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2)
2023(6650)
2022(5651)
2021(5325)
2020(4575)
2019(10176)
2018(10352)
2017(19760)
2016(10832)
2015(11960)
2014(11497)
2013(10825)
2012(9305)
2011(8378)
2010(8644)
2009(8117)
2008(7555)
2007(6493)
2006(5519)
2005(4843)
作者
(30306)
(25093)
(24736)
(23858)
(16165)
(12190)
(11190)
(9756)
(9438)
(8890)
(8543)
(8431)
(8014)
(7945)
(7831)
(7712)
(7616)
(7602)
(7367)
(7121)
(6376)
(6161)
(6161)
(5775)
(5716)
(5657)
(5604)
(5550)
(5146)
(5135)
学科
(38419)
经济(38382)
管理(27225)
(24972)
(20956)
企业(20956)
方法(20575)
数学(18493)
数学方法(17949)
(10382)
中国(9223)
(9000)
业经(8251)
理论(8182)
(8029)
贸易(8025)
(7947)
(7816)
农业(6667)
(6118)
地方(6035)
(5883)
技术(5680)
教学(5657)
(5295)
环境(5275)
银行(5267)
(5232)
(5227)
金融(5225)
机构
学院(143901)
大学(140343)
管理(53486)
(51629)
经济(50433)
理学(46716)
理学院(46260)
研究(46061)
管理学(44915)
管理学院(44699)
中国(33242)
科学(31499)
(28911)
(26797)
(24181)
业大(23907)
(22678)
研究所(22388)
农业(21581)
(21232)
中心(21031)
技术(18801)
财经(18379)
(18378)
师范(18056)
北京(17722)
(17381)
(17017)
(16590)
经济学(15355)
基金
项目(101137)
科学(77614)
研究(70953)
基金(70477)
(63477)
国家(63007)
科学基金(52851)
社会(42434)
(41941)
社会科(40233)
社会科学(40222)
基金项目(36246)
自然(35971)
(35356)
自然科(35217)
自然科学(35207)
自然科学基金(34522)
教育(34228)
资助(30765)
编号(29720)
重点(23562)
成果(23269)
(21883)
(21629)
课题(21069)
(21023)
计划(20367)
创新(20213)
科研(19971)
大学(18531)
期刊
(53997)
经济(53997)
研究(36310)
中国(25830)
学报(25594)
(24469)
科学(22008)
管理(19855)
大学(18431)
教育(18340)
学学(17565)
农业(17242)
(16997)
技术(14082)
业经(10748)
(9786)
金融(9786)
(9715)
经济研究(9680)
统计(8841)
财经(8134)
(8120)
科技(7420)
(7398)
决策(7228)
商业(7031)
(6979)
业大(6814)
技术经济(6648)
职业(6451)
共检索到200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露姣  黄艳青  夏连军  陆建学  刘圣聪  
比较分析了3个地区分别代表3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的红鳍东方鲀成鱼的肌肉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含量和肌肉物理特性。结果显示:3种养殖模式下红鳍东方鲀的粗成分含量(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肌肉中检测到18种常见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平均达肌肉湿样的(15.65%±0.95%)或肌肉干样的79.13%~83.19%;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2.77%~33.68%、39.06%~41.72%,3种养殖模式间均没有显著差异;鲜味氨基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总量,以丹东红鳍东方鲀(DD)最高,达32.09%,显著高于大连红鳍东方鲀(DL)的29.94%...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艳翠  高天翔  陈四清  张岩  
采用水平凝胶电泳技术对红鳍东方鲀养殖群体进行了同工酶分析。本实验采用肌肉和肝脏两种组织,分析了8种酶,检测到9个位点,在0.99水平上,PGM*和IDHP*表现为多态,MPI*、LDH*、AAT*、SOD*、MDH-1*、MDH-2*和G3PDH*均为单态,多态位点比例为0.2222,平均预期杂合度为0.0998,实际观测杂合度为0.046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目为1.1840,PGM*位点的遗传偏离指数为-0.0707,杂合子缺失,IDHP*位点无杂合子,遗传偏离指数为-1。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陆丽君  马爱军  王新安  岳亮  孟雪松  翟介明  谭林涛  侯仕营  
对中国国内主要养殖区域红鳍东方鲀种质资源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技术,选用20对微卫星引物,对国内来自不同养殖区的5个红鳍东方鲀养殖群体:文登群体(WD)、莱州群体(LZ)、日本群体1(J1)、日本群体2(J2)、唐海群体(THQ),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结果显示,12对引物具有多态性。5个群体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不等;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27、0.26、0.18、0.25、0.20;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5、0.57、0.69、0.71、0.6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排列顺序为J2(0.65)>J1(0.63)>THQ(0.55)>LZ(0.51)>WD(0.48)。分析结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岑剑伟  王剑河  李来好  郝淑贤  李卓佳  文国  石红  周婉君  
仪器分析法(营养成份分析和质构分析)与感官评价法有机结合,以对虾口感为主要考核指标,建立对虾品质鉴定体系,并以此法对无公害海水养殖、传统海水养殖及传统淡水养殖对虾3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生产的对虾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对虾的机体营养成分组成差异不大,只有无公害虾肌苷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余两组,达2.76mg.g-1。氨基酸分析中表明:无公害海水养殖对虾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氨基酸总量等指标优于其余样品;无公害虾的感官指标基本上与海水虾相似,3种虾的色泽和气味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无公害虾的滋味及口感均比其它两组对照好;多汁性指标则以淡水虾最佳。在质构分析方面,3种虾硬度...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郑雅友  
采用网箱养殖四年的红鳍东方鲀经过颗粒状的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素(LH-RH)的植埋,促使性腺成熟,再通过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大麻哈鱼脑垂体混合液诱导排卵,采卵后进行人工授精,得到红鳍东方鲀受精卵,孵化后得到红鳍东方鲀仔鱼。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岳亮  王新安  马爱军  孙志宾  倪世俊  赵艳飞  侯仕营  翟介明  孟雪松  
为了比较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雌、雄个体的形态差异,基于主成分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和T检验的方法,以红鳍东方鲀雌、雄群体的17个比例性状为分析对象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反映形态特征信息的综合性指标—主成分1、主成分2和主成分3,贡献率分别为46.776%、27.668%和7.122%,3个主成分累积的贡献率为81.566%,两个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偏离;判别分析结果显示,根据各变量对判别函数的贡献大小,筛选出两个比例性状,即体宽/体长、体周长2/体长,利用这两个性状建立起红鳍东方鲀的雌、雄判别模型,对雌、雄共72个个体的判别准确率为81.9%;T检验结果显示,体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建升  张秋平  李文笙  
以广东省3种较常见的罗非鱼养殖模式作为实验对象,开展养殖模式对尼罗罗非鱼消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旨在阐明养殖模式中水温、饲料成分等因素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养殖模式分别为传统养殖模式(M1),一年两造养殖模式(M2),鱼虾混养养殖模式(M3)。养殖中定期进行水质测定,4次取样并运用生化法测定消化酶活性。3种模式酶活性比较结果发现,M2的胃总蛋白酶活性最高,M1肠总蛋白酶活性最高;3种养殖模式总蛋白酶活性趋势都是肠总蛋白酶>胃总蛋白酶>肝胰脏总蛋白酶。M2的肠总脂肪酶、肠总淀粉酶、肝胰脏总脂肪酶活性和肝胰脏总淀粉酶活性总体高于其他两种模式,同时,饲料系数总体低于其他两种模式。研究表明,罗非鱼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冷寒冰  刘俊荣  徐美禄  王选飞  衣鸿莉  田元勇  
以养殖红鳍东方鲀为研究对象,活体速杀放血去内脏,设冰藏组和室温组进行6 d对照贮藏。贮藏期间观察记录鱼体死后僵直状态并监测僵直指数,跟踪分析肌肉生化变化,生化指标包括ATP及关联物、糖原、pH以及肌肉蛋白磷酸化等。结果显示,冰藏组在死后7 h左右才开始发生僵直,僵直指数最大可达89%,并可维持20~24 h;冰藏至第4天,僵直指数仍可分别保持在9%和16%。室温对照组中没有明显观察到僵直发生发展过程,虽然测出最大僵直指数为71%,但僵直现象转瞬即逝。死后贮藏过程中糖原水平迅速下降,室温对照组贮藏至第3天几乎消耗完全,而冰藏组消耗殆尽发生在5 d以后;肌肉pH分析结果与糖原变化趋势相似,冰藏组的pH值较室温对照组下降的慢,且高于室温对照组。速杀后至僵直开始,各处理组ATP均迅速消耗,IMP快速积累且为主要核苷酸降解产物;冰藏组IMP在第3天左右达到最大值9.5μmol/g,随后开始呈下降趋势,贮藏到第6天时IMP仍保持在7.5μmol/g左右,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室温对照组则为IMP在第1天达到最大值9.2μmol/g后迅速下降,Hx积累量明显增多。蛋白质磷酸化结果表明,鱼体死后的僵直状态或程度与肌肉蛋白组分性质也具有一定的关联。值得关注的是与糖酵解酶有关的蛋白组分,其磷酸化程度在室温组和冰藏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即室温组具有更高的磷酸化水平,这与室温组所表现出的更加活跃的糖酵解进程相吻合。研究表明,红鳍东方鲀死后有良好的冰藏稳定性和高IMP积累的特点,同时蛋白质磷酸化水平与僵直进程所表现的关联值得进一步探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范文涛  刘海金  赵文江  张福崇  
对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及其杂交后代的早期形态特征和生长速度进行了比较。在全长5 cm和10 cm时,形态上的主要差异是:(1)菊黄东方鲀的尾鳍为浅黄色,无黑杂色;红鳍东方鲀的尾鳍为黑色,其杂交后代与菊黄东方鲀相似,尾鳍浅黄色,略带黑色;(2)菊黄东方鲀背部皮刺无或极少超出侧线,超出部分与体背黑斑不相交;红鳍东方鲀背部皮刺超出侧线,超出部分与黑斑相交,向下延伸至腹部,其杂交后代背部皮刺超出侧线,与体背黑斑部分相交,向下未能延伸至腹部;(3)菊黄东方鲀背部皮刺向前延伸至两眼连接线,红鳍东方鲀向前延伸至两鼻孔连接线,其杂交后代超过两眼连接线而未达鼻孔连接线。以尾鳍颜色和皮刺的分布特征可以区分幼鱼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温利  田明礼  安玥琦  李温蓉  李大鹏  刘茹  熊善柏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对草鱼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的影响,选用2种养殖模式(普通池塘养殖和种植青草养殖)下的草鱼为材料,分析其肌肉品质(色度、质构、蒸煮损失)、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和特征风味(游离氨基酸、游离脂肪酸、核苷酸及其降解产物和挥发性风味物质)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普通养殖草鱼相比,种植青草养殖草鱼肌肉的白度、质构特性和持水力均有所提高,提升了草鱼肉的色泽以及口感;且种植青草养殖草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和n-3、n-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使其营养品质更高;此外,种植青草养殖草鱼中带有异味的1-己醇、壬醛、1-辛烯-3-醇和辛醛含量显著低于普通养殖草鱼,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等呈味氨基酸含量则更高,具有更佳的食用品质。结果表明,种植青草养殖草鱼的营养和食用品质更优于普通养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梦海  李慷  张文博  俞雪钧  湛嘉  吴宗文  刘利平  
为获知不同罗非鱼养殖方式下水体中异味物质组成及含量变化,于2013年5月、8月和10月期间对海南文昌1座水库和6处全投料精养池塘,以及广东茂名3座水库、6处全投料精养池塘和6处立体养殖池塘(罗非鱼和家猪立体养殖)的养殖水体进行采样,利用吹扫捕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T-GC-MS)对水体主要土腥味物质:土臭素(GeoSMin,GSM)和二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2-Mib)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结果发现:2-Mib为两地养殖水体中主要致嗅物质,含量为0~65.61μG/l;少量采样点检出GSM,含量为0~11.77μG/l。在3种养殖模式(水库、精养池塘和鱼猪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吉方  董双林  文良印  张美昭  张兆琪  
于1998年4~9月采用围隔实验生态学方法,为鲤、草鱼、罗非鱼、淡水白鲳及鲢、鳙设计了4种混养模式。经测定,淡水白鲳模式(FP)、草鱼模式(GC)和罗非鱼模式(TH)模式的光能利用率都随吃食性鱼类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升高,GC和TH的光能利用率相对较高;总能量转化率以鲤模式(CC)和FP较高,TH最低;饲料能转化效率在FP最高,TH最低,而且各放养模式都随吃食性鱼类放养密度的增大而下降;FP的N利用率很高,TH最低,N和P利用率在4种模式都随吃食性鱼类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各模式的产投比都随吃食性鱼类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C、TH的产投比在吃食性鱼类放养密度最大时有所下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廖凯  张英丽  杨正勇  沈欣  陈博欧  黄明红  
中国花鲈养殖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水鱼养殖产业之一,对该行业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利于促进该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实地调研数据评估了不同养殖模式下花鲈养殖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经济效益方面,池塘养殖模式下花鲈单位产量总成本最低。其中池塘养殖模式下为16.69元/kg,普通网箱养殖模式下为31.48元/kg,深水网箱养殖模式下为36.62元/kg。在成本结构方面,可变成本所占比例均高于固定成本,其中饲料成本占比最大,其余成本项目根据养殖模式而产生差异。在盈亏平衡分析与敏感性分析中,池塘养殖易受市场波动影响,普通网箱养殖具有一定的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基于此,建议池塘养殖主产区加强产业集群程度,延伸产业链。网箱养殖户应提高科学养殖技术水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管理部门应通过对花鲈苗种质量和养殖环境的有效监管为养殖生产者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华元渝  顾志峰  周昕  邹宏海  石黎军  李勤  吴剑峰  秦桂祥  朱永祥  
在 1 994~ 2 0 0 1年间 ,进行了暗纹东方鱼屯全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商品鱼养殖全过程的控毒技术研究。在养殖全过程中 ,通过运行生态型再生式水循环养鱼系统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通过投喂自繁淡水轮虫和自制无毒配合饲料等措施 ,从食物链环节控制河鱼屯毒素TTX的来源 ,达到控毒的目的。经控毒的家化暗纹东方鱼屯亲本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联合法随机抽样检验 ,结果表明 :其体内四种组织器官的TTX平均含量低于 2 μg/g,属基本无毒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林玉坤  
平均体长 3cm的暗纹东方苗种 ,经过 18个月养殖 ,出池规格 5 0 8~ 5 76 g/尾 ,平均单产 12 4 17~16 6 17kg/hm2 ,成活率 80 0 0 %~ 85 70 % ,饵料系数 2 6 5~ 3 12 ,为生产单位推广暗纹东方养殖提供了技术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