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1)
- 2023(5620)
- 2022(4651)
- 2021(4134)
- 2020(3420)
- 2019(7457)
- 2018(7042)
- 2017(12972)
- 2016(7320)
- 2015(7668)
- 2014(7314)
- 2013(7093)
- 2012(6390)
- 2011(5720)
- 2010(5382)
- 2009(4869)
- 2008(4750)
- 2007(3920)
- 2006(3365)
- 2005(2675)
- 学科
- 济(24928)
- 经济(24898)
- 业(19514)
- 管理(19402)
- 企(14978)
- 企业(14978)
- 方法(12962)
- 数学(11899)
- 数学方法(11791)
- 学(7922)
- 农(7685)
- 财(6970)
- 贸(6546)
- 贸易(6546)
- 易(6403)
- 中国(6213)
- 业经(5840)
- 农业(5448)
- 技术(5016)
- 环境(4623)
- 务(4464)
- 财务(4462)
- 财务管理(4457)
- 企业财务(4258)
- 制(3999)
- 产业(3957)
- 划(3780)
- 地方(3597)
- 银(3584)
- 银行(3525)
- 机构
- 大学(104928)
- 学院(104311)
- 研究(39013)
- 济(38785)
- 经济(38155)
- 管理(37384)
- 理学(33900)
- 理学院(33476)
- 管理学(32701)
- 管理学院(32551)
- 农(32432)
- 科学(29829)
- 农业(26437)
- 中国(26355)
- 业大(25769)
- 所(22197)
- 京(21458)
- 研究所(21173)
- 农业大学(18046)
- 中心(16742)
- 财(15238)
- 江(14823)
- 室(14791)
- 省(14494)
- 院(14421)
- 实验(14230)
- 业(13808)
- 实验室(13595)
- 财经(13104)
- 科学院(12972)
- 基金
- 项目(83266)
- 科学(63470)
- 基金(61074)
- 家(59153)
- 国家(58685)
- 研究(48755)
- 科学基金(47827)
- 自然(35083)
- 自然科(34325)
- 自然科学(34307)
- 自然科学基金(33718)
- 省(33447)
- 基金项目(32981)
- 社会(31499)
- 社会科(29944)
- 社会科学(29934)
- 划(29258)
- 资助(24170)
- 教育(21845)
- 计划(20245)
- 重点(19521)
- 科技(19045)
- 创(17792)
- 科研(17469)
- 发(17416)
- 部(17021)
- 业(17015)
- 创新(16730)
- 编号(16374)
- 农(15673)
共检索到135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振威 孙丽 方婷婷 刘会超 贾文庆
为LED光源在园艺栽培中的应用积累经验,用自制LED光源,研究了不同光质及组合对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色、双色和三色光质处理番茄幼苗,单色光质的蓝光、绿光处理更有利于提高番茄幼苗株高;除红光、黄光处理外均有利于番茄幼苗茎粗、鲜质量、干质量和壮苗指数的提高;处理红蓝光比1∶1、红蓝紫光比5∶3∶2处理壮苗指数最优,可作为番茄培育壮苗的首选光源。所有光质处理均未提高番茄幼苗的CAT活性。黄光、红蓝光比3∶2、红蓝紫光比5∶3∶2和5∶4∶1、红蓝绿光比5∶3∶2和5∶4∶1这6种处理有利于提高番茄幼苗POD活性,并以红蓝绿光比5∶3∶2最优。红蓝光比4∶1、红蓝黄光比5∶3∶2...
关键词:
光质 番茄幼苗 生长 生理特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晓婷 梁双贤 林碧英 黄枝
在南方设施栽培环境条件下,以肉丝瓜为材料,利用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源,研究红光、蓝光、黄光和白光4种光质补光处理对丝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补光处理有利于丝瓜幼苗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提高;黄光补光处理则提高了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蓝光补光处理有利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提高;4种光质补光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以处理30 d时的酶活性最高;红光、蓝光和白光补光处理的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不补光处理的对照,且蓝光补光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
关键词:
光质 丝瓜幼苗 生长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鲁福成 张静芳 张仲国 王姝
测定了弱光条件下番茄幼苗的根、茎、叶干物质重量的变化,从中得出不同弱光条件及处理时间长短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时间越长,光照越弱,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越明显;不同的番茄品种之间对弱光反应存在较大差异,培育耐弱光的番茄品种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
光照强度 番茄 幼苗 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菲 李建明 赵志华 张大龙 李俊
【目的】探索亚低温及水分双因素对番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亚低温条件下培育番茄壮苗和节水灌溉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番茄为材料,在温室内采用盆栽方式,以适温(18~30℃)环境为对照,研究亚低温(4~20℃)条件下,分别灌以蒸腾蒸发量(ET)60%,80%,100%和120%的水分后,对温室番茄幼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与适温环境相比,在4种灌溉条件下,亚低温均抑制了番茄幼苗的生长,使番茄幼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可溶糖含量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净光合速率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升高,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光系统Ⅱ最大量子效率(Fv/F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延姝 冯辉 阮燕晔
对10个基因型不同的番茄品系幼苗进行了不同弱光环境下CO2需求特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弱光处理后,不同番茄品系CO2需求特性的变化不同。与1层遮光处理相比,2层遮光处理使大部分品系的CO2补偿点升高,CO2饱和点降低。各品系光呼吸速率在1层遮光处理时最高,RuBP最大再生速率在2层遮光处理时最低,而羧化效率则随着光强的减弱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品系2、10在弱光下对CO2的需求和利用能力较强。
关键词:
弱光 番茄 CO2需求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延姝 冯辉
对10个基因型不同的番茄品系幼苗进行了不同弱光环境下需光特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减弱,各番茄品系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最大光合速率均逐渐降低,而不同品系在不同光环境中表观量子效率的变化不同。
关键词:
弱光 番茄 需光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敬芳 陈凤玉 李健强 陈建国 文言
试验研究了 1 0mg·L-1的烯效唑浸种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烯效唑浸种处理能显著控制番茄幼苗的徒长 ,使 2~ 5叶期幼苗的株高降低了 12 37%~ 2 9 19% ,使幼苗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干质量和根干质量增加 ,增长率分别达到 8 97%~ 4 4 5 3% ,32 2 0 %~ 5 1 36 % ,15 1 71%~ 2 31 31%和93 2 6 %~ 314 4 1%。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 ,烯效唑浸种处理的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都明显提高 ,光合速率也高于对照 ,在生理上表现出壮苗效应。在非逆境条件下的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 (M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凤军 李天来 宿越 鲁少尉
为探讨番茄耐性品种的生理机制,以醋栗番茄、辽园多丽、红宝石和辽园红玛瑙4种不同基因型番茄为试材,比较研究了50,100,150 mmol/L的NaCl及等渗150 mmol/L单Cl-、单Na+溶液胁迫,对番茄苗期相对生长量、盐害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增加,4种番茄幼苗的地上部相对干鲜质量、相对株高、相对叶片数、光合色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逐渐降低,盐害指数逐渐升高;通过各项指标鉴定醋栗番茄、辽园红玛瑙耐盐性大于辽园多丽、红宝石;等渗的NaCl及其单离子Na+、Cl-胁迫,Cl-离子伤害最小,Na+离子对番茄的毒害比Cl-离子敏感;4种番茄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倡宪 李晓林 宋福强 王皙琛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于两个番茄品种旭日与金龙粉王育苗时分别接种G.mosseae,以明确该AM真菌在培育壮苗中的潜力。结果表明,G.mosseae显著的改善了两个番茄品种幼苗的素质,但是金龙粉王较旭日的接种效应明显。旭日与金龙粉王接种G.mosseae后,壮苗指数分别为相应不接种处理的2.38倍与3.49倍。菌根化幼苗的健壮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G.mosseae对氮、磷养分吸收的显著促进作用。G.mosseae对氮吸收的菌根效应分别为47.50%与87.52%,对磷吸收的菌根效应分别为23.08%与64.74%。结果表明,将该AM真菌作为潜在的生物肥料引入设施番茄生产培育健壮幼苗是可行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常涛涛 刘晓英 徐志刚 杨杨
【目的】探讨不同光谱能量分布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番茄工厂化育苗的光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ED调制并获取6种不同光谱能量分布的光源,以镝灯为对照,在AGRI-LED植物培养系统内培育番茄幼苗,其它环境因子保持一致。在幼苗期测定植株株高、茎粗、叶面积等形态指标以及根系活力、糖氮物质、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并观察叶片下表皮气孔特性。【结果】蓝光、红蓝光组合及红蓝绿光组合处理的幼苗植株矮壮、比叶面积小,根冠比及壮苗指数高,红光处理与之相反。复合光谱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和形态建成;单一红光、黄光或绿光处理引起幼苗徒长,添加蓝光能够抑制这种效应。蓝光处理的幼苗总可溶性糖、总游离氨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仁 丁雨腾 刘思卉 王振伟 王可禹 刘文科 王勉
为提高植物工厂番茄育苗壮苗指数和生理指标,以‘京研’番茄作为研究对象,顶部照明LED光源的红蓝光配比设定为3∶1,红光波长(660±10)nm,蓝光波长(450±10)nm,光合光子通量密度(PPFD)为250μmol/(m2·s),光周期14 h/10 h,设置7个处理:无侧面补光(CK)、绿光单侧补光(Gu)、远红光单侧补光(Fu)、绿光+远红光单侧补光(GFu)、绿光双侧补光(Gb)、远红光双侧补光(Fb)、绿光+远红光双侧补光(GFb),番茄育苗47 d后收获,测定各处理下番茄幼苗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参数。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Fb处理的矮生红番茄茎粗、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和壮苗指数提高,其中壮苗指数2提高了33.6%;绿光补光Gu和Gb处理下番茄的生长指标显著降低,其中Gb处理的壮苗指数1下降了53.1%;绿光补光Gu和Gb处理增加矮生红番茄叶绿素含量,而远红光补光Fu和Fb处理显著降低矮生红番茄叶绿素含量;绿光补光Gu和Gb处理显著降低矮生红番茄硝态氮含量,绿光或远红光补光显著提高矮生红番茄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综上,绿光补光抑制矮生红番茄幼苗的生长,远红光则促进生长,双侧补光效果强于单侧补光,远红光双侧补光促进作用最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学文 王玉珏 付秋实 赵冰 郭仰东
以两个不同生态型的番茄变种为试材,分别在对照(400~450μmol/(m2.s))和弱光逆境下(75~100μmol/(m2.s))研究番茄形态、生理指标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弱光显著抑制了番茄的生长,普通大果番茄(美粉二号)和樱桃番茄(红圣果)总的干物质含量分别下降了22.43%和28.87%,二者的壮苗指数分别比对照下降33.53%和51.48%,说明弱光条件下的植株发生了徒长。弱光下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显著增加,Chla/b则显著下降,有利于叶片捕获有限的光能。弱光逆境下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下降,气孔导度也随Pn降低,但胞间CO2浓度增高,表明弱光下番茄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关键词:
弱光 番茄 光合作用 叶绿体超微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葛体达 黄丹枫 宋世威 芦波 杨冬冬
【目的】探讨番茄幼苗生长及其根系、叶片碳氮积累动态对无机氮(NH4+-N、NO3--N),氨基态氮(Glycine)的不同响应。【方法】采用2个番茄品种(‘申粉918’、‘沪樱932’),水培条件下设置相同氮浓度(3.0mmol·L-1N)的NH4+-N、NO3--N、Glycine(甘氨酸)3个处理,测定番茄幼苗株高、干物质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根系叶片碳氮含量和植株总氮量。【结果】在无机氮(NH4+-N、NO3--N)和氨基态氮(Gly-N)存在的营养介质中,番茄幼苗在处理前期(如处理后8d或16d)的株高、生物量、植株总氮量等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其后则表现为NO3--N>Gly-N...
关键词:
番茄 无机氮 氨基态氮 碳、氮积累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州元 林海荣 崔辉梅
为明确盐胁迫下外源硫化氢(H2S)对加工番茄幼苗的缓解作用,以耐盐性不同的2个加工番茄KT-7和KT-32为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20,50,100,150μmol/L)的H2S供体硫氢化钠(Na HS)对250 mmol/L Na Cl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生物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游离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质过氧化水平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 HS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盐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的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以及
关键词:
硫化氢 盐胁迫 加工番茄 抗氧化物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蔺亚平 林海荣 崔辉梅
为探明外源H_2S和H_2O_2对NaCl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的生理调节作用,以耐盐性弱的KT-32和耐盐性强的KT-7这2个加工番茄品系为材料,采用盆栽法,设置0.5,1.5,3.0 mmol/L 3个H_2O_2浓度水平,研究50μmol/L H_2S和H_2O_2共处理对250 mmol/L NaCl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的生长、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H_2S和H_2O_2共处理缓解了NaCl胁迫对加工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使加工番茄幼苗仍保持较强的光合色素含量、较高的相对含水量和根系活力,降低了电解质渗出率、MDA含量、H_2O_2含量和O2-·产生速率,增强了加工番茄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其中在2个品系中,50μmol/L H_2S和1.5 mmol/L H_2O_2共处理时可溶性糖分别比单独50μmol/L H_2S处理提高了24.0%和29.4%,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5.8%和21.3%,缓解盐胁迫效果最为显著。综上,外源H_2S和H_2O_2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用,可以诱导增强NaCl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植株渗透调节能力、提高清除活性氧的酶促系统的防御能力,从而减弱加工番茄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对质膜的伤害,进而提高加工番茄幼苗对盐胁迫的适应性。其结果可为探讨H_2S和H_2O_2这2种信号分子协同作用、缓解加工番茄幼苗盐胁迫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