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5)
2023(6140)
2022(5104)
2021(4570)
2020(3790)
2019(8263)
2018(7808)
2017(14122)
2016(8039)
2015(8430)
2014(8006)
2013(7885)
2012(7191)
2011(6374)
2010(6094)
2009(5477)
2008(5342)
2007(4714)
2006(3968)
2005(3246)
作者
(27359)
(22944)
(22907)
(21307)
(14265)
(11354)
(9957)
(9137)
(8711)
(8005)
(7890)
(7576)
(7489)
(7448)
(7253)
(6981)
(6961)
(6949)
(6671)
(6566)
(6161)
(5719)
(5463)
(5289)
(5098)
(5020)
(4984)
(4945)
(4760)
(4755)
学科
(26845)
经济(26813)
管理(21872)
(21258)
(16326)
企业(16326)
方法(13220)
数学(12040)
数学方法(11942)
(8741)
(8452)
(7972)
(7098)
贸易(7098)
(6951)
中国(6906)
业经(6437)
农业(6167)
技术(5214)
环境(5111)
(5050)
财务(5044)
财务管理(5038)
(4826)
企业财务(4795)
地方(4315)
(4160)
产业(4156)
(4040)
银行(3985)
机构
大学(112636)
学院(112283)
研究(42773)
(42308)
经济(41537)
管理(40555)
理学(36088)
理学院(35643)
管理学(34870)
管理学院(34703)
(34048)
科学(32072)
中国(29764)
农业(27515)
业大(27060)
(24079)
(23686)
研究所(22819)
中心(18608)
农业大学(18552)
(17355)
(16267)
(16235)
(16123)
(15405)
实验(14604)
财经(14508)
(14452)
北京(14391)
科学院(14073)
基金
项目(87839)
科学(66672)
基金(64110)
(61977)
国家(61503)
研究(52445)
科学基金(49844)
自然(36439)
自然科(35594)
自然科学(35575)
自然科学基金(34989)
(34880)
基金项目(34784)
社会(33337)
社会科(31677)
社会科学(31665)
(30618)
资助(25319)
教育(23121)
计划(20970)
重点(20732)
科技(19729)
(18585)
(18481)
科研(18402)
(18174)
编号(17888)
(17724)
创新(17508)
(16413)
期刊
(39908)
经济(39908)
学报(32496)
(29312)
科学(25765)
研究(25651)
大学(22593)
学学(22226)
中国(19834)
农业(19669)
(12923)
管理(12795)
(11138)
业大(10218)
林业(8736)
农业大学(8336)
(8033)
科技(7680)
(7356)
金融(7356)
经济研究(7176)
业经(7169)
财经(6764)
技术(6735)
教育(6312)
中国农业(5913)
自然(5802)
(5754)
问题(5677)
资源(5336)
共检索到152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岗栓  杜社妮  侯喜录  
 以不修剪为对照,分析了5种修剪措施对苹果幼树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修剪>冬季轻剪>生长季节修剪>冬季轻剪+生长季节修剪>冬季重剪,说明修剪对苹果幼树生物量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修剪措施中,冬季重剪对苹果幼树生物量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树冠小且无花芽形成,并对根系生物量的抑制作用强于地上部生物量;冬季轻剪对树体生物量的抑制作用小,但花芽数量、重量均小;生长季节修剪对地上部生物量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强,但对根系生物量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且花芽量多;冬季轻剪+生长季节修剪与生长季节修剪相比,效果相似,但花芽量略多,树体生物量略小,对地上部分的抑制作用略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柳玲玲  李渝  蒋太明  秦松  
为黄壤旱地合理施肥与养分综合管理提供依据,实现黄壤旱地可持续利用,以选择贵州黄壤肥力与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中不施肥(CK)、常量有机肥(M)、常量有机肥+常量氮磷钾肥(MNPK)和常量氮磷钾肥(NPK)4个处理,分析贵州黄壤长期定位施肥18年后的旱地土壤微生物量C和微生物量N。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对土壤中的微生物量C和N均有增加作用,并且影响趋势一致,含量依次为M+NPK>M>NPK>CK。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提高了微生物对有机碳、全氮的利用率,其中全氮的利用率提高最明显,M+NPK处理中土壤微生物对氮利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青青   于小萌   许竹锐   马旭满   孟亚馨   徐学华  
【目的】探讨冀北山地不同坡向对蒙古栎幼树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旨在为该地区蒙古栎造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冀北山地东坡、东南坡、西坡蒙古栎9年生幼树为研究对象,测定各坡向蒙古栎幼树地径、株高、冠幅及各器官生物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各坡向蒙古栎幼树地径、株高、冠幅及生物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标准化主轴估计法检验各坡向蒙古栎幼树器官生物量间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1)东坡地径、株高均显著大于东南坡,其中地径差值0.29 cm,株高差值11.81 cm,两坡向间冠幅无显著差异。西坡地径、株高、冠幅均显著小于东坡和东南坡;地径-株高生长曲线斜率表现为东南坡(0.458)最大,东坡(0.377)居中,西坡(0.349)最小。(2)总生物量积累在东坡(1 144.50 g/株)和东南坡(961.58 g/株)间无显著差异,西坡(365.33 g/株)显著小于东坡和东南坡;东坡和东南坡间叶、干、根生物量积累无显著差异,而东坡枝生物量积累(217.59 g/株)显著大于东南坡(159.17 g/株)。西坡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均显著小于其他两坡向。(3)生物量分配比表现为西坡枝(13.32%)、干(24.10%)生物量分配比显著小于其他两坡向,而根生物量分配比(44.79%)显著大于其他两坡向(东坡34.28%;东南坡32.67%)。东坡枝生物量分配比显著大于东南坡,而叶分配比显著小于东南坡,干和根生物量分配比在东坡和东南坡间无显著差异。(4)各坡向成对器官生物量均呈等速生长关系,但呈现不同的器官分配趋向。【结论】蒙古栎幼树在3个坡向表现出不同的生长规律,东坡是蒙古栎幼树生长的最佳坡向。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东  龚伟  胡庭兴  陈宏志  王景燕  李小平  
桉树Eucalyptus作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广泛用于营造人工林,其中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以生长速度快和经济效益好而成为目前栽培面积最大的一种桉树。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含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各15%的复合肥0,90,180,270 g·株-1)下巨桉的生长及生物固碳量。结果表明:施肥90~270 g·株-1与不施肥条件下相比,巨桉地径、冠径、树高、整株生物量和根冠比分别增加16.3%~38.3%,17.1%~44.5%,15.8%~45.5%,21.8%~59.5%和2.1%~5.8%,且地径、冠径、整株生物量以及生物固碳量都显著大于不施肥处理;施肥18...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梦弢  亢新刚  蔡烁  
为了对林下灌木草本生物量进行补充和完善,提供更为详实、丰富的灌木层、草本层生物量数据,将长白山云杉Picea jezoensis-冷杉Abies nephrolepis林(云冷杉林)样地按郁闭度0.6,0.8,1.0分类,以林下主要树种幼树生物量进行模型拟合并估算了主要树种幼树生物量。结果表明,云冷杉林主要树种器官(干、枝、叶、根)生物量模型自变量与D2H和DH(D为地径,H为树高)关系最为紧密,最优函数以线性函数为主。其次,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幼树生物量(W)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再次,郁闭度为0.6,0.8和1.0时,冷杉对林下幼树生物量贡献率较大,分别达到了34.94%,40.79%和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春楠  庞圣江  郑金萍  李兵  郭忠玲  
以长白山林区林下14种幼树为对象,采用收获法对胸径D1.3≤2.5cm的幼树植株进行随机取样,通过对不同树种各器官和全株生物量的统计,建立了幼树生物量的最优估测模型,并进行了实测验证。结果表明:以地径(D0)和地径平方与株高乘积(D20H)为自变量,拟合的14种幼树各器官和全株生物量最优模型为幂函数,并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且都有较大的R2值(0.712~0.983)和较小的SEE值(0.217~1.122)。幼树器官和全株生物量最优回归方程的R2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全株生物量>地上部分>枝>地下部分>叶。验证结果表明:以地径(D0)为自变量时,建立的幼树器官和全株生物量模型,对生物量的估测结果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克友  陶佳  刘璐璐  石佩  范崇辉  
【目的】探讨秋季断根、施肥对苹果幼树根系构型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苹果早丰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2-10,以3年生盆栽‘富士’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幼树为试材,以植株不进行任何处理为对照,设置断根、施用氮肥(以下简称施肥)和断根后施用氮肥(以下简称断根施肥)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苹果根系长度、根系体积、根长密度、不同直径根系长度、光合作用及生长情况等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断根施肥处理后树体根系长度、根长密度及根尖数显著增加,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显著减少;直径≤1.0 mm的根系长度显著增加,直径>1.0mm的根系长度减少。同时,断根施肥处理后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力  邵明安  侯庆春  张青峰  
 针对神木试区因水肥不协调而导致大面积低效低产林的现状,以1龄杨树幼苗为指示植物,采用3因子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下,水、氮(N)、磷(P)3因子对杨树生物量的协调效应。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水分对杨树生物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和氮肥,说明水分是影响杨树生物量的主导因素。水分和氮肥、氮肥和磷肥间存在交互效应,且水分和氮肥的交互作用>氮肥和磷肥的交互作用,而水分和磷肥的交互作用不明显。3个因素中,N,P2个因素对杨树生物量的边际效应较为敏感,说明合理施肥对改善杨树的生长状况有重要意义。以上结论说明,黄土高原低效低产林改造的根本途径是增加土壤含水量,培肥土壤,改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丽慧  赵艳  刘金平  
针对南方地区丝茅入侵对草坪造成严重危害的实践生产问题,通过修剪与修剪频度处理丝茅入侵的麦冬草坪混生群落,测定群落中茎叶性状、根系分布、生物量结构、根冠比及草坪景观价值等指标,多重比较修剪对丝茅草入侵麦冬草坪生物量结构及景观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剪显著降低丝茅株高,增加麦冬株高(P<0.05);显著增加了麦冬叶片数,降低丝茅的单叶面积(P<0.05);修剪对丝茅根系范围影响大于麦冬,对根系深的影响远小于麦冬;修剪极显影响丝茅与麦冬生物量结构(P<0.01),但修剪频度越高丝茅的根冠增加越大,麦冬根冠则越小;修剪主要由丝茅性状变化增加了草坪的景观价值,修剪对麦冬景观价值贡献率较低。修剪与修剪频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子清  段亚楠  沈向  陈学森  尹承苗  毛志泉  
【目的】以老龄苹果园土壤为对象,研究不同作物与再植苹果幼树混栽对再植植株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筛选更有效的混栽作物以减轻苹果连作障碍,为老果园更新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试验设置老龄苹果园土对照(CK)、溴甲烷熏蒸老龄苹果园土(T1)、苹果幼树与葱混栽(T2)、苹果幼树与小麦混栽(T3)、苹果幼树与芥菜混栽(T4)共5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对再植幼树地上部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中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采用qPCR技术检测老果园土壤中主要有害真菌拷贝数的变化。【结果】3种作物和苹果幼树的混栽均可显著增加苹果幼树的株高、地径、鲜重、干重、新稍平均长度和新梢总长,其中与葱混栽(T2)处理效果最好,其株高、地径、鲜重、干重、新稍平均长度和新梢总长分别是对照的1.12、1.31、1.71、1.65、1.25和2.09倍。与葱、小麦、芥菜3种作物混栽处理均可增加土壤细菌数量,减少土壤真菌的数量,其中与葱混栽较对照细菌数量增加了37.93%、真菌数量下降了41.33%,混栽小麦细菌总量增加了31.03%,混栽芥菜细菌总量增加了13.79%,混栽葱、小麦、芥菜使土壤细菌/真菌比值分别提高了135.11%、128.55%和89.66%;与老龄苹果园土对照(CK)相比,与葱混栽(T2)、与小麦混栽(T3)、与芥菜混栽(T4)处理的镰孢菌属基因拷贝数均有所降低,且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与葱混栽处理的串珠镰孢的数量降低了61.01%,尖镰孢的数量降低了37.11%,腐皮镰孢的数量降低了40.97%,层出镰孢的数量降低了53.11%;3种作物与苹果幼树混栽提高了土壤中主要酶的活性,其中混栽芥菜处理较对照脲酶活性提高最为明显,提高了44.59%;混栽小麦处理磷酸酶、蔗糖酶活性比对照分别提高了59.26%、50.37%;混栽葱、小麦、芥菜土壤中根皮苷的含量明显降低,分别降低了81.23%、20.56%、86.11%;与老果园土壤对照相比,混栽葱使土壤中酚酸类物质总量较对照降低了28.27%,与其他处理相比效果较好。【结论】混栽葱、小麦、芥菜3种作物对连作土壤环境和再植幼树生物量影响较大,3种作物与再植幼树混栽均能提高苹果幼树生物量,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连作土壤主要酶活性,降低土壤中根皮苷含量,减轻苹果连作障碍。其中,与葱混栽效果最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满秀  刘红明  李进学  高俊燕  朱春华  杨石早  李晶  岳建强  
以3年生幼龄柠檬果树为材料,研究轻剪、机剪、重剪3种修剪方式对幼龄柠檬果树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剪、机剪、重剪的春花果总产量依次减少,轻剪、重剪、机剪的春花果总效益依次降低;不同修剪方式对柠檬夏花果总效益和夏花果产量的影响一致,夏花果总效益和优质果效益及夏花果产量的排序结果均为轻剪、机剪、重剪依次降低;春花果和夏花果优质果率排序结果均为轻剪、重剪、机剪依次减小;修剪成本的排序结果为重剪、轻剪、机剪依次减小;总效益的排序结果为轻剪、机剪、重剪依次减小。综合比较,轻剪不仅产量高,综合效益也最好,重剪严重影响第一年的产量。建议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优先采用轻剪方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艳鑫   宫昊楠   由春香   卢景生   高文胜   王小非  
【目的】探究在多主干树形整形条件下,不同砧木对‘瑞香红’苹果树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瑞香红’苹果生产筛选适宜砧木和多主干树形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年生‘瑞香红’/青砧1号、‘瑞香红’/圆叶海棠、‘瑞香红’/M9T337为试材,结合多主干树形整形。于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对不同砧穗组合的树体结构、枝类组成、一年生枝生长、光合特性、矿质元素含量及果实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瑞香红’/圆叶海棠苹果接穗的树高、亲和性、枝量、一年生枝生长量和光合特性都显著高于‘瑞香红’/青砧1号和‘瑞香红’/M9T337,营养生长旺盛。‘瑞香红’/青砧1号树体长势略低于‘瑞香红’/圆叶海棠,但高于‘瑞香红’/M9T337,能较好保持‘瑞香红’果形,硬度高、耐贮存,但单株结果量少、果实偏酸。‘瑞香红’/M9T337树体短枝占比高、树冠各部位营养生长均衡,且果实单株产量高、果实品质好。在春梢和秋梢生长期,3种砧穗组合新梢叶片的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圆叶海棠和青砧1号接穗叶片的N、Mg、Fe、B及春梢生长期Mn、Zn含量均显著高于M9T337,而P、K、Mo、Cu及秋梢生长期Mn、Zn含量为M9T337高于圆叶海棠和青砧1号。【结论】M9T337砧木结合多主干树形整形的树体矮化效果最好,单株结果多、果实品质好,但树势弱、抗逆性差。圆叶海棠砧木亲和性高、长势旺盛,结合多主干树形整形密植效果好、抗逆性强、果实品质较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前兵  杨玲  张旺锋  罗宏海  张亚黎  王进  
目的探讨干旱区绿洲棉田农艺措施对土壤有机碳(SOC)及微生物量碳含量(MBC)的影响,揭示农艺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为干旱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裂裂区设计,以膜下滴灌和常规漫灌2种灌溉方式为主区,秸秆还田与秸秆不还田2种处理为裂区,4种施肥处理:单施有机肥(为腐熟鸡粪,OM)、单施氮磷钾化肥(NPK)、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OM)和不施肥(CK)为裂裂区。于棉花出苗后开始测定土壤异氧呼吸强度,并于每年棉花收获期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和分析不同农艺措施下绿洲棉田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含量。结果干旱区绿洲棉田不同农艺措施两两交互及3种措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府娥  王斌瑞  高海平  
苹果幼树越冬抽条是山西省方山县果树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新红星和金矮生幼树树冠喷布5%聚丙烯酸稀释液和京2B30倍液,有效地防止和减轻了抽条的发生.其中,使用5%聚丙烯酸可减弱抽条指数10.83%~15.15%,使用京2B30倍液可减弱抽条指数7.57%~13.0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社妮  白岗栓  李明霞  耿桂俊  
为探寻更新修剪对衰老期‘富士’苹果枝条生长及树冠结构的影响,以长放修剪为对照,测定了枝条生长动态、树冠结构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不同修剪的发育枝和果台副梢生长动态均为单峰曲线。更新修剪的发育枝长度和粗度分别增加了63.92%和20.93%,果台副梢分别增加了51.14%和9.76%;相同树冠体积徒长枝,长、中枝和营养枝的数量分别增加了132.93%、82.59%、54.47%和76.84%,短枝、叶丛枝和结果枝分别降低了28.84%、31.57%和22.64%;单株树冠体积缩小了14.53%,枝条总量降低了27.82%;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和消光系数分别提高了9.64%、153.2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