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0)
- 2023(8280)
- 2022(7269)
- 2021(6861)
- 2020(5907)
- 2019(13762)
- 2018(13390)
- 2017(25947)
- 2016(14521)
- 2015(16342)
- 2014(16664)
- 2013(16660)
- 2012(15823)
- 2011(14379)
- 2010(14457)
- 2009(13315)
- 2008(13551)
- 2007(12454)
- 2006(10563)
- 2005(9464)
- 学科
- 济(60083)
- 经济(60029)
- 业(36899)
- 管理(36886)
- 方法(29894)
- 企(29090)
- 企业(29090)
- 数学(26733)
- 数学方法(26442)
- 农(16098)
- 学(15871)
- 财(15403)
- 中国(14086)
- 业经(11620)
- 地方(11429)
- 贸(11295)
- 贸易(11292)
- 制(11238)
- 易(10981)
- 农业(10715)
- 务(9883)
- 财务(9859)
- 财务管理(9832)
- 融(9555)
- 金融(9552)
- 企业财务(9290)
- 银(9184)
- 银行(9133)
- 和(9073)
- 理论(8695)
- 机构
- 大学(217148)
- 学院(215411)
- 济(83310)
- 经济(81426)
- 研究(78916)
- 管理(75410)
- 理学(65177)
- 理学院(64309)
- 管理学(62885)
- 管理学院(62489)
- 中国(57635)
- 科学(53657)
- 农(48192)
- 京(46605)
- 所(43757)
- 研究所(40293)
- 农业(38797)
- 业大(38703)
- 财(38026)
- 中心(35443)
- 江(32658)
- 财经(30607)
- 北京(29153)
- 范(28460)
- 院(28126)
- 师范(28046)
- 经(27773)
- 州(26023)
- 经济学(25804)
- 省(25136)
- 基金
- 项目(146694)
- 科学(112259)
- 基金(104885)
- 研究(99033)
- 家(95695)
- 国家(94960)
- 科学基金(77627)
- 社会(60097)
- 省(57702)
- 社会科(56912)
- 社会科学(56889)
- 基金项目(55577)
- 自然(53158)
- 自然科(51879)
- 自然科学(51856)
- 自然科学基金(50934)
- 划(50064)
- 教育(45741)
- 资助(43892)
- 编号(38986)
- 重点(34671)
- 部(32144)
- 成果(32103)
- 发(31541)
- 计划(30335)
- 创(29688)
- 科研(29265)
- 创新(27939)
- 课题(27939)
- 科技(27540)
共检索到310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光芬 杜文文 段青 贾文杰 王祥宁
为研究亚洲百合的花粉活力变化规律及形态在倍性水平上的差异,以8个亚洲百合品种为材料,采用混合染料染色法和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并以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形态。结果显示,3种倍性亚洲百合的花粉最高活力时段均在开花第1天,三倍体品种为上午10:30,二倍体和四倍体品种为中午12:30,花粉活力的总体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花粉大小与倍性呈正相关,极轴值范围为96.47~137.91μm,赤道轴值40.68~56.55μm,四倍体品种的P×E值最大,其次为三倍体和二倍体。花粉中部网眼大小的范围为3.93~8.57μm,随品种倍性增加而增大,形态参数聚类显示倍性相同的品种之间花粉相似性更高。研究表明,不同倍...
关键词:
亚洲百合 品种 倍性 花粉活力 花粉形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金平 王媛媛 张琪 王文和 冷平生 赵祥云
以不同类型百合的花粉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品种百合花粉萌发的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百合花粉的萌发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旨在为百合杂交育种中父本材料的选择以及授粉方法的改良提供依据。以百合5个类型共43个品种的花粉为材料,利用离体萌发法,探讨不同品种百合花粉萌发活力,筛选适用于大部分品种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在蔗糖100g·L(-1)、硼酸20mg·L(-1)、琼脂10g·L(-1)的固体培养基上可以较好地萌发。大多数百合品种都能在12h内达到最大萌发率,也有少数品种在24h还处于萌发状态。百合会因自身遗传特性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蓝青 吴美娇 王雪倩 房伟民 陈发棣 滕年军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影响百合散粉的相关因素,为培育无花粉污染百合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95份百合种质资源为试材,调查其花粉量和与散粉特性相关的花器性状。[结果]95份百合种质资源中,3份没有花药,其余92份均含有花药,花粉量变幅为0~192.5万粒,其中喇叭百合平均花粉量最高,分别是亚洲百合、铁亚百合杂种系(LA百合)、铁东百合杂种系(LO百合)、东喇百合杂种系(OT百合)、东方百合和野百合的4.34、3.35、3.32、1.52、1.60和1.59倍。花药体积变幅为0~609 mm3,其中喇叭百合花药平均体积最大为494 mm3,分别是上述其他6个系列的4.66、3.41、2.51、1.21、1.57和1.64倍。野百合花药中花粉密度最大,平均为644粒·mm-3,分别为亚洲百合、LA百合、LO百合、OT百合、东方百合和喇叭百合的1.27、1.10、1.52、1.38、1.12和1.14倍。4份百合种质资源未散粉,其中3份没有花药而不散粉。‘不锈钢’因花药不开裂而不散粉;‘耶罗琳’等花粉中含有大量油滴,花粉彼此黏着力较大,散粉时形成较大的花粉团,尽管花粉量较多,但花粉污染较轻;而‘德利安娜’等花粉含有油滴较少,花粉彼此黏着力较小,散粉时不易形团状,花粉污染较重。[结论]大部分百合种质资源花粉量较多,花粉污染严重;百合花粉量主要由花药大小决定,受花药中花粉密度影响较小;表观花粉量或花粉污染程度与花粉量成正相关,而与花粉粒之间黏着力度成负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婕 高亦珂 张启翔
为使我国野生百合资源用于新品种培育中,将有斑百合与亚洲百合进行杂交,评价其杂交亲和性。以有斑百合和8个亚洲百合品种为试验试材,采用常规柱头授粉,切割花柱授粉和柱头KCl处理3种不同授粉方法进行杂交。1)切割花柱的授粉方法能有效克服有斑百合为父本的组合的杂交障碍,其中‘Navona’×有斑百合、‘Lollypop’×有斑百合、‘Apricot pixels’×有斑百合和‘Pollyanna’×有斑百合的坐果率高达100%,‘Loroto’×有斑百合和‘Prato’×有斑百合的有胚率也分别提高到15.9%和14.8%。2)柱头KCl处理未能克服有斑百合和亚洲百合之间的杂交障碍。3)有斑百合与亚洲百...
关键词:
百合 种间杂交 亲和性 切割花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文文 王祥宁 吴丽芳 段青 崔光芬 王继华
【目的】研究亚洲百合与铁炮百合杂交的亲和性,比较正反交组合在杂交亲和性上的差异。【方法】以亚洲百合‘Brunello’和铁炮百合‘新铁炮2号’配制正反交组合,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花粉在雌蕊中的生长动态。【结果】两个组合花粉均可在柱头上萌发,但花粉管在柱头乳突细胞、花柱通道细胞中会依次发生胼胝质反应。杂交后7—18 h,正交组合花粉管的平均生长速度一直比反交组合的快,18 h后反交组合花粉管的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并超过正交组合。授粉后55 h正交组合花粉管到达花柱1/2处并停止生长,48 h时反交组合花粉管进入子房。正反交组合均表现柱头和花柱不亲和。【结论】正反交亲和性程度存在差异。采用切割花柱授粉和...
关键词:
百合 远缘杂交 荧光显微 花粉管 胼胝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振江 罗国庆 戴凡炜 殷浩 肖更生 唐翠明
【目的】针对桑树形态倍性鉴定及品种间鉴别问题,研究广东桑不同倍性及品种之间孢粉学上的异同,为桑树多倍体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广东桑10个不同倍性品种花粉的形态、大小、萌发孔、外壁纹饰等孢粉学特性进行观察,并运用图片分析结合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其花粉形态进行研究。【结果】供试广东桑不同品种的花粉微观形态相近,均为小型花粉,近球形,花粉粒极轴长16.98~24.46μm,赤道轴长15.37~23.86μm,极轴长与赤道轴长的比值为1.01~1.12;供试不同品种花粉粒萌发孔1~3个,圆形,直径为2.11~3.51μm,部分花粉粒萌发孔外壁内陷形成漏斗形,按照额尔特曼G的NPC(萌发器...
关键词:
广东桑 花粉 倍性 显微结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祝华 施季森 席梦利 刘光欣
利用扫描电镜对12个分布于我国的百合Lilium种(包括2个变种)及6个栽培品种进行花粉形态观察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百合属花粉粒为椭圆体至长椭圆体,萌发沟均为单萌发沟,萌发沟长达两端。表面纹饰网纹,网眼为不规则多边形至近圆形,大小不一。网脊由瘤状或盘珠状颗粒较紧密排列而成,单排基柱,脊宽1.17~2.48μm,有时有断点。网眼内有疣状、瘤状或棒状突起,少数品种无突起。在花粉形态性状比较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百合属植物的系统进化关系。通过对供试18个种、变种及品种的5个花粉形态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除卷丹L. lancifolium外,较准确地将形态分类上的百合组与卷瓣组聚为2个类群。图2表2参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辰 王大玮 董云祥 罗正平 陈璨 夏晞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和不同无性系华山松花粉形态的区别,以及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生活力的差异。[方法]以6个种源18个无性系的华山松花粉为试材,对其花粉全长、体长、体高及气囊的长、宽、高等形态指标进行测量与分析,同时利用染色法对室温及4,-20℃下贮藏0,10,20,30和90 d的华山松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花粉形态大小在不同种源和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艺萍 瞿素萍 吴丽芳 王祥宁 崔光芬 夏晶 张世梅 郭树华 王继华
花粉生活力是评估花粉细胞活性的依据之一,其活力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决定细胞学实验和杂交育种的成败。本研究以30个百合品种和2个野生百合的花粉为实验材料,采用染色法和花粉离体萌发法,探讨了不同百合品种新鲜花粉生活力、萌发率的差异,不同贮藏条件下同品种花粉生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离体萌发法的测定结果更能反映花粉活力,‘Casa Blanca’的萌发率最高,为87.33%,‘Yelloween’的萌发率最低,为1.33%。对于相同的贮藏条件即室温贮藏来说,因品种和贮藏时间的不同花粉生活力变化有明显差异,总的趋势为随贮藏时间延长,萌发率下降,但不同基因型间下降速度不同。在冷藏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随贮藏时间的...
关键词:
花粉 贮藏条件 生活力 萌发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浩 汪莲娟 隗功磊 陈佳伟 贾桂霞
【目的】为筛选出抗灰霉病能力强的亚洲百合品种,对部分Tiger、Pearl系列亚洲百合品种及兰州百合进行灰霉病抗性评价并初步探究其抗病的生理机制。【方法】对不同品种亚洲百合进行离体叶片接菌,评价其相对抗病能力,并测定筛选出的抗病和感病品种接菌后的生理变化。【结果】(1)Tiger、Pearl系列百合品种及兰州百合对灰霉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其中抗灰霉病能力相对较强的品种是‘Pearl Melanie’,属于中抗水平;抗性最弱的是‘Pearl Justin’、兰州百合、‘Pearl White’和‘White Twinkle’。(2)供试百合的抗性水平与其气孔密度、气孔大小无显著相关性。(3)相对抗病的品种‘Pearl Melanie’和感病品种‘Pearl Justin’在接菌后的生理响应显著不同。随着接菌时间的延长,丙二醛的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草酸氧化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逐渐增强,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其中抗病品种的丙二醛含量相对低于感病品种,草酸氧化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高于感病品种。【结论】叶片气孔的性状与抗病能力无显著相关性,抗病能力不同的百合在生理机制上有一定差异。在生理响应过程中,丙二醛含量、草酸氧化酶活性和几丁质酶活性可作为筛选亚洲百合对灰霉病抗性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
亚洲百合 灰霉菌 抗性评价 生理响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瞿素萍 虞泓 吴学尉 李永谊 熊丽
利用7对DALP引物组合对5个亚洲百合杂交组合后代的多态性及分离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7对DALP引物共检测出136个位点,5个杂交组合共得到68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379个,多态性位点出现的平均频率是55.7%,呈现出的多态性较高;DALP标记在杂交后代中的分离方式有不分离、发生分离和异常分离3种方式。3种分离方式出现的平均频率与数量分别为44.3%、60;41.8%、57;14.1%和19。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构建百合遗传图谱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洋 王瑞 何祥凤 赵祥云 王树栋 王文和
为了研究百合观赏性状的遗传和变异规律,以亚洲百合品种Easy Dance与Pearl Carolina杂交获得的161株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对株高、花色、斑点、花冠直径、内轮外花被长和宽、外轮花被片长和宽、花丝长、子房长、花柱长等11个主要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花色多呈不同深浅的橙色,只有少量的黄色个体,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斑点在后代中分离出的4种类型为两种斑点、只有刷状斑点、只有突起型斑点和无斑点,其分离比为10∶3∶2∶1。9个数量性状间的变异系数为10.64%~26.20%,其中内轮花被片长变异系数最小,花丝长变异系数最大。株高、花冠直径、内轮花被片长、内轮花被片宽、外轮花被片长、子房长、花柱长分别占中亲值的148.09%、121.97%、114.12%、127.59%、119.59%、124.99%和122.09%,表现出了一定的杂交优势,外轮花被片宽和花丝长表现出减小的趋势。9个数量性状在后代中的中亲优势率为-2.38%~48.09%,除了外轮花被片宽和花丝长外,其他7个性状均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9个数量性状组成的36对相对性关系中,有20对达到了极显著相关(p<0.01)和3对达到了显著相关(p<0.05),各性状间相关性紧密。杂交后代性状分离广泛,出现了大量的超亲个体,有利于选择性状优良的单株。
关键词:
百合 杂交 性状 遗传变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艺萍 吴丽芳 王祥宁 瞿素萍 崔光芬 夏晶 张世梅 郭树华 王继华
花粉生活力是评估花粉细胞活性的依据之一,其活力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决定细胞学试验和杂交育种的成败。本研究以32个百合品种的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染色法和花粉离体萌发法,探讨了不同百合品种新鲜花粉生活力、萌发率的差异,不同贮藏条件下同品种花粉生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离体萌发法的测定结果更能反映花粉活力,Casa Blanca的萌发率最高,为87.33%,Yelloween的萌发率最低,为1.33%。对于相同的贮藏条件即室温贮藏来说,因品种和贮藏时间的不同花粉生活力变化有明显差异,总的趋势为随贮藏时间延长,萌发率下降,但不同基因型间下降速度不同。在冷藏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随贮藏时间的推移总体也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花粉 贮藏条件 生活力 萌发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陆柳淑 李雪露 李露 雷宇行 何钢 乔中全
【目的】研究紫薇品种间的花粉形态特征及花粉活力差异,为后续紫薇品种杂交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13个紫薇品种的雄蕊群花粉粒表面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研究,每个品种随机选取10粒花粉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利用固体培养基对13个紫薇品种的花粉活力进行测定。【结果】13个紫薇品种长短雄蕊花粉粒均呈长球形,有3条萌发沟,裂至接近两极,萌发沟间未连接,在极面观花粉粒呈钝三角形,均属于N3P4C5型花粉。紫薇品种间花粉粒外壁纹饰、极轴长、赤道轴长、萌发沟特征及花粉粒体积大小均差异显著,其中花粉大小为538.91~1 402.40μm~2,极轴长为30.51~46.31μm,赤道轴长为17.35~31.49μm,萌发沟长为18.38~34.36μm,萌发沟脊宽为5.72~11.34μm。花粉外壁主要包括孔穴状、脑皱状及皱波状3种纹饰,13个试验品种长雄蕊花粉粒相比于短雄蕊花粉粒,其花粉粒表面更为光滑饱满。花粉活力测定结果以‘紫精灵’紫薇花粉活力最强,花粉活力为93.94%,其中‘湘韵’紫薇为不育品种,其不育类型表现为雄性不育,花粉不萌发。【结论】紫薇不同品种的花粉粒形态特征和花粉粒表面纹饰可以作为紫薇品种分类鉴定的参考指标之一,本试验中的13个紫薇品种除不育品种‘湘韵’紫薇外,其他试验品种表现出较高的花粉活力,均可作为紫薇品种杂交育种工作材料。
关键词:
紫薇 花粉形态 雄蕊群 花粉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