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8)
- 2023(5861)
- 2022(5107)
- 2021(4663)
- 2020(3903)
- 2019(8612)
- 2018(8533)
- 2017(15169)
- 2016(8507)
- 2015(9275)
- 2014(8509)
- 2013(8084)
- 2012(7215)
- 2011(6650)
- 2010(6433)
- 2009(6280)
- 2008(5758)
- 2007(5062)
- 2006(4403)
- 2005(3851)
- 学科
- 济(24013)
- 经济(23982)
- 管理(20293)
- 业(18309)
- 企(15273)
- 企业(15273)
- 方法(9883)
- 学(9591)
- 数学(8217)
- 数学方法(8066)
- 农(7884)
- 财(7683)
- 中国(7466)
- 业经(5835)
- 贸(5557)
- 贸易(5553)
- 易(5401)
- 制(5189)
- 农业(5118)
- 务(5029)
- 财务(5014)
- 财务管理(5002)
- 理论(4706)
- 企业财务(4679)
- 地方(4182)
- 银(4135)
- 银行(4081)
- 环境(4044)
- 和(4042)
- 融(3992)
- 机构
- 学院(111492)
- 大学(109188)
- 研究(44619)
- 济(36081)
- 经济(35172)
- 科学(33911)
- 管理(33604)
- 农(33245)
- 中国(31348)
- 理学(28694)
- 理学院(28287)
- 管理学(27399)
- 农业(27280)
- 管理学院(27253)
- 所(25824)
- 业大(24518)
- 京(23933)
- 研究所(23930)
- 中心(19603)
- 江(17755)
- 农业大学(17346)
- 室(17101)
- 省(17096)
- 技术(17088)
- 财(16571)
- 院(16143)
- 业(15687)
- 实验(15659)
- 科学院(15154)
- 实验室(15073)
- 基金
- 项目(80183)
- 科学(59892)
- 基金(55969)
- 家(53963)
- 国家(53549)
- 研究(50047)
- 科学基金(42605)
- 省(33832)
- 自然(31558)
- 自然科(30860)
- 自然科学(30844)
- 自然科学基金(30275)
- 划(29469)
- 基金项目(28856)
- 社会(28187)
- 社会科(26477)
- 社会科学(26469)
- 资助(23309)
- 教育(23176)
- 计划(19819)
- 重点(19499)
- 编号(19495)
- 科技(18375)
- 发(17868)
- 创(17216)
- 科研(16707)
- 创新(16181)
- 业(15789)
- 部(15574)
- 成果(15429)
共检索到166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千千 蒋琦妮 付建新 董彬 赵宏波
光周期和温度处理能够影响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的基因表达水平和花芽分化过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基因表达已成为研究这些过程机制的重要手段,而筛选出适合光周期和温度处理的内参基因在研究桂花分子机制中尤为重要。为了得到不同光周期和温度处理下桂花中稳定的内参基因,以桂花品种‘佛顶珠’ O. fragrans ‘Foding Zhu’当年生枝条的第2或第3对幼叶为材料,以OfACT, OfEF1α,OfIDH, OfRAN1,OfTUB, OfUBC2和Of18S等7个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利用geNorm, NormFinder和BestKeeper 3个软件对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昼夜节律相关基因GIGANTEA(GI)对筛选出的最佳内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桂花叶片中OfRAN1和OfIDH为最佳内参基因,Of18S的稳定性最差(geNorm分析结果显示OfRAN1和OfIDH的稳定值为0.347,而Of18S的稳定值为0.601; NormFinder显示OfRAN1和OfIDH的稳定值为0.135和0.206,而Of18S为0.474; BestKeeper显示OfRAN1的稳定值为0.80, OfIDH为0.133,而Of18S为0.474); GI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表明(昼夜节律基因GI的表达模式为在白天累积并在夜间下降),在7个内参基因及OfRAN1和OfIDH的基因组合中,使用OfRAN1和OfIDH的内参基因组合可获得GI基因更为精确的基因表达结果。综上所述,OfRAN1和OfIDH内参基因组合是桂花在不同光周期和温度处理下最佳内参基因组合。这为桂花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图2表3参31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付建新 张超 王艺光 赵宏波
为了筛选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不同组织基因表达分析中适合的内参基因,以桂花‘堰虹桂’O.fragrans‘YanhOnggui’花蕾、盛开花序、嫩叶、成熟叶和1年生茎等5个不同组织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7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对各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价,最后利用桂花不同组织中OfCrtisO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验证筛选的内参基因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综合3个软件的评价排序,确定不同组织中最佳内参基因为Ofran1和OfuBC2,而Of18s是最差内参基因。OfCr...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洪国
对柳叶桂、山桂、四季桂3个品种枝条的生长、花量、叶片水分状况、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等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总生长量和鲜花产量差异显著,总生长量为柳叶桂>山桂>四季桂,而全年鲜花产量为柳叶桂>四季桂>山桂。在年周期变化中,叶片组织水和自由水含量不断减少,束缚水含量不断升高。叶绿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8月份的含量最高。4、6、8、10四个月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其中4月的峰值出现在12:00和16:00左右,其它3个月出现在10:00和16:00左右,第1峰值均比第2峰值高;12月份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4:00左右。Pn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加而增加,但光合有效辐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小平 张博 全建章 李剑峰 王永芳 袁玺垒
为揭示控制株高的遗传机理,为开展理想株型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在海南、洛阳、吉林3个不同种植区光周期条件下调查了98份谷子材料的株高,并对98份谷子材料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开展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标记与株高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光周期条件下谷子株高的变异在58. 5~169. 3 cm,广义遗传力为0. 501,且随着日照时间的延长,谷子株高呈递增的趋势。基因组重测序获得了4 482 208个高质量的SNP位点,主成分分析将98份谷子材料分为3个亚群,连锁不平衡(LD)分析发现谷子基因组LD衰减距离为47. 5 kb。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10 703个与株高关联的SNP位点(P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帅敏敏 张启香 黄有军
CONSTANS(CO)是植物响应光周期调节的重要基因和监测日照长度的重要元件,可将光信号和生物钟信号转变为开花信号,激活下游基因(FT)的表达,从而诱导植物开花。选取14个已被测序的物种,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从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基因重复、基因差异表达等方面开展CO基因家族研究。结果表明:14个物种共鉴定到159个CO家族成员, CO基因常以多拷贝的形式存在,多数含2~4个外显子,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多样性。CO家族重复基因的扩张与基因组重复相关。CO在水稻Oryza sativa根、旗叶、花和种子中均有表达,花芽到花的转变过程中OsCO3的表达量上升,而OsCO7下降,说明水稻CO家族成员之间存在功能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易传辉 陈晓鸣 史军义 周成理
对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峨眉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周期对美凤蝶滞育的诱导作用与温度有关,在20℃的恒温条件下,光照在12~13 h范围内,随着光照时间的缩短,滞育个体增加,在光照时间短于12.5 h后达到100%;在25℃时,光照时间在11~13.5 h范围内,随光照时间的缩短,滞育率增加,但没有出现全部个体滞育的情况,最高滞育率为94.5%;在30℃时,在实验光周期范围内没有出现滞育个体。温度对滞育的影响受光周期的影响,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滞育率下降,当温度上升幅度达到30℃,无论长短光照条件下均不出现滞育个体。只有在短光照条件下,低温才有利...
关键词:
美凤蝶 滞育 诱导 光周期 温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少博 周洲 陈怡萌 王玉珠 张永安 曲良建
【目的】探究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国白蛾滞育的影响,明确诱导美国白蛾滞育的主控因子和幼虫敏感龄期,为深入研究光周期诱导美国白蛾滞育的分子机制和开发新型防治技术奠定基础。【方法】设置4个温度(21、23、25和27℃)和7个光周期(L8∶D16、L10∶D14、L12∶D12、L13∶D11、L14∶D10、L15∶D9和L16∶D8),统计和比较28种不同处理条件下美国白蛾的滞育结果,阐明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国白蛾滞育和临界光周期的影响; 23℃条件下,在美国白蛾幼虫不同发育阶段分别给予长光照(L16∶D8)和短光照(L10∶D14)交替饲养处理,统计和比较32种不同处理下美国白蛾的滞育结果,明确光周期诱导美国白蛾滞育的敏感龄期。【结果】在21、23、25和27℃条件下,光照时间小于13 h,可导致美国白蛾滞育发生,光照时间达到16 h,美国白蛾个体继续发育而无滞育发生,光照时间在13~16 h之间时,滞育同时受光周期和温度调控,且滞育率随光周期增长或温度升高均呈下降趋势。21、23、25和27℃条件下的临界光周期分别为14 h 58 min∶9 h 02 min(L∶D)、14 h 45 min∶9 h 15 min(L∶D)、14 h35 min∶9 h 25 min(L∶D)和14 h 24 min∶9 h 36 min(L∶D),临界光周期随温度升高逐渐缩短。短光照对美国白蛾滞育诱导具有累积效应,美国白蛾幼虫3龄、4龄和5龄对光周期诱导滞育最为敏感。【结论】美国白蛾属典型的长日照发育-短日照滞育型昆虫,光周期在美国白蛾滞育诱导中发挥主导作用,温度伴随光周期发挥作用,低温和短光照利于滞育发生;临界光周期受温度调控,随温度升高逐渐缩短;美国白蛾对光周期诱导滞育具有累积效应,感受光周期最敏感的阶段为幼虫3~5龄。
关键词:
美国白蛾 滞育 光周期 温度 敏感龄期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媛 姚崇怀 王彩云
对17个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品种的小花花冠径、着花繁密程度、花色、花香程度、花枝形态等特点进行调查研究。选择生长正常的健康植株采样,其中繁殖器官样本数为10,营养器官样本数为20。根据切花分级标准与桂花的观赏特点初步提出了桂花切花品种筛选的分类标准,对供试桂花品种进行观赏价值的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厚瓣金桂‘HoubanJingui’,柳叶金桂‘Liuye Jingui’,金桂‘Jingui’等为色、香、形俱佳的一级切花品种,大花金桂‘Dahua Jingui’,硬叶金桂‘Yingye Jingui’,丹桂‘Dangui’等为二级切花品种,早金桂‘Zao Jingui’,白碧...
关键词:
园艺学 桂花 切花 综合评判 筛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珍珍 李明贵 郭亚楠 印象初 张帆 许永玉
【目的】了解不同光周期和温度对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自然滞育种群成虫滞育后生殖生物学的影响,明确"滞育发育"与滞育强度、滞育解除与滞育后发育的关系。【方法】观察记录中华通草蛉自然种群分别于11月、1月、3月在18、22、28℃及不同光周期(15D﹕9L、13.5D﹕10.5L、12L﹕12D)下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产卵量和雌成虫寿命等。【结果】温度对滞育解除后的中华通草蛉成虫的产卵前期(P<0.001)、产卵历期(P<0.001)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中华通草蛉解除滞育后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雌雄成虫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易传辉 陈晓鸣 史军义 周成理
观察了人工气候箱中不同光周期和温度条件下美凤蝶幼虫生长发育。结果表明: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幼虫发育历期影响明显;在相同温度下,不同光周期下幼虫历期差异明显;在20℃12~14 h、25℃11~15 h、30℃11~15h光照下,历期分别为39.3~48.5、25.4~36、19.6~29 d,最长和最短历期分别相差9.2、10.6、9.6 d。随着温度升高,在相同光照下,幼虫发育历期缩短;在12.0、12.5、13.0、13.5、14.0 h光照下,幼虫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6、13.3、9.2、12.2、7.5℃,有效积温分别为332.7、340.5、372.1、350.9、475.4日度...
关键词:
美凤蝶 光周期 温度 历期 幼虫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玉磊 唐星林 李小远 潘会堂 张启翔
为探讨人工栽培条件下胭脂花的生长发育规律,开发实用的胭脂花栽培技术,以胭脂花休眠植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5与20℃2种温度和16、12、8 h 3种日照长度对解除胭脂花植株休眠及解除休眠后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光周期和温度对解除胭脂花植株休眠和生长发育均有显著影响,光周期是解除休眠、促进萌发(对植株萌发的贡献率为79.89%)和生长发育(对生物量的贡献率在78.66%以上)的重要因素;16 h日照长度处理20 d可彻底打破胭脂花的休眠,促进萌发和快速生长,日照短于12 h时胭脂花植株则持续处于休眠状态或生长缓慢。2)16 h日照长度和15℃温度组合最适合胭脂花的生长发育,该条件下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莉 庞天虹 付建新 张超
【目的】筛选并鉴定参与调控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番茄红素β-环化酶OfLCYB基因的B2亚组ERF转录因子。【方法】以桂花品种‘堰虹桂’O. fragrans ‘Yanhong Gui’为材料,从桂花转录组数据库筛选B2亚组OfERF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以及酵母单杂交技术,对OfERF基因序列和表达特性及其对OfLCYB基因启动子结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OfLCYB基因启动子序列含有2个ATCTA顺式作用元件;基于桂花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出4个B2亚组ERF基因,均包含1个AP2保守结构域;RT-qPCR结果表明:OfERF72a与OfERF72b基因表达量均随着开花进程逐渐下降,与OfLCYB基因表达显著负相关,P分别为0.033 8、0.029 6;酵母单杂交结果证明:OfERF72b与OfLCYB启动子之间存在物理结合。【结论】OfERF72b可能通过调控OfLCYB的转录参与桂花类胡萝卜素的代谢。图7表3参25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洪方蕾 陆瑶 俞世姣 胡芷诺 缪云锋 钟诗蔚 赵宏波
【目的】研究OfABF基因家族成员在桂花‘堰虹桂’Osmanthus fragrans ‘Yanhonggui’不同组织和花开放进程中的表达模式,筛选参与调控花开放的关键成员。【方法】在桂花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出相关OfABFs基因序列,克隆序列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OfABFs基因在‘堰虹桂’不同组织及花开放进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筛选得到5条OfABFs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桂花OfABFs蛋白具有亲水性,较不稳定,无信号肽段;预测其蛋白二、三级结构具有相似的特性,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其结构组成的主要元件;5条OfABFs转录因子均含有bZIP转录因子家族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5条OfABFs编码蛋白均定位在细胞核。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OfABF1、OfABF2、OfABF3、OfABF4和OfABF6在桂花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OfABF1、OfABF4和OfABF6在花中有较高表达。OfABF1在顶壳期被转录激活,表达显著升高;铃梗期后表达水平虽呈下降趋势,但仍保持较高水平。OfABF2的表达在顶壳期到达峰值,且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时期。OfABF3、OfABF4和OfABF6在花朵衰老期的相对表达量最高。【结论】OfABF1、OfABF2可能与桂花花开放进程有关,而OfABF3、OfABF4和OfABF6参与调控桂花花朵衰老的可能性较大。图10表4参32
关键词:
桂花 ABF转录因子 表达分析 花开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峰 胡后祥 金玉峰 符成 常海龙 吴其卫 刘少谋
在不同夜间温度下,对7个甘蔗难开花品种进行光周期诱导处理,调查夜间温度对光周期诱导开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难开花品种经适当的夜间低温处理后,均能明显提高抽穗率,其始花期也明显提前。但是过低的夜间温度对甘蔗的正常开花产生负效应,过低的夜间温度甚至使甘蔗不开花;另外一方面,少数品种对夜间低温不敏感,夜间低温处理对甘蔗正常开花无促进作用,甚至稍低的温度已对甘蔗的正常开花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甘蔗 低温处理 光周期诱导 开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 张福耀 詹鹏杰 于纪珍 赵婧
通过田间和实验室相结合把低木质素、高消化率基因bmr和光周期敏感基因PS聚合到饲草高粱中,以提高饲草高粱的产量和品质。以含PS基因的EBA-3和含bmr基因的Tx623B配制杂交组合,构建了F2代分离群体。根据表型分离比例分析,光敏和褐色中脉可能分别受两对彼此独立的非等位基因控制,并且基因之间存在着互作。光敏基因之间存在互补作用,褐色中脉基因之间存在抑制作用。根据高粱的遗传连锁图谱,选取相应的SSR标记。经连锁遗传分析,找到了2个SSR标记,Xtxp7与bmr基因连锁,Xtxp20与PS基因连锁。由于Xtxp7位于连锁群B,Xtxp20位于连锁群G,据此认为高粱有一个bmr基因位于B染色体上和...
关键词:
高粱 bmr基因 PS基因 SSR标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