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6)
2023(6683)
2022(5640)
2021(4942)
2020(4024)
2019(9012)
2018(8480)
2017(15748)
2016(8889)
2015(9277)
2014(8961)
2013(8747)
2012(7986)
2011(7251)
2010(6929)
2009(6219)
2008(6081)
2007(5181)
2006(4472)
2005(3695)
作者
(29529)
(24872)
(24796)
(23079)
(15517)
(12317)
(10939)
(9832)
(9366)
(8649)
(8507)
(8302)
(8063)
(8007)
(7793)
(7641)
(7490)
(7386)
(7129)
(6994)
(6543)
(6055)
(5829)
(5704)
(5513)
(5438)
(5403)
(5391)
(5191)
(5093)
学科
(35132)
经济(35096)
(23529)
管理(23388)
(17100)
企业(17100)
方法(16673)
数学(15359)
数学方法(15233)
(11059)
(8914)
(8322)
贸易(8321)
(8296)
地方(8151)
农业(8119)
(8097)
中国(7982)
业经(7707)
环境(6346)
技术(5796)
(5030)
财务(5025)
财务管理(5019)
(5004)
产业(4978)
(4962)
企业财务(4800)
(4624)
地方经济(4571)
机构
学院(127574)
大学(127383)
(50659)
经济(49877)
研究(47467)
管理(46163)
理学(41523)
理学院(40973)
管理学(40108)
管理学院(39906)
(36068)
科学(34472)
中国(32435)
农业(29304)
业大(28447)
(26331)
(26307)
研究所(24950)
中心(20947)
农业大学(19828)
(19593)
(17735)
(16890)
财经(16832)
(16289)
科学院(16224)
经济学(15879)
(15683)
北京(15618)
(15485)
基金
项目(99389)
科学(76577)
基金(73191)
(69532)
国家(69005)
研究(61386)
科学基金(56664)
社会(40290)
自然(40133)
基金项目(39820)
自然科(39250)
自然科学(39236)
(39149)
自然科学基金(38576)
社会科(38300)
社会科学(38289)
(34208)
资助(28782)
教育(27478)
重点(23305)
计划(22465)
(21713)
编号(21598)
(21098)
(20912)
科技(20591)
科研(20295)
创新(19854)
(19420)
(17784)
期刊
(46902)
经济(46902)
学报(33773)
(31758)
研究(29774)
科学(26912)
大学(23530)
学学(22978)
农业(21577)
中国(21039)
管理(14151)
(13666)
(12092)
业大(10369)
农业大学(8795)
经济研究(8568)
(8368)
业经(8315)
(8075)
金融(8075)
财经(8016)
科技(7814)
技术(7758)
教育(7608)
林业(7090)
(6884)
问题(6796)
资源(6754)
中国农业(6538)
自然(6074)
共检索到168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学善  王平  吴翠平  屈会娟  黄钢  宋霞  陈尚洪  陈红琳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地区对马铃薯花青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实地调查,统一繁育种薯,并在盆周山地、平坝浅丘、盆地平原设3个不同光照试验点,种植‘黑美人’、‘川芋彩1号’和‘蓉芋紫5号’等3个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品种,测定其花青素含量和主要品质指标。【结果】小金县(海拔3000 m)繁育的紫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生产种薯,在金堂县(海拔452 m)种植后,商品薯的花青素含量降低11.62%33.66%;而马铃薯品种‘川芋彩1号’同一批原种分别在小金县和新都区(海拔472 m)种植,所繁育的生产种薯块颜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顺林  张仪  李世林  李德林  李文光  王晓琴  郭刚金  袁继超  
本文以紫色马铃薯紫云1号为供试材料,2011年在四川宝兴县,在不同海拔高度2500、1800、800 m条件下,分析了紫色马铃薯的最佳栽培方案及最适生态区,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紫色马铃薯产量、品质及花青素含量的影响,为紫色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紫色马铃薯产量、粗蛋白,淀粉、花青素含量呈不断增加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呈不断降低趋势,不同海拔下产量、粗蛋白、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紫色马铃薯块茎表层花青素含量普遍高于中间薯肉,海拔主要影响薯块表层花青素含量。紫云1号宜在高海拔地区种植,其产量、品质较好,在低海拔地区种植,应注意株型控制,适当控制营养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卫强  钟巍然  鞠远金  伍加勇  黄世龙  张晓春  谷明禹  谢明菊  任自明  
彩色马铃薯花青素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但目前栽培技术对花青素含量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在不同栽培条件下,肥料(P、K)、密度对彩色马铃薯品种紫云1号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河谷浅丘区果园套作条件下,紫云1号获得花青素含量最多的最优每公顷施肥量为纯P2O5100 kg,最合理密度为50 000株/hm2,KH2PO4喷施浓度2‰;在河谷浅丘区净作条件下,最优每公顷施肥量为纯P2O575 kg,最合理密度为60 000株/hm2,KH2PO4喷施浓度3‰;在深丘低山区净作条件下,最优每公顷施肥量为纯P2O5100 kg,最合理密度为60 000株/hm...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殷金岩  耿增超  孟令军  王海涛  张雯  陈心想  
【目的】研究不同硒肥对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富硒马铃薯的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选用马铃薯"早大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用量(0(CK),1.5,3.0,6.0,10.0mg/kg)硒酸钠硒肥、亚硒酸钠硒肥、生物炭基硒肥、保水缓释硒肥4种硒肥进行盆栽试验,研究4种硒肥对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硒肥用量为1.5mg/kg(除亚硒酸钠硒肥外)时马铃薯产量增加,之后随着硒肥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降低;随着硒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总硒含量和有机硒的转化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马铃薯的产量、总硒含量及有机硒的转化率,硒肥用量以3.0mg/kg为宜。在适宜硒肥用量3.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娜  杨娜娜  刘吉利  杨亚亚  
在宁夏南部山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单作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为对照,研究了4种马铃薯‖燕麦(Avena sativa)间作行数比(2∶2、2∶4、4∶2、4∶4)对马铃薯氮、磷、钾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开花期至收获期,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马铃薯地上茎、叶中的氮、磷、钾素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块茎中氮、磷、钾素含量呈现上升态势。马铃薯各器官氮素含量从开花期至收获期始终表现为叶片>地上茎>块茎;而收获期钾和磷的分配积累中心转移为块茎。马铃薯、燕麦间作可以提高马铃薯氮素、钾素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之为  范俊臣  康立茹  贾瑞芳  田再民  赵君  
为了探索马铃薯小G蛋白StRab5b与花青素合成之间的关系,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将StRab5b基因在马铃薯中超表达后,研究StRab5b基因对马铃薯花青素含量和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表达StRab5b基因显著增加了马铃薯叶片、茎段和薯块中的花青素含量。与对照相比,转基因马铃薯植株StRab5b-L2、StRab5b-L3和StRab5b-L5叶片花青素含量分别增加了42%,24%,54%,茎段中花青素含量分别增加了59%,37%,32%,薯块中花青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18%,82%,105%;同时,StRab5b基因对植物花青素合成关键酶PAL活性也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转基因马铃薯植株StRab5b-L2、StRab5b-L3和StRab5b-L5叶片PAL活性分别增加了88%,63%,66%,茎段中PAL活性分别增加了48%,38%,31%,薯块中PAL活性分别增加了98%,78%,64%。综上所述,小G蛋白StRab5b通过调控PAL活性,增加了马铃薯中花青素的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振勇  杜虎林  刘荣国  牛金帅  刘超  
为了研究施锌肥对旱作马铃薯全生育期植株锌素的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及块茎形成期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施锌(Zn)与不施锌(CK,对照)2个处理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锌肥能增加马铃薯不同器官的锌浓度,在生育期进行2次喷施锌肥后,叶片中锌浓度Zn处理比CK处理分别高出27.94,43.89 mg/kg,收获后块茎中的锌浓度Zn处理比CK处理高出28.70%;全生育期马铃薯各器官中锌积累量Zn处理>CK处理,出苗后66 d时叶片中锌素积累达最大值,Zn处理为1.469 mg/株,CK处理为0.328 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佳文  潘峰  陈若男  石瑛  
为了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苗期块茎钾素含量以及其他相关生理特性随供钾水平不同的变化规律,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东农310、延薯4号和中薯5号在3个供钾水平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K_0、K_1、K_2这3种供钾水平下,不同品种块茎钾素含量差异显著,且东农310苗期的钾素含量远高于中薯5号以及延薯4号。对低钾和高钾条件下马铃薯钾素含量与叶绿素(SPAD)、根系活力(RV)、丙二醛含量(MDA)、蔗糖合成酶(SS)以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钾素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根系活力以及相关酶活性成为影响钾素含量的限制因素;而在高钾条件下,钾素含量与SPAD呈正相关,而与其他均呈负相关。因此,随着钾素供给水平的提高,钾素的供应量成为块茎钾含量提高的限制因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运丽  侯喜林  李志强  白红彤  石雷  姜闯道  
研究了不同光强对紫罗勒花青素含量、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反射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光下紫罗勒叶片较厚,而弱光下叶片较薄。与弱光下生长的紫罗勒相比,强光下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花青素含量较高、叶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升高、表观量子效率下降、净光合速率(Pn)明显提高、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系统II性能参数(PI)增大,同时,天线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升高,而非光化学猝灭(NPQ)降低;叶片光化学反射指数(PRI)下调幅度较小。由此,可以认为光强通过影响紫罗勒叶片厚度、比叶面积、色素含量、光系统II性能从而改变其光合能力;提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毛建霏  周虹  雷绍荣  郭灵安  欧阳华学  代晓航  
本文建立了紫甘薯中花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定量检测方法。使用盐酸水溶液超声提取紫甘薯花色苷,沸水浴将多种花色苷水解为花青素单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检测器对紫甘薯中主要花青素矢车菊和芍药素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矢车菊素线性范围0.0454~90.8μg/mL,仪器定量限26.7 ng/mL,仪器检出限8.0 ng/mL,方法检出限0.80 mg/kg,日内RSD 1.8%,回收率97.8%~100.7%;芍药素线性范围0.0420~80.4μg/mL,仪器定量限24.7 ng/mL,仪器检出限7.4 ng/mL,方法检出限0.74 mg/kg,日内RSD 2.4%回收率93.7%~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冶楠  朱艳  赵元寿  朱建宁  门佳伟  陈富  孔德媛  张卫兵  宗元元  李永才  
【目的】浸种处理是马铃薯生产中常用的促进块茎萌发的手段,然而浸种剂使用不当,会引起内源激素的失调,导致马铃薯高脚苗的发生。研究壳寡糖浸种对马铃薯微型薯芽生长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壳寡糖作为马铃薯微型薯拌种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费乌瑞它’马铃薯微型薯为试材,分别用10、50和200 mg·L~(-1)(w/v)的壳寡糖溶液浸种处理,筛选促芽生长的最佳壳寡糖浓度,以50 mg·L~(-1)(w/v)浸种15 min为处理组(COS_(50)),蒸馏水浸种为阴性对照(Con),并选择易引起块茎芽细长且疯长的外源赤霉素3(15 mg·L~(-1),w/v)浸种处理为阳性对照(GA_3)。测定各处理对微型薯发芽率、发芽势、芽长和芽直径的影响,并检测浸种处理前(BT)、萌发前期(BGS)、萌发期(GS)和伸长期(VG)顶芽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用石蜡切片染色观察GS期顶芽细胞的形态,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芽生长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内在联系。【结果】50 mg·L~(-1)(w/v)壳寡糖浸种处理可有效促进微型薯块茎芽的萌发及生长,芽长较Con组显著提高了74.7%,芽直径较GA_3组显著提高了37.2%;并在浸种后第5天,块茎发芽率即达100%,分别较Con和GA_3组提高40.0%和17.0%,同时,COS_(50)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微型薯的发芽势,在处理后第5天,发芽势分别较Con组和GA_3组提高了80.0%和28.6%,块茎表现为出芽早,出芽整齐。不同浸种处理微型薯顶芽分生组织的内源激素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在VG期,COS_(50)处理组块茎芽分生组织的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和赤霉素(GA)的含量分别较Con组提高了11.4%、2.7%和2.5%,而脱落酸(ABA)的含量显著降低了3.2%(P<0.05)。GA_3处理组内源GA、CTK及IAA含量最高,COS_(50)组的IAA、CTK和GA含量分别低于GA_3组5.1%、8.4%和2.0%(P<0.05),ABA含量无显著降低。然而,COS_(50)处理显著提高了VG期微型薯顶芽分生组织中内源多胺(PA)的含量,分别较Con组和GA_3组提高了7.0%和2.8%。石蜡切片染色的结果显示,GA_3处理的顶芽分生组织细胞沿芽轴方向纵向伸长膨大形成细长扁平状的细胞,而COS_(50)组分生组织细胞膨大均匀,无细长扁平状,且与Con组的细胞形态相似。相关性分析显示,COS_(50)处理诱导的马铃薯微型薯芽的增长、增粗、发芽率及发芽势的提高与内源激素CTK、GA以及PA含量的升高呈显著正相关(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杰辉  何长征  宋勇  熊兴耀  刘明月  
选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站第四纪红土、紫色土、河流冲积土、石灰岩红壤和板页岩红壤5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探讨每666.7m2施N、P、K复合肥50、75、100、125kg(分别记为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和处理Ⅳ)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第四纪红土马铃薯产量极显著低于其余4种土壤,V-C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4种土壤,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余4种土壤;在5种类型土壤中均以处理Ⅲ的马铃薯产量最高;施肥量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与土壤类型有关,总体而言,第四纪红土、紫色土、石灰岩红壤和板页岩红壤马铃薯块茎中V-C、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均以处理Ⅲ较高,河流冲积土以处理Ⅳ较高;不同类型土壤中施肥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爱琴  祝军  生吉萍  申琳  生兆江  
通过对新红星、乔纳金、红富士和新国光4个品种在果实着色过程中花青素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发现三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果实着色期间,随着本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增加,花青素含量增加。着色前期本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基本上呈直线增加,后期较平稳;而蛋白质含量则随花青素含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红苹  郭华春  王琼  沈词专  周晨  
【目的】测定云南省不同品种(系)马铃薯块茎中龙葵素含量,研究机械损伤、变绿、长芽、遭受虫蛀和局部霉烂等因素对龙葵素含量的影响,为马铃薯食用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溶剂超声提取龙葵素粗品,HPLC法测定云南省131个品种(系)马铃薯块茎中龙葵素的含量。【结果】云南主栽品种的龙葵素含量均不超过10 mg.(100 g)-1 FW,在安全范围内;地方品种也仅有3.12%超过安全值;而新品系超过安全值比例为12.12%,最高的达48.59 mg.(100 g)-1 FW;有30.30%在10—20 mg.(100 g)-1 FW。机械损伤、虫蛀、表皮变绿、发芽或局部霉烂等会使马铃薯块茎的龙葵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晓玲  张建文  郭守华  刘永军  刘贵荣  程秀娟  
用 0 ,5 0 0 ,10 0 0 ,2 0 0 0mg·L- 1的水杨酸溶液浸泡马铃薯块茎 2 4h ,以清水作对照 ,然后于 2 5℃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定期测定其发芽情况和酚类物质含量及多酚氧化酶 (PPO)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结果表明 ,5 0 0mg·L- 1的水杨酸能促进马铃薯块茎发芽 ,而 10 0 0mg·L- 1和 2 0 0 0mg·L- 1的水杨酸则对块茎发芽起抑制作用 ;5 0 0mg·L- 1水杨酸处理能提高块茎中酚类物质的含量 ,降低PPO活性 ,10 0 0mg·L- 1和 2 0 0 0mg·L- 1的水杨酸处理则使块茎中酚类物质含量降低 ,P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