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14)
2023(4911)
2022(4187)
2021(3892)
2020(3179)
2019(7165)
2018(6915)
2017(13865)
2016(7580)
2015(8204)
2014(8182)
2013(7934)
2012(7278)
2011(6654)
2010(6931)
2009(6577)
2008(6406)
2007(5880)
2006(5382)
2005(4795)
作者
(21800)
(18243)
(17997)
(17225)
(11649)
(8660)
(8100)
(7078)
(6905)
(6819)
(6197)
(5997)
(5873)
(5844)
(5819)
(5661)
(5548)
(5526)
(5302)
(5265)
(4714)
(4524)
(4419)
(4188)
(4139)
(4126)
(4113)
(3982)
(3662)
(3633)
学科
(26695)
(26687)
经济(26670)
管理(25651)
(20743)
企业(20743)
(11228)
方法(10540)
数学(9396)
数学方法(9235)
中国(8639)
(8301)
(7767)
供销(7757)
(7663)
农业(7309)
(6787)
贸易(6784)
(6667)
业经(6273)
(6001)
及其(5528)
(5238)
政策(5194)
地方(5097)
(5071)
银行(5057)
(4888)
(4726)
财务(4699)
机构
学院(106679)
大学(103081)
(45906)
经济(44927)
管理(42255)
研究(37157)
理学(36066)
理学院(35748)
管理学(35157)
管理学院(34954)
中国(28235)
(22037)
科学(21959)
(21139)
(19324)
(18997)
研究所(17122)
(17105)
中心(16875)
财经(16595)
业大(15615)
农业(15179)
(15007)
(13519)
经济学(13446)
北京(13306)
(13186)
(12663)
师范(12514)
(12407)
基金
项目(69447)
科学(54905)
研究(50598)
基金(50198)
(44095)
国家(43720)
科学基金(37469)
社会(31773)
社会科(30228)
社会科学(30223)
(27639)
基金项目(25074)
自然(24933)
自然科(24402)
自然科学(24393)
自然科学基金(23973)
(23368)
教育(23030)
资助(21861)
编号(20778)
成果(16976)
重点(15578)
(15543)
(15165)
课题(14768)
(14312)
创新(13412)
(13248)
科研(13173)
(12972)
期刊
(51805)
经济(51805)
研究(32212)
中国(20305)
(18108)
管理(16411)
(15966)
学报(15367)
科学(14353)
(12660)
金融(12660)
农业(12024)
大学(11423)
学学(10935)
教育(10480)
技术(9861)
业经(9571)
经济研究(8800)
财经(7868)
(6763)
问题(6434)
(6409)
(6303)
国际(5548)
商业(5148)
技术经济(5118)
理论(5057)
现代(5038)
科技(4701)
统计(4646)
共检索到162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邹小燕   李组奎   张瑞宏  
随着国内外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持续关注,动力电池行业日益进入人们视野,其对于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研究了自利偏好、汽车制造商单向互惠偏好、动力电池生产商单向互惠偏好和双向互惠偏好四种不同偏好情形下,动力电池生产商与汽车制造商二者的定价决策与利润关系,以期为动力电池生产商与汽车制造商如何建立互惠偏好关系,实现共赢发展提供一些参考。研究表明,在单向互惠偏好情形下,具有互惠偏好倾向的参与方的自身利润会降低;当供应链双方均展现出较高的互惠偏好倾向时,各自的利润和供应链的利润均高于自利偏好下的水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邹小燕   李组奎   张瑞宏  
随着国内外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持续关注,动力电池行业日益进入人们视野,其对于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研究了自利偏好、汽车制造商单向互惠偏好、动力电池生产商单向互惠偏好和双向互惠偏好四种不同偏好情形下,动力电池生产商与汽车制造商二者的定价决策与利润关系,以期为动力电池生产商与汽车制造商如何建立互惠偏好关系,实现共赢发展提供一些参考。研究表明,在单向互惠偏好情形下,具有互惠偏好倾向的参与方的自身利润会降低;当供应链双方均展现出较高的互惠偏好倾向时,各自的利润和供应链的利润均高于自利偏好下的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欣  穆东  
研究了动力电池三级闭环供应链上下游联合回收与协调问题。分别构建有无政府规制回收率政策的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情形下的最优解,探讨了正向供应链中引入批发价格折扣契约对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效果和政府不同回收补贴方案的效率。研究发现:闭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构建回收联盟,促使4S店上调回收价格,刺激消费者返还意愿,回收率提升。正向供应链中引入批发价格折扣契约,能实现闭环供应链环境和经济效益双赢。强制与激励政策"双管齐下"能使回收率达到规制水平,且对上游企业实施补贴更有效。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武文琪   张明  
补贴政策下,建立了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模型并设计协调策略以优化供应链运行。应用成本共担-利润共享契约来协调渠道建设成本过高和动力电池制造商与回收商间的利益分配问题。通过对比有无契约协调下的供应链决策变量、回收率及供应链利润来验证协调机制的有效性。主要结论包括:政府补贴在动力电池回收供应链中的作用显著,随着政府补贴力度的加强,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价格和转移支付价格、回收率及供应链利润均提高。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回收价格、转移支付价格等决策变量以及回收率和供应链利润都会受到成本共担-利润共享契约的影响,这种影响取决于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比例,且在整车制造商回收和第三方回收商回收情形下有所差异。补贴政策和成本共担-利润共享契约协调情形下的决策变量、回收率及供应链利润总是优于无协调情形。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北平   刘玲丽   袁文哲   万子睿  
考虑回收补贴与碳交易双重政策下由电池生产商和零售商组成的汽车动力电池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构建由生产商主导的集中定价决策模型与分散定价决策模型,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量化分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质量门槛、回收补贴、动力电池再制造碳排放量三种因素对回收价格、供应链利润以及回收价格与销售价格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集中决策能够带给消费者更低的购买价格和更高的回收价格;梯次利用质量门槛、动力电池再制造碳排放量的降低均会带来回收价格、供应链利润以及回收价格与销售价格比值提高;回收补贴的升高会带来回收价格、供应链利润以及回收价格与销售价格的比值的增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骆正清  董永杰  
本文针对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考虑供应链中成员的利他行为偏好,建立了相应的供应链决策模型。通过数理模型推导和数值分析发现: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他偏好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才能促进双方合作;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会随着制造商利他偏好程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着零售商利他偏好程度的增加而提高,网络直销价格则不会受影响;制造商、零售商的利他偏好会提高对方利润,降低自身利润,且能增加双方的效用;占主体地位的制造商的利他偏好对提高供应链效率起决定作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静  肖亚倩  
本文以消费者对传统零售渠道和网络直销渠道的不同偏好和不同渠道运营成本为基础,研究零售商销售新产品并回收废旧产品、制造商开辟网络直销渠道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中成员的定价决策问题。建立三种不同市场权力结构下的定价博弈模型,用逆向归纳法得到模型的最优解,并用解析分析和数值分析得到消费者的渠道偏好程度和渠道运营成本对定价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优直销价格随网络直销渠道偏好程度的增加而上升,最优零售价格随网络直销渠道偏好程度的增加而下降;网络直销渠道运营成本增加对零售商有利但不利于制造商;传统渠道运营成本的增加对所有成员都不利。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川  陈宇潇  
针对零售商主导的考虑政府补贴和规模效应的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研究成员最优决策及协调问题。分别在无补贴、补贴零售商、补贴制造商、补贴第三方回收商四种情形下,分析了补贴对象、规模效应、再制造动力电池比例对成员最优决策及利润的影响,并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协调。研究表明:政府补贴能够降低零售价,提高回收率以及各成员利润;补贴第三方回收商相比补贴零售商和补贴制造商而言,回收率以及第三方回收商利润提高更为明显,补贴零售商和补贴制造商相比补贴第三方回收商而言,零售价降低、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提高更为明显;可用于再制造的废旧动力电池比例增大能够降低动力电池销售价格,提高动力电池回收率;第三方回收商规模效应的增大有利于降低零售价格,提高动力电池产品回收率及闭环供应链各成员收益。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杨兴林  仇民才  姚珣  
考虑零售商的异质行为偏好,研究供应链的生产决策及协调问题。引入新的决策参考点探究异质行为偏好问题,构建考虑损失规避及公平关切的效用函数,研究零售商损失规避及公平关切对供应链最优决策及供应链协调性的影响。理论分析及数值算例表明:当批发价格满足不同条件时,零售商的损失规避及公平关切行为对其最优订货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分散情形下,供应链不能达到系统最优,引进保险契约可以使供应链双方达到Pareto最优。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文宾   张萌欣   管婕   戚金钰  
再制造动力电池工艺创新背景下,研究动力电池逆向供应链的回收模式决策问题。分别构建动力电池生产商回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回收以及两者共同回收时的逆向供应链模型,分析不同回收模式对再制造动力电池工艺创新水平、回收量和利润等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工艺创新水平和回收模式。研究表明:1) NEV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单独回收模式最不利于动力电池的回收和工艺创新,两者共同回收且PB (动力电池)生产商回收的废旧电池比重为0.67时,废旧电池回收量和工艺创新水平最高;2) PB生产商和NEV制造商的利润总是在对方负责回收时最低,而当PB生产商回收比重大于0.33时,两者均可在共同回收模式下实现利润最高;3)不论在哪种回收模式下,再制造动力电池工艺创新的投入成本系数和废旧电池回收难度越低,工艺创新水平对成本节约的影响程度越高时,废旧电池回收量、工艺创新水平以及逆向供应链的利润越高。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黄辉  杨冬辉  严永  纪玉娇  
以制造商主导的一个制造商与一个经销商构成的二级闭环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双方均不具有公平偏好、仅制造商具有公平偏好、仅经销商具有公平偏好三种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公平偏好对于供应链最优策略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公平偏好改变了零售价格、批发价格、绿色度水平和废旧品回收率,并对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利润与效用及供应链总利润产生影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焕焕  高天  
考虑回收产品质量不确定性与回收商努力水平,构建了利他中性的分散决策、制造商利他偏好的分散决策以及集中决策模型。分别求解了三种决策模型的最优决策,探讨制造商对回收商利他偏好对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回收产品的可再制造比例和回收努力效应与废旧产品回收量、产品市场需求量和闭环供应链利润呈正相关;制造商利他偏好能够提高零售商、回收商和闭环供应链系统的总体利润,但会降低制造商利润;回收商努力水平和回收价格随着制造商利他偏好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制造商利他偏好系数较高时,回收价格高于集中决策下的回收价格,这与传统“集中决策下回收价格最高”的观点不同。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程发新  邵汉青  马方星  
政府部门对再制造产品制造商和消费者进行差别权重补贴能够提高补贴利用效率,提升企业再制造实施效果,基于目标市场上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存在绿色度差异,建立了差别权重补贴下考虑消费者绿色偏好的闭环供应链博弈定价模型。探讨了单位再制造产品补贴额、补贴权重和消费者绿色偏好度对闭环供应链产品定价和需求的影响。通过典型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定价分别与补贴权重和消费者绿色偏好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政府部门单位再制造产品补贴额对再制造产品定价的影响取决于补贴权重的选值范围;差别权重补贴和消费者绿色偏好均会形成再制造产品对新产品的市场挤兑效应。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袁宇翔  程栋  白秦洋  周支立  
产品在线上和线下渠道的定价策略以及不同渠道之间的冲突已成为供应链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双渠道供应链中零售商不是完全理性且在决策中会同时关注公平和风险的情形,基于零售商的公平关切和风险厌恶双重行为偏好,研究了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决策与协调问题。首先,基于制造商为Stackelberg主方,分析了零售商具有双重行为偏好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价格、需求和收益。然后,改进了双渠道下收益共享协调契约,给出了供应链达到协调时契约参数应满足的条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协调契约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受零售商双重行为偏好的影响,制造商为了避免自身利益受损,应该适当提高产品的批发价,线上直销价则保持不变。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林强  陈林  甯清万  秦星红  
为了研究不同主导力量下决策者的公平偏好特征对旅游供应链定价策略的影响,建立了由一个景区和一个旅行社组成的旅游供应链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在景区主导和旅行社主导两种供应链权势结构下,引入从属方的公平偏好特征,研究公平偏好信息对称与不对称情形下的定价策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景区主导情形下,旅行社公平偏好信息对称时,景区将采取降低门票批发价格行为,旅行社最优销售价格不变;旅行社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时,景区最优门票价格不变,旅行社最优销售价格逐渐增大。旅行社主导情形下,无论景区公平偏好信息对称与否,景区最优门票批发价格逐渐增大,旅行社最优销售价格不变,但信息不对称下的景区最优门票价格小于信息对称情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