于其他接种处理。此外,菌株90036与菌株9004在接种后幼苗测定的各项指标中表现各有优劣。其中菌根合成、生物量和苗高增长方面,菌株9004优于菌株90036;而对于矿质元素的吸收,菌株90036要优于菌株9004。综合比较而言,供试菌株90068表现较优,为...
关键词:
麻楝 AM菌 矿质营养 生长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梁坤南 马华明 陈羽 林明平
以桃棕哥斯达黎加San Carlos种源及14152号家系幼苗为宿主,开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地表球囊霉、苏格兰球囊霉和木薯球囊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3个丛枝菌根真菌均可在桃棕San Carlos种源和14152号家系上形成感染,感染率26.7%~50.0%,感染指数13.3~37.5。尽管形成了菌根感染,但接种后7个月时,对桃棕San Car-los种源和14152号家系的地上部分的生长均未产生显著的影响;菌根接种对14152号家系根系的生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木薯球囊霉G3008菌株接种处理下,14152号家系幼苗根系生物量和主根长分别比不接种(对照)提高了80.0...
关键词:
桃棕 幼苗 丛枝菌根真菌 接种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采用5种不同的方法对桉树幼苗进行人工菌根接种的结果表明,均有不同程度的促生效果及菌根感染率。其中,内生菌根(Glomus epigaeum)菌土接种的苗木高为对照苗木的247%,地径为对照的193%;外生菌根菌(Pisolithus tinctorius)纯培养接种苗高生长比对照增加17.4%,地径增加9.9%;P.t孢子粉剂接种的苗高生长比对照增加103%;罐栽法纯培养芽苗接种的以Scleroderma(H4331)为好,对赤桉和尾叶桉高生长可增加42.83%~44.29%,Loccaria(E4100)对赤桉高生长增加53.9%;Mycobeads对刚果12号桉扦插苗的接种效果以Pisol...
关键词:
桉树 菌根 人工接种 生长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小龙 张洪 张香 白正甲 赵秀琴 雷增普
白皮松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但长期以来由于苗期生长缓慢,阻碍了它们的推广。本试验研究在国内首次应用7种不同的外生菌根菌剂对其幼苗进行土壤根际处理,并对白皮松幼苗菌根菌的感染能力以及促进生长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菌剂处理对白皮松苗高、地径、干质量、侧根等方面有显著的促生作用;(2)菌剂处理提高了苗木N、P、K及叶绿素的含量;(3)筛选出了北京地区促进白皮松幼苗生长的优良菌种———美味牛肝菌(Boletusedulis)及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chrysenteron)。
关键词:
外生菌根菌剂 白皮松 幼苗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来友 李文钿 成小飞 花晓梅
采用组培菌根合成技术、纸 三明治菌根快速合成技术和圃地截根菌根化育苗技术使彩色豆马勃RG310和RG49菌株在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上形成内外生菌根,不同菌根化技术形成菌根的过程和类型有差异。在组培菌根合成的条件下,菌与根接触后的第3~4d首先开始形成菌丝套,第8d开始形成哈蒂氏网,第18d菌丝进入皮层细胞内,哈蒂氏网由单列变为多列菌丝细胞组成;采用纸 三明治菌根快速合成技术进行截根菌根化,促进了菌根真菌的定殖,以截面伤口侵入为主要的侵入方式,扩大了根内外菌根侵染区(MIZ),定殖、侵染同时发生,菌丝套、哈蒂氏网和胞内菌丝结构几乎同时形成,仅在2 5h内就开始形成,菌根真菌的菌丝进入了内外皮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清彬 仲崇禄 陈羽 张勇 陈珍
为筛选与马尾松高效共生的红菇菌根食用菌组合体,利用红菇属7个菌株对马尾松苗木进行苗期接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红菇菌株均可在马尾松苗木根系上形成菌根,菌根感染率达79.6%以上,其中0807菌株达到99.1%,其次0551和07234菌株分别达到96.3%和95.8%。在苗木接种后的苗高生长方面,接种2个月后,接种红菇菌处理的苗高都显著高于对照,接种12个月后,不同菌株对马尾松苗高生长的促进作用有增强也有减弱,其中0807菌株表现最优,苗高达到56.33 cm,其次是0005和07242菌株分别达到52.96 cm和52.88 cm。在生物量方面,来自广东郁南县桂圩镇的0807菌株在苗高、...
关键词:
马尾松 红菇菌根食用菌 接种 生长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王凤珍 陈羽 梁坤南
在广东、广西、云南 7个点进行采样调查的结果表明 ,在自然条件下 ,7个柚木根系样品全部感染AM菌 ,感染率达 4 0 % 70 % ,感染指数达 11 6 7 19 17;4个AM菌对 12个不同地理种源柚木苗人工接种的结果表明 ,全部处理均形成感染 ,感染率达 70 % 10 0 % ;利用 3个AM菌对 4个柚木无性系进行人工接种 ,感染率达 86 % 10 0 % ,感染指数达 2 8 33 5 2 5 0 ;接种株苗高比对照增加 5 4 0 % 4 0 8% ,地径增加 5 % 4 30 % ,生物量增加 116 4 % 2 5 74 8% ;统计结果表明 ,无论...
关键词:
柚木 AM菌 生长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阳淑 余东 熊丙全 曾明
将生草栽培与菌根技术应用于柑桔生产中,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实品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肥水利用率。本试验在盆栽条件下,通过研究白三叶草、黑麦草、百脉根和摩西球囊霉(AMF)等8个不同处理对枳实生苗及菌根生长的影响,筛选适于柑橘园间作的生草及菌根组合,为生草栽培+菌根技术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生草栽培和接种AMF真菌促进了枳苗生长发育,增加了枳苗N、P、K含量(黑麦草除外),提高了枳苗根系AKP、ACP活性,促进了AMF菌根生长繁殖,提高了枳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枳叶片内SOD、POD、CAT活性和降低了MDA的活性,其中栽培白三叶草及AMF组合的各项指标效果均最好,...
关键词:
生草栽培 AMF 枳 生长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应龙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接种 11种外生菌根菌株对红椎苗期生长产生了影响。试验苗 2 6周时测定的各生长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接种处理间在干质量、苗高、地径、须根数等指标上均有极显著或显著差异 (P
关键词:
红椎 外生菌根菌 接种效应 光合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盛怡 吴统贵 楚秀丽 王斌 王秀花 张东北 周志春
[目的 ]研究不同遗传背景马尾松二代家系容器苗在磷添加和接种菌根菌相互作用下的生长及磷吸收利用差异,为马尾松优质容器苗精准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3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马尾松二代家系容器苗为材料,在低P(50 g·m-3基质)和高P(900 g·m-3基质)2个小区内,分别设置接种和不接种菌根菌2个处理,分析马尾松不同家系容器苗生长及磷素利用差异。[结果 ]磷添加对3个家系马尾松容器苗各生长指标及各器官P吸收利用均有促进作用,容器苗苗高、地径、整株干质量、整株P含量和吸收量高P水平较低P水平分别增加8.70%、21.73%、61.62%、30.25%和112.08%,高径比和根冠比降低10.62%和19.82%。接种菌根菌后,容器苗苗高、地径、整株干质量和整株P吸收量相比不接种分别增加2.34%、6.40%、20.69%和18.08%,高径比、根冠比和整株P含量分别降低4.09%、3.87%和3.23%。接种菌根菌可减小马尾松容器苗不同磷添加水平下地径和根冠比的差异,同时减小不同家系间的生长差异。磷添加×接种菌根菌对马尾松容器苗茎和根P吸收量有显著促进作用,高P水平下接种菌根菌对生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不同家系对磷添加和菌根处理的生长响应不同,53号家系对磷添加最敏感,15号家系对接种菌根菌最敏感,37号家系较均衡。[结论 ]马尾松容器苗磷添加效应较家系和菌根处理明显,生产中可根据3个家系对磷肥的不同响应合理施肥,同时通过接种菌根菌提高磷肥利用效率。
关键词:
马尾松家系 容器苗 磷添加 菌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花晓梅 李江南 万细瑞
在非控制条件下,按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对接种与不接种Pt外生菌根菌剂的湿地松芽苗,分别以0%、5.3%、6.4%、7.5%营养物相对添加速率进行施肥处理(以下简称0、5.3、6.4、7.5处理)。通过观测苗木生长、根系和菌根发育、生物量积累、以及叶片营养元素和叶绿素含量,研究湿地松芽苗Pt外生菌根形成的外界营养水平及生长效应。结果表明,Pt接种苗平均株高、地径、株干重基本上随营养物添加速率提高而提高,其中7.5处理比0处理分别提高26.4%、52.5%、140.2%。而不接种苗各项最高值却出现在6.4处理,分别仅为21%、16.7%、54.1%,7.5处理生长受到抑制。说明Pt外生菌根能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覃敏 尹光天 杨锦昌 李荣生 邹文涛
对广西省容县(GXRX)、上思(GXSS)、靖西(GXJX)、龙州(GXLZ)、德保(GXDB)、凭祥(GXPX)6个米老排种源1年生苗木的苗高生长规律进行研究,探讨其高生长节律,旨在为米老排苗木的培育和种源的选择及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米老排不同种源苗高在生长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2)各种源米老排苗高Logistic方程的决定系数都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分别为0.9630.991,表明可以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米老排苗高生长节律,米老排的6个种源苗高年生长过程均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佳琦 曹文琪 冷平生 胡增辉
【目的】揭示外生菌根在槲树Quercus dentata生长和生理中的作用。【方法】以槲树实生苗为材料,使用铆钉菇Gomphidius viscidus、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eteus和厚环乳牛肝菌S. grevillei进行接种,分析其对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接种铆钉菇、美味牛肝菌和褐环乳牛肝菌显著提升了槲树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P <0.05),叶片P含量的增加幅度最大,较对照高73.20%。【结论】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增强了槲树幼苗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提升了光合能力,最终能促进了槲树幼苗的生长。经过综合比较,在接种的4种菌根真菌中,美味牛肝菌对槲树生理和生长的提升效果最明显,但其中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