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70)
- 2023(2706)
- 2022(2445)
- 2021(2345)
- 2020(2133)
- 2019(4657)
- 2018(4673)
- 2017(8266)
- 2016(5219)
- 2015(5909)
- 2014(6119)
- 2013(5848)
- 2012(5917)
- 2011(5386)
- 2010(5519)
- 2009(5169)
- 2008(5672)
- 2007(5216)
- 2006(4600)
- 2005(4189)
- 学科
- 济(16637)
- 经济(16608)
- 管理(11728)
- 业(10534)
- 企(8855)
- 企业(8855)
- 学(8430)
- 方法(7579)
- 数学(6101)
- 数学方法(5891)
- 中国(4460)
- 财(4210)
- 农(4200)
- 制(3717)
- 理论(3631)
- 贸(3558)
- 贸易(3554)
- 易(3438)
- 业经(3125)
- 和(3023)
- 地方(2999)
- 融(2953)
- 金融(2949)
- 教育(2935)
- 银(2779)
- 银行(2749)
- 农业(2638)
- 行(2610)
- 体(2552)
- 及其(2454)
- 机构
- 大学(81052)
- 学院(78493)
- 研究(33332)
- 科学(25913)
- 农(24287)
- 济(23496)
- 中国(23090)
- 经济(22772)
- 管理(22574)
- 所(20363)
- 农业(19817)
- 理学(19113)
- 京(18885)
- 研究所(18881)
- 理学院(18763)
- 管理学(17932)
- 管理学院(17808)
- 业大(17794)
- 中心(14289)
- 江(13091)
- 省(12923)
- 农业大学(12661)
- 室(12466)
- 北京(11971)
- 院(11656)
- 实验(11467)
- 财(11399)
- 范(11303)
- 业(11222)
- 技术(11063)
- 基金
- 项目(53011)
- 科学(38526)
- 基金(36553)
- 家(36050)
- 国家(35771)
- 研究(30662)
- 科学基金(27522)
- 省(21233)
- 自然(21163)
- 自然科(20725)
- 自然科学(20715)
- 自然科学基金(20305)
- 划(19116)
- 基金项目(18673)
- 资助(16601)
- 社会(16305)
- 社会科(15213)
- 社会科学(15208)
- 教育(14368)
- 计划(13560)
- 科技(13401)
- 重点(13055)
- 发(11170)
- 编号(11156)
- 科研(10976)
- 部(10729)
- 专项(10463)
- 成果(10402)
- 创(10212)
- 农(10090)
共检索到122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琴 张薇娜 朱媛媛 胡秋辉
【目的】对不同产地的不同品种苦荞中多酚在壳、麸皮和粉中的含量以及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性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研究,为苦荞的育种及深度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Folin-酚法测定来自3个省份的17个品种苦荞的壳、麸皮、粉及全谷中的总酚含量,用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HPLC/MS)结合串联质谱法(MS/MS)对多酚的成分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并用DPPH和ORAC法对不同样品的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比较。【结果】Folin-酚法和HPLC法测定结果均表明,苦荞麸皮中的总酚含量最高,按HPLC法测定结果,17个品种苦荞麸皮中总酚平均含量为4 410.23 mg/100 g,分别是壳和粉中总酚平均含量的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琛 蔺蓓蓓 苏鹏超 周天华 张小莺 郑红星 田慧玲 冯振斌 刘祥
[目的]比较4个不同产地红天麻的多酚含量、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为天麻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4个产地(陕西、云南、贵州和四川)的红天麻为原料,提取红天麻中的游离酚和结合酚,采用FolinCiocaileu比色法测定总多酚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ILC)分析其多酚组成。通过测定红天麻多酚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4个产地红天麻的游离酚含量为371.57~442.62μg/g,结合酚含量为65.34~83.10μg/g,游离酚含量占总多酚的84.3%以上,约为结合酚的5.4倍。4个产地红天麻总多酚含量为436.91~525.72μg/g,总多酚平均含量为486.27μg/g,其中陕西汉中红天麻总多酚含量最高。4个产地红天麻中主要多酚组分为荭草素、表儿茶素、咖啡酸、肉桂酸、对羟基苯甲酸。体外抗氧化结果显示,4个产地红天麻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相同质量浓度结合酚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游离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50)(达到50%抑制效果时的质量浓度)为1.35~9.62 mg/mL,清除羟自由基的IC_(50)为2.65~28.58 m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_(50)为1.01~7.11 mg/mL。抗氧化活性综合(APC)指数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红天麻游离酚的APC指数均明显低于结合酚,其中贵州大方红天麻结合酚的APC指数最高,为96.04%,抗氧化活性最强;陕西汉中红天麻结合酚的APC指数为74.91%,抗氧化活性次之。[结论]4个产地红天麻多酚组成均较为丰富,且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红天麻 多酚 抗氧化活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健 杨颖 赵明烨 王军 陈敏
通过香椿多酚在贮藏过程中抗氧化性的变化,探究贮藏条件对香椿中功能性质的影响。将香椿在0、5、10℃的温度下分别贮藏一定时间后,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DPPH法)和铁离子还原比色法(FRAP法)来评价其多酚抗氧化性的变化,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样品中多酚的变化。贮藏后的香椿,其多酚的抗氧化性均在第4天时达到最高,且该变化与香椿中主要的3种多酚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有关。贮藏温度、时间对于香椿多酚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有着一定的影响,香椿的抗氧化性主要取决于酚酸类物质的变化。
关键词:
香椿 多酚 抗氧化性 贮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艳萍
从苦荞叶中提取抗氧化性物质,用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及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作用,并采用碘量法研究了苦荞叶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及与其他物质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苦荞叶中总黄酮含量为57g/kg;苦荞叶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有效延缓油脂脂质过氧化反应;随着苦荞叶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抗氧化作用增强,最有效的添加量为2g/kg;VC、VE和柠檬酸对苦荞叶提取物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增效次序为VC>VE>柠檬酸;苦荞叶提取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关键词:
苦荞叶 黄酮 抗氧化作用 协同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红艳 李雨浩 岑浩彬
以湖南安化天尖、茯砖及广西六堡3种黑茶为考察对象,研究黑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性能。针对超声波不同提取条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黑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的能力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热水复合浸提法提取黑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提取功率250 W,提取固液比1∶25,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45min,茯砖黑茶中茶多酚的提取率5.21%;同时测得茯砖黑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但与
关键词:
黑茶 茶多酚 提取 抗氧化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志西 李元瑞 葛蕾 司翔宇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苹果渣多酚化合物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影响显著,其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超声功率225W,提取时间20min。苹果渣多酚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与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苹果渣多酚提取物对清除羟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均有较强的作用,清除率和抑制率分别达到91.1%和93.4%。
关键词:
苹果渣 超声提取 多酚 抗氧化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红 董硕 熊颖 谷明灿 郭凯军
【目的】氧化应激在畜牧业生产中普遍存在,诱发氧化应激的因素很多,热应激是诱发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氧化应激能够影响动物生长性能,甚至造成动物死亡,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植物多酚因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效日益而受到关注。故研究不同剂量板栗总苞多酚对常温和高温热应激条件下肉鸡生长、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包括两个试验。试验一:将400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雄性雏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阳性对照组,饲喂日粮为基础日粮中添加0.15%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BHT)添加剂预混料(其中BHT含量0.015%);Ⅲ—Ⅴ组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符晨星 贺建华 侯德兴
采用Folin-Ciocalteu法对荷叶、枳实和水皂角3种中草药提取物的多酚定量,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清除自由基能力的评估。结果表明,经过粗提后,多酚含量最高的是枳实提取物,多酚含量为(462.5±19.28)mg/g,其次是荷叶和水皂角提取物,分别含多酚(293.8±78.57)和(270.3±28.53)mg/g。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的是水皂角提取物,其次是荷叶和枳实提取物,IC50值分别为(0.021±0.003)、(0.037±0.007)和(0.061±0.010)mg/mL。抗氧化性测定结果显示,3种中草药的抗氧化性与其酚类物质含量并不呈正相关。
关键词:
中草药 抗氧化性 多酚含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熊颖 禹霖 柏文富 李建挥 严佳文 聂东伶 吴思政
【目的】研究不同蓝莓品种果实的品质特征、抗氧化物质含量、抗氧化能力以及多酚组成的区别,为蓝莓产品开发和生物活性物质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灿烂’‘乡铃’‘园蓝’‘昂丝萝’‘顶峰’5个适宜湖南种植的兔眼蓝莓品种果实为材料,采用直接测量法对5个品种蓝莓的品质特征(单果质量、含水量、硬度、总酸、可溶固形物、固酸比)进行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果实的抗氧化物质含量(总酚、总黄酮、总花色苷)和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采用HPLC对果实中多酚组成进行分析。【结果】5个蓝莓品种的果实品质特征、抗氧化物质含量、抗氧化能力和多酚组成均有显著性差异。‘灿烂’和‘园蓝’果实较大,单果质量分别为1.72±0.07和1.14±0.08 g,固酸比较高,分别为6.33±0.37和5.09±0.10,3种抗氧化物质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个品种,它们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8.80±1.87%和40.51±0.38%以及40.11±1.02%和40.93±0.96%,抗氧化能力明显较弱,因此适合鲜食。‘乡铃’和‘昂丝萝’固酸比分别为4.49±0.45和4.80±0.11,含水量较低,分别为81.74±0.16%和82.40±0.24%,3种抗氧化物质含量分别为4.12±0.06 mg GAE/g、0.61±0.03 mg RE/g和1.09±0.03 mg/g以及3.73±0.14 mg GAE/g、0.97±0.02 mg RE/g和0.92±0.02 mg/g,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在5个品种中均为中等,因此既适合鲜食也适合果干类食品加工。‘顶峰’固酸比适中但含水量高达83.20±0.15%,果实中3种抗氧化物质含量较高,分别为4.63±0.13 mg GAE/g、0.72±0.02 mg RE/g和1.15±0.11 mg/g,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0.39±0.37%和50.99±1.29%,抗氧化能力明显强于另外4个品种,因此‘顶峰’适合果汁类功能食品加工。HPLC结果表明蓝莓果实中至少含有12种多酚,其中绿原酸和表儿茶素是含量最高的2种多酚,含量分别在45.77%和4.22%以上。‘灿烂’果实中的多酚组成最为复杂,至少有12种,‘园蓝’果实中仅检测出绿原酸和表儿茶素。【结论】不同蓝莓品种的品质特征、抗氧化物质含量、抗氧化能力和多酚组成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品种进行种植,对于消费水平高、鲜食蓝莓需求量大的地域和旅游区附近可适量加大推广‘灿烂’和‘园蓝’蓝莓种植面积,对鲜食蓝莓需求量少、以深加工为主的地域可推广种植种‘乡铃’‘昂丝萝’和‘顶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华 李放 李航宇 葛军勇 徐东旭 康玉凡
为探明硒对蚕豆籽粒产量、硒含量、营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的影响,以"崇礼蚕豆"和"凤豆6号"2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5个土壤施硒水平(Na2SeO3,以Se计0、3.1、6.2、12.4和24.8mg/kg)对硒在蚕豆籽粒中的富集规律、营养物质含量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硒浓度能够提高蚕豆籽粒产量,而高浓度硒则降低蚕豆产量;施硒能够显著提高蚕豆籽粒硒含量(崇礼蚕豆和凤豆6号分别较对照提高21.3~35.8和4.97~7.60倍),籽粒硒含量与施硒浓度之间呈对数关系;硒同时可以影响籽粒中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和单宁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卫春 焦卫民 刘福柱 牛竹叶 高玉鹏 吴艳丽
【目的】探讨日粮中添加茶多酚对肉鸡生产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将2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鸡180只随机分为3组(公母各半),日粮分别添加0(对照组(Ⅰ)),200(试验组(Ⅱ)),400(试验组(Ⅲ))mg/kg茶多酚,试验期为21 d。42日龄时每组重复抽取4只鸡(公母各半)采血并取胸肌,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血浆和胸肌4℃冷藏1,3,5,7,9 d时的丙二醛(MDA)含量,并测定总增重、料肉比和全净膛重。【结果】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茶多酚,均能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屠体性能,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公、...
关键词:
茶多酚 肉仔鸡 抗氧化物酶 丙二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符群 徐明慧 王振宇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红松种鳞多酚类物质以高效获取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酚。以多酚得率、DPPH·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多酚得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酚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nHnken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松种鳞多酚的数学模型回归显著,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52 min、超声温度53℃、超声功率300 W。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可达27.80 mg/g,多酚得率与同温度水浴240 min得率相同,提取时间缩短2 H。此条件下提取的松多酚对DPPH·清除的iC50值为20.72μg/m ...
关键词:
超声 多酚 提取 抗氧化 红松种鳞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可珂 陈红艳 廖蓉苏 贠延滨
研究北京地区栽种的5种不同品种玫瑰花中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能。设计正交试验,确定玫瑰花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和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体系进行抗氧化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h,液料比(V(乙醇(φ=65%))∶m(玫瑰花粉))30mL∶1g;妙峰山玫瑰中黄酮含量最高,为66.040mg/g;5种玫瑰花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DPPH自由基(DPPH.)的能力,且其清除能力和黄酮提取液浓度呈正相关;其中妙峰山玫瑰中总黄酮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清除O2-.和DPPH.的半抑制浓度(IC50)...
关键词:
玫瑰花 黄酮 提取 抗氧化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宇旌 李新华 张勇 冯冲
将紫花苜蓿黄酮粗提物以0.02%,0.05%,0.2%,0.5%,1%的比例加入到猪油中,70℃恒温保藏,定期取样用Na2S2O3-I2滴定法测定POV值,并与0.02%BHT、0.05%VC的抗氧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添加苜蓿黄酮粗提物对猪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其中以添加0.2%者抗氧化效果最佳,但不如BHT和VC效果好;另外VC和VE等对苜蓿黄酮粗提物具有明显的协同抗氧化作用,效果优于单独添加0.2%黄酮粗提物和VC、BHT。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黄酮粗提物 猪油 抗氧化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