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56)
2023(15389)
2022(13128)
2021(12125)
2020(10223)
2019(23000)
2018(22993)
2017(43572)
2016(24202)
2015(27199)
2014(26918)
2013(26323)
2012(24310)
2011(22064)
2010(22385)
2009(21188)
2008(20824)
2007(19302)
2006(16943)
2005(15205)
作者
(70487)
(59457)
(59269)
(56312)
(37025)
(28549)
(26813)
(23228)
(22153)
(21093)
(20211)
(19804)
(18748)
(18745)
(18575)
(18263)
(18219)
(17305)
(17199)
(16904)
(15012)
(14733)
(14501)
(13512)
(13505)
(13456)
(13254)
(13107)
(12121)
(12075)
学科
(94682)
经济(94556)
(70542)
管理(66371)
(51497)
(48409)
企业(48409)
方法(37522)
农业(34066)
数学(32712)
数学方法(32379)
(26693)
业经(26333)
中国(25614)
(24121)
地方(20520)
(19660)
(17323)
(17203)
贸易(17196)
(16732)
(16388)
银行(16341)
(15599)
(14938)
金融(14930)
(14840)
财务(14795)
财务管理(14746)
(14228)
机构
学院(343262)
大学(337190)
(137468)
经济(134397)
管理(126161)
研究(117382)
理学(107982)
理学院(106812)
管理学(104847)
管理学院(104234)
中国(90372)
(80265)
科学(73534)
(70639)
(65635)
农业(62441)
(60981)
业大(58801)
中心(55638)
研究所(55082)
(54593)
财经(50660)
(45769)
(44431)
师范(43910)
北京(43478)
(42756)
经济学(41536)
(41063)
(40298)
基金
项目(227275)
科学(176460)
研究(167152)
基金(161534)
(142018)
国家(140733)
科学基金(118526)
社会(104734)
社会科(98791)
社会科学(98763)
(91839)
基金项目(85389)
教育(76516)
(76023)
自然(75052)
自然科(73272)
自然科学(73249)
自然科学基金(71930)
编号(70342)
资助(64950)
成果(57691)
重点(51752)
(50242)
(49898)
课题(48711)
(47336)
(44892)
创新(44343)
科研(43492)
国家社会(43159)
期刊
(159910)
经济(159910)
研究(97909)
(81595)
中国(74367)
学报(59655)
农业(55061)
(52243)
科学(52154)
大学(44690)
学学(42560)
管理(42333)
教育(37669)
(34340)
金融(34340)
业经(31822)
技术(29448)
(27826)
财经(24812)
经济研究(23723)
问题(21797)
(21296)
(20356)
世界(16548)
业大(16399)
农村(16254)
(16254)
技术经济(16234)
科技(15804)
农业经济(15691)
共检索到518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娜琳  胡晓江  乔家君  
通过对52家地方村庄农户、82家兵团连队职工家庭~1)的调查,分析了处于同一自然环境下、生产类型相似、生产技术水平相当的新疆地方村庄与兵团连队(简称地方和兵团)生产行为主体的农田生产活动。得出如下结论:①兵团与地方农户的农田生产要素投入差距较小,但投入结构差异较大;前者不受非直接投入性要素影响,而后者深受其影响;②兵团农户的农田产出资金额显著高于地方,二者受直接投入性要素的影响均强于非直接投入性要素,但影响因素结构不同;③兵团农户的农田生产效率显著高于地方,且差异显著。二者均与非直接投入性要素的相关性较强,影响因素亦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体制因素对农田投入及生产效率影响显著。最后提出,在农业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乃毅  蒋世辉  赵莺  
以210份实际调研问卷为基础,对比分析新疆地方和兵团农户(职工)借贷需求差异,并运用Probit模型,对两种不同体制下农户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为:兵地农户(职工)在借贷规模、贷款可得性与满足感、民间借贷目的与活跃性、民间借贷规模等方面存在差异;影响地方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有:是否了解信贷政策、总人口数、在校学生数、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占比、家庭周围是否有正规金融网点、距金融网点距离、到达金融网点的时间、信用社是否对您家信用评级并授信;影响兵团职工借贷需求的因素是:男性人口数、累计外出务工人数、近三年是否得到过贷款。据此文章认为应增强地方金融机构服务的主动性,加大兵团地区金融知识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乔家君  吴娜琳  
对200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6团三连的实地调查显示,棉花成本价格、投入产出结构及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整体上农田系统效率高低呈集聚分布、部分相邻田块相差悬殊;单位棉花成本价格与农田系统效率存在空间一致性,与农田投入的空间相似度较低,农田生产效率与单位面积投入的关联亦不强。造成如此的农田系统生产特征及其空间格局,与其发展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棉花成本价格与自然环境(包括微气候和天气状况、自然灾害、地形环境、土壤环境等)、农户自身发展条件(包括农户的年龄结构、家庭学生负担系数、自身思想意识观念、自身技能及其态度等)、体制环境(如兵团的生产制度等)有着密切关联。此外,职工家庭的变故等也会影响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露  朱玉春  
本文利用2015年陕西、山东、河南、宁夏和内蒙古五省1570户农户和100个村庄的数据,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例,利用Tobit模型,选择经济异质性、退出选择、社会异质性和性别四个维度来表征异质性,考虑农户和村庄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异质性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水平较低,经济异质性中,农业收入和小农水供水量的增加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村庄层面的姓氏异质性和是否成立农户用水者协会以及农户层面的是否担任行政职务是影响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三个重要社会异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军  
金融活动已成为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村民的货币收入差异 ,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储蓄行为和贷款行为。不同金融机构相继进入村庄 ,虽然创造了一个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的竞争环境 ,但村民金融服务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状况 ,依然没有好转 ,尤其是在贷款方面。对于金融机构来说 ,满足村民金融服务需求的唯一出路 ,在于金融机构的组织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信用社要想更好的为农民、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这三个创新尤其急迫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博  朱玉春  
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一直是农村公共事务治理领域探讨的焦点话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视阈下如何克服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所面临的集体行动困难将成为实现农村公共事务善治的重要方面。采用"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在对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集体行动困难展开理论剖析的基础上,应用两点分布对博弈模型进行了转换,并使用调研的1600户农户数据对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集体行动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村民的思想意识、经济结构和社会资本三方面对村民的社会理性程度有重要影响,是决定村民是否选择参与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集体行动的关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起华  朱玉春  
厘清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逻辑,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宁夏、陕西和河南三个省份1440户农户入户调查数据,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以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为例,实证分析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选择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比例较低,但大多数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较高。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在细分维度变量中,弱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而强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有显著正影响,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有正影响,但不显著。进一步边际效应分析表明,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提升的边际效应都比较显著,在农户参与意愿提升方面,强连接网络边际效应略大于弱连接网络,而在农户参与程度提升方面,弱连接网络边际效应远大于强连接网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起华  朱玉春  
厘清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逻辑,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宁夏、陕西和河南三个省份1440户农户入户调查数据,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以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为例,实证分析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选择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比例较低,但大多数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较高。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在细分维度变量中,弱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而强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1991年初,中央政研室、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分布在全国29个省、区、市的274个固定观察村点的双层经营体制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其重点之一是,这些村庄集体(指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下同)为农户提供生产服务的情况。274个调查村除个别外大都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娜琳  李小建  乔家君  
根据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团三连2007年与2008年棉田调查,对两年的生产投入、生产效率进行了空间对比,发现93.6%的田块投入减少;投入增加的棉田分散于各个方位,但多为交通中等通达区位;投入率减少程度较大的田块多分布在林带旁。生产效率上处于耕地外围边缘的田块呈高度增长;生产效率变化率成负的田块多离居住区较近或处于耕地边缘;生产效率变化率中等的农田占总数的44.87%,且连片集中分布;无论正向高变化率还是负向高变化率整体上呈分散状态。究其原因,制度的变革降低了棉花生产的投入成本,提高了田间管理效率,并促使职工对区位较差田块的重视。此外,职工对制度变革的态度在相当程度上也影响着农田生产效率,进而影响了棉花生产效率的空间分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董志勇  韩旭  黄迈  
基于"2009花旗-北大中国农村金融调查"数据,本文利用GMM估计法,分析了我国农户储蓄行为的特征与成因。实证发现:第一,农户储蓄与储蓄率均随家庭收入增加而上升。第二,家庭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儿童数及儿童-劳动力比对农户储蓄和储蓄率均有正向影响;家庭成员数对农户储蓄率有显著负影响,但对农户储蓄无显著影响;病人和老年人两个维度对农户储蓄和储蓄率均无显著影响,即没有很强的证据支持生命周期假说。第三,生产活动对农户储蓄有显著影响,但对农户储蓄率没有显著影响,体现在参与养殖业的农户更倾向于储蓄。第四,离最近金融机构的距离与农户储蓄负相关,对农户储蓄率没有显著影响;农户储蓄及储蓄率的相当一部分波动可由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志会  张露  张俊飚  
包容性制度变革已成为农村乃至整个国家发展制度的主流趋势与重要构件。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农业农村部固定观察点1995~2017年村庄层面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估计农业税改革对村庄农田水利投入的影响,考察包容性制度与农村公共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结合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对作用机制开展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以农业税改革为代表的包容性制度变革未能有效激励村庄农田水利投资。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税改革后,农田水利治理缺乏政府权威的组织与协调,导致包容制度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具体表现为,在农业税改革后推行的“一事一议”制度因缺乏政府权威参与,造成农田水利治理陷入集体行动困境;同时农业税改革后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的重复博弈关系不再,也引致基层政府在农田水利供给上出现卸责等相机决策。本文认为,要破解农村公共治理困境,不仅需要建立包容性制度来激活市场和民间组织,而且需要增强政府及其代理机构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荣  蔡书凯  
本文基于集体行动理论框架,利用安徽省稻谷主产区村级调查数据分析村庄规模、收入不均等性、户均耕地规模以及外出打工户数比例等因素对村庄农田灌溉设施建设之集体行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村庄规模和收入不均等性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方向都是先正后负,呈"倒U型"特征,即只有在村庄规模和收入不均等性处于中等水平时,村庄集体行动才容易形成;户均耕地规模对村庄集体行动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外出打工户比例对村庄集体行动存在抑制效应。本文分析结论具有重要政策含义:一是应合理设置村庄规模,不宜过小或过大;二是应认同适度的收入差距,防止收入均等化和两极分化;三是应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户均耕地规模扩张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代芝静  曾起艳  潘伟光  
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缓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贡献度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利用18个省市的微观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农户参与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意愿的整体情况,探讨在区分不同类型村庄公共产品时,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愿意参与村庄交通设施、医疗设施和清洁能源设施供给的农户比例依次为70.4%、65.5%和64.9%,农户参与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的整体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不同地区农户参与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的意愿有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农户参与意愿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中,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对农户参与村庄交通设施、医疗设施和清洁能源设施供给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性别、是否为村干部和心理认知程度对农户的参与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村庄特征和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是影响农户选择参与哪一种类型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要重视政策引导与非正式制度对农户参与供给的积极作用,大力培育建设农户不同维度社会资本,根据村庄发展程度与实际发展需求,合理安排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次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余亮亮  蔡银莺  
研究目的:比较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管制给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户带来的可能福利损失及其差异性。研究方法:期望效用理论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对农民土地发展权及福利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规划管制给东、中部地区农户带来的福利损失分别为42521元/hm2·a和20309元/hm2·a,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户的福利损失是中部地区的2.09倍。东部地区户均耕地远远小于中部,且东部地区的增量建设用地极为有限,所以东部的土地价值大于中部。(2)中部地区发生占用基本农田建房、建坟、改园、取土、挖塘、闲置等禁止性行为的概率为0.39,而东部地区发生这些禁止性行为的概率仅为0.1,说明在耕地保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