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64)
- 2023(6685)
- 2022(5723)
- 2021(5385)
- 2020(4602)
- 2019(10494)
- 2018(10040)
- 2017(19468)
- 2016(10877)
- 2015(11827)
- 2014(11756)
- 2013(11710)
- 2012(11322)
- 2011(10124)
- 2010(10180)
- 2009(9383)
- 2008(9250)
- 2007(8285)
- 2006(7279)
- 2005(6707)
- 学科
- 济(46377)
- 经济(46316)
- 业(28257)
- 管理(27523)
- 企(23711)
- 企业(23711)
- 方法(21637)
- 数学(18740)
- 数学方法(18546)
- 学(18234)
- 财(11776)
- 中国(11314)
- 农(10182)
- 制(8963)
- 业经(8565)
- 地方(8500)
- 理论(7681)
- 融(7456)
- 金融(7456)
- 务(7165)
- 银(7164)
- 财务(7159)
- 体(7146)
- 财务管理(7140)
- 银行(7109)
- 贸(7014)
- 贸易(7006)
- 企业财务(6952)
- 农业(6887)
- 行(6843)
- 机构
- 大学(163976)
- 学院(158939)
- 济(64054)
- 研究(63019)
- 经济(62874)
- 管理(54125)
- 理学(46954)
- 理学院(46304)
- 管理学(45250)
- 管理学院(44966)
- 中国(44554)
- 科学(43129)
- 农(38134)
- 京(35137)
- 所(34780)
- 研究所(32289)
- 农业(30811)
- 业大(29394)
- 财(29157)
- 中心(26963)
- 江(24214)
- 财经(23667)
- 院(22550)
- 经(21784)
- 北京(21747)
- 经济学(21579)
- 范(20831)
- 师范(20350)
- 省(20212)
- 农业大学(19607)
- 基金
- 项目(111546)
- 科学(86143)
- 基金(82507)
- 家(77223)
- 国家(76695)
- 研究(71291)
- 科学基金(62550)
- 社会(45475)
- 自然(43823)
- 社会科(43041)
- 社会科学(43028)
- 自然科(42884)
- 自然科学(42863)
- 省(42739)
- 基金项目(42673)
- 自然科学基金(42169)
- 划(37815)
- 资助(35268)
- 教育(33088)
- 重点(26749)
- 编号(24980)
- 部(24649)
- 计划(24109)
- 发(23814)
- 创(22716)
- 科研(22358)
- 科技(21648)
- 创新(21495)
- 成果(21254)
- 业(20255)
共检索到234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董璐瑶 赵丽艳 张恩烁 李洲 李赞 王卫军 杨建敏
以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闭壳肌和精子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组织切片、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方法,比较了3种倍性长牡蛎闭壳肌和精子的组织学特性及超微结构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二、三、四倍体闭壳肌组织的肌纤维都包含粗肌丝、细肌丝、肌膜、肌束膜、肌内膜、线粒体、囊泡、小管、细胞核、肌浆网等结构,但三者的形态及超微结构不同,其中三倍体闭壳肌线粒体直径、肌纤维直径、粗肌丝密度显著大于二倍体和四倍体,肌纤维密度显著小于二倍体和四倍体。不同倍性精子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二、三、四倍体长牡蛎精子在组成结构上相似,分别由头部、中段和尾部构成,但不同倍性精子中各结构大小和线粒体数目不同。在长牡蛎精子头部长度、宽度,顶体高度、宽度,线粒体长度的测量分析中,四倍体精子的头部、顶体以及线粒体显著大于二、三倍体。三倍体精子的头部和顶体显著大于二倍体,但三倍体精子的线粒体大小与二倍体相比无显著差异。此外,二、三倍体精子均含4个线粒体,但在本研究中发现了二倍体精子含有5个(占比1%)线粒体的特例。四倍体长牡蛎精子的线粒体数目不同,含有4个(占比46%)、5个(占比52%)、6个(占比2%)这3种情况。该研究阐明了不同倍性长牡蛎闭壳肌及精子的组织学特性和超微结构,为深入研究长牡蛎肌纤维生物学特性和精子繁育生物学提供了基础资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绘娟 于红 李琪
分别利用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冷冻切片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NADH-TR)组化染色法、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法对长牡蛎闭壳肌平滑肌和横纹肌进行了组织学特性研究,并比较平滑肌和横纹肌肌纤维组成的差异。石蜡切片结果显示,闭壳肌中平滑肌和横纹肌肌纤维形态结构不同,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和横截面积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平滑肌肌纤维直径为(5.97±0.631)μm,肌纤维密度为(25 485.65±3917.807)根/mm2,肌纤维横截面积为(26.25±5.365)μm2;横纹肌肌纤维直径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静 刘慧芬 刘梦园 程凯歌 马晓 于淼 赵艳静 聂国兴 李学军
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河南省驻马店宿鸭湖水库采集花?(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雌鱼样本190尾,体长7.12~32.21 cm,体重10.55~330.22 g,采用组织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花?卵母细胞发育各时期的特征。结果表明,花?卵母细胞发育可分为5个时相,第I时相卵母细胞处于卵原细胞增殖阶段;第Ⅱ时相卵母细胞处于初级生长阶段,出现滤泡膜;第Ⅲ时相卵母细胞出现皮质液泡,细胞质膜之间形成放射带;第Ⅳ时相卵母细胞处于大生长后期,卵黄颗粒增多。电镜下观察发现放射带表面形成微孔状结构,核仁外排,可能与卵母细胞内营养物质积累有关;第Ⅴ时相卵母细胞中细胞核消失,卵母细胞发育为成熟卵子,与卵膜脱离,准备排卵。繁殖季节,花?卵巢成熟系数达到13.78%~17.04%。研究结果可为花?人工繁殖和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 卵母细胞 组织学 扫描电镜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牟伉 陈雅茹 产久林 张琳琳
以软体动物中贝壳成分为碳酸钙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腕足动物中贝壳成分为磷酸钙的鸭嘴海豆芽(Lingula anatina)为研究对象,借助组织学和透射电镜方法,分别对两个物种外套膜边缘区域和中央区域的细胞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长牡蛎和鸭嘴海豆芽外套膜中的细胞类型均包含柱状表皮细胞、电子稠密粒细胞和电子透明粒细胞,但是两个物种的柱状表皮细胞类型以及分泌细胞的内含物各不相同。长牡蛎柱状表皮细胞包括三类,主要分布在外套膜边缘区域的A型、主要分布在外套膜中央区域的B型以及很少存在的C型,细胞大小为7 ~15μm。海豆芽柱状表皮细胞则分为A’型,B’型和C’型,细胞大小为10 ~15μm。两个物种的分泌细胞都包含电子稠密粒细胞和电子透明粒细胞,海豆芽还包括一类含有板层小体的特殊分泌细胞。上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两者贝壳组成成分的差异,从而为研究腕足动物和软体动物贝壳的形成机制和矿化作用提供借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志南 林琪 吴建绍 陈朴贤 陈木
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比较研究了太平洋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和各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在卵黄形成期 ,二倍体卵母细胞呈椭圆形 ,细胞器发达 ,细胞外布满微绒毛 ,卵黄粒多并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 ,卵母细胞生物合成旺盛 ,代谢活动强 ;而三倍体卵母细胞多呈长条形或不规则形 ,细胞器少 ,不发达 ,细胞外未观察到微绒毛 ,卵黄粒少 ,有些细胞的卵黄粒畸型 ,卵母细胞生物合成及代谢弱。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卵子发生受阻已表现在卵黄形成期卵母细胞发育障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蓝军南 区又君 温久福 李俊伟 牛莹月 周慧 李加儿
为了解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精巢的组织结构和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运用组织切片HE染色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养殖四指马鲅的精巢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四指马鲅精巢位于腹腔背侧,紧贴中肾和鳔的腹面,为一对延长的扁平带状器官,呈灰白色,两条精巢于后端融合,呈"Y"字形,组织学上属典型小叶型精巢;根据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的组织学特点可将其分为6个时期:3月龄精巢发育至第Ⅰ期(精原细胞增殖期),4月龄发育至第Ⅱ期(精母细胞增长期),5~7月龄发育至第Ⅲ期(精母细胞成熟期),7~9月龄发育至第Ⅳ期(精子开始出现期),最早在10月龄发育至第Ⅴ期(精子完全成熟期)达到初次性成熟;参与生殖排精后的精巢为第Ⅵ期(精子退化吸收期);精子发生过程经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6个时相,其细胞及细胞核直径逐级减小,核质比发生规律性变化;电镜下显示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逐渐浓缩,电子密度增加,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内嵴结构逐渐丰富;精子由头部、中部和尾部组成,鞭毛轴丝为典型"9+2"结构。本研究阐述了四指马鲅雄鱼精巢的组织结构及初次性成熟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过程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丰富了四指马鲅的繁殖生物学内容,为掌握四指马鲅的繁殖规律和提高人工繁育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康振生 王瑶 黄丽丽 魏国荣 赵杰
采用荧光显微镜、微分干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 ,系统研究了非亲和组合中小麦对条锈病低反应型抗性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非亲和组合分别由小麦品种牛朱特与条中 2 8号小种、杂种 4 6与条中 2 9号小种、天选 882与条中 2 9号小种组成 ,对照亲和组合由小麦品种辉县红与条中 2 9号小种组成。观察结果表明 ,小麦条锈菌在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上发育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有明显差异。病菌在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菌丝生长受抑 ,菌落形成延迟或败育 ,病菌吸器母细胞和吸器数量明显减少。寄主细胞的坏死与条锈菌的发育受阻密切相关 ,免疫组合中病菌的受抑程度高于近免疫组合的。电镜观察发现 ,在抗病品种上 ,病...
关键词:
小麦 小麦条锈菌 抗病性 组织学 细胞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存忠 侯加法
应用超薄切片、光学及电子显微镜检查等技术,对临床上96例犬子宫蓄脓病例卵巢和子宫作显微、超微结构的观察,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表明,大部分病犬的子宫内膜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囊性增生(CEH)和炎症变化;卵巢有持久黄体或囊性黄体。开放型病犬多表现子宫壁增厚;闭锁型多表现子宫内膜萎缩,子宫壁极薄,子宫内膜腺体发生CEH时,其上皮表现鳞状化生和腺瘤样病变。此外,闭锁型病例其子宫与卵巢肉眼可见的、显微及超微组织病理学变化均较开放型严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亚 王春琳 詹萍萍 宋微微 母昌考 邵楚 刘帅
分析了长蛸墨囊组织学及墨腺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墨囊由墨囊体、导管和墨腺3部分组成,墨囊壁和导管壁分为外膜、肌肉层、粘膜下层和粘膜层,墨囊壁与肝脏外膜紧密相连,墨囊导管开口于直肠末端近肛门处;墨腺集中在墨囊底部靠近肝脏的一侧,由粘膜上皮细胞向囊腔内增生形成,呈索状,腺体中部含丰富的结缔组织;墨腺细胞分为具有无分泌功能的A型细胞和有分泌功能的B型细胞,微绒毛分布于B型细胞的顶端;墨汁颗粒在墨腺细胞囊泡中形成,并以胞吐或细胞破碎的形式将墨汁颗粒排出。
关键词:
长蛸 墨囊 组织学 超微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国红 王瑶 康振生 魏国荣 朱之堉 李振岐
应用荧光显微镜、微分干涉显微镜和电镜技术 ,比较研究了洛 10和冀麦 3号及其相应的单基因系L r2 6和 L r3Bg接种小麦叶锈菌后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特征。洛 10和 L r2 6的组织学表现极其相似 ,呈典型的早期过敏性坏死反应 ,导致侵染结构败育 ;冀麦 3号和 L r3Bg的组织学表现出一定差异 ,锈菌在 L r3Bg上的发展要快于呈现出慢锈特征的冀麦 3号。超微结构研究表明 ,小麦叶锈菌在洛 10和冀麦 3号上的发育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抑制 ,表现为锈菌和寄主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有一系列变化。过敏性坏死反应和胼胝质的形成是 2个重要的抗锈机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蔡文超 区又君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 Valencienne)肾脏进行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驼背鲈肾小体主要分布于肾脏组织背侧肾细胞集中的区域,肾脏组织腹侧主要分布有肾小管,这种分布区域性较强,提示驼背鲈的进化地位较为高等。根据驼背鲈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结构特点,将其划分为颈段、第一近曲小管、第二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5个部分。驼背鲈肾小体长径平均55.0μm,短径平均45.8μm。肾小囊中分布有较多的足细胞,足突发达,对于原尿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由肾小管超微结构显示,第二近曲小管重吸收作用最强。驼背鲈肾脏的组织学研究结果为开展其泌尿功能及渗...
关键词:
驼背鲈 肾脏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章龙珍 闫文罡 庄平 黄晓荣 江琪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自然成熟的褐牙鲆精子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褐牙鲆精子的头部近似圆形,直径1.49±0.17μm,尾部鞭毛较长,达40.17±0.65μm。褐牙鲆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鞭毛)构成。头部的顶端无顶体,细胞核为圆形,染色质致密。核膜分由内核膜和外核膜构成,其间有核周腔。核膜与质膜间有较大间隙,其间分布有许多细胞质、囊泡和溶酶体,在细胞核后端,核膜与质膜之间除细胞质外,还分布有5~6个呈环形单层排列的线粒体。植入窝位于细胞核后端的凹陷处,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植入窝内。基体的头端由电子致密物质构成,基体的末端与鞭毛起始端相连,鞭毛从袖套腔中伸出。鞭毛中心结构是轴丝,轴丝为"9+2"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饶小珍 陈寅山 陈文列 林岗 钟秀容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西施舌精子的发生和结构 ,揭示了从精原细胞逐渐发育为精子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和细胞器的演变规律。精细胞的分化分为 6期 ,主要包括 :核形态由扁圆到圆再到椭圆形 ;核染色质以颗粒状形式凝集 ;高尔基体分泌的前顶体颗粒聚合发育为前顶体囊 ,参与顶体的形成 ;线粒体逐渐融合与发达 ;中心体的移动及鞭毛的形成 ;胞质的逐步减少。成熟精子为原生型 ,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顶体圆锥状 ,高密度的顶体物质集中分布于基部四周 ,呈灯罩状 ;亚顶体腔呈尖锥状 ,内含密度较低的均匀物。细胞核近椭圆形。中段由 4个椭圆形的线粒体和 2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组成。尾部鞭毛为典型的“9+2”型结构。
关键词:
西施舌 精子发生 精子 超微结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超 贾瑞锦 李炎璐 吴雷明 宋振鑫 赵从明 吴坚
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对自然成熟的条纹锯精子、卵子及精子入卵过程进行观察。观察结果显示,其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头部主要由细胞核构成,无顶体结构;中段由线粒体、中心粒复合体(近端中心粒和基体)、袖套组成;尾部主要由轴丝组成,外部包裹质膜,轴丝为典型的"9+2"结构。卵子表面分布纵横交错的网纹,均匀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微小孔,在卵壳的动物极精孔区的中央有一个受精孔。在授精后10 s即可见到精子通过受精孔进入卵子,刺激卵子发生形态变化封闭受精孔,阻止其他精子入卵,60 s可见受精孔完全封闭。
关键词:
条纹锯 精子 卵子 精子入卵 电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朝亮 邓建华 薛东 荣秀兰 姜勇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竹山青麸杨 4种形状倍子中蚜虫之触角超微结构 ;结果表明 :纺缍形与长枣形五倍子的蚜虫触角超微结构相同 ,均属肚倍蚜致瘿成倍 ;小枣形五倍子的蚜虫与红小铁枣蚜触角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别 ,综合分析推断小枣形五倍子为红小铁枣蚜致瘿成倍 ;佛手形五倍子的蚜虫超微结构非常特殊 ,可能为一肚倍蚜虫新种
关键词:
蚜虫 触角 五倍子 超微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