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3)
- 2023(2175)
- 2022(1848)
- 2021(1638)
- 2020(1422)
- 2019(3130)
- 2018(3038)
- 2017(5328)
- 2016(3512)
- 2015(3734)
- 2014(3709)
- 2013(3795)
- 2012(3777)
- 2011(3418)
- 2010(3433)
- 2009(3274)
- 2008(3242)
- 2007(2912)
- 2006(2413)
- 2005(2232)
- 学科
- 济(9929)
- 经济(9908)
- 管理(6561)
- 业(5726)
- 学(5463)
- 方法(4603)
- 企(4057)
- 企业(4057)
- 数学(3980)
- 数学方法(3909)
- 农(3019)
- 贸(2473)
- 财(2472)
- 贸易(2471)
- 易(2406)
- 中国(2392)
- 地方(2261)
- 环境(2206)
- 农业(2060)
- 业经(1976)
- 融(1871)
- 金融(1871)
- 制(1800)
- 技术(1795)
- 水产(1719)
- 和(1627)
- 资源(1617)
- 及其(1568)
- 动物(1517)
- 银(1488)
- 机构
- 大学(53123)
- 学院(52021)
- 研究(23707)
- 农(21198)
- 科学(19437)
- 农业(17483)
- 业大(15626)
- 济(15592)
- 经济(15194)
- 中国(15072)
- 所(15016)
- 研究所(14183)
- 管理(13679)
- 京(12088)
- 理学(11803)
- 农业大学(11577)
- 理学院(11562)
- 管理学(11069)
- 管理学院(10994)
- 室(10030)
- 省(9995)
- 中心(9835)
- 实验(9618)
- 业(9505)
- 实验室(9253)
- 重点(8937)
- 科学院(8710)
- 江(8348)
- 院(8308)
- 北京(7610)
共检索到73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展宇 李大勇 刘国宁 孙扬 张治安
【目的】探讨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大豆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生理依据。【方法】选择3个不同产量水平(低产品种、高产品种、中产品种)的9个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种植,在大豆结荚期以后,测定大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结果】在结荚期后,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叶片的SOD、POD、CAT活性表现为高产品种>中产品种>低产品种,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均在鼓粒盛期达到最大,然后下降,高产品种叶片SOD、POD、CAT活性均显著高于低产品种;不同产量...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保护酶活性 丙二醛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淑蓉 高小丽 李云 崔雯雯 冯佰利 高金锋 王鹏科
【目的】比较不同产量水平小豆叶片的光合指标,为小豆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夏播区高产小豆品种"保200112-20"和低产品种"白红5号"、"苏红02-11"为材料,研究不同产量水平小豆开花结荚期主茎各开花节位功能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小豆植株开花后,随着叶片的衰老,各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均逐渐下降,但胞间CO2浓度(Ci)逐渐上升;同一时期不同开花节位叶片的光合性能自上而下逐渐降低,高产品种"保200112-20"的光合性能明显高于低产品种"白红5号"和"苏红02-11"。相关分析表明,小豆籽粒产量与开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黎明 郑殿峰
在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情况下,比较了大豆叶片中保护酶活性的差异,研究了喷药后对叶片同化物代谢的调控效应,为大豆鼓粒(R5)后期抗衰老和生理代谢功能的提高提供参考。试验于2006年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为了避免遗传因子的影响,本研究只选择垦农4号品种为材料,研究对其喷药后叶片内保护酶活性和同化物代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喷药时间的延续,SOD模拟物(SODM)、氯化胆碱(Cc)和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提高了叶片中的SOD和POD活性。其中SOD活性以DTA-6为最高,SODM次之;POD活性则以SODM调节剂的为最高,调节剂Cc次之。此外,DTA-6和SODM在一定程度...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大豆 保护酶 同化物代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天宏 戴震 赵艺欣 曹艳红 刘波 刘轶鸥
对大豆植株进行紫外(UV-B)辐射增强试验,研究了UV-B增强对大豆籽粒产量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导致大豆株粒数、百粒质量及株粒质量下降;大豆叶片MDA含量、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增加;SOD活性呈波动性变化,除在分枝期有所升高,其余各时期均低于CK处理;CAT活性除在结荚期显著升高,整个生育期呈下降趋势,且总体表现为大于CK处理;POD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各个时期均高于CK处理。说明紫外辐射增强使大豆叶片受到活性氧损伤,抑制了大豆的正常生长,从而导致大豆籽粒产量降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燕芳 孙计平 尚晓颖 李雪君 孙焕 朱景伟 平文丽 董玉西 任周营 侯咏 李旭辉 俎焕新
以中烟100、豫烟9号为试验材料,利用防雨棚盆栽人工模拟干旱胁迫逆境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烟草叶片膜质过氧化程度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初期,2个品种的膜质过氧化反应较为一致,但随着干旱处理加剧,中烟100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的丙二醛含量增幅均显著高于豫烟9号;豫烟9号在重度干旱胁迫下SOD、POD和PAL的活性明显高于中烟100。团棵至现蕾期,中烟100各处理的SOD活性大幅度增加,且差异显著;豫烟9号的SOD活性中度和重度胁迫下较团棵期略有增加,但增幅显著低于中烟100;POD活性中度胁迫下豫烟9号的增幅低于中烟100,重度胁迫下高于中烟100;豫烟9号三个处理的PAL活性增...
关键词:
烟草 抗旱 丙二醛 保护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引弟 徐克章 季平 张鹏 徐晨 李大勇
【目的】分析新老大豆品种各生育期不同节位产量及叶片性状的变化,为吉林省大豆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29年育成品种元宝金、1941年育成品种金元1号、1999年育成品种吉农7号和2000年育成品种吉林45号为材料,比较新老品种不同节位产量与净光合速率、叶面积、光合能力、叶片干质量、比叶质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各大豆品种在整个生育期间不同节位的叶片性状不同;元宝金和金元1号在生育前期中下部节位叶片的叶面积大,净光合速率、光合能力和叶绿素含量高,而生育后期叶片功能下降较快;吉农7号和吉林45号在生育后期中上部节位叶片的叶面积大,净光合速率、光合能力和叶绿素含量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闻祥成 田华 潘圣刚 莫钊文 李妹娟 唐湘如
为了探索施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后对水稻产量及灌浆结实期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象牙香占与增城丝苗为实验材料,在水稻破口期喷施赤霉素(GA处理)、芸苔素内酯(BR处理)溶剂和喷施清水处理(对照处理,CK)。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CK)相比,GA和BR处理均能提高象牙香占与增城丝苗的产量,增产幅度GA处理为15.98%、4.83%,BR处理为6.48%、9.78%;GA与BR处理水稻在灌浆结实期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K处理;GA与BR处理在水稻灌浆结实前期(齐穗后10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灌浆结实后期(成熟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于CK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
关键词:
生长调节剂 水稻 保护酶 产量 叶面施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牛巧龙 曹高燚 杜锦 苏东伟 万鹏 田秀平
为了研究玉米不同生育期叶片酶活性在不同施氮水平的差异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阐述酶活性的变化特性,探讨玉米高产节肥的适宜施氮量。选用天津市主推玉米品种中单509,设置5个施氮水平,测定不同生育期叶片的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玉米产量。2年试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先升高后下降,呈单峰曲线变化,理论施氮量达到137.01 kg/hm2时,产量达到最大值。玉米叶片中NR、SOD、POD和CAT活性也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单峰
关键词:
玉米 氮肥 酶活性 叶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萍 侯万伟 刘玉皎
选用16份不同来源的基因型蚕豆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蚕豆苗期植株形态和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并探讨了这些指标与蚕豆品种抗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蚕豆植株生长,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抑制作用明显,并且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轻度干旱胁迫下,敏感型蚕豆品种的株高、茎粗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底部叶片干枯,影响植株正常生长;耐旱和中抗旱型蚕豆品种抑制作用不显著,植株生长良好。重度胁迫下,中抗旱型蚕豆品种胁迫指数小,抗旱系数高,表现出明显的抗旱能力;耐旱型蚕豆品种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也表现出弱抗旱性。3种保护性酶活性整体上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呈现出先升后降的...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蚕豆 植株形态 保护性酶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春慧 申明 张治平 张诚 孙连城 阮书存 汪良驹
以泗洪县和兴化市两地区主栽的大豆品种‘高丰1号’和‘大豆王’为材料,研究了喷施氨基酸肥料对植株叶片光合特性、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氨基酸肥料能够显著提高大豆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Pn)、PSⅡ反应中心最大量子效率(φPo)和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QA-以远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o),减少PSⅡ反应中心吸收光能用于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其中泗洪‘高丰1号’的φPo值增加9.5%,兴化‘大豆王’的ψo值增加23%。氨基酸肥料处理还显著增加产量,‘高丰1号’的百粒质量增加10%,单株产量增加39%,每m2产量增加64%;‘大豆王’的百粒质量增加8.6%,单株产量增加2...
关键词:
氨基酸肥料 大豆 光合作用 产量 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延丽 田吉林 翟丙年 诸海涛
【目的】确定黄瓜氮素营养缺乏诊断的最佳时期、最佳部位和临界浓度。【方法】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不同氮素水平(0,70,140,210和280 mg/kg)下,黄瓜不同生育期(幼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不同叶位叶片的SPAD值、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和叶柄硝态氮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黄瓜不同叶位叶片的SPAD值对施氮水平反应的敏感程度存在显著差异。随施氮量的增加,黄瓜各叶位叶片SPAD值均有所增加,但不同叶位叶片SPAD值增长的幅度明显不同;黄瓜叶片的SPAD值、NRA和叶柄硝态氮含量3个参数的变化,因黄瓜生育时期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幼苗期和开花期三者显著相关,开花期叶片SPAD值和叶柄硝态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亚亮 张治安 赵洪祥 马学敏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超高产玉米叶片保护酶活性变化规律的影响,为玉米超高产模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高产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氮肥总量一定的条件下,按分配比例不同设6个处理:N1.底肥100%;N2.底肥80%,拔节期追施20%;N3.底肥80%,拔节期追施10%,吐丝期追施10%;N4.底肥60%,拔节期追施40%;N5.底肥60%,拔节期追施30%,吐丝期追施10%;N6.底肥60%,拔节期和吐丝期均追施20%,研究氮肥不同比例分期施用对玉米产量、叶片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叶绿素(Ch...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鑫 魏永祥 郭丹 孙斌 王兴东 刘成
【目的】利用越橘品种‘密斯梯’叶片常绿、需冷量低的特点,研究设施条件下不同打破休眠方式处理对‘密斯梯’越橘功能叶片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物候期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机制,为设施越橘提早休眠、提早打破休眠、提早成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密斯梯’越橘为试材,设2种打破休眠处理和1个对照:9月22日入冷库休眠、10月8日出库升温,低温持续时间384 h为处理1;11月4日棚内休眠、11月20日升温,低温持续时间384 h为处理2;不休眠、低温持续时间0 h为对照。在花序伸出期至果实成熟期测定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抗坏血酸氧化酶(ASP)活性和光合生理参...
关键词:
越橘 休眠 光合特性 保护酶活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玉玲 李爽 王文佳 马泽众 刘丽君 董守坤
以黑农44(耐旱型品种)和黑农65(敏感型品种)为材料,采用EM-50和称重法相结合控制水分,在初花期设置不同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干旱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大豆叶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呈升高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抗氧化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最大值出现在中度干旱胁迫,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最大值则出现在轻度干旱胁迫;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SASC)、羟自由基清除能力(HRS)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重度干旱条件下,耐旱型品种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均显著大于敏感型品种。膜脂过氧化作用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强呈逐渐升高趋势,敏感型品种显著大于耐旱型品种。以上结果表明,黑农44适应和抵御干旱的能力显著大于黑农65。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瑞冬 阚魏 蒋文春
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含量是影响高粱产量的重要生理指标。以目前辽宁省主推高粱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生育中后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含量与高粱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辽杂10、辽杂18、锦杂100的产量较高,达到8100.00kg·hm-2以上,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开花期6个品种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含量高于灌浆期,且高产品种两个时期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含量高于低产品种。生育中后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含量高,有利高粱穗粒数的增加和籽粒产量的形成。
关键词:
高粱 产量 硝酸还原酶活性 叶片含氮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