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54)
- 2023(4368)
- 2022(3868)
- 2021(3568)
- 2020(2955)
- 2019(6240)
- 2018(6218)
- 2017(11190)
- 2016(6264)
- 2015(6480)
- 2014(5989)
- 2013(5601)
- 2012(4745)
- 2011(4273)
- 2010(4225)
- 2009(4195)
- 2008(3753)
- 2007(3184)
- 2006(2611)
- 2005(2301)
- 学科
- 济(15514)
- 经济(15495)
- 管理(14786)
- 业(13645)
- 企(11334)
- 企业(11334)
- 农(6137)
- 学(6092)
- 方法(5977)
- 财(5461)
- 数学(4836)
- 中国(4781)
- 数学方法(4703)
- 业经(4229)
- 贸(4121)
- 贸易(4118)
- 农业(3890)
- 易(3886)
- 务(3851)
- 财务(3841)
- 财务管理(3836)
- 企业财务(3560)
- 制(3550)
- 理论(3412)
- 环境(3125)
- 地方(3019)
- 和(2908)
- 银(2740)
- 银行(2703)
- 行(2517)
- 机构
- 学院(78241)
- 大学(74501)
- 研究(28492)
- 管理(24329)
- 济(23543)
- 经济(22907)
- 科学(21780)
- 农(21032)
- 理学(20868)
- 理学院(20606)
- 中国(19943)
- 管理学(19882)
- 管理学院(19753)
- 农业(16708)
- 业大(16533)
- 所(16374)
- 京(15632)
- 研究所(15101)
- 中心(12583)
- 江(12482)
- 技术(11758)
- 省(11380)
- 财(11274)
- 农业大学(11003)
- 院(10743)
- 州(10181)
- 室(10142)
- 范(9960)
- 师范(9745)
- 北京(9427)
- 基金
- 项目(56734)
- 科学(41976)
- 基金(38366)
- 研究(37125)
- 家(36606)
- 国家(36324)
- 科学基金(28998)
- 省(24678)
- 社会(21003)
- 自然(20767)
- 划(20624)
- 自然科(20307)
- 自然科学(20297)
- 基金项目(19984)
- 自然科学基金(19895)
- 社会科(19742)
- 社会科学(19738)
- 教育(17178)
- 资助(15855)
- 编号(15427)
- 重点(13664)
- 计划(13220)
- 科技(12628)
- 发(12584)
- 创(12140)
- 成果(12013)
- 科研(11746)
- 创新(11402)
- 课题(11323)
- 业(10736)
共检索到112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化涛 费丽彬 李赵伟 刘小盛 许雪峰 王忆 韩振海
为探索一套适合黄土高原地区果园的高效保水模式,提高果树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在盆栽条件下分别以‘楸子’和‘M26’这2种砧木作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CK)、保水剂处理(A)、埋砖处理(B)和埋砖+保水剂处理(AB)4种处理,探究2种苹果砧木对不同保水处理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1)埋砖和保水剂均缓解了土壤含水量下降的趋势;从控水的第21天开始,各处理的植株因受到干旱胁迫净光合速率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均开始下降,但3种保水处理较对照均能减缓干旱胁迫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维持植株光合速率,稳定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2)埋砖叠加保水剂处理明显缓解了缺水对植株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生长的影响,增大了根冠比,且较好地维持了叶片气孔的数量。3)抗逆性较弱的‘M26’对不同保水措施下的生理响应更敏感,各处理对‘M26’的生长促进效果依次为AB>B>A;对于抗逆性更强的‘楸子’,任何一种保水措施均可减轻缺水对植株根系形态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综上,3种不同保水处理均降低了缺水对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保持气孔开放来维持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同时促进根系发育并增加根系吸水面积来缓解干旱胁迫。对于乔化砧木,建议生产中可选择上述处理中单一保水措施或叠加处理保水措施;对于矮化砧木,则应选择叠加处理的保水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新建 何威 杨淑红 丁鑫 朱延林
对干旱胁迫条件下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保护酶(SOD、POD、CAT)活性、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质膜透性和叶片含水量进行测定,研究豫楸1号不同砧木嫁接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保护酶活性(SOD、POD、CAT)随干旱胁迫增加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金丝楸砧木嫁接苗的保护酶值比其他3种砧木嫁接苗均大,且其与梓砧嫁接苗的SOD值呈显著差异(P<0.05);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的Pro含量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和质膜透性持续增大,二者之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叶片相对含水量均随胁迫的加强而下降。运用综合隶属函数法评判豫楸1号4种砧木嫁...
关键词:
豫楸1号 砧木 嫁接 干旱胁迫 生理响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阳霞 贾松涛 向前 赵英鹏 孙远秀 张伟伟
为了研究豆瓣菜、大聚藻2种水生园艺作物响应铝胁迫的机制及耐铝能力,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铝处理(0,300,600,900,1 200 mg/kg)对豆瓣菜、大聚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3+为300 mg/kg处理下,豆瓣菜根长、地下部干质量均达最大峰值,大聚藻根长及地上部干质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梯度铝处理下,豆瓣菜地上部分干质量、根系活力呈下降趋势,大聚藻铝处理则各组差异不显著。对生理指标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随土壤Al3+浓度的增加,豆瓣菜膜脂伤害指标丙二醛(MDA)含量呈升高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Pr)、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玲 杨柳青 谢彬
为了解佛甲草对灰水胁迫的适应能力,通过对盆栽佛甲草采用两种不同洗涤剂的灰水进行浇灌,研究了佛甲草的外部形态、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含量、质膜相对透性和荧光参数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灰水的浇灌下,佛甲草植株形态良好;叶片组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有小范围的变化,其值分别与对照组相差较小;相对电导率值呈下降趋势。整体上,两种灰水胁迫下的佛甲草的各种生理指标基本与对照组无异,说明佛甲草对两种灰水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佛甲草 灰水 生理特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应叶青 郭璟 魏建芬 晏金凤 路英 方伟
干旱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园林应用的重要因子。为掌握红秆寒竹Chimonobambusamarmorea f.varie gata的抗旱能力及其抗旱机制,于温室内测定了其自然干旱及复水后的叶绿素(Chl)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质量分数从4.470mg·g-1降到1.807mg·g-1,干旱处理30d后一直比较稳定。随着干旱胁迫加强,CAT和SOD活性、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均呈增加的趋势,在处理30d后。CAT和SOD活性均维持在较高且稳定的水平,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在40d时达到最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刚 白阳 贾子颖 马正阳 张祥池 李春艳 李诚
【目的】探讨两种磷素供应下小麦植株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机制及复水后的反应,为揭示小麦水磷互作机制及培育抗逆、磷高效的小麦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新疆冬小麦主栽品种新冬23号为参试材料,采用离子组和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低磷(0.05 mmol·L~(-1),LP)和常规磷(1.0 mmol·L~(-1),CP)水平培养下,小麦植株对干旱胁迫(0、3、5、7 d)及复水3 d的反应。【结果】LP处理下小麦根系浓密。干旱胁迫0 d到7 d再到复水3 d,CP处理的地上部和整株干重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LP处理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复水3 d后,LP处理根系总体积上升率显著高于CP处理,而LP处理根系DNA含量下降率为21.7%,显著低于CP处理。离子组分析表明,与CP处理相比,LP处理中根系大部分元素含量下降,地上部大部分上升。代谢组分析表明,CP处理对干旱胁迫更加敏感,其中干旱胁迫对CP处理地上部影响大于根系。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对氨基酸、脂肪酸和萜类物质的代谢影响更大。【结论】低磷供应的小麦植株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降低,适应性更强,复水后恢复能力强于正常磷供应,其主要原因是根系形态的改变、离子平衡的重排以及氨基酸和脱落酸代谢的改变,以调节渗透平衡,维持细胞内离子稳态,增强了对干旱胁迫的耐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昕 谢德新 邱权 李吉跃 苏艳 何茜
以竹柳和尾巨桉2种速生树种为试材进行干旱胁迫模拟盆栽试验,通过对比干旱胁迫后叶片中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对供选树种进行抗旱性能分析与评价,为在华南地区选育优良的抗旱、节水速生树种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两个树种在干旱胁迫下都表现出MDA、SOD、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尾巨桉较竹柳都先达到峰值。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尾巨桉的两个峰值都比竹柳出现的早,但竹柳的最大值比尾巨桉高出199.73 mg·g-1min-1。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为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干旱胁迫24 d(重度干旱)达到最大值。含量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竹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团辉 马锋旺 李翠英 束怀瑞 韩明玉 王昆
【目的】探讨苹果砧木对根际低氧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所受影响,分析确定不同苹果砧木根际低氧耐性强弱。【方法】以12个苹果砧木幼苗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低氧处理的方法,研究根际低氧胁迫对苹果砧木生长、形态、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用抗逆系数(ARC)结合淹水试验以及聚类分析对苹果砧木根际低氧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低氧胁迫下,苹果砧木幼苗新叶数、根长、株高、生物量较对照明显降低,各种类整株鲜重减少9%~41%,干重减少14%~40%,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而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相对膜透性(RM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顾正中 周羊梅 杨子博 王安邦 冷苏凤 熊娟 刘廷武 徐建明
以淮麦33、淮麦29、淮麦20和周麦18 4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干旱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幼苗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20%PEG6000(w/v)渗透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响应具有显著差异,幼苗地上部的生物量、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细胞膜脂氧化产物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不同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其中淮麦33明显优于其他品种,说明淮麦33小麦幼苗具有较强抗干旱的生理特性。
关键词:
小麦 干旱胁迫 淮麦33 幼苗生理响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瑞香 杨建春 王利琴 郭秀娟
旨为阐明不同抗旱类型胡麻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规律,以抗旱性由强到弱4个不同抗旱类型的胡麻品种晋亚7号、晋亚10号、晋亚11号、E051-20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性胡麻生长、膜质过氧化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及时间的延长,幼苗的株高、茎粗及植株的生物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显著降低;抗旱性强的品种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抗旱性弱的品种,依次为晋亚7号<晋亚10号<晋亚11号晋亚10号>晋亚11号>E051-20。抗性弱的品种MDA和质膜透性的增幅明显高于抗旱性强的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稳定。POD酶活性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抗旱性强的品种上升幅度明显高于抗性弱的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胡麻的株高、茎粗与生物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MDA、Pro含量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可以用Pro、MDA和生物量作为鉴定胡麻幼苗抗旱性的生理指标。
关键词:
胡麻 干旱胁迫 膜质过氧化 渗透调节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文瑜 何斌 杨发荣 吕玮 王旺田 黄杰 魏玉明 金茜 陈玉祥
为研究干旱胁迫和复水对不同品种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本研究以‘陇藜1号’(L-1)、‘陇藜2号’(L-2)、‘陇藜3号’(L-3)和‘陇藜4号’(L-4)为供试品种,干旱处理10 d后进行复水处理24 h,测定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丙二醛(MDA)、O2·-产生速率及抗氧化酶活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耐旱性评价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藜麦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下,藜麦品种L-1、 L-3和L-4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o和Fm较对照(CK)分别下降了18.03%、 18.22%、 7.72%和16.25%、18.96%、 10.64%,供试4个藜麦品种幼苗叶片Fv/Fm和Fv/Fo分别较CK下降了5.00%、 10.43%、 8.06%、 4.78%和16.84%、30.71%、25.44%、15.76%,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得到显著提高,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均较CK显著升高了105.88%、62.86%、58.13%、156.20%和112.51%、66.45%、130.45%和88.20%,同时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增强。复水后,不同品种藜麦幼苗叶片Fo、Fm、Fv/Fm、Fv/Fo及NPQ均恢复至干旱胁迫处理前水平,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较干旱胁迫处理虽有下降,但未恢复至干旱胁迫处理前水平,抗氧化酶SOD活性弱于CK,POD、CAT和APX活性仍高于处理前水平。说明复水处理后植株通过调节体内抗氧化酶水平,清除活性氧的积累,从而增强叶片光合作用,缓解干旱对藜麦幼苗生长造成的有害影响。隶属函数法分析显示4个供试品种中陇藜1号耐旱性最优。本研究从生理学角度明确了干旱复水对藜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旱区种植藜麦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韩文萍 丁贵杰 鲍斌
选用漳平、安化、黄平等7个种源的马尾松幼苗进行了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结果表明,同一种源不同处理间及同一处理不同种源间的苗高和地茎净生长量、幼苗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MDA活性、NR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等均差异显著。随水分胁迫加剧,各种源苗高、地茎净增量除少数种源在轻度胁迫下有所上升外,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可溶性糖、MDA及游离脯氨酸含量、SOD活性、质膜透性总体呈上升趋势;硝酸还原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不同种源间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幅度有较明显差异。综合评价认为:漳平种源耐旱性最好,其次是都匀、龙岩、黄平、古蓬种源,而安化和崇义种源的耐旱性较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林龙 李清河 徐军 薛海霞 江泽平
【目的】了解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油蒿的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影响,同时比较不同种源油蒿的抗旱能力,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引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草原荒漠过渡带的3个种源油蒿为材料,进行不同水分处理,研究在适宜、轻度干旱、重度干旱情况下不同种源油蒿株高、基径、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a+b)[Chl(a+b)]、类胡萝卜素(Car)、叶绿素a/b(Chla/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Chl)、可溶性糖、淀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变化。【结果】3个种源地油蒿形态特征、光合色素含量以及NSC对干旱胁迫响应趋势一致,表...
关键词:
油蒿 种源 水分胁迫 形态 生理 响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威龙 李洁 薛立 列志旸
在人工模拟干旱环境下,测定了菜豆树RadeRmacheRa sinica、铁冬青ilex Rotunda、紫楠Phoebe sheaReRi、锯叶竹节树caRallia diPloPetela的生理指标以研究干旱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期间,4种幼苗叶片组织含水量逐渐下降;铁冬青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先升后降,其余幼苗逐渐上升;紫楠幼苗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其余幼苗逐渐上升;菜豆树幼苗的叶片蛋白质含量逐渐上升,铁冬青幼苗的叶片蛋白质含量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紫楠幼苗显著增加后保持稳定,锯叶竹节树幼苗无显著变化;菜豆树和锯叶竹节树幼苗的叶片脯氨酸含量逐渐上升,铁冬青幼苗逐渐下降,紫楠幼...
关键词:
幼苗 干旱胁迫 生理 主成分分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文婷 谢福春 王华田 于文胜 迟炳庆 杜军 宋黎 姜成平
针对中国北方城市干旱缺水、园林绿地植物难以保证及时灌溉的现象,选择2年生灌木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采用盆栽方法测定了土壤自然干旱胁迫过程中影响各树种抗旱性的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3种园林植物幼苗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胁迫的加重,金叶女贞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连翘先降低后升高,紫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金叶女贞和连翘在不同胁迫时期的叶绿素质量分数达到显著差异水平;金叶女贞在遭受干旱胁迫后叶肉组织相对电导率呈升高—降低—升高,连翘先降低后升高,紫薇则是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