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8)
2023(6673)
2022(5564)
2021(5018)
2020(4080)
2019(8703)
2018(8332)
2017(15148)
2016(8369)
2015(8575)
2014(8050)
2013(7725)
2012(6961)
2011(6206)
2010(5917)
2009(5385)
2008(5052)
2007(4305)
2006(3476)
2005(2810)
作者
(27670)
(23223)
(23171)
(21535)
(14588)
(11526)
(10151)
(9163)
(8794)
(8005)
(7918)
(7612)
(7570)
(7537)
(7329)
(7071)
(7059)
(6989)
(6712)
(6648)
(6126)
(5681)
(5394)
(5335)
(5170)
(5162)
(5123)
(5083)
(4956)
(4735)
学科
(27300)
经济(27270)
管理(21247)
(21169)
(16029)
企业(16029)
方法(12757)
数学(11545)
数学方法(11434)
(9249)
(9245)
(7710)
(7649)
贸易(7649)
(7482)
中国(7125)
业经(6836)
农业(6455)
环境(5382)
技术(5110)
(4969)
财务(4967)
财务管理(4961)
企业财务(4722)
(4638)
地方(4488)
产业(4367)
(4123)
(4064)
银行(4012)
机构
学院(115787)
大学(115244)
研究(42950)
(42359)
经济(41640)
管理(40314)
理学(36444)
理学院(35975)
管理学(35082)
管理学院(34915)
(34610)
科学(32745)
中国(29599)
农业(28118)
业大(27654)
(23875)
(23611)
研究所(22738)
农业大学(19280)
中心(18637)
(16895)
(16311)
(16184)
(16098)
实验(15498)
(14976)
实验室(14843)
(14467)
财经(14432)
科学院(14231)
基金
项目(91465)
科学(69898)
基金(66785)
(64133)
国家(63625)
研究(55054)
科学基金(52085)
自然(38078)
自然科(37261)
自然科学(37243)
(36959)
自然科学基金(36586)
基金项目(36260)
社会(34983)
社会科(33209)
社会科学(33199)
(32010)
资助(25961)
教育(24485)
计划(21668)
重点(21489)
科技(20092)
(19563)
(19478)
编号(19309)
科研(18999)
(18376)
创新(18303)
(18220)
(16719)
期刊
(39678)
经济(39678)
学报(33356)
(30527)
科学(26034)
研究(25281)
大学(23217)
学学(22847)
农业(20656)
中国(18575)
管理(12502)
(11962)
(10886)
业大(10708)
农业大学(9019)
(8435)
业经(8091)
科技(7768)
经济研究(7678)
林业(7446)
(7235)
金融(7235)
技术(6543)
财经(6509)
中国农业(6242)
自然(6190)
教育(6003)
商业(5772)
(5531)
问题(5474)
共检索到151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莉  史玲玲  刘玉军  
对不同光质条件下长鞭红景天悬浮细胞生物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水平进行检测,探讨长鞭红景天次生代谢和环境调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长鞭红景天悬浮培养细胞生物量变化为S型曲线,6~9d进入直线生长期,PAL活性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细胞指数生长期急剧上升,至细胞干质量最大时,活性最大,生长停止期时急速下降至初始水平;2)不同光质在较长时间辐射处理下,长鞭红景天悬浮细胞生物量表现出一定的差异,PAL活性也随之不同,其中长时间的红光处理有利于酶活性的提高,但生物量显著低于白光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蒋细良  朱昌雄  王慧敏  田云龙  王劲波  
用白叶枯菌(HB84-17)、10μg·ml-1中生菌素和10μg·ml-1中生菌素+白叶枯菌处理水稻抗、感白叶枯病近等位基因系CBB4和沈农1033悬浮细胞,采用斑点杂交的方法研究了中生菌素对水稻悬浮细胞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叶枯菌、中生菌素和中生菌素+白叶枯菌处理都能诱导悬浮细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转录表达。对于CBB4,白叶枯菌处理3h时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开始诱导转录表达,6h达到高峰,诱导表达时间持续至48h;中生菌素处理3h时开始大量表达,大量表达持续至48h。对于沈农1033,白叶枯菌处理12h时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才开始诱导转录表达,诱导表达持续至24h;...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程淑婉  蒋敬  胡小根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简称PAL,下同)是高等植物体内苯丙基类(Phenylpropanoid)物质代谢过程的定速酶,它对木质素、酚类、类黄酮类等次生物质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与细胞分化及植株抗御病虫害能力有密切关系。在木本植物方面,我们已研究过刺槐及松属树种的PAL活性,Whetten等也对火炬松PAL活性作了类似的报道,此外,Higuchi曾报道PAL在竹株木质化过程中的作用。对于杨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邱枫  许雷  高洪文  
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分离纯化了真叶期柠条根、速生期柠条叶、茎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并测定了PAL全酶的分子量。用SDS-PAGE鉴定了全酶的组成,测定了各亚基的分子量。结果表明:柠条叶中存在306KD和222KD两种PAL,前者是由82KD和74KD亚基组成的异聚体,后者是由74KD亚基组成的同聚体;而柠条根和茎中仅存在74KD亚基组成的222KD全酶。该研究为pal基因的克隆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玲  吴凤芝  
对抗病品种中农13号、津优3号、津优30号和感病品种中农6号、津研4号、秋棚4号接种黄瓜枯萎病病原菌,测定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具有周期性,抗病品种出现3次与抗性相关的峰值,感病品种出现两次与抗性有关的峰值。PAL酶活性与抗病性呈正相关关系。PAL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不仅与抗性有关,而且与感病与否有关。发病植株的PAL酶活性高于未发病植株。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彩云  丁友芳  翁慧  史玲玲  闫林林  刘玉军  
为了探讨大花红景天悬浮体系中红景天苷含量与其颗粒大小、生长状态的关系及可能机制,以大花红景天叶片为外植体,获得愈伤组织,建立悬浮颗粒体系,并分别通过60、80、100和120目细胞筛筛选进而建立悬浮细胞体系。测定了相同培养条件下悬浮颗粒(平均直径约2.5cm)、悬浮细胞(过80目细胞筛所得)及二者相应培养液中红景天苷的含量。结果表明:经80目细胞筛过滤所得滤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获得大量增殖速度较快、大小均一的悬浮细胞,且这些悬浮细胞中红景天苷含量达0.606mg/g,约为悬浮颗粒中红景天苷含量0.27mg/g的2.2倍。而悬浮颗粒和悬浮细胞相应培养液中则均未检测到红景天苷。悬浮体系中细胞与氧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晓婷  林捷  邵雪风  欧晓敏  孙翠霞  鲁国东  王宗华  
以6周龄拟南芥生态型Columbia-4为材料,在0(CK)、5、10、15、20、25、30、35 mmol.L-1草酸(OA)胁迫48 h后,测定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以探讨OA胁迫对模式植物拟南芥活性氧代谢及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CK,PAL活性极显著地升高;SOD活性也受到诱导,在20 mmol.L-1OA胁迫下,SOD活性最高;CAT和POD的活性与CK相比,受到抑制,在20 mmol.L-1OA胁迫下,二者被抑制的程度最高,并且POD活性较CAT活性被抑制的程度更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枫  耿贵工  张丽  金兰  陈志  
为研究枸杞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LcPAL在干旱和盐逆境中的作用,采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了LcPAL基因(Genbank No.KX781247)。该基因cDNA长度为2 544bp,含有2 163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720个氨基酸。蛋白序列分析表明,其包含典型的PAL酶活性中心序列(GTITASGDLVPLSYIA),与其他植物的PAL蛋白有很高的同源性。系统进化树表明,枸杞LcPAL与茄科植物的PAL蛋白聚为一类,说明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发现,LcPAL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威威  许锋  张芙蓉  王燕  程水源  
利用一对简并引物,从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中克隆得到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的cDNA片段,命名为OfPAL,GenBank登录号为GU991822。OfPAL长866bp,编码288个氨基酸。通过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多重比较,发现OfPAL与其他植物的PAL基因高度同源。OfPAL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包含与橄榄、烟草、辣椒PAL蛋白质相同的脱氨基位点和催化活性位点。PAL系统进化树显示,OfPAL与菊科植物的PAL基因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通过克隆OfPAL基因,可为桂花对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以及桂花类黄酮积累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文硕  
健康的锥栗 (Castaneahenryi)皮层中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比活力与抗感病性之间不相关。不同抗病性的锥栗品种接种栗疫菌 (Cryphonectriaparasitica)后 ,PAL比活力均上升 ,接种 144h后 ,PAL比活力抗病性强的品种比抗病性弱的品种高。接种前以及接种后的各个时间内 ,木质素含量都是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高。绿原酸的含量与品种的抗病性之间不呈规律性的相关 ,从绿原酸对栗疫菌菌丝生长影响的测定结果可知 ,锥栗体内的绿原酸浓度不足以影响栗疫菌。可见 ,接种后的皮层PAL比活力以及接种前、后的皮层木质素含量可作为衡量锥栗抗病性强弱的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彦玲  张环  
以含对叶霉病不同抗性基因的番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叶霉病菌侵染过程中PAL酶活性和次生代谢物木质素含量的变化与品种抗性、病原菌生理小种间的相互关系。接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加,抗病品种的PAL酶活性高峰出现早于感病品种。番茄品种的抗病性与其接种后36hPAL酶活性变化百分比呈极显著正相关(r=0 96 )。另外,还成功地利用PAL酶活性变化速度这一指标对叶霉病生理小种的变异进行了生化鉴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燕  许锋  杜何为  蔡荣  陈柳吉  程水源  
首次从夹竹桃中克隆得到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cDNA片段,并命名为NoPAL1,GenBank登录号为AY747677,这也是首次从夹竹桃花青苷代谢途径中克隆得到的基因。NoPAL1长866个bp,编码289个氨基酸。通过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多重比较发现NoPAL1与其他植物的PAL基因高度同源。NoPAL1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包含与水稻、玉米PAL蛋白质相同的脱氨基位点和催化活性位点。PAL系统进化树表明,NoPAL1与乔木类植物的PAL基因聚类关系最近。克隆NoPAL1基因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调控夹竹桃花青苷的代谢从而调控夹竹桃花的颜色提供了基因资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春红  翟彩霞  郑秋玲  董文琦  李运朝  崔四平  范尉尉  贾银锁  
分别采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Hel minthospolium maydis T小种毒素(HMT毒素)和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培养滤液中的提取蛋白及菌丝细胞壁的提取液,预处理不同玉米品种3叶期叶片后再接种高浓度HMT毒素,在无菌条件下培养5 d后测量叶片病斑大小,并测定玉米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只有纯化的低浓度HMT毒素能够作为激发子诱导玉米获得系统性广谱抗性,但不同玉米品种所需的最适合浓度有差异;TC103以质量浓度0.025μg/mL毒素预处理效果最好,PAL活性最高;TB37和TMo17 2个自交系,以质量浓度分别为0.025μg/mL和0.050μg/mL的毒素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春红  李运朝  董文琦  翟彩霞  范尉尉  柳斌辉  王立安  任会芳  
分别用系列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处理玉米叶片后再接高浓度毒素观察其病斑大小,并测定了与抗病相关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从而确定了低浓度T毒素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的系统获得性抗性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且不同的品种所需的最适合浓度不同。对TB37的处理中0.025μg/mL组处理效果最好,PAL酶活性最高;而对TMo17的处理中0.05μg/mL组处理效果最好,PAL酶活性最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蒙  张雪  张宇  杨铭慧  刘海峰  
为了探究山葡萄果皮转色阶段影响花色苷组成的关键酶的表达,以山葡萄幼叶为试验材料,提取山葡萄基因组DNA,应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PAL基因(GenBank登录号:MH045991)的全长序列,并进行了生物学信息分析。采用Q-PCR方法对山葡萄果皮8个不同着色时期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AL基因的DNA序列全长是1 763 bp,具有一个1 67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5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1. 07 ku,等电点为5. 76,为稳定蛋白质。整个多肽链具有跨膜螺旋结构,无信号肽,分子进化树分析表明,与欧亚种葡萄同源性较高; PAL基因在山葡萄果皮8个时期的表达规律,分析PAL基因在后4个时期表达量的不规则变化,PAL基因在转色50%和转色100%这2个时期几乎不表达。PAL基因的表达调控受很多因素调节,在山葡萄生长发育前期呈一定规律变化,在后4个时期表达量呈不规则变化,PAL基因在转色50%和转色100%2个时期几乎不表达,这可能受到某种抑制PAL酶活性因子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