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08)
- 2023(6814)
- 2022(5682)
- 2021(5082)
- 2020(4245)
- 2019(9355)
- 2018(8898)
- 2017(16557)
- 2016(9248)
- 2015(9954)
- 2014(9423)
- 2013(9259)
- 2012(8760)
- 2011(7762)
- 2010(7474)
- 2009(6718)
- 2008(6626)
- 2007(5729)
- 2006(5003)
- 2005(4332)
- 学科
- 济(33548)
- 经济(33497)
- 管理(24458)
- 业(23977)
- 企(18631)
- 企业(18631)
- 方法(16199)
- 数学(14591)
- 数学方法(14428)
- 学(10797)
- 农(9706)
- 财(9201)
- 贸(8538)
- 贸易(8537)
- 中国(8507)
- 易(8350)
- 业经(7443)
- 农业(6788)
- 制(5946)
- 技术(5858)
- 环境(5801)
- 务(5503)
- 财务(5500)
- 财务管理(5487)
- 企业财务(5236)
- 融(5059)
- 金融(5057)
- 地方(5015)
- 银(4996)
- 银行(4935)
- 机构
- 大学(134732)
- 学院(131994)
- 研究(52860)
- 济(51498)
- 经济(50584)
- 管理(46620)
- 理学(41462)
- 理学院(40921)
- 管理学(39973)
- 管理学院(39781)
- 农(38558)
- 科学(38264)
- 中国(37035)
- 农业(31398)
- 业大(30155)
- 所(29909)
- 京(28973)
- 研究所(28124)
- 中心(22472)
- 财(20966)
- 农业大学(20858)
- 院(19647)
- 江(19421)
- 省(18396)
- 室(18180)
- 北京(17855)
- 财经(17317)
- 科学院(17009)
- 实验(17000)
- 业(16864)
- 基金
- 项目(100617)
- 科学(77010)
- 基金(74168)
- 家(71499)
- 国家(70946)
- 研究(60309)
- 科学基金(57614)
- 自然(42141)
- 自然科(41196)
- 自然科学(41177)
- 自然科学基金(40489)
- 基金项目(39508)
- 省(39123)
- 社会(38468)
- 社会科(36468)
- 社会科学(36455)
- 划(34929)
- 资助(30239)
- 教育(26829)
- 计划(23824)
- 重点(23759)
- 科技(22037)
- 部(21250)
- 发(21216)
- 创(21109)
- 科研(21021)
- 编号(20485)
- 业(19903)
- 创新(19859)
- 专项(18170)
共检索到185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成功 王明援 刘宁 丁昌俊 顾炳国 陈存 宁坤 苏晓华 黄秦军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时间下欧美杨生长过程中长势及生理适应性,为其优良高光效品种的早期选育及推广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6个欧美杨无性系幼苗为研究对象,全遮光条件下,采用LED-100 W全光谱植物生长灯进行人工控光试验,探讨不同光照时间(11、12、13、14和15 h)对欧美杨幼苗生长、生物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光合特性等的影响。【结果】1)光照14 h和15 h下幼苗的苗高地径相对增长率、叶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光照下(P 0.01),可变荧光(F_v)在光照13 h相对较高。随光照时间延长PSⅡ反应中心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及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逐渐增大,且F_v/F_m均在0.83~0.85之间。【结论】随光照时间的延长,欧美杨幼苗的P_(max)、F_m、F_v、F_v/F_o和F_v/F_m均逐渐增大,F_o和根冠比逐渐减小,此外SPAD值、AQY、LSP、LCP和R_d对光照时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响应。此结果可作为早期估测欧美杨生长量和生态适应性的参考依据之一,也可作为欧美杨新品种选育、良种推广应用及生产实践过程的重要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明援 刘宁 李波 刘成功 丁昌俊 黄秦军
[目的]研究6个欧美杨无性系生长及光合特性对不同光强的响应差异,为欧美杨苗期快速选育高光效优良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用遮阴网设置CK(100%自然光强)、L1(55%自然光强)和L2(20%自然光强),测定欧美杨的苗高增长量、叶片形态、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特性、叶绿素含量及矿质元素含量。[结果]除11-26-9外,无性系的苗高总生长量随着光强的降低呈下降趋势;随着光强的降低,不同无性系的叶片形态变化趋势不一致,3个光强下无性系间的单叶面积、叶形指数和比叶面积存在差异;无性系在L2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P_n)最低,胞间CO_2浓度(C_i)最高;3个处理下,11-26-8的气孔导度均最大;在L1与L2下,11-26-9的F_v/F_0值均最大;无性系的叶绿素b含量与叶绿素总含量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11-26-4、11-26-8和11-36-26的钾、钙、镁元素含量随着光强的降低而增加。[结论]不同无性系对光强变化的适应策略不同,部分无性系的高生长和净光合速率随着光强的降低而减小,降低光强没有破坏无性系的PSⅡ结构。多数无性系的总叶绿素含量、矿质元素含量随着光强的降低而升高。11-36-26无性系的生长势及抗弱光能力较弱。
关键词:
欧美杨 光强 光合生理 元素含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 闫文德 郑威 朱凡 梁小翠
采用温室盆栽实验,用0、2、10、50g/kg柴油与土壤的混合比例来模拟4种PAHs污染水平处理,研究了不同PAHs污染浓度处理对栾树幼苗的光合特性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AHs污染对栾树幼苗高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对地径的增长有抑制作用;随着污染浓度的增大,对植株的高生长和叶绿素含量增加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小,而对地径增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大;PAHs污染改变了植株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午休规律,使植株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曲线,且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关键词:
PAHs污染 栾树 光合特性 生长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彤 崔海娇 吴淑杰 祝佳媛 周志强
以4年生东北红豆杉为材料,研究了全光照(FL)、50%全光照(L1)、30%全光照(L2)和15%全光照(L3)4种光照条件下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L2条件下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最高,全光照使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显著减少;L3条件下的叶绿素a/b值最低为2.203,显著低于正常值。3种遮荫条件下的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光响应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随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加净光合速率(Pn)先快速增加后趋于平缓,L2幼苗的Pn最高,L3次之,L1最低;FL幼苗在PAR>1000μmol/(m2·s)时Pn出现明显下降。L2条...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光照条件 光合作用 荧光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夏婵 李何 王佩兰 李志辉 王波 朱中华
【目的】赤皮青冈是兼具园林观赏、生态绿化与工业用材等多功能用途于一体的珍贵乡土树种,天然起源的赤皮青冈优势群落现存量稀少,而光照强度是影响幼苗繁育及林下幼苗更新的关键环境因素,因此对不同光照强度下赤皮青冈幼苗的光适应规律进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旨在了解赤皮青冈对光照的需求及适应规律。【方法】以1年生赤皮青冈幼苗为材料,设置5个光照强度,分别为:CK(全光照)、T1(30%遮阴)、T2(50%遮阴)、T3(70%遮阴)、T4(90%遮阴),探究赤皮青冈幼苗在5种光照强度下光合特性的变化趋势。【结果】光照强度对赤皮青冈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有显著影响。1)赤皮青冈幼苗光合色素含量随遮阴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加,T4处理下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总叶绿素(Chl t)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均达到最高且Chl a/b达到最低,表现出积极的适应特征。2)与CK相比,赤皮青冈幼苗在T2处理下光补偿点(PLC)和暗呼吸速率(Rd)达到最低且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达到最高,说明适度遮阴条件下赤皮青冈幼苗对低光量子密度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程度,营养物质得到有效积累,进而光合强度显著提高。3)T3和T4处理下,净光合速率(Pn)均显著降低,表明此时光照强度已低于赤皮青冈幼苗光合作用所需,产生弱光胁迫。4)赤皮青冈幼苗在T1和T2处理下通过提高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活性以及降低热耗散来提高光能转化效率。【结论】50%遮阴是赤皮青冈幼苗最适生长的光照条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盼飞 左力辉 王桂英 王进茂 任亚超 杨敏生
【目的】通过观测转复合多基因欧美杨107杨(转基因107杨)幼苗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生长性状,质膜透性、光合作用等各项指标,以及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积累量的变化,综合评价转复合多基因杨树在盐胁迫下的适应能力。【方法】以转化成功且已经过验证的转基因107杨为试验材料,未转基因107杨为对照(CK),进行组培扩繁,在幼苗株高10 cm时定植在花盆中,置于人工气候室中培养。分别用0、3、6 g·L(-1)的Na Cl溶液进行盐胁迫处理,胁迫25天后观测2个株系幼苗的生长指标、生理参数变化,以及甜菜碱与Bt毒蛋白的积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钱燕萍 祝遵凌
【目的】比较不同氮素水平对欧洲鹅耳枥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施氮量。【方法】以1年生盆栽欧洲鹅耳枥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氮素施用量(CK:0mg/株;N1:100mg/株;N2:200mg/株;N3:300mg/株;N4:400mg/株)处理,氮肥按设计用量均分为2次施入,分析不同施氮处理下欧洲鹅耳枥幼苗苗高、地径、生物量及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欧洲鹅耳枥幼苗苗高、地径、叶片数、叶面积、各部分生物量、比叶重、苗木质量指数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均在施氮量为200mg/株时达最大值;根冠比随氮素施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氮肥更有利于幼...
关键词:
欧洲鹅耳枥 氮素营养 生长特性 光合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石凯 李泽 张伟建 何潇 曾艳玲 谭晓风
为探讨不同光照强度对油桐幼苗生长、叶片气体交换及叶绿体荧光参数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了4种光照条件光强度100%(L1)、光强度75%(L2)、光强度50%(L3)、光强度20%(L4),分别在遮阴2个月、3个月测定了幼苗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日变化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L3的透光条件下,油桐幼苗苗高显著增加,但地径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胞间CO2浓度(Ci)无明显变化规律,在L2的透光条件下,Pn的降低主要是气孔因素引起的,在L3的透光条件下,Pn的降低主要是由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共同引起的,而在L4的透光条件下,Pn的降低主要是由光合机构活性损伤的非气孔因素引起的。
关键词:
油桐 净光合速率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帆航 顾伊阳 李泽 谭晓风 李文
为了筛选出适宜油桐幼苗生长的育苗容器规格,为油桐盆栽试验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为油桐育苗、造林速度及造林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选取1年生油桐幼苗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规格的育苗容器对油桐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容器规格的降低,油桐幼苗的株高、地径、叶绿素a含量(Chl a)、叶绿素b含量(Chl b)、叶绿素总量(Chl a+b)、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光饱和点(LSP)逐步下降,差异显著(P 0.05)。研究表明,大规格容器利于油桐幼苗的生长,在油桐栽培试验中,可选择规格Ⅰ及以上规格的容器,但在容器育苗中,选择规格Ⅱ的容器,既能保证苗木质量,还有利于控制育苗成本。
关键词:
油桐 不同规格容器 生长特性 光合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贾瑞丰 尹光天 杨锦昌 李荣生 邹文涛
采用温室盆栽方法,设置0(对照)、50、100、150、200、300、400、600 mg.株-18个氮素处理,研究氮素供应对红厚壳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供氮量的增加,红厚壳幼苗高、地径、叶面积及整株生物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200 mg.株-1时达到峰值,分别为22.06 cm、0.65 cm、327.27 cm2和10.43 g.株-1,是对照的1.59、1.25、2.58、1.90倍;地下生物量N5显著高于N7、N8处理,但与其余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根冠比随供氮量的增加呈现单调递减趋势;红厚壳幼苗叶绿素a、b及总量随供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红厚壳幼苗的净光合速率、...
关键词:
红厚壳 氮肥 生长特性 光合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代大川 胡红玲 陈洪 胡庭兴 张健 铁得祥 张成浩 刘喜建
【目的】了解不同光照条件下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的生长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探讨有利于桢楠幼苗生长发育的最佳光照条件。【方法】采用遮阴方式模拟不同光照强度(即全光照、遮阴率50%、75%和87.5%4个水平),分析桢楠幼苗形态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特性的响应规律。【结果】(1)随遮阴程度的增强,桢楠幼苗的株高生长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地径生长量逐渐减小;(2)遮阴造成桢楠幼苗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b值降低;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_(n max)均随遮阴程度的增强而先升后降,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_d、光呼吸速率R_p均逐渐降低;(3)遮阴下PSⅡ潜在活性F_v/F_0、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光化学耗散比例P均有不同程度提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天线热耗散比例D下降。轻度遮阴能够提高桢楠幼苗光合性能,促进其生长发育,而重度遮阴下虽然其光捕获能力、光能利用效率较高,但光能的严重缺乏限制了其生长发育。【结论】桢楠幼苗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其最适遮阴率为50%。
关键词:
桢楠 遮阴 气体交换 光合响应 光能分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雪霞 查丁石
以茄子为材料,研究了遮荫处理对茄子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处理增加了茄子株高,降低了茎粗、比叶重以及SPAD值;显著降低了茄子叶片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光饱和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全光照下,茄子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高峰期出现在9:00和13:00,有光合"午休"现象;遮荫条件下,茄子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高峰在11:00。遮荫处理使叶片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均下降,胞间CO2浓度(Ci)升高。以上参数表明,遮荫条件下,茄子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均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光合能力的下...
关键词:
遮荫 茄子 生长 光合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玉冬
试验对日光温室黄瓜幼苗进行了不同根区温度处理。结果表明,与适温处理(ck)相比,亚适温和低温处理降低了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和全株干重,而增加了地下部干重和根冠比,降低了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
关键词:
根区温度 黄瓜 生长 光合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正祥 张华新 杨升 杨秀艳 狄文彬
采用温室盆栽控制试验,研究0,120,240和360 mmol·L-1NaCl胁迫对沙枣幼苗生长、生物量累积与分配以及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并分析生长与光合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NaCl胁迫幼苗的株高净增长、侧枝数、叶生长参数、生物量累积均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且均随盐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而根冠比和根生物量百分比依次增加;2)随NaCl胁迫的加剧,净光合速率(P n)、气孔导度(G s)、胞间CO2浓度(C i)和蒸腾速率(Tr)依次下降,而气孔限制值(L 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依次增加,360 mmol·L-1盐胁迫幼苗的P n,G s,C i,Tr,L s和WU...
关键词:
沙枣 NaCl胁迫 生长 光合特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辰宇 马蕊 罗文静 韩路 王海珍
【目的】探究极端干旱区保水剂对荒漠植物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明确荒漠植物生长所需适宜保水剂用量,促进抗旱保墒造林技术在干旱荒漠区生态恢复中的应用。【方法】以胡杨2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干旱试验研究5个聚天冬氨酸(PASP)保水剂用量(0、5、10、15、20 g/株)对胡杨幼苗生长、光合特性、生物量分配和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干旱胁迫条件下,根施PASP保水剂可提高胡杨幼苗根际土壤含水量并改善幼苗体内水分状况,增加幼苗株高、地径、新梢生长量、光合器官总量、侧根数量及生长速率,显著促进枝叶生长。(2)根施PASP有效拓宽胡杨幼苗光照生态幅,提高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光能、水分利用率,降低呼吸消耗,显著提升光合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3)根施PASP有效促进胡杨幼苗地上、地下部生物量积累,改变了生物量分配比例,降低了根冠比,显著提高幼苗生物量。(4)根施PASP显著增加胡杨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提升幼苗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5)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保水抗旱促生长效果依次为:10 g/株> 15 g/株> 20 g/株> 5 g/株> CK。【结论】在干旱区节水抗旱造林实践中胡杨幼苗最适PASP用量为10 g/株,研究为极端干旱荒漠区植被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
胡杨 聚天冬氨酸 生理生化指标 适宜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