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0)
2023(1741)
2022(1625)
2021(1420)
2020(1342)
2019(3031)
2018(3090)
2017(5529)
2016(3408)
2015(3846)
2014(3959)
2013(4040)
2012(3857)
2011(3464)
2010(3507)
2009(3153)
2008(3425)
2007(3029)
2006(2684)
2005(2433)
作者
(13485)
(11136)
(11077)
(10586)
(7193)
(5617)
(5124)
(4561)
(4271)
(4092)
(3925)
(3909)
(3838)
(3749)
(3737)
(3692)
(3532)
(3465)
(3382)
(3239)
(3033)
(2851)
(2841)
(2652)
(2622)
(2613)
(2551)
(2550)
(2421)
(2396)
学科
(11336)
经济(11320)
管理(7123)
(6895)
方法(6811)
(6527)
(5720)
企业(5720)
数学(5679)
数学方法(5455)
(2931)
(2430)
(2298)
贸易(2297)
(2277)
(2226)
(2213)
理论(2177)
(2136)
(1905)
财务(1895)
财务管理(1889)
业经(1873)
中国(1856)
企业财务(1787)
技术(1726)
(1724)
金融(1724)
(1634)
植物(1609)
机构
大学(54246)
学院(52509)
研究(22048)
科学(17566)
管理(16667)
(16464)
(16426)
经济(15880)
中国(14921)
理学(14132)
理学院(13903)
(13527)
农业(13390)
管理学(13349)
管理学院(13262)
业大(12847)
(12772)
研究所(12623)
中心(9525)
(8741)
农业大学(8672)
(8479)
(8435)
北京(8373)
实验(7951)
(7951)
实验室(7621)
科学院(7432)
(7401)
技术(7391)
基金
项目(37887)
科学(27292)
基金(26041)
(25909)
国家(25751)
研究(20939)
科学基金(19963)
自然(15726)
自然科(15373)
自然科学(15364)
自然科学基金(15054)
(14877)
(13494)
基金项目(13136)
资助(12414)
社会(10994)
社会科(10370)
社会科学(10365)
科技(10135)
计划(9978)
教育(9342)
重点(9220)
科研(8003)
(7862)
专项(7734)
(7579)
编号(7258)
(7204)
创新(6893)
(6821)
期刊
学报(16909)
(16727)
经济(16727)
(14280)
研究(12337)
科学(11936)
大学(11489)
学学(11135)
中国(10488)
农业(9716)
(5741)
管理(5615)
(5564)
业大(5333)
统计(4369)
林业(4311)
农业大学(4279)
技术(4083)
(3961)
教育(3904)
科技(3657)
(3526)
决策(3330)
自然(3197)
中国农业(2819)
自然科(2789)
自然科学(2789)
(2634)
金融(2634)
财经(2587)
共检索到76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岩  张建民  易文波  
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60例拟择期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病人,ASAI~II级,年龄55~65岁,体重60~72 kg,将病人随机均分为3组:静脉靶控麻醉组(T组)、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组(I组)。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徐滨  庄平  章龙珍  冯广朋  石小涛  陈丽慧  
通过化学麻醉剂丁香油、MS-222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71.2±8.9g)]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和麻醉试验,同时研究了丁香油、MS-222和直流电对施氏鲟幼鱼的麻醉效果,并在行为学基础上探讨了以上三种麻醉方法对鲟的有效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丁香油和MS-222对施氏鲟幼鱼的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26.37mg/L、22.17mg/L、18.00mg/L、16.22mg/L和61.67mg/L、58.22mg/L、56.90mg/L、56.90mg/L。MS-222的毒性明显小于丁香油,MS-222的安全浓度为15.57mg/L,丁香油的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建洲  刘自逵  陈铁桥  彭涛  
为了在兽医临床实践中做好牛的瘤胃手术,在黄牛、水牛和奶牛的瘤胃手术过程中,对麻醉药物剂量、体表手术切口部位和瘤胃本部手术切口部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盐酸普鲁卡因的最佳用量,黄牛和水牛为12mL,奶牛为15mL;最佳皮肤切口部位,黄牛宜采用左月兼部中切口,而水牛和奶牛则宜采用左月兼部前切口;最佳瘤胃切口部位为瘤胃背囊后切口,切口不超过左冠状沟为宜.可达到创伤最小、愈合最佳、体能恢复最快的效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长敏  陈建国  刘东明  丁明星  
探讨3种麻醉方法对犬应激性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影响。18只杂交牧羊犬随机分为静松灵麻醉组(Ⅰ组)、氯胺酮麻醉组(Ⅱ组)、静松灵与氯胺酮复合麻醉组(Ⅲ组),分别在3种麻醉方法下行空肠肠侧壁切开吻合术,于麻醉前、切皮后30 min、术后4 h、1 d、3 d、7 d、15 d采血测定白细胞数和白细胞分类、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C3bRR)率、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皮质醇及血浆β-内啡肽(β-EP)浓度。结果表明:(1)术后4 h、1 d各组白细胞总数、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数比麻醉前增加(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之发  边力  刘心田  常青  阮晓红  陈四清  李凤辉  葛建龙  刘长琳  
本研究旨在探讨硫酸镁、乙醇、氯化镁、丁香酚、MS-222、氯化锰、利多卡因、盐酸普鲁卡因、乙二醇苯醚、薄荷醇、苯佐卡因和三氯叔丁醇对长蛸(Octopus minor)成体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硫酸镁、丁香酚、MS-222、氯化锰、利多卡因、盐酸普鲁卡因、乙二醇苯醚、薄荷醇、苯佐卡因和三氯叔丁醇对长蛸无麻醉作用。在0.2~0.6 mL/L乙二醇苯醚、0.05 g/L和0.06 g/L薄荷醇、0.5 g/L苯佐卡因、40μL/L丁香酚和50~500 mg/L MS-222浓度的溶液中,长蛸出现中毒现象。2 mL/L乙醇和2 g/L氯化镁溶液对长蛸无麻醉作用; 6~40 mL/L的乙醇和6~35 g/L的氯化镁溶液中长蛸出现麻醉现象。根据长蛸在4~40 mL/L乙醇和4~40 g/L氯化镁溶液中的麻醉和复苏过程将麻醉程度分为5个时期,复苏过程分为4个时期。长蛸在15~35 g/L氯化镁和10~40 mL/L乙醇中能够达到第4期麻醉,此时期适于观察和操作。在4~35 mL/L乙醇溶液中,随着浓度的增加麻醉时间逐渐缩短,复苏时间逐渐增加,在40 mL/L时长蛸产生应激反应麻醉时间变长。3~35 g/L氯化镁溶液中,随着浓度的增加麻醉时间逐渐缩短,复苏时间逐渐增加。10 mL/L乙醇和20 g/L氯化镁对长蛸的麻醉和复苏总时间最短,分别为26 min和40 min。实验证明,乙醇和氯化镁均可作为长蛸的麻醉剂,在麻醉效率方面乙醇好于氯化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艳  潘连德  徐建平  郑串  
为了解龟类临床兽医学的麻醉术问题,根据预实验结果选择动物医学推荐的临床麻醉药物舒泰(唑拉西泮:替来他明=1∶1)对中华草龟进行麻醉实验,比较不同注射剂量的舒泰对中华草龟的麻醉效果,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舒泰中唑拉西泮和替来他明在中华草龟血浆中的浓度,用药物代谢动力学软件PKsolver 2.0来分析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结果发现,肌肉注射舒泰剂量为25 mg/kg时,对中华草龟麻醉的诱导期、麻醉期和苏醒期的时长分别为0.42、4.33和4.14 h,舒泰对中华草龟的麻醉效果较好,符合临床手术的要求。唑拉西泮和替来他明在中华草龟体内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一次式二室开放模型,唑拉西泮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程为C=13.462e~(–0.223t)+2.127e~(–0.055t),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为达峰浓度C_(max)=11.695μg/mL、达峰时间T_(max)=1.060 h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92.470μg/(mL·h);替来他明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程为C=10.619e–0.203t+0.279e–0.047t,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为达峰浓度Cmax=9.654μg/mL、达峰时间Tmax=0.482 h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56.348μg/(mL·h)。结合麻醉效果分析,唑拉西泮和替来他明血药浓度分别达到8.12和8.96μg/mL时,可以使健康的中华草龟进入麻醉期,为维持麻醉状态,唑拉西泮和替来他明的血药浓度应不低于7.18和4.73μg/m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华修国  侯加法  李宏全  季玉玲  孙玉萍  
对母羊、胎儿动脉插管采集血样,气相色谱平衡法测定药物浓度,对妊娠绵羊安氟醚吸入麻醉期间母羊和胎儿血药浓度及血气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母羊和胎儿血液药物浓度显著相关(上升相y=0.9529x-1.33,r=0.9443,P<0.05;消除相y=0.9655x-1.393,r=0.999,P<0.01)。麻醉期间母羊、胎儿血液pH略为下降(P>0.05),Paco2上升(P<0.05),SBE,Tco2变化不明显,BE下降。血气参数变化表明,胎儿和母羊均有轻微的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并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秀华  张烨伟  杨春志  
以MS-222为麻醉剂,在13~14℃水温条件下,用浸浴麻醉方法测试了不同麻醉剂浓度和不同麻醉时间对牙鲆复苏时间、复苏率和24h存活率及长时间麻醉对复苏率的影响以及超有效浓度麻醉剂(60mg/L)麻醉后的抗露干能力。预备实验证明,本试验条件下麻醉剂的有效浓度为50mg/L。实验表明,将麻醉剂浓度从50mg/L提高到200mg/L,供试鱼被麻醉的时间由288s缩短至50s,复苏时间由94s延长至106s;用60、100和200mg/L的麻醉液持续麻醉后,可获得100%复苏率的最长麻醉时间分别为64、32和32min,牙鲆经MS-222麻醉后抗露干时间延长。牙鲆麻醉后复苏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晶  曹杰  
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可以品尝到各地鲜活鱼类的需求,鱼的保活运输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降低运输损伤、提高运输存活率,麻醉保活运输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四种常见渔用麻醉剂在鱼类麻醉保活运输中的应用,讨论影响麻醉保活运输存活率效果的主要因素,麻醉剂对鱼体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及麻醉剂残留的检测技术,并概括了现阶段麻醉保活运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目前,针对渔用麻醉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不同水产品的麻醉效果以及对鱼体生理生化的影响,针对鱼肉风味方面影响的研究少。新型渔用麻醉剂和针对麻醉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将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子先  袁杰  
麻醉是提高患者安全的首要环节。围手术期麻醉过程受大量随机、模糊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而呈现出多态性,传统故障树分析(FTA)在评估面向该类流程风险问题上存在明显缺陷。通过引入Vague集解决麻醉操作中失效事件多态性和失效概率不确定性,并依据有明显边界的麻醉操作阶段来构建面向流程的故障树模型,基于医院麻醉记录、医师经验、可靠性数据并结合TOPAZ模型,对围手术期麻醉流程进行了风险评估。实例验证该方法可行且有效,与现有方法比较分析发现该结果更好地刻画出失效事件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子先  袁杰  
麻醉是提高患者安全的首要环节。围手术期麻醉过程受大量随机、模糊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而呈现出多态性,传统故障树分析(FTA)在评估面向该类流程风险问题上存在明显缺陷。通过引入VAgue集解决麻醉操作中失效事件多态性和失效概率不确定性,并依据有明显边界的麻醉操作阶段来构建面向流程的故障树模型,基于医院麻醉记录、医师经验、可靠性数据并结合TOPAZ模型,对围手术期麻醉流程进行了风险评估。实例验证该方法可行且有效,与现有方法比较分析发现该结果更好地刻画出失效事件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在品  侯加法  杨德吉  邹敦铎  张柳良  
应用无创伤性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 ( B O M E D N C C O M 3) 监测猪在不同浓度安氟醚麻醉时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 随着安氟醚吸入浓度的升高, 平均动 脉压 ( M A P) 下降556% ~3047% ( P < 001); 射血速 率指数( E V I) 下降2302% ~4532% ( P < 005~001); 心搏出量 ( S V) 和每搏指数 ( S I) 分别下降2132% ~4919% 和2530%~5204% ( P < 005~001); 心率 ( H R) 在吸入麻醉过程中显著低于基础值, 但在吸入15和2...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长琳  李继强  陈四清  何力  庄志猛  张岩  秦显明  
研究了在20~21℃水温下丁香酚对半滑舌鳎成鱼的麻醉作用。根据鱼体在最终麻醉状态和复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把麻醉程度分为6个时期,复苏过程分为4个时期。鱼体最终麻醉程度不超过3期时,呼吸频率略微增加,到4期时呼吸频率才明显下降。丁香酚麻醉半滑舌鳎成鱼的有效浓度为40~80mg/L,在此范围内,丁香酚浓度越高鱼体达到4期的麻醉时间越短,但复苏时间没有明显差别。丁香酚浓度在40~60mg/L之间时,最长麻醉保活时间>20min;当丁香酚浓度≥80mg/L时,最长麻醉保活时间<8min,鱼体入麻时间与死亡时间的边界很窄,麻醉后应立即进行复苏,否则会导致鱼体死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建明  田甜  姜伟  
【目的】为研究丁香酚对长薄鳅幼鱼的麻醉效果。【方法】在水温(22±1)℃条件下,以不同质量浓度的丁香酚对长薄鳅幼鱼的麻醉效果进行研究。【结果】20~120 mg/L质量浓度的丁香酚均能使长薄鳅进入麻醉期,且麻醉浓度与平均入麻时间呈负相关,与平均复苏时间呈正相关;丁香酚质量浓度在20~40 mg/L时,长薄鳅的呼吸频率在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之后,呼吸频率趋于稳定,当增加至60~120 mg/L时,其呼吸频率经历小幅上升之后,均呈现直线下降趋势,并进入休克期;以60 mg/L丁香酚将长薄鳅麻醉后再在空气中进行暴露,暴露时间与复苏时间呈负相关,暴露时间在2~24 min范围内的复苏率为100%,72 h存活率均为100%,当时间增加至26 min时,复苏率降低至70%,72 h存活率仅为40%;采用10 mg/L丁香酚麻醉液或经60 mg/L的丁香酚麻醉后立即转入10 mg/L丁香酚麻醉液连续浸泡10 h,可使长薄鳅进入镇静期,且对试验鱼影响较小,推荐作为长薄鳅幼鱼长途运输模式。【结论】40~60 mg/L的丁香酚麻醉液是长薄鳅幼鱼的理想麻醉浓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林   张邦胤   孟振   孙晓璇   宋楚儿   张正   徐荣静   孙鹏  
本研究检查了不同浓度MS-222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幼鱼的麻醉效果,确定了3种规格幼鱼在不同浓度MS-222作用下达到深度镇静期(A2)、麻醉期(A4)的效应时间,最佳镇静、麻醉浓度和适宜运输浓度。结果显示,在水温为(14.5±0.5) ℃、pH为7.85、盐度为30、溶解氧浓度大于7.5 mg/L条件下,平均体质量为(10.11±2.13) g (W10)、(42.38±5.19) g (W40)和(80.79±6.65) g (W80)的3种规格幼鱼达到A2期和A4期的效应时间随麻醉剂浓度升高逐渐缩短,同一麻醉浓度下效应时间随体质量增加逐渐延长,通过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各规格幼鱼达A2期、A4期的效应时间与MS-222浓度的关系,效应时间为180 s时,W10、W40和W80组达A2期对应的MS-222浓度分别为27.38、29.94和40.39 mg/L,达A4期对应的MS-222浓度分别为95.32、107.32和116.58 mg/L;A2期不同规格幼鱼的呼吸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A4期幼鱼呼吸频率随麻醉剂浓度升高逐渐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S-222浓度为30~50 mg/L时,8 h模拟运输中W10、W40和W80幼鱼存活率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 mg/L时,幼鱼运输存活率分别为60%、80%和100%,W10、W40和W80适宜运输浓度范围建议为27.38~50 mg/L、29.94~50 mg/L、40.39~60 mg/L。相关结果可为许氏平鲉不同规格幼鱼的安全转运、生物学实验的抗应激操作提供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