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2)
- 2023(8999)
- 2022(6886)
- 2021(5964)
- 2020(4824)
- 2019(10295)
- 2018(10122)
- 2017(19083)
- 2016(10707)
- 2015(11503)
- 2014(11414)
- 2013(11007)
- 2012(9804)
- 2011(8756)
- 2010(8338)
- 2009(7272)
- 2008(7180)
- 2007(6111)
- 2006(5343)
- 2005(4755)
- 学科
- 济(41123)
- 经济(41071)
- 管理(30141)
- 业(29005)
- 企(21906)
- 企业(21906)
- 方法(16357)
- 数学(14440)
- 数学方法(14351)
- 农(14047)
- 中国(13328)
- 业经(10978)
- 财(10340)
- 学(9935)
- 农业(9742)
- 贸(8585)
- 贸易(8582)
- 环境(8374)
- 易(8367)
- 地方(8359)
- 制(7521)
- 发(7001)
- 产业(6966)
- 技术(6796)
- 务(6375)
- 财务(6361)
- 财务管理(6354)
- 银(6227)
- 银行(6173)
- 企业财务(6067)
- 机构
- 学院(151523)
- 大学(151314)
- 济(60027)
- 经济(58958)
- 研究(55564)
- 管理(54563)
- 理学(48232)
- 理学院(47651)
- 管理学(46670)
- 管理学院(46437)
- 农(39765)
- 中国(39059)
- 科学(38658)
- 农业(31964)
- 京(31494)
- 业大(31393)
- 所(30002)
- 研究所(28076)
- 财(25091)
- 中心(24207)
- 江(22179)
- 农业大学(21447)
- 财经(20781)
- 院(19853)
- 经(19102)
- 北京(18856)
- 省(18852)
- 经济学(18671)
- 范(18404)
- 科学院(18275)
- 基金
- 项目(112866)
- 科学(87609)
- 基金(82785)
- 家(77186)
- 国家(76585)
- 研究(72698)
- 科学基金(63568)
- 社会(48125)
- 社会科(45666)
- 社会科学(45652)
- 省(45085)
- 基金项目(44298)
- 自然(43475)
- 自然科(42537)
- 自然科学(42518)
- 自然科学基金(41774)
- 划(38552)
- 教育(32378)
- 资助(31899)
- 编号(26330)
- 重点(26289)
- 发(24988)
- 计划(24322)
- 创(23736)
- 部(23450)
- 科研(22524)
- 创新(22342)
- 科技(21993)
- 业(21937)
- 国家社会(20994)
共检索到210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新星 杜鑫鑫 杨栋 刘琦 牛东红 沈和定 李家乐
为了探究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在低盐水域养殖的可行性,从生存、摄食和生理代谢方面,比较分析不同驯化方式下缢蛏的淡化效果。设置3种不同低盐驯化方式的驯化组(Da组:盐度每48 h下降3的等速驯化组;Db组:盐度每24 h下降1.5的等速驯化组;Dc组:盐度大于10时每48 h下降3,盐度小于10时每24 h下降1的分段驯化组)和未驯化组(Ud组:盐度5),水体盐度从20淡化至5,驯化周期为10 d;检测了各实验组缢蛏的存活率、耗氧率、氨氮排泄率、摄食率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各驯化组缢蛏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Ud组(43%),且Dc组成活率(86%)最高;Dc组缢蛏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均显著低于Da组和Db组;Dc组摄食率显著高于Da组和Db组;Dc组缢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波动最小。由此可见,采用较低淡化速率的分段式淡化模式优势显著,该结果为低盐水域开展缢蛏淡化养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栋 韩雨婷 高葛琪 王杰 牛东红
为研究缢蛏(Sinonovacula contricta)最适的低盐驯化方式,本实验首先设置盐度0、1、2、3、5等5个梯度测定低盐半致死盐度,获得缢蛏96 h低盐半致死盐度为2.005。以此盐度为驯化目标盐度,设置A、B、C 3种不同驯化方式(A组:等速驯化;B组:交替驯化;C组:梯度驯化)对缢蛏进行盐度16到2的低盐驯化处理,驯化到目标盐度后再进行4 d的适应期;记录3种驯化方式下的存活率、潜泥率,检测各组的耗氧率、排氨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驯化到盐度2时C组缢蛏存活率(88%)及潜泥率(90%)显著大于A、B组(P<0.05)。C组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显著高于A、B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驯化到盐度4时达到峰值,且C组显著高于A、B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在驯化到盐度2时达到峰值,且C组显著低于A、B组(P< 0.05)。综上所述,梯度驯化(C)组的低盐驯化方式更有益于缢蛏的低盐养殖。本研究结果为我国内陆低盐水域海水贝类养殖品种的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缢蛏 驯化 低盐 行为 生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海涛 赵志刚 徐伟 罗亮 尚信池 李明帅 刘金雨 王雨 张瑞 郭坤 耿龙武 张晴 杜汝君 丛艳峰
为了探索大鳞鲃经盐度驯化后的血液生理生化、免疫应激的适应性变化,选择体长为(15.09±3.54) cm,体重为(13.66±1.26) g的幼鱼,设置了3个组别,空白组一直处于淡水中养殖,驯化组经4 g/L的盐度适应性驯养7 d后再放入8 g/L的盐度水体中,未驯化组直接放入8 g/L的盐度水体中,测定比较鱼体放入8 g/L盐度水体中第0、6、12、24、48、96和168 小时幼鱼血液生理生化和免疫应激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显示:① 驯化组和未驯化组幼鱼血液中的血常规指标(WBC、Lymph、Mon、Gran、RBC、HGB含量)、血浆生理生化指标(UREA浓度、GLU-G和ALB含量、血浆渗透压)、鳃组织中的ACP、AKP、LDH和肝脏组织中抗氧化指标(SOD、CAT、GSH-Px、MDA含量)在盐度为8g /L的水体中,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② 胁迫初期,驯化组和未驯化组幼鱼的各生化指标在相同组织内到达峰值的时间相同,但驯化组幼鱼血浆中的生理生化指标(WBC、Lymph、Gran、Mon、UREA、GLU-G、ALB、渗透压)和转氨酶(AST、ALT)、肝组织中的抗氧化酶(SOD、CAT、GSH-PX、MDA)上升幅度和峰值大小均显著性小于未驯化组。③ 在8 g/L NaCl盐度胁迫168 h后,驯化组和未驯化组均能够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但驯化组的大鳞幼鱼血浆渗透压、血浆ALB含量均早于未驯化组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研究表明,经4 g/L的盐度驯化后的大鳞鲃幼鱼遭受8 g/L NaCl盐度环境胁迫时,显示出较好的生理生化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
关键词:
大鳞鲃 盐度 生理生化 抗氧化酶 免疫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陶亮 王艺臻 陈宇宽 陈义华 牛东红
以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密度(60粒/m~(2)和120粒/m~(2))和盐度(20和30)对缢蛏渗透调节和抗氧化水平的影响,实验持续72h,检测了缢蛏血淋巴Na~(+)浓度、K~(+)浓度,肝胰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鳃组织中Na~(+)/K~(+)-ATPase活性、钠氢逆向转运蛋白(Na~(+)/H~(+) antiporter)和膜泡质子泵(V-ATPase)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密度和盐度对缢蛏血淋巴Na~(+)浓度、K~(+)浓度无显著交互影响作用(P > 0.05),高盐组Na~(+)浓度、K~(+)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在实验12h和24h时,密度和盐度对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 < 0.05),并且高盐度组和高密度组Na~(+)/K~(+)-ATPase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在各时间点,各实验组SOD活性和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且密度和盐度对SOD活性和MDA含量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 < 0.05);高盐度组和高密度组Na~(+)/H~(+) antiporter基因和V-ATPase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由此可见,高密度和高盐度对缢蛏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水平具有显著交互作用,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究海水贝类对密度和盐度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海涛 徐伟 赵志刚 罗亮 李明帅 刘金雨 王雨 张瑞 郭坤 耿龙武 杜汝君 丛艳峰
为了从血液生理生化、肝脏抗氧化应激等方面研究大鳞鲃(Luciobarbuscapito)对碱度驯化的生理适应性变化,选择体重为(13.66±1.26)g的大鳞鲃幼鱼开展Na HCO3碱度适应性驯化实验,空白组一直处于淡水中养殖,驯化组经20 mmol/L的碱度适应性驯养7 d后再放入40 mmol/L的碱度水体中,未驯化组直接放入40mmol/L的碱度水体中,测定并比较了鱼体放入40mmol/L碱度水体中第0 h、6 h、12 h、24 h、48 h、96 h、7 d幼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肝组织抗氧化系统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显示,驯化组和未驯化组鱼体的血液渗透压、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尿素、白蛋白含量和血小板压积等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肝组织抗氧化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在0 h~7 d的碱度胁迫过程中,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0.05),且驯化组峰值大小均显著性低于未驯化组(P0.05)。驯化组鱼的血常规指标参数和肝脏组织的SOD、CAT出现峰值的时间均晚于未驯化组。驯化组鱼体在高碱度胁迫第7天时,其血液中的尿素浓度、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白蛋白含量、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以及肝组织中的SOD、CAT、GSH-Px、MDA参数均显著性低于未驯化组(P<0.05)。研究表明,大鳞鲃幼鱼经过一定程度的碱度驯化后,在遭受更高碱度的水环境胁迫时,从生理层面反映出机体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关键词:
大鳞鲃 碱度 生理生化 抗氧化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承军 刘健 陈锦辉 吴建辉 李家乐 王玲 沈和定
在海水温度8~11℃,盐度20~22,pH7.4~7.9的条件下,将采自福建宁德的5种规格缢蛏(平均壳长0.7cm、1.4cm、2.0cm、4.0cm、6.0cm分别记为N1、N2、N3、N4、N5,其中N1、N2、N3为稚贝)饥饿6d后投喂单胞藻5d,以淀粉酶活力、纤维素酶活力、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为指标,研究了饥饿再投喂期间不同规格缢蛏消化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过程,对缢蛏的补偿生长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显示,缢蛏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有随个体增大而下降的趋势,总抗氧化能力随个体增大而升高。饥饿阶段:N1组消化酶活力迅速大幅下降,N2、N3、N4组不同程度升高后下降,N5组在饥饿期间无明显...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郝爽 张敏 方佳琪
探究急性温度胁迫下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的氧化应激响应及生理代谢变化,评价缢蛏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本实验将暂养净化后的缢蛏分为7组,分别在4℃、10℃、15℃、20℃(对照)、25℃、30℃、35℃的水浴下温度胁迫6h后,缓慢回复至对照组温度(20℃),检测各组缢蛏鳃及消化腺组织中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T-AOC能力和MDA含量、GSH含量、H_(2)O_(2)含量。结果表明:各指标在经过6h,4、10、30、35℃的胁迫后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相较低温胁迫,在高温胁迫下的SOD、POD、MDA、GSH等指标都有更显著的变化(P<0.05);在24h温度回复后,4℃低温组和35℃高温组的各指标均不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研究表明,低温和高温胁迫均会引起缢蛏鳃和消化腺中抗氧化系统的失衡,导致活性氧的显著变化;SOD、CAT、POD和GSH在机体应对温度胁迫导致的氧化损伤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在极端环境温度变化超过缢蛏的耐受极限,达到致死温度时,机体的抗氧化调节系统失衡,会造成不可修复的氧化损伤,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关键词:
急性温度胁迫 氧化应激 生理代谢 缢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雨 陈爱华 曹奕 吴杨平 姚国兴 王超
为了探究不同盐度胁迫下大竹蛏(Solen grandis Dunker)稚贝的生理状态和存活情况,了解其在不同盐度环境下养殖的可能性,研究了在7个盐度梯度下不同时间大竹蛏稚贝存活率以及抗氧化酶活力。结果表明:1)盐度为10的试验组24 h出现死亡,存活率为(94.74±5.27)%,96 h全部死亡;盐度为16试验组96 h存活率为(86.67±3.34)%;盐度为22、28以及34试验组,96 h全部存活;盐度为40试验组96 h出现死亡,存活率为(76.67±8.81)%;盐度为46试验组12 h出现死亡,存活率为(80.95±10.91)%,24 h全部死亡。可见大竹蛏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2~34。2)大竹蛏不同组织中SOD和CAT活性以肝胰腺最高,外套膜次之,鳃最低。盐度为28的试验组CAT、SOD活性趋于平缓,变化起伏小;盐度为16试验组CAT活性在6 h出现峰值,SOD活性波动振幅大,96 h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盐度为40试验组,CAT、SOD活性在3 h时出现升高,至96 h时低于初始水平。
关键词:
大竹蛏 盐度 抗氧化酶 存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宏 陈敏 孙恬 杜健 王军
探究不同加工方式处理香椿其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对香椿叶进行腌渍、热烫、烘干和冷冻干燥处理,使用Folin-Ciocaileu法测定总酚含量,铁离子还原法和DPPH(二苯代苦味酰肼基)自由基清除率法评价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腌渍47 d,总酚损失约94%,腌渍期间抗氧化性呈先减弱后增强再减弱的波动趋势。热烫7 min后,总酚损失率约为60%,热烫过程中抗氧化活性变化幅度均<10%。经冻干和烘干处理的样品,总酚损失率约为60%和70%,抗氧化活性分别增强约3和2倍。
关键词:
香椿 多酚 加工 抗氧化活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孔祥会 王桂忠 李少菁 艾春香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低温驯化的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肝胰腺中抗氧化酶(SOD、CAT和GPX)活性和脂类过氧化产物MDA含量以及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锯缘青蟹肝胰腺中抗氧化酶(SOD、CAT和GPX)活性随驯化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而MDA含量则是随驯化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其变化正好与抗氧化酶活性相反。Na+-K+-ATPase、Mg2+-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均是随驯化温度的降低而升高;而Ca2+-ATPase活性没有表现出这一明显变化趋势,但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秋丽 陈志龙 谭淑君 王君雁 茅沈丽 林泽铃 蒋守群
为研究小麦-豆粕-花生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单宁复合蛋白对1~48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540只初始体重为(40.33±0.05) g且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快大型麻黄肉公雏按照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单宁复合蛋白1组(基础饲粮添加300 mg/kg单宁复合蛋白),单宁复合蛋白2组(基础饲粮添加500 mg/kg单宁复合蛋白)共3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试验期48 d。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组之间肉鸡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单宁复合蛋白1、2组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尿酸(U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单宁复合蛋白2组血浆中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单宁复合蛋白1组血浆中总胆红素(TBIL)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空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在单宁复合蛋白1组中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单宁复合蛋白2组血浆中微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肝脏中雌二醇(E2)、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以及脂肪合成酶(FAS)活性在单宁复合蛋白1、2组中均显著降低(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晨捷 高权新 施兆鸿 彭士明 王建钢
开展银鲳(Pampus argenteus)试养海域的盐度易随气候降低,且受到一定程度Cu等重金属污染,研究低盐条件下硫酸铜对银鲳的影响十分必要。本实验首先进行银鲳幼鱼低盐度适应,将盐度以4的幅度从24逐步降低至12。稳定后进行硫酸铜胁迫,在盐度12下CuSO4·5H2O浓度梯度设为0、0.1、0.3、0.5 mg·L–1,盐度24下CuSO4·5H2O浓度梯度设为0、0.5 mg·L–1,胁迫持续144 h。通过检测两种鳃离子调节酶:Na+/K+-ATP酶(NKA)和V-H+-ATP酶(VHA),以及3种肝抗氧化活性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龙 周锴 安飞飞 陈松笔 李开绵
分别用50、100、150、200、250 mM NaCl溶液处理蛋黄木薯幼苗,对不同盐浓度下幼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低浓度NaCl处理(≤100 mM)对蛋黄木薯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幼根中SOD、APX和GR的表达量均有所提高;高浓度NaCl处理时(≥150 mM),SOD和APX的表达水平随盐浓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而GR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蛋黄木薯生长受抑制程度也增加。
关键词:
木薯 NaCl处理 抗氧化酶 表达水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浩明 董迎辉 霍礼辉 林志华 王昭萍
研究了Cu2+对缢蛏稚贝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评价;根据96 h LC50值设定10、30、40μg/L 3个Cu2+质量浓度梯度进行暴露实验,以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k)稚贝软体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研究Cu2+污染对缢蛏稚贝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Cu2+对缢蛏稚贝96 hLC50为309.742μg/L;不同浓度Cu2+胁迫下,96 h内缢蛏稚贝抗氧化酶(CAT、SOD)活力发生显著的变化(P<0.05)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峰 张边江 华春 邱念伟
用300 mg/L氯化胆碱(CC)喷施低盐处理下的非盐生植物菠菜叶片,研究了CC对不同浓度NaCl处理的菠菜光合生理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00 mg/L氯化胆碱喷施后,显著促进低盐处理后菠菜净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增加,超氧阴离子(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低于未经CC喷施的。这说明CC可提高菠菜的耐盐性。
关键词:
氯化胆碱 NaCl 菠菜 抗氧化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