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2)
2023(6078)
2022(4933)
2021(4355)
2020(3565)
2019(7784)
2018(7384)
2017(13439)
2016(7620)
2015(7900)
2014(7548)
2013(7348)
2012(6645)
2011(5941)
2010(5568)
2009(5070)
2008(4975)
2007(4108)
2006(3399)
2005(2788)
作者
(26161)
(22141)
(22107)
(20368)
(13716)
(10947)
(9595)
(8850)
(8338)
(7601)
(7511)
(7225)
(7192)
(7103)
(6958)
(6783)
(6709)
(6688)
(6271)
(6223)
(5897)
(5389)
(5113)
(5097)
(4885)
(4810)
(4789)
(4753)
(4701)
(4554)
学科
(27084)
经济(27045)
管理(20297)
(20276)
(15387)
企业(15387)
方法(13866)
数学(12792)
数学方法(12693)
(8242)
(7691)
(7572)
(7084)
贸易(7082)
(6926)
中国(6687)
业经(6154)
农业(5860)
环境(5023)
技术(5020)
(4829)
财务(4822)
财务管理(4816)
企业财务(4612)
(4355)
地方(4330)
产业(4154)
(3891)
(3808)
(3769)
机构
大学(108708)
学院(108470)
(41468)
经济(40811)
研究(40803)
管理(39153)
理学(35427)
理学院(34979)
管理学(34153)
(34130)
管理学院(33992)
科学(30769)
农业(27803)
中国(27717)
业大(26844)
(23065)
(22477)
研究所(21978)
农业大学(18855)
中心(17715)
(16435)
(15069)
(15062)
(14765)
(14694)
(14621)
实验(14495)
科学院(14301)
财经(14131)
实验室(13894)
基金
项目(86327)
科学(66193)
基金(64005)
(61815)
国家(61356)
研究(50351)
科学基金(50171)
自然(36657)
自然科(35866)
自然科学(35851)
自然科学基金(35253)
基金项目(34637)
(34402)
社会(33076)
社会科(31477)
社会科学(31468)
(30019)
资助(25172)
教育(22112)
计划(20793)
重点(20264)
科技(19408)
(18401)
(18260)
科研(17983)
(17664)
(17439)
创新(17348)
编号(16561)
(16089)
期刊
(36195)
经济(36195)
学报(32249)
(29889)
科学(24965)
研究(23621)
大学(22032)
学学(21700)
农业(19957)
中国(17606)
管理(11803)
(11567)
(11517)
业大(10209)
农业大学(8542)
(7760)
林业(7629)
科技(7307)
经济研究(7094)
业经(6715)
(6565)
金融(6565)
中国农业(6543)
财经(6490)
技术(5896)
自然(5893)
(5496)
商业(5341)
问题(5287)
资源(5163)
共检索到140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臧小云  刘丽萍  蔡庆生  
以普通荞麦品种晋荞1号(Fagopyrum esculentumMoench,cv.Jinq iao 1)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苗期和开花前不同供氮水平(0(CK)、100、200 kg.hm-2)对不同生育期荞麦茎叶的干物质量、芦丁和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100、200 kg.hm-2的氮肥处理,盛花期叶片中芦丁和黄酮含量分别下降了36%、46%和27%、47%,成熟期分别下降了20%、56%和22%、52%;经100、200 kg.hm-2的氮肥处理,盛花期茎中黄酮含量分别下降了13%和19%,成熟期分别下降了31%和28%。高氮处理对荞麦叶片黄酮含量的负效应比对茎的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顾亮亮  陈庆富  
为了探明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植株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变异规律,筛选高黄酮、高γ-氨基丁酸的优异材料,培育新品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间接显色法对6省区40个收集系的金荞麦植株进行黄酮类物质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①叶平均黄酮含量为7.093%、变异幅度为3.1%~10.52%,其中,贵州贵阳A1-1-2、贵州遵义A8-11-1、贵阳花溪A8-9-2收集系的黄酮含量较高(>10%)。②叶GABA的平均含量为0.098%,变异幅度为0.068%~0.173%,其中,四川省康定县A4-5-2、云南大理A6-4-1收集系的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永亮  刘基业  戴庆林  
本文研究了荞麦产量与植株幼苗期氮、磷最适合量的关系,提出了氮、磷化肥的诊断施肥指标与失调、失控指标。结果表明,在荞麦出苗后10天,幼苗期植株含氮量最适范围为2.73~2.84%,产量与含氮量呈抛物线模式,y=-402.3+354.2x-62.35x~2;边际含氮量2.84%;低于2.73%时为氮素失调区,氮素供应不足,应补施氮肥。植株全磷含量最适范围为0.43~0.57%,产量与苗期植株含磷量的回归方程y=67.96+100.49x-88.68x~2;边际含磷量0.567%,低于0.43%时为磷失调区,磷素供应不足,应补施磷。施用尿素可以提高苗期含氮量;y=2.476+0.0498x,即亩增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宫风秋  张莉  李志西  杜双奎  金杰  
为了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对传统荞麦制品营养成分含量及功能特性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蒸、煮、烙、油炸和发酵等加工方式所得传统荞麦制品中的芦丁、槲皮素含量,对其制品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荞麦面粉加水调制成面团时,芦丁结构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槲皮素;传统荞麦制品中,槲皮素含量远高于芦丁含量;不同加工方式对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影响不同,发酵对荞麦中芦丁、槲皮素的影响最大(苦荞面粉中的芦丁含量为6869.1 mg/kg,槲皮素未捡出;而苦荞醋中的芦丁含量为19.8 mg/kg,槲皮素含量为29.2 mg/kg),油炸次之,煮制对芦丁、槲皮素的影响最小;不同加工方式所得苦荞制品的甲醇提取物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青  陈正刚  李剑  
研究施肥与不同玉米品种本身的吸肥规律的关系,为提高氮素的利用率提供依据,在施磷钾肥相同的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量水平,对2个产量水平的玉米品种(黔单21和墨白94)茎叶含氮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高产品种茎叶的含氮量总是高于相对低产品种。施氮量的多少,对相对高产品种拔节期茎叶含氮量影响较大,对相对低产品种整个生育期茎叶中含氮量影响较大。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加,相对高产的品种茎叶的含氮量随之增加,而相对低产品种茎叶含氮量在施高氮条件下反而下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钱龙梁  曹福亮  汪贵斌  
黄酮对人类健康方面有着显著的医疗功效,从银杏叶片中提取黄酮工艺复杂且含量较低。因此,通过研究不同接穗品种、不同气候条件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对嫁接银杏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为提高银杏叶中黄酮含量,增加叶用银杏用林的种植收益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试验采用了古银杏(叶丰)、泰兴大佛指、27#(南京林业大学某品种)、57#(大花穗)4个接穗的品种嫁接在广东、云南、四川3个地方。结果表明:1)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古银杏>泰兴大佛指> 27#> 57#,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2)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山奈酚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古银杏>泰兴大佛指> 57#> 27#,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3)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异鼠李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泰兴大佛指> 57#> 27#>古银杏,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异鼠李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4)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古银杏>泰兴大佛指> 57#> 27#,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磊庆  刘锁云  胡廷会  李立军  刘景辉  
研究甜荞北旱生在内蒙古武川县(地处阴山北麓)不同氮、磷配施处理下赖氨酸和黄酮含量的变化,对于武川区域荞麦药用种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试验于2010年6月在内蒙古武川县上秃亥乡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心进行,试验设氮、磷2个因素,作随机区组设计。测定荞麦现蕾期,盛花期,成熟期3个时期,荞麦茎,叶黄酮含量以及荞麦籽粒中黄酮和赖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P6N8水平下,赖氨酸含量最高,达到120.14 mg/g,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18.08%。在P8N8水平下,茎,叶黄酮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现蕾期分别减少了1.8%,2.7%;盛花期1.0%,8.6%;成熟期39.4%,12.7%。而荞麦籽粒,在P6N8水平...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家胜  应叶青  曹福亮  张往祥  
为探索施氮对叶用银杏叶片产量及叶黄酮含量的影响,按0,1 5,3 0,4 5和6 0g·株-1等5个水平进行施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银杏叶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有显著影响。施氮量在3 0g·株-1以下,氮的增施对叶产量、单叶面积、单株叶面积及单叶质量等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3 0g·株-1为最佳,超过3 0g·株-1时,苗木会受到毒害,以上各指标均下降;施氮对银杏叶片黄酮含量和黄酮总量均有显著的影响;5种施氮处理中,以1 5g·株-1的叶片黄酮含量和黄酮总量最大。1 5g·株-1可作为2年生银杏叶用园的推荐施用量,可望获得单位面积上较高的黄酮产量。表5参1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建敏  张嘉嘉  李芳东  
为比较柿种质资源间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含量的多样性,对111份柿资源叶片中槲皮素、山奈酚、粗黄酮和多酚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柿种质资源间槲皮素、山奈酚、粗黄酮和多酚含量存在丰富的多样性;除槲皮素外,不同柿地域来源间山奈酚、粗黄酮和多酚均表现出显著(P<0.05)差异性,而不同柿类型间只有山奈酚显示出显著(P<0.05)差异性;聚类结果显示柿种质资源可分为四大类群,其中类群Ⅳ为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高含量的柿种质资源类群,共有21份资源,其为柿资源的选育提供了宝贵的育种材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樊卫国  王立新  
【目的】探索不同供磷水平对纽荷尔脐橙幼树生长发育和对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为脐橙幼龄果园土壤磷养分诊断标准和施磷量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枳砧纽荷尔脐橙幼树为材料,采用土培和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供磷水平对纽荷尔脐橙幼树植株总生物量、地上部及根系生物量、根冠比、根系直径、根系总长度、根系体积及表面积和叶片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25 mg.kg-1供磷水平时纽荷尔幼树植株总生物量最大,根系发育最好,供磷水平低于25 mg.kg-1或高于45 mg.kg-1后植株总生物量和地上部及根系生物量减少。随供磷水平的提高,根系直径明显变粗;供磷水平大于85 mg.L-1后,根系总长比缺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耀富  王佩  宋世旭  杨天旭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渗透胁迫对不同供钾水平(0、5、10 mmol.L-1)烤烟叶片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各供钾水平处理烤烟叶片中3种多胺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腐胺、亚精胺含量在胁迫处理24 h达到高峰,而精胺含量在18 h达到高峰;-0.2 MPa和-0.4 MPa胁迫处理3种多胺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同供钾水平下随胁迫强度增大,3种多胺含量增加,相同胁迫强度下随供钾水平提高,多胺含量降低。在重度渗透胁迫和缺钾条件下烤烟叶片中多胺大量积累,这可能是烟草对缺钾和渗透胁迫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潇杰   任志杰   李双静   田培培   卢素豪   马耕   王丽芳   马冬云   赵亚南   王晨阳  
目的】探究长期不同施氮量对土壤团聚体碳氮含量及小麦产量的影响,为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设置在河南省许昌市张潘镇4个不同施氮水平11年定位试验,施氮量分别为0(N0)、180 kg·hm~(-2)(N1)、240 kg·hm~(-2)(N2)及300 kg·hm~(-2)(N3),分析不同处理土壤碳氮含量、团聚体分布及其碳氮含量的变化,并探寻长期施氮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调控路径。【结果】随着施氮量增加,各土层土壤团聚体分布呈现大团聚体(>0.25 mm)向微团聚体(0.053—0.25 mm)和粉黏粒组分(<0.053 mm)转化的趋势,显著降低了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土壤碳、氮含量在0—20cm土层随施氮量增加而逐渐上升,20—40 cm土层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与N0相比,0—20 cm土层各施氮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平均增幅分别为13.1%—37.2%和19.4%—29.4%;20—40 cm土层的平均增幅分别为15.3%—32.2%和6.1%—29.3%。长期施氮处理显著提高了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N0相比,施氮处理大团聚体有机碳平均含量提高31.6%—62.0%,微团聚体提高8.7%—61.2%,粉黏粒提高14.0%—81.7%。在0—20 cm土层,各粒级团聚体全氮含量亦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各施氮处理大团聚体、微团聚体和粉黏粒中全氮含量平均增幅分别为32.6%—51.0%、25.7%—35.9%和3.2%—9.7%,且均以N3处理最高。在20—40 cm土层,各粒级团聚体全氮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各施氮处理大团聚体、微团聚体和粉黏粒全氮含量平均增幅分别为17.6%—35.2%、11.7%—24.0%和1.1%—12.9%,且均以N1处理最高。研究结果还表明,长期施氮显著增加了小麦成穗数和穗粒数,进而提高了产量。与N0相比,N1、N2和N3处理分别提高小麦产量188.1%、177.3%和173.2%。相关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小麦产量与土壤碳、氮含量及团聚体中碳、氮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长期施氮通过改变土壤及团聚体中碳、氮含量进而影响小麦产量。【结论】综上,长期合理施氮提高了土壤及团聚体中碳、氮含量,提升了土壤肥力,促进小麦增产。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施氮量180 kg·hm~(-2)时最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贵斌  曹福亮  
应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土壤水分含量对1年生落羽杉实生苗的营养吸收及分配的影响。试验共有5种处理,即W1(淹水,水深为土壤表面以上5cm)、W2(渍水,水面与土面保持水平)、W3、W4、W5(土壤含水量分别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5%、50%和25%),处理时间为130d。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落羽杉根、茎和叶中全N质量浓度均逐渐升高,根、茎、叶中全P质量浓度则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以W3水分处理最高,根、茎和叶中全Ca、全K、全Na、全Mg、全Fe质量浓度则有不同的变化趋势;(2)所有处理根、茎、叶中全Fe、全N、全P、全Mg、全Na、全Ca、全K...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勇胜  蔺永和  杨琴  刘权  
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是在全世界广泛分布的重要豆科牧草,其异黄酮成分不仅具有多种药用功能,也是该植物环境适应和生态竞争的重要物质基础。鹰嘴豆素A(Biochanin A, B)、芒柄花素(Formononetin, F)、染料木素(Genistein, G)和大豆苷元(Daidzein, D)是红三叶异黄酮的主要成分,均分别被作为标准品应用在异黄酮含量检测中,但是不同标准品对测定结果是否会引起误差鲜见报道。本研究分别以这4种化合物为标准品,开展不同波长下红三叶异黄酮含量测定结果的比对研究。结果显示,标准品和波长的选择对含量测定有显著影响(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昌明  李援农  蒋耿民  李莎  白麟  吕静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灌水量对覆膜冬小麦生长及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小偃22号"为供试材料,通过2010年和2011年2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750m3/hm2(冬前灌),1 500(冬前和返青期各灌750m3/hm2),2 250(冬前、返青期和拔节期各灌750m3/hm2),3 000m3/hm2(冬前、返青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各灌750m3/hm2))和施氮量(75,150,225和300kg/hm2,70%基肥,30%追肥)处理对拔节期-成熟期覆膜冬小麦生长、产量及越冬期、返青期和拔节期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在拔节期-成熟期,冬小麦的株高随着灌水量和施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