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0)
- 2023(14521)
- 2022(12405)
- 2021(11221)
- 2020(9609)
- 2019(21550)
- 2018(21571)
- 2017(40732)
- 2016(22524)
- 2015(25474)
- 2014(25615)
- 2013(25011)
- 2012(23338)
- 2011(21387)
- 2010(21667)
- 2009(20758)
- 2008(20140)
- 2007(18516)
- 2006(16423)
- 2005(14989)
- 学科
- 济(104603)
- 经济(104483)
- 管理(65552)
- 业(57486)
- 企(47300)
- 企业(47300)
- 方法(39412)
- 数学(34375)
- 数学方法(34060)
- 中国(25579)
- 农(25399)
- 财(25221)
- 地方(23056)
- 制(22097)
- 学(21730)
- 业经(21090)
- 贸(16544)
- 贸易(16537)
- 体(16209)
- 农业(16155)
- 易(15983)
- 银(15867)
- 银行(15816)
- 融(15583)
- 金融(15575)
- 行(15114)
- 理论(14865)
- 务(14858)
- 财务(14810)
- 环境(14808)
- 机构
- 学院(327954)
- 大学(326166)
- 济(139330)
- 经济(136323)
- 管理(118121)
- 研究(114904)
- 理学(100421)
- 理学院(99293)
- 管理学(97395)
- 管理学院(96811)
- 中国(86675)
- 科学(69918)
- 京(68513)
- 财(65755)
- 所(59797)
- 农(58223)
- 研究所(53900)
- 中心(52200)
- 江(51802)
- 财经(51214)
- 业大(49025)
- 经(46061)
- 农业(45934)
- 经济学(44019)
- 北京(43027)
- 范(42083)
- 师范(41588)
- 院(40780)
- 州(40277)
- 经济学院(39320)
- 基金
- 项目(210794)
- 科学(163677)
- 研究(153878)
- 基金(150180)
- 家(131423)
- 国家(130343)
- 科学基金(109747)
- 社会(97102)
- 社会科(91897)
- 社会科学(91870)
- 省(84113)
- 基金项目(78643)
- 教育(71471)
- 划(70117)
- 自然(69319)
- 自然科(67688)
- 自然科学(67664)
- 自然科学基金(66423)
- 编号(63330)
- 资助(61775)
- 成果(52777)
- 重点(48371)
- 部(46364)
- 发(46218)
- 课题(44851)
- 创(43520)
- 制(40991)
- 创新(40887)
- 科研(40237)
- 国家社会(40022)
共检索到503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钟建勤
在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经济周期波动的体制背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必须着眼于经济体制两个最基本特质——运行主体和运行方式,对不同时期的经济波动进行分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钟建勤
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把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置于研究范围之外,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波动的周期性。要研究经济周期波动,必须确定体制研究在周期理论中的地位。由于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的体制背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因此必须对计划经济体制、计划主导结合市场体制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不同时期的经济波动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作者认为 ,中国 1991年开始的第 9轮经济波动 ,到 1999年底 ,已进行 9年 ,呈现“高起缓落”态势。期间 ,经济增长率连续 7年回落。“十五”时期 ,中国经济有可能进入一个稳定的快速增长时期 ,经济波动有可能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平均位势上出现一种微波化的新态势 ,并表现为“长起短落”格局。这一时期 ,关于经济较稳定地快速增长的需求基础问题、产出基础问题、区域基础问题、政策基础问题和外在冲击问题 ,值得重视。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波动 轨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本文认为 ,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 1)经济增长实现了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 ;( 2 )经济增长率延续了自 1993年开始的下滑趋势 ,但下滑幅度有所减缓 ;( 3 )各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变化 ;( 4)在投资需求中 ,投资的增长明显乏力 ;( 5)价格仍处于通货紧缩趋势中 ,但下降幅度亦有所减缓。作者指出 ,经济波动是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不断打破旧平衡与寻求新平衡的结果。一般地讲 ,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滑 ,是由于受到总需求不足的冲击 ,或 (和 )总供给调整的冲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晓维
经济模式转换过程中的消费支出,有强烈的自发波动性,这种内在的不稳定是我国近年经济持续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消费支出对宏观经济活动的影响,寻求实现消费支出内在稳定的途经,是缓和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之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急剧增加。1979年,我国居民货币总收入还仅2044.3亿元,到1989年已达10494.3亿元,十年增加四倍;同期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从215元提高到944元,增加了约3.5倍。但是,囿于长期所习惯的贫困型或温饱型生活方式,加上产品结构的滞后调整和转换形成的限制,在收入迅速提高的同时,居民家庭不能同步建立起与新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更高层次的日常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嵩
本文主张把人们的资产选择行为区分为投资和投机两类,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得资产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收益,投机的目的在于获得资产持有期间价格上涨的好处。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分析个人资产选择行为,探讨资产市场均衡的形成及其调整,认为人们的资产选择行为会导致经济出现波动。由此,本文强调不能把近年全球严峻的经济形势仅仅理解为金融危机,各国政府普遍推行的旨在稳定金融领域的政策在短期内提高了投机性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对投资性资产参与其中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投机 投资 资产选择 经济波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董昀
19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波动形态发生了从剧烈到平稳的转变。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体制转轨路径从增量到存量、从微观到宏观的转变。当前中国仍存在经济剧烈波动的可能,其根源在于关键领域改革的滞后。政府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影响经济稳定的制度隐患。
关键词:
经济波动 体制转轨 平稳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朝明 丁志帆
不同收入群体在经济波动中蒙受的福利损失是否存在差异性?本文试图就此问题做出回答。本文将递归效用函数纳入Lucas模型,并利用1985—2010年中国城镇七等分收入组和美国城市五等分收入组居民消费数据来系统量化异质性消费者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实证结果表明,对于中国城镇居民而言,同质性偏好假设下,中等收入群体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最小,而且无论收入等级上升还是下降,福利成本均会增大;考虑消费偏好异质性后,相对穷人而言,平抑经济波动能为富人带来更多福利收益;横向对比显示,中国中低收入群体在经济波动中蒙受的福利损失比对应收入阶层的美国居民低,其余收入群体呈现出相对大的波动性。这预示着,经济稳定政策的出台是...
关键词:
递归偏好 经济波动 福利成本 收入分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樊纲
一、中国的经济尚未摆脱以往的循环模式中国自从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三次大小不等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分别是1978—1982,1983—1987,1988—1991年的波动。从1992年起,经济增长的热度回升,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波动周期,也就是进入了第四次周期。在当前宏观经济稳定问题再次突出出来的时候,及时对我国的经济波动进行一些回顾、比较与分析,有利于我们对中国宏观经济运动的特点与问题,有一更清醒、更正确的理解,制定更好的反周期对策。以往的波动及其原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帅 温铁军
中国在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之后,进入了以国内资源资本化为实质的产业资本扩张阶段。在这30年中,出现了3次周期性宏观经济波动,并相应地发生了财税体制的3次重大变迁及土地的3次大规模征占。本文以土地资源资本化的机制、主体及增量收益分配状况的变化为线索,分析了三者的相关关系;描述了产业资本及金融资本在这个资本化过程中形成并高速扩张的趋势;并考察了这个过程中的增值收益分配及成本分摊状况。
关键词:
经济周期 财税体制 土地资本 制度变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易纲 吴任昊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熊豪
作为主要的冲击因子,石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经济周期产生明显影响。分析发现:第一,石油价格波动导致的收入转移效应最终引致世界经济波动产生;第二,石油价格波动能加深世界经济周期振幅,拉长世界经济波动的周期;第三,受双向影响的约束,长期看,石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经济具有"稳定器"的作用。在当前世界经济中,初期大幅下滑的油价加深了本轮世界经济周期的下降幅度,动荡不定的油价预示着未来的世界经济可能呈现"W"形波动。
关键词:
石油价格 世界经济周期 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辉
本文利用1978-2007三十年期间我国投资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波动和经济波动情况进行了态势分析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投资的周期性波动是导致我国的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我国的投资波动既有宏微观经济体制的原因,又有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完善投资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保持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投资波动 经济波动 相关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纲
文章对近年来中国物价水平下降的现象进行了分析 ,试图根据经济理论和可利用的经验数据说明 ,1 996— 1 999年的物价水平下降 ,主要是由于“信贷萎缩”、需求增长率下降所引起的 ,伴随着投资增长率的下降 ,属于典型意义上的通货紧缩 ;而 2 0 0 1年以来出现的物价下降、投资增长率提高的现象 ,需要用生产率提高、成本下降的因素来加以解释 ,属于“有效降价” ,与西方经济在 1 8— 1 9世纪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低物价、高增长具有相似之处。文章还对相应的政策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永琦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际贸易已经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在国际间传导和扩散的重要传导渠道之一。通过在1998-2007年十年间的季度经济数据基础上,用VAR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中美经济波动的国际贸易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中美经济波动的国际贸易传导机制在长期中并不发挥作用,只是在短期内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传导在一定程度上还发挥着作用,并且美国经济波动只有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波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长期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并没有影响。
关键词:
中美经济波动 国际贸易 传导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