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53)
- 2023(5485)
- 2022(4588)
- 2021(4060)
- 2020(3361)
- 2019(7298)
- 2018(6917)
- 2017(12705)
- 2016(7136)
- 2015(7520)
- 2014(7137)
- 2013(6894)
- 2012(6208)
- 2011(5596)
- 2010(5236)
- 2009(4772)
- 2008(4600)
- 2007(3829)
- 2006(3248)
- 2005(2591)
- 学科
- 济(24290)
- 经济(24259)
- 业(19179)
- 管理(19084)
- 企(14614)
- 企业(14614)
- 方法(12229)
- 数学(11183)
- 数学方法(11095)
- 农(7684)
- 学(7357)
- 财(6962)
- 贸(6658)
- 贸易(6658)
- 易(6463)
- 中国(6219)
- 业经(5753)
- 农业(5428)
- 技术(4888)
- 环境(4596)
- 务(4420)
- 财务(4419)
- 财务管理(4413)
- 企业财务(4210)
- 制(4001)
- 产业(3936)
- 地方(3936)
- 划(3711)
- 银(3562)
- 银行(3508)
- 机构
- 大学(102068)
- 学院(101300)
- 济(38424)
- 研究(37952)
- 经济(37813)
- 管理(36648)
- 理学(33153)
- 理学院(32735)
- 管理学(32036)
- 管理学院(31877)
- 农(30975)
- 科学(28509)
- 中国(25871)
- 农业(25273)
- 业大(24750)
- 所(21290)
- 京(20910)
- 研究所(20297)
- 农业大学(17303)
- 中心(16413)
- 财(15094)
- 江(14228)
- 室(13993)
- 院(13990)
- 省(13746)
- 实验(13397)
- 业(13127)
- 财经(12976)
- 实验室(12792)
- 科学院(12583)
- 基金
- 项目(80617)
- 科学(61411)
- 基金(59060)
- 家(57073)
- 国家(56619)
- 研究(47752)
- 科学基金(46112)
- 自然(33502)
- 自然科(32779)
- 自然科学(32762)
- 自然科学基金(32210)
- 省(32187)
- 基金项目(32142)
- 社会(31040)
- 社会科(29517)
- 社会科学(29507)
- 划(28138)
- 资助(23102)
- 教育(21135)
- 计划(19336)
- 重点(18855)
- 科技(18112)
- 创(17250)
- 发(16985)
- 科研(16802)
- 部(16549)
- 业(16457)
- 创新(16216)
- 编号(16158)
- 农(15058)
共检索到132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莹 王水莲 赵霞 沙凤霞 安磊 王玉娟 伏小刚 张莹 叶林 曹凯 鲍恩财 吴翠南 吴雪
为探明人工光源植物工厂中不同光质对油葵芽苗生长和芳香物质成分和含量的影响,在光强为200μmol/(m~2·s)的条件下,以蓝光LED为对照,在蓝光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光强一致的绿光、红光、远红光和紫外线,研究不同光质组合处理下油葵芽苗的生长以及芳香物质等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相比,蓝光+远红光处理下的油葵芽苗下胚轴长显著增加,而蓝光+红光处理下的油葵芽苗的下胚轴直径、根长、全鲜和全干质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不同光质处理对油葵芽苗的品质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蓝光+绿光处理下的油葵芽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类黄酮含量与对照蓝光相比显著上升,分别增加了28.78%,72.25%,163.32%。蓝光+紫外线处理下的总酚、维生素C、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对照蓝光分别显著上升了25.81%,238.10%,12.50%,150.00%。蓝光+远红光处理有利于提高油葵芽苗特征挥发性芳香物质的含量,如青叶醛、α-蒎烯、对异丙基甲苯等,该处理下芳香物质的含量高于对照蓝光处理,且含量最大,使油葵芽苗菜具有清香。综上所述,蓝光+红光能促进油葵芽苗生长,蓝光+绿光则对油葵品质有较好的提升。
关键词:
油葵 芽苗菜 LED补光 品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泽南 张丹 李薇 张欢 章丽丽 崔瑾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调制光谱能量分布,以荧光灯作为对照,研究光质对油葵芽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光照强度23μmol.m-2.s-1、光周期14 h.d-1和温度(25±2)℃的条件下,红光处理显著提高子叶面积、下胚轴直径、淀粉含量、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其他光质处理相比,红光下油葵芽苗菜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高;蓝光显著提高芽苗菜干物质、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CAT活性;黄光对根长有抑制效果,而对游离氨基酸的积累有促进作用;UV-B显著提高下胚轴长度和SOD、CAT的活性。综上所述,红光照射有利于油葵芽苗菜...
关键词:
油葵 芽苗菜 LED 光质 生长 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家琛 陈钢 戴嘉豪 范福金 曹光球 曹世江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光质下杉木幼苗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相关参数,揭示杉木幼苗对不同光质的响应差异,为杉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优良无性系020扦插苗为材料,利用LED智能调光台为人工光源,设置白光(CK)、红光(R)、蓝光(B)、红蓝光(R:B=1:1)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叶绿体结构,并测定光合参数和光合色素。【结果】白光、红蓝复合光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高于红光处理和蓝光处理。其中,白光处理比红光处理分别高130.61%、204.05%、112.14%,比蓝光处理分别高37.80%、31.34%、49.91%,而红蓝复合光处理比红光分别高89.02%、176%、51.09%,比蓝光处理分别高13.07%、18.96%、6.81%。白光处理和红光处理下幼苗叶片胞间CO_(2)高于蓝光处理和红蓝复合光处理。其中,白光处理比蓝光和红蓝复合光处理高6.32%、5.10%,红光处理比蓝光和红蓝复合光处理高4.18%、3.01%。光合色素在红蓝复合光处理下最低,分别比其余3种处理低27.81%、26.51%、15.52%。叶绿素比值在红光处理下最低,分别比其余3种处理低3.32%、1.90%、3.79%,而在红蓝复合光处理下最大,并显著高于其余3种处理。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得出,红蓝复合光下细胞壁更加完整平滑,基粒、基质片层及其结构更加完整。【结论】不同光质处理下杉木幼苗光合特性存在较大差异。蓝光以及掺杂一定比例的红蓝光是杉木幼苗良种壮苗的理想光质。
关键词:
光质 杉木 光合特性 叶绿体超微结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举伟 代欣 宋涛 孙广玉
为探索桑树幼苗对红蓝组合光的响应机制,以LEDs为光源,以桑树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红光(0B)、蓝光(100%B)和红蓝组合光(15%B、20%B、30%B、50%B) 6个处理,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红蓝光对桑树幼苗生长、光合活性、叶绿素含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可促进桑树幼苗的茎伸长和叶片展开,但引起桑树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碳代谢能力降低;而补充蓝光虽然抑制桑树幼苗茎伸长和叶片展开,却逆转或削弱了这些红光的负面效应,促进叶片比叶质量、Pn、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升高,叶片Rubisco活性增强。相比于白光、红蓝组合光和蓝光处理,红光下桑树叶片Pn降低可能主要是由于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气孔导度(Gs)、叶绿素含量、Rubisco含量和活性降低造成的。总体来看,红蓝组合光下植株的生长状况、生理特征与白光处理相似。由此可知,一定比例的红蓝组合光(15%B和20%B)可减弱单质红光、蓝光对桑树幼苗生长的不利影响。在红光基础上补充蓝光对保持桑树幼苗叶片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驱动光合作用至关重要。
关键词:
桑树 光质 红光 蓝光 生长 生理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宇琳 吴凤英 张伟婷 刘东明 何峥旋 毛艳玲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生物炭对芳香樟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芳香樟经济林营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盆栽芳香樟优质品系‘MD1’为材料,设置对照(CK,不施化肥和生物炭)、化肥(F)、木炭+化肥(MC)和秸秆炭+化肥(JC)4个处理,在芳香樟移栽前一天施入生物炭(140 g/盆)、化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分别为6,2.19,0.44 g/盆),将其与土壤混匀,移栽定植后浇水灌透。移栽后测定施用不同类型生物炭对芳香樟生长指标、各器官精油含量、芳樟醇相对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并分析叶片光合特性和氮代谢的调控过程。[结果]1)与施用化肥处理相比,不同类型生物炭处理均可提高芳香樟株高、地径、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且不同类型生物炭处理之间差异显著,JC处理对芳香樟植株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MC处理,其芳香樟株高、地径、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比MC处理分别增加了36.22%,8.24%,8.68%和12.80%。2)与施用化肥处理相比,不同类型生物炭处理均可显著提高芳香樟茎、叶得油率和芳樟醇相对含量,其中以JC处理芳香樟叶得油率和芳樟醇相对含量最高,分别达4.05%和94.31%。3)施用生物炭可提高芳香樟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减少光合产物消耗;化肥处理除亚硝酸还原酶外,氮代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施用不同类型生物炭均能促进芳香樟生长,提高精油含量和芳樟醇相对含量,改善芳香樟的光合生理特性,其中以秸秆炭+化肥处理综合表现最优。
关键词:
生物炭 芳香樟 生长品质 光合特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娇娇 宋丽 周鑫胜 杨秀云
不同温度处理盆栽紫罗勒(Ocimum basilicum ‘Purple Ruffles’)植株后,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自动进样(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技术分析了紫罗勒叶片芳香物质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各温度处理下紫罗勒叶片共检出55种化合物,其中芳樟醇是紫罗勒叶片的主要芳香成分。但不同温度处理后,紫罗勒叶片芳香物质的成分及相对含量有所不同。综合考虑,温度为15℃(昼/夜,20℃/10℃)是紫罗勒芳香成分提取较为理想的温度条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笑超 刘勇 李进宇 李世安 孙明慧 万芳芳 张劲 宋协海
【目的】研究雄性毛白杨对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响应,为提高雄性毛白杨的氮素利用效率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窄冠雄性毛白杨331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容器植苗方法,设置不同形态氮素配比(硝态氮∶铵态氮=0∶100、75∶25、50∶50、25∶75、100∶0)、单一形态氮(酰胺态氮)和不施肥为对照,测定毛白杨苗高、地径、生物量、叶片结构、根系特征和氮、磷、钾含量,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雄性毛白杨生长、生理结构和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雄性毛白杨331在同一施氮水平下,苗高、地径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当硝态氮比例达到50%及以上时,苗高、地径趋于稳定,平均分别达到189.33 cm、21.84 mm;根和茎的生物量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但硝铵比为75∶25处理(0.84)的根茎比显著大于单施硝态氮的处理(0.68)。硝铵配比施肥对毛白杨叶片总厚度、细根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0%及以上硝态氮处理下的细根根长和根表面积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组合。高硝铵比(50∶50或75∶25)和尿素施肥处理均能有效促进植株茎、根的氮素积累,但尿素处理苗木根系的磷含量显著低于高硝铵配比处理。【结论】硝态氮能够明显促进窄冠雄性毛白杨331的生长和养分积累,毛白杨331具有明显的偏硝性。雄性毛白杨施肥时建议采用硝铵比为50∶50至75∶25的施肥配比。
关键词:
雄性毛白杨 氮素形态 生长 养分累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昱洁 韦小丽 周兴武 聂瑞馨 代立
【目的】筛选适宜木荚红豆容器育苗生长的基质配方,为培育优质的木荚红豆的容器育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泥炭、椰糠、珍珠岩、蛭石、塘泥为基质原料,按体积比共配置成7种基质对木荚红豆进行容器育苗试验,测定不同基质配比的理化性质,分析各配比基质对木荚红豆容器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对苗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基质配比的理化性质差异显著,7组基质的容重范围在0.14~0.44 g·cm-3之间,其中T6处理的基质容重最大,T3处理最小。T6处理的碱解氮含量最高,为276.75 mg·kg-1。不同配比基质培育的木荚红豆容器苗生长差异显著,T6处理的木荚红豆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生长、生物量、硝态氮、总叶绿素含量及光合参数等指标最优,T5次之。相关性分析表明,基质容重和碱解氮与木荚红豆容器苗苗高、地径、地下生物量和硝态氮等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对木荚红豆容器苗的生长及生理等14项指标进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T6的隶属函数值排名第一。【结论】T6(泥炭∶蛭石∶塘泥=1∶1∶1)基质配方容重较大,黏结性好,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且其氮素含量高,利于叶绿素和光合作用酶的合成,增强光合能力,故而是培育木荚红豆容器育苗的理想基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郑琰燚 任少秋 高飞 朱咏莉
为探讨醋糟与不同基质配比对南方红豆杉苗期生长的影响,遴选适宜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生长的复合基质配比,以南方红豆杉1年生苗为材料,设置10种不同配比的基质处理,测定不同配比复合基质性状特征,分析不同配比下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生长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醋糟基质可促进南方红豆杉苗株高、地径和总侧枝数的增长,且以醋糟∶锯末体积比为80%∶20%和醋糟∶锯末∶珍珠岩配比为60%∶20%∶20%2个处理的容器苗生长效果较好。醋糟可以替代泥炭作为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的轻基质;醋糟中添加锯末比例较高的基质不利于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的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圆圆 刘文敬 张斌斌 蔡志翔 宋宏峰 俞明亮 马瑞娟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成熟桃果实的内酯芳香物质构成,并评价其对于桃果实芳香的重要性。【方法】以涵盖不同果肉质地、果肉颜色、果实成熟期等的多品种桃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体系检测样品的芳香物质,通过精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明确内酯芳香物质的构成,并结合芳香物质的气味活性值分析评价其重要性。【结果】内酯芳香物质存在于本研究全部桃品种的成熟果实中,样品中共检测到10种内酯芳香物质,包括γ-己内酯、γ-辛内酯、γ-庚内酯、γ-癸内酯、5-羟基-2, 4-癸二烯酸-δ-内酯、δ-癸内酯、γ-十一内酯、δ-辛内酯、茉莉内酯、顺式-4-羟基-6-十二烯酸内酯。各内酯物质具有特定的气味属性,主要散发果香(桃/椰子)、甜香、奶油香、焦糖香、花香和草本味等气味。不同品种的桃果实共有的内酯物质是γ-己内酯,较为普遍存在的内酯物质包括γ-癸内酯和δ-癸内酯,部分品种存在特有的内酯物质,如‘深州蜜桃’果实中的顺式-4-羟基-6-十二烯酸内酯。果实成熟期时,溶质‘白花水蜜’‘深州蜜桃’‘橙香’‘奉化玉露(晚)’‘肥城红里大桃’等品种中检测到较多种类的内酯芳香物质,硬质‘霞脆’‘秦王’‘华玉’等品种果实具有较少种类的内酯芳香物质。气味活性值分析表明,由于极低的气味阈值和较高的物质含量,γ-癸内酯存在于大部分品种中,且对于这些品种桃香气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使溶质‘深州蜜桃’‘橙香’‘奉化玉露(晚)’‘白花水蜜’等品种果实均具有较为强烈的典型的桃香气味,溶质‘阿初桃’和硬质‘华玉’品种的典型桃果芳香较淡,而未检测到该内酯的硬质‘秦王’‘霞脆’品种果实则没有典型的桃果芳香。此外,γ-辛内酯使部分品种(本研究中为‘橙香’和‘深州蜜桃’)桃果实呈现更为强烈的椰果味和非常甜的气味。【结论】内酯是桃果实挥发性芳香物质的一个重要类别,桃果实内酯物质构成丰富,成熟果实至少包含10种内酯芳香物质。内酯物质类别和含量的差异是不同品种尤其是不同果肉质地的桃果实芳香特征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不同果肉颜色或成熟期品种的内酯芳香无显著差异。γ-己内酯是品种之间共有的内酯物质,γ-癸内酯和δ-癸内酯是品种之间较为普遍存在的内酯,顺式-4-羟基-6-十二烯酸内酯等是部分品种特有的内酯物质。γ-癸内酯和γ-辛内酯等内酯对于品种的典型桃香气以及独特芳香气味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玉兵 孙春梅 董青君 陈川 纪力 庄春
【目的】为解决传统育秧肥料后期供肥不足问题。【方法】本研究通过2年水稻育秧试验,以硝硫基肥替代水稻育秧肥料中的硫酸铵,探究铵硝不同配比铵硝对水稻秧苗素质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设置4个处理:CK(100%育秧绿)、NS1(70%育秧绿+30%硝硫基肥)、NS2(50%育秧绿+50%硝硫基肥)和NS3(100%硝硫基肥)。【结果】与CK处理相比,硝硫基肥替代硫酸铵(NS1、NS2和NS3)处理,不会影响水稻秧苗成苗率,是一种适合水稻育秧的肥料。与CK处理相比,NS1和NS2处理通过改变育秧肥中的铵硝配比,可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叶龄、茎基宽、株高、叶长和生物量)。NS3处理与CK处理相比,秧苗素质(叶龄、茎基宽、株高、叶长和生物量)无显著差异,但水稻育秧后期(28~35 d)显著降低秧苗叶绿素(SPAD值)含量。与CK处理对比,硝硫基肥替代硫酸铵(NS1、NS2和NS3)处理会显著降低土壤NH_(4)~(+)-N含量,增加NO_(3)~(-)-N含量;随着肥料中硝态氮含量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也逐渐降低。【结论】将水稻育秧肥料中的硫酸铵部分替代为硝硫基肥,可以通过优化肥料中的铵硝配比促进秧苗生长,但是若将硫酸铵全部替代为硝硫基肥,会增加氮肥损失风险。
关键词:
水稻育秧 硝硫基肥 秧苗素质 养分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施侃侃 梁栋 贾忠奎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和用量对红花玉兰播种幼苗的生长、养分积累、转运效率和利用率的影响,以找到最适施肥比例和用量。试验采取3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设9个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作为对照,其中氮施用量为160 mg/株(A1)、320 mg/株(A2)、480 mg/株(A3),磷施用量为80 mg/株(B1)、160 mg/株(B2)、320 mg/株(B3),钾施用量为80 mg/株(C1)、160 mg/株(C2)、320 mg/株(C3)。试验结果表明:(1)施肥对地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能显著提高植株的苗高,比对照提高了20.8%~93.3%,施肥处理后的茎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提高了75.5%~206.6%,但根生物量只有4个处理显著高于对照(A2B3C1、A3B1C3、A3B2C1、A3B3C2)。(2)不同的氮磷钾配比会改变植株各器官内的养分积累,A2B3C1处理可显著提高植株氮含量,比CK提高了38.7%;A2B1C2、A1B3C3处理能够提高植株体内的磷含量,比CK提高了2.0%、6.9%;A2B3C1、A3B2C1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植株体内的钾含量,比CK提高了37.8%、44.2%。(3)A2B2C3处理下,氮的转运效率最高,达到134%;A1B3C3、A2B2C3处理下,磷的转运效率较高,达到63%;A3B2C1处理下,钾的转运效最高,达到77%。(4)A2B3C1(38.7%)的氮利用率最高,A1B3C3(44.8%)的磷利用率最高,A3B2C1(44.4%)的钾利用率最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A2B3C1处理下,即施氮量320 mg/株、施磷量320 mg/株、施钾量80 mg/株,氮磷钾配比为4∶4∶1时,最有利于红花玉兰幼苗的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钱 欧静 杨小燕 张燕莎 张智叶
【目的】江户彼岸樱苗木市场需求量大,市场上传统育苗的苗木质量参差不齐。筛选适宜江户彼岸樱容器苗的育苗基质,为快速培育江户彼岸樱容优质容器苗提供提供实践操作和理论基础。【方法】以泥炭土、蛭石、珍珠岩和黄泥土为材料,常规基质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基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对一年生江户彼岸樱容器苗地径、苗高、生物量及各项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基质配比对一年生江户彼岸樱容器苗地径、苗高、生物量及各项生理特性影响显著,4种容器育苗基质无论是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均优于常规基质容器苗;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黄泥土体积比为3:2:1:1时,江户彼岸樱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及各项生理指标均最优;体积比为2:1:0:1时,基质对容器苗地下部分的影响大于地上部分;体积比为1:1:1:1时,苗长势最差,根系出现盘根及畸形生长,植物光合作用受抑制;体积比为1:0:0:1时,容器苗出现由于低钾胁迫引起的光系统Ⅱ受损,容器苗光合能力减弱。【结论】基质对江户彼岸樱容器苗质量具有一定的调控性,4种容器育苗基质无论是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均优于常规基质。一年生江户彼岸樱容器苗培育以泥炭土、蛭石、珍珠岩、黄泥土体积比为3:2:1:1的轻型基质最佳,培育的江户彼岸樱苗根系发达、苗高、地径、生物量及各项生理指标均最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武亚敬 毕君 李秋艳 髙红真
为探索不同粒径配比松树皮对油松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找到适合油松生长的不同粒径的最佳含量比例,本研究对不同粒径含量的松树皮基质的物理性质变化情况和油松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个处理基质的容重、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比较稳定,且栽培前后的各项物理指标均满足理想基质的要求;综合油松生物量、生长指标、生理指标等分析,配比方案T4较好,即按照粒径大小2~5 mm∶0.5~2 mm∶
关键词:
松树皮 粒径 物理性状 油松 生长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水娥 张方秋 陈祖旭 孟宪法
采用N、P、K 3营养元素 5个水平配比试验 ,分析不同配比对马占相思苗期生长的影响 ;通过正交试验 ,确定马占相思苗木对各营养元素的实际需求水平。结果表明 ,P素对马占相思苗期生长影响最大 ,其次为K素 ,而N素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水平的N、P、K配比对试验苗有不同的影响 ,其中 ,N∶P∶K最佳配比为 :190∶2 5∶16 0 (mg·L- 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