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44)
- 2023(5382)
- 2022(4453)
- 2021(3996)
- 2020(3297)
- 2019(7148)
- 2018(6755)
- 2017(12456)
- 2016(6973)
- 2015(7246)
- 2014(6871)
- 2013(6578)
- 2012(6011)
- 2011(5340)
- 2010(4964)
- 2009(4500)
- 2008(4386)
- 2007(3608)
- 2006(3040)
- 2005(2415)
- 学科
- 济(23875)
- 经济(23845)
- 管理(19041)
- 业(18949)
- 企(14511)
- 企业(14511)
- 方法(12240)
- 数学(11211)
- 数学方法(11145)
- 农(7393)
- 学(7271)
- 财(6973)
- 贸(6513)
- 贸易(6513)
- 易(6373)
- 中国(5835)
- 业经(5562)
- 农业(5260)
- 技术(4849)
- 环境(4760)
- 务(4404)
- 财务(4403)
- 财务管理(4398)
- 企业财务(4203)
- 制(3898)
- 产业(3840)
- 划(3771)
- 地方(3555)
- 出(3519)
- 技术管理(3505)
- 机构
- 大学(99028)
- 学院(98448)
- 济(37670)
- 经济(37095)
- 研究(36417)
- 管理(35941)
- 理学(32627)
- 理学院(32224)
- 管理学(31560)
- 管理学院(31415)
- 农(30447)
- 科学(27634)
- 农业(24789)
- 中国(24681)
- 业大(24248)
- 所(20446)
- 京(20110)
- 研究所(19526)
- 农业大学(17065)
- 中心(15758)
- 财(14783)
- 江(13648)
- 室(13627)
- 省(13339)
- 院(13249)
- 实验(13187)
- 业(12808)
- 财经(12763)
- 实验室(12597)
- 科学院(12221)
- 基金
- 项目(79005)
- 科学(60401)
- 基金(58394)
- 家(56301)
- 国家(55857)
- 研究(46244)
- 科学基金(45752)
- 自然(33471)
- 自然科(32737)
- 自然科学(32721)
- 自然科学基金(32166)
- 基金项目(31884)
- 省(31408)
- 社会(30385)
- 社会科(28908)
- 社会科学(28898)
- 划(27408)
- 资助(22862)
- 教育(20447)
- 计划(18975)
- 重点(18400)
- 科技(17766)
- 创(16927)
- 科研(16616)
- 发(16530)
- 部(16291)
- 业(16217)
- 创新(15917)
- 编号(15411)
- 农(14830)
共检索到126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夏婵 李何 王佩兰 李志辉 王波 朱中华
【目的】赤皮青冈是兼具园林观赏、生态绿化与工业用材等多功能用途于一体的珍贵乡土树种,天然起源的赤皮青冈优势群落现存量稀少,而光照强度是影响幼苗繁育及林下幼苗更新的关键环境因素,因此对不同光照强度下赤皮青冈幼苗的光适应规律进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旨在了解赤皮青冈对光照的需求及适应规律。【方法】以1年生赤皮青冈幼苗为材料,设置5个光照强度,分别为:CK(全光照)、T1(30%遮阴)、T2(50%遮阴)、T3(70%遮阴)、T4(90%遮阴),探究赤皮青冈幼苗在5种光照强度下光合特性的变化趋势。【结果】光照强度对赤皮青冈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有显著影响。1)赤皮青冈幼苗光合色素含量随遮阴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加,T4处理下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总叶绿素(Chl t)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均达到最高且Chl a/b达到最低,表现出积极的适应特征。2)与CK相比,赤皮青冈幼苗在T2处理下光补偿点(PLC)和暗呼吸速率(Rd)达到最低且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达到最高,说明适度遮阴条件下赤皮青冈幼苗对低光量子密度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程度,营养物质得到有效积累,进而光合强度显著提高。3)T3和T4处理下,净光合速率(Pn)均显著降低,表明此时光照强度已低于赤皮青冈幼苗光合作用所需,产生弱光胁迫。4)赤皮青冈幼苗在T1和T2处理下通过提高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活性以及降低热耗散来提高光能转化效率。【结论】50%遮阴是赤皮青冈幼苗最适生长的光照条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丽君 李志辉 邹峰
以珍贵树种赤皮青冈1年生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以100 g/L(轻度)、200 g/L(中度)、300 g/L(重度)的PEG6000溶液模拟水分胁迫,对水分胁迫下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和过氧化氢(CAT)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胁迫处理1 d时,100 g/L PEG6000处理下赤皮青冈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含量、叶绿素总量(ChlT)和CAT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200 g/L和300 g/L PEG6000处理的光合色素含量和CAT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但胁迫处理3 d时,3个处理的光合色素含量和CAT酶活性均低于对照,且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初步说明赤...
关键词:
赤皮青冈 水分胁迫 幼苗 生理特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江保 殷秀敏 余树全 江洪 李修鹏
为了研究弱光环境对林下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幼苗光合生理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不同生长光强(100%,40%和15%自然光强)处理,并在5月和9月对苦槠幼苗光合以及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论5月和9月,随着生长光强的降低,苦槠幼苗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有减小的趋势,尤其在9月,在15%自然光强下分别为13.08μmol·m-2·s-1,9.62μmol·m-2·s-1,198.80μmol·m-2·s-1,显著低于对照(P<0.05),分别是对照(19.47μmol·m-2·s-1,22.53μmol·m-2·s-1,35...
关键词:
森林生物学 光强 苦槠 生长 光合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葛萌 安常蓉 韦小丽
【目的】旨在寻找促进花榈木幼苗结瘤、生长及固氮作用的最佳光照和基质水分条件,对于优化花榈木苗木培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通过对花榈木幼苗进行根瘤菌接种试验,分别测定4个光强梯度和4个水分梯度下的花榈木幼苗结瘤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1)75%全光照处理和60%基质田间持水量处理下均可显著促进花榈木幼苗根系的结瘤数量及质量,结瘤率均最高,分别为80%和70%。2)75%全光照处理下幼苗的根系活力、硝态氮含量、豆血红蛋白含量以及全磷、全钾含量均最高,而25%全光照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全氮含量较其他处理组高,不同光照处理下的花榈木幼苗和根瘤生理指标中,除根系活力指标差异不显著,其他指标均差异显著;60%基质田间持水量处理下幼苗的根系活力、硝态氮含量、豆血红蛋白含量以及叶片全磷、全钾含量均最高,不同水分处理下的花榈木幼苗和根瘤生理指标中,除硝酸还原酶指标差异不显著,其他指标均差异显著。3)不同光照处理对花榈木结瘤幼苗结瘤效应的综合评价得分由大到小依次为:75%> 100%> 50%> 25%全光照。不同水分处理对花榈木结瘤幼苗结瘤效应的综合评价得分由大到小依次为:60%> 40%> 20%> 80%基质田间持水量。【结论】综合花榈木幼苗结瘤效果和生理指标变化,适宜花榈木结瘤幼苗生长的光照和水分梯度分别是75%全光照和60%基质田间持水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秋夏 廖亮 郑坚 王金旺 李效文 夏海涛 马履一
研究不同光照强度(100%,60%,40%,20%,5%透光率)青冈栎容器苗形态和生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青冈栎容器苗地径、生物量、质量指数等参数差异达显著水平,其值由高到低分别为100%,60%,40%,20%,5%处理。随着透光率的增加,Chla/Chlb,Car/Chl、根质量比、比叶质量呈现上升趋势,色素(Chla,Chlb,Car)含量、比叶面积、叶质量比呈现下降趋势。遮荫明显增加青冈栎叶片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ФPS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全光照处理青冈栎叶片ФPSII只有0.131,而5%光强的处理中叶片ФPSII达到0.701,5%光强的处理中叶片qP为0.9...
关键词:
青冈栎 容器苗 光照强度 生理特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超 金则新 袁梦 罗光宇 李月灵 单方权
【目的】探讨濒危植物景宁木兰Magnolia sinostellata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能力的季节变化及适应机制,为种群的繁衍复壮和迁地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景宁木兰幼苗为对象,在3种光照处理下(100%全光照、40%全光照和10%全光照),对春季、夏季、秋季3个季节的光合特性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1)春季100%全光照和夏季100%全光照、40%全光照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2)夏季100%全光照、40%全光照下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均显著高于10%全光照(P<0.05),而秋季100%全光照下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却显著低于40%全光照和10%全光照(P<0.05)。(3)夏季、秋季100%全光照下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磷酸丙糖利用率均显著低于40%全光照(P<0.05)。(4)100%全光照下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在夏季、秋季分别为0.68和0.72。100%全光照下光化学猝灭系数和40%全光照下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在夏季均显著高于春季、秋季(P<0.05)。【结论】在100%全光照下,景宁木兰易受夏季高温和强光胁迫,致使叶片灼伤,秋季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而适当遮光条件下,景宁木兰在3个季节均能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因此,在景宁木兰栽培过程中,建议光合有效辐射保持在自然光照强度的40%以上。图5表1参2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艳菲 杨模华 刘卫东 夏洋 曾思棋 何睿玉 王伟 颜丙虎
【目的】研究施肥对福建青冈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最适宜福建青冈苗木生长的施肥配方,为福建青冈优质壮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年生福建青冈幼苗为研究对象,基于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设置3(N、P、K)因子5(-1.682、-1、0、1、1.682)水平,21(包括对照)组处理进行配方施肥试验,测定各处理福建青冈幼苗生长(苗高、地径、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根尖数、总生物量)及生理(总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指标,比较其生长和生理特性差异,构建N、P、K三因子与各参数指标的回归方程,并进行效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合理施肥可促进福建青冈幼苗生长、提高叶片生理活性。主效应分析表明3种肥料因子对苗高、地径、总生物量、可溶性蛋白、总叶绿素的影响主次为N> K> P,对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根尖数影响则是N> P> K,对可溶性糖的影响为K> N> P;单因子效应分析发现,适量施用N、K对苗高、地径、总生物量生长及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积累均具有明显的促进和调控作用,而P的效应不明显。N、P对总根长、根尖数的影响显著,而根平均直径仅N肥响应显著;在NPK的耦合效应中,NK互作对苗高、根尖数、可溶性蛋白的影响显著,NP互作对地径和总根长的影响显著。PK互作对总叶绿素、可溶性糖的影响显著;各项生长及生理特性指标在单、双因子显著效应下,均随着N、P、K施肥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符合“报酬递减”规律。【结论】福建青冈优质壮苗培育需辅以合理的NPK配施,合理施肥促进了福建青冈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指标积累,使得生长、生理抗性增强。利用主成分分析及频率分析法,以总生物量≥27.66 g为目标,确定福建青冈最优施肥区间为N肥(尿素)2.12~3.71 g·株~(-1)、P肥(过磷酸钙)5.16~7.34 g·株~(-1)、K肥(氯化钾)1.56~2.75 g·株~(-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兰 王静 张金峰 邓晓娟 罗永红 闫兴富
【目的】光照强度对森林树种的幼苗生长与存活及种群更新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光照强度对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可为退化次生林的人工辅助实生更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盆栽辽东栎幼苗自5.3%自然全光照(NS)分别转移至16.0%NS、37.2%NS和100%NS下,研究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及其形态学可塑性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响应。【结果】幼苗株高、基径、叶片数、单株叶面积、主根长、总干质量和根冠比均随光照增强先增大后减小,且均在37.2%NS处理(株高、基径、叶片数、单株叶面积、总干质量和根冠比)或16.0%NS处理(主根长)最大,其中基径、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和主根长在16.0%NS和37.2%NS处理均显著大于对照,总干质量在3个高光强下均显著大于对照。幼苗根冠比在37.2%NS处理显著大于100%NS处理22.0%,比叶面积随光照增强逐渐减小;相对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在37.2%NS和16.0%NS处理均约为对照的8倍以上。幼苗叶片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均随光强提高逐渐降低,在100%NS下所有酶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叶片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总量随着光强提高呈降低趋势,在37.3%NS和100%NS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结论】辽东栎幼苗生长和生理能够对光强变化做出快速响应,并表现出较大的形态和生理可塑性,营造适当大小的林窗改善林下光照条件状况可能有助于幼苗生长和次生林更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晓丽 蔡思莹 李沛瑶 薛可馨 林君漪 熊厚水 黄伟 靳少非 郑德祥
【目的】探究楠木幼苗对不同光照强度及硅肥的生理响应特征,为楠木林下更新及混交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楠木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黑尼龙网布覆盖模拟相对光照强度分别为100%(全光照,CK),60%,40%,15%,5%的遮荫网室,将盆栽楠木幼苗移入不同相对光照强度遮荫网室中,分别添加0,1 000,2 000,4 000mg/kg水溶性硅肥(SiO_2含量≥50%),测定不同处理楠木幼苗的苗高增长量和地径增长量,分析处理早期(2021年8月,处理4个月)、中期(2021年12月,处理8个月)和晚期(2022年4月,处理12个月)不同处理楠木幼苗叶片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在同一相对光照强度下,随着硅添加量的增加,楠木苗高增长量和地径增长量总体先上升后下降,在相对光照强度为15%~40%条件下添加1 000~2 000 mg/kg硅明显提高了楠木苗高增长量和地径增长量。处理早期,当硅添加量相同时,随着相对光照强度的降低,楠木幼苗叶片SOD、POD和CAT活性总体先下降后升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总体先升高后下降;处理中期,当硅添加量相同时,随着相对光照强度的降低,楠木幼苗叶片SOD、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先升高后下降,CAT活性和MDA含量总体先下降后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处理晚期,当硅添加量相同时,随着相对光照强度的降低,楠木幼苗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先升高后下降,MDA含量总体先下降后升高。在处理早期、中期和晚期,在同一光照强度下,随着硅添加量的增加,楠木幼苗叶片生理指标有明显差异。在相对光照强度为5%~40%条件下,添加1 000~2 000 mg/kg硅明显提高了楠木幼苗叶片SOD和CAT活性;在不同相对光照强度下添加1 000~2 000 mg/kg硅总体明显提高了楠木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相对光照强度为5%~15%条件下,添加2 000 mg/kg硅可明显提高楠木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相对光照强度为15%~40%条件下,添加1 000~4 000 mg/kg硅可明显降低幼苗叶片MDA含量。【结论】不同相对光照强度下硅对楠木幼苗生长及叶片生理指标有明显影响。适当遮荫有利于楠木幼苗的生长,且在此基础上添加硅肥将进一步提高楠木幼苗应对光照胁迫的适应性,有利于楠木林的更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成功 王明援 刘宁 丁昌俊 顾炳国 陈存 宁坤 苏晓华 黄秦军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时间下欧美杨生长过程中长势及生理适应性,为其优良高光效品种的早期选育及推广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6个欧美杨无性系幼苗为研究对象,全遮光条件下,采用LED-100 W全光谱植物生长灯进行人工控光试验,探讨不同光照时间(11、12、13、14和15 h)对欧美杨幼苗生长、生物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光合特性等的影响。【结果】1)光照14 h和15 h下幼苗的苗高地径相对增长率、叶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光照下(P 0.01),可变荧光(F_v)在光照13 h相对较高。随光照时间延长PSⅡ反应中心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及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逐渐增大,且F_v/F_m均在0.83~0.85之间。【结论】随光照时间的延长,欧美杨幼苗的P_(max)、F_m、F_v、F_v/F_o和F_v/F_m均逐渐增大,F_o和根冠比逐渐减小,此外SPAD值、AQY、LSP、LCP和R_d对光照时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响应。此结果可作为早期估测欧美杨生长量和生态适应性的参考依据之一,也可作为欧美杨新品种选育、良种推广应用及生产实践过程的重要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石嘉 李铁华 彭颖姝 文仕知 何功秀 林立彬
为了探讨肥料对青冈栎幼苗生长过程的影响,以当年3月份播种育苗的青冈栎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施肥配比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苗木对氮素需求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苗木叶片氮素含量的升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速率提高;青冈栎幼苗光合日变化随季节而变化,7、8、9月,光合速率高,10月与11月,光合速率有一定程度下降;7—10月的青冈栎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其峰值出现在10:00和16:00,且有明显的"午休"现象;11月的青冈栎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光合"午休"现象消失;不
关键词:
青冈栎幼苗 施肥配比 光合速率 生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英 焦学磊 徐志刚 常涛涛
[目的]本文旨在寻找适合设施樱桃番茄育苗的光照强度。[方法]以红蓝LED光为基本光色,研究了樱桃番茄在光照强度为50、150、200、300、450和550μmol·m-2·s-1下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LED光照强度的增大,植株光合作用增强,植株干、鲜质量显著增加,但光照强度超过300μmol·m-2·s-1,光照强度升高对植株的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低光照强度处理下植株叶面积大而薄,株高、节间距大,呈徒长特征。高LED光照强度处理下植株叶厚、茎粗,植株矮壮。樱桃番茄株高、茎粗、节间距及叶面积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各处理间差异越显著。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CAT活性先快速下降后缓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吉玉 冯铃洋 高静 时健祎 周雨晨 涂发涛 陈元凯 杨文钰 杨峰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光照强度下苗期大豆叶片气孔特征、光合作用及碳水化合物变化,揭示大豆叶片光合及气孔特性对荫蔽的响应机制。【方法】选用对荫蔽敏感性弱的南豆12和荫蔽敏感性强的桂夏豆7号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进行盆栽实验,设置正常光照(CK)、轻度荫蔽(LS,遮光20%)、中度荫蔽(MS,遮光40%)和重度荫蔽处理(SS,遮光75%),分析不同荫蔽程度对大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特性、光合荧光参数、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荫蔽敏感性弱的南豆12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量在LS和MS处理下显著高于CK,上表皮气孔在LS、MS处理分别增加26.9%和18.5%,下表皮分别增加了13.9%和39.2%,差异显著,南豆12在SS处理和荫蔽敏感性强的桂夏豆7号在3个荫蔽处理下显著低于CK(P0.5)。【结论】荫蔽直接影响气孔性状和光合特性,适当的荫蔽会使叶片通过增加叶片气孔开放来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加碳水化合物积累量,进而增强大豆的耐荫性。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薛素燕 方建光 毛玉泽 邹健 张继红 张嫒
采用室内受控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实验设暗光、微强光、强光3个光照处理,同时每个光照处理组分别投喂两种饵料(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加底栖硅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幼参的生长差异显著(P0.05)。3个光照处理下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平均分别为0.26%、0.63%、0.98%/d,日增重为0.53、1.39、2.26 g/d。
关键词:
刺参 光照强度 饵料 生长 幼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彤 崔海娇 吴淑杰 祝佳媛 周志强
以4年生东北红豆杉为材料,研究了全光照(FL)、50%全光照(L1)、30%全光照(L2)和15%全光照(L3)4种光照条件下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L2条件下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最高,全光照使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显著减少;L3条件下的叶绿素a/b值最低为2.203,显著低于正常值。3种遮荫条件下的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光响应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随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加净光合速率(Pn)先快速增加后趋于平缓,L2幼苗的Pn最高,L3次之,L1最低;FL幼苗在PAR>1000μmol/(m2·s)时Pn出现明显下降。L2条...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光照条件 光合作用 荧光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