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58)
- 2023(4044)
- 2022(3529)
- 2021(3305)
- 2020(2926)
- 2019(6457)
- 2018(6471)
- 2017(11829)
- 2016(7194)
- 2015(8042)
- 2014(8175)
- 2013(7945)
- 2012(7740)
- 2011(6936)
- 2010(7053)
- 2009(6510)
- 2008(6893)
- 2007(6292)
- 2006(5563)
- 2005(4984)
- 学科
- 济(25810)
- 经济(25776)
- 管理(16586)
- 业(15845)
- 方法(13287)
- 企(12526)
- 企业(12526)
- 数学(11468)
- 数学方法(11245)
- 学(9871)
- 农(7247)
- 中国(5878)
- 财(5637)
- 贸(5405)
- 贸易(5402)
- 易(5249)
- 业经(4978)
- 理论(4885)
- 农业(4704)
- 制(4655)
- 地方(4127)
- 教育(4107)
- 壤(3884)
- 土壤(3871)
- 环境(3851)
- 和(3715)
- 融(3674)
- 金融(3672)
- 银(3611)
- 银行(3566)
- 机构
- 大学(109047)
- 学院(106909)
- 研究(41517)
- 济(36567)
- 经济(35674)
- 管理(34948)
- 科学(30693)
- 农(30286)
- 理学(30087)
- 理学院(29635)
- 中国(29055)
- 管理学(28745)
- 管理学院(28570)
- 农业(24555)
- 京(24248)
- 所(24096)
- 业大(23607)
- 研究所(22464)
- 中心(18115)
- 江(16945)
- 农业大学(16325)
- 财(16100)
- 北京(15265)
- 省(15160)
- 范(14715)
- 院(14422)
- 师范(14421)
- 室(13945)
- 科学院(13638)
- 技术(13480)
- 基金
- 项目(74120)
- 科学(55307)
- 基金(52058)
- 家(49796)
- 国家(49413)
- 研究(46182)
- 科学基金(39080)
- 省(29627)
- 自然(28246)
- 自然科(27593)
- 自然科学(27581)
- 基金项目(27556)
- 自然科学基金(27082)
- 社会(26802)
- 划(26279)
- 社会科(25277)
- 社会科学(25268)
- 资助(22223)
- 教育(21668)
- 重点(17787)
- 计划(17414)
- 编号(17257)
- 科技(16580)
- 发(15864)
- 部(15501)
- 科研(14947)
- 创(14906)
- 成果(14841)
- 创新(14058)
- 农(13449)
共检索到157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卓蔚 谷文超 许凌峰 周浓 尹福强 詹万龙 赵晶晶
【目的】研究滇重楼根茎及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的分布规律,分析栽培品与野生品中无机元素含量的差异,为滇重楼规模化种植及缓解野生资源危机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波消解仪对滇重楼根茎及根际土壤进行消解,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15种无机元素进行测定,并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产地滇重楼根茎及根际土壤中各无机元素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滇重楼根茎中Ca、Mg、Fe、Al、Na、Cu、Zn、Mn和Ba元素含量较高,根际土壤中Fe、Al、Ca、Mg、Na、Mn、Ba和B元素含量较高;野生品根茎中Mg、Ca、Al、Fe、Cu、Zn、Mn、Ba、B、Co、Ni元素含量整体高于栽培品,野生品根际土壤中Na、Mg、Al、Fe、Mn、B、Co、Se、Sb元素含量整体高于栽培品根际土壤。从变异系数来看,野生品根茎中(Zn、Ba、Co)和根际土壤中(Mg、Ca、Mo、Sb)元素变异系数大于100%,说明上述无机元素在野生品根茎、根际土壤中的分散程度较大,受野生生长环境影响较大;栽培品根茎中各无机元素变异系数均小于100%,栽培品根际土壤中Mg、Ca、Ba和Sb元素变异系数大于100%,说明栽培品根茎受栽培产地环境影响较小。由主成分分析可知,Al、Fe、Cu、Zn、Mn、Co、Se等元素为滇重楼根茎中的特征性无机元素,在Zg-4根茎中含量最为丰富;Mg、Al、Se、Ca、Mo等元素为滇重楼根际土壤中的特征性无机元素,在Yt-3产地根际土壤中含量最为丰富。【结论】大部分无机元素含量在野生品根茎和根际土壤中较栽培品高,且根茎与根际土壤中的无机元素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说明滇重楼对无机元素的吸收与各产地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在不同地区人工栽培滇重楼时需因地制宜科学施肥。
关键词:
滇重楼 根茎 根际土壤 无机元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鹏 罗建勋 王刚
【目的】探究川黄檗不同树龄各部位和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规律,以及矿质元素和土壤因子相关性,以期为川黄檗幼龄林营养诊断、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川黄檗1~3年生苗木为试材,对不同部位(叶、当年生枝和根)和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根际土壤与不同部位间以及各部位中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进而评价不同部位对土壤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富集能力。【结果】1)不同树龄和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且随着树龄的增加,叶中N、Ca、Cu和Zn,当年生枝中P和Cu以及根中Mg含量显著下降(P <0.05)。2)不同树龄根际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显著(P <0.05),随着树龄增加,Ca、Mn和Zn含量显著增加(P <0.05),Fe含量显著下降(P <0.05);元素含量大小为:N> K> Ca> Fe> P> Mn> Mg> Cu> Zn。3)川黄檗对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对Ca、Mg的富集能力较强,对N、P和K的富集能力居中,对Fe、Mn和Cu的富集能力较低。4)叶中K与P,当年生枝及根中的N与K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 <0.05),各部位N与多种元素相关性显著(P <0.05);土壤中元素与叶、根中多种元素显著相关(P <0.05)。【结论】川黄檗幼龄林不同生长年限各部位及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各部位元素之间及与土壤中矿质元素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不同部位对矿质营养元素具有不同的富集能力。依据研究结果,川黄檗幼龄林施肥时应该注意补充叶中N、Ca、Cu和Zn,同时合理搭配P和Mg等元素,注意用量的协调,保证植株营养均衡。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有军 汪培军 沈天鹏 夏国华 何福基 戴诗文 陈全明
为鉴定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道地性药材,采用滑走切片法制作永久制片,在显微水平上比较了不同产地白术的解剖特征。试验表明,木质部宽、树皮宽、木皮比(木质部与韧皮部宽度比)、导管密度、油室直径和油室密度等参数在不同产地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反映了不同产地的白术根茎在解剖构造上的不一致性;但差异的表现却不尽相同,错综复杂,引起差异的遗传和环境上的因素在解剖构造上是一个综合表现。油室面积比例可作为衡量有效成分的一个较好的指标。表7参16
关键词:
植物学 白术 根茎 植物解剖 油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印 何忠俊 段艳涛 梁社往 熊俊芬 曾睿 范茂攀
通过对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主要分布区25个县(市)、75个采样点根茎的总皂甙、多糖含量与土壤全K和速效K含量的相关分析,探讨了土壤K素营养在滇重楼品质形成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土壤全K和速效K含量与根茎中总皂甙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根茎中多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茎总皂甙和多糖含量与根茎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丰富的土壤全K和速效K供应有利于滇重楼根茎总皂甙和多糖的合成与积累。
关键词:
滇重楼 土壤K素 皂甙 多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毛玉东 梁社往 何忠俊 韦建荣 樊启龙
研究了土壤pH对滇重楼生长状况、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及根茎总皂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茎增长率、茎叶鲜重、根数、根系鲜重、根长随pH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根茎增长率以pH 6.54最高,茎叶鲜重、根数、根系鲜重、根长以pH7.42最高。土壤pH对滇重楼各器官N、P、K含量的影响规律各异:土壤pH对新老根茎、根系氮含量有显著的影响,但对茎叶氮含量影响不大;新老根茎磷含量随土壤pH升高而增加,而茎叶和根系磷含量则有相反趋势;土壤pH对根系和茎叶钾含量的影响远大于对根茎钾含量的影响。新老根茎总皂甙含量随土壤pH升高而增加。综合考虑土壤pH对滇重楼生长、营养状况、药用部位生物量积累和总皂甙含量的影响,...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任传义
本文针对核桃样品建立了ICP-MS多元素测定方法和判别模型,为核桃地理标志产品的原产地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通过建立微波消解-ICP-MS和微波灰化-ICP-MS方法,测定了核桃中35种元素,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等方法,建立了不同地区核桃判别模型,并成功对核桃产地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优化微波消解程序和ICP-MS仪器测定条件,建立了微波消解-ICP-MS测定核桃中19种微量和痕量元素的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4778.4μg kg-1,加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宋卫科 何佳庆 杨丽红 卢鑫 李捷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修复过程中,所选取的恢复植物对其所需的中量、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影响和改善边坡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高速公路典型护坡物种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土壤深度紫穗槐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主要中量和微量元素有效含量及其根际对元素的富集效应。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铁和铜以及中量元素镁根际有效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P 0.05);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铁、锰、铜、镁有效含量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锌、钙有效含量随土壤深度变化无明显变化趋势;紫穗槐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各元素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且根系对铁、铜、钙、镁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富集效应。研究表明,高速公路边坡栽植紫穗槐可维持和改善土壤中量和微量元素稳定,进而存在抵御边坡水土流失的潜在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珍明 张清海 林绍霞 崔斗斗 林昌虎
为了解不同生态环境下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含量的剖面特征,为鸟王茶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基础依据,采用室内分析测试技术和室外实地考察,对鸟王茶产地土壤和剖面土壤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中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平均含量差别很大,野生茶园的全Fe和全Zn含量最高,分别是39 646和6131 mg/kg,天然林地的全Mn、全Cu和全Mo的含量最高,分别是163.92、13.22和1.23 mg/kg;野生茶园的有效Fe、有效Mn、有效Zn和有效B含量最高,分别是148.47、31.12、5.46和0.32 mg/kg,天然林地的有效Cu含量最高,为1.32 mg/kg;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剖面...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文 焦鹏宇 唐楚珺 杜大俊 刘先 胡亚林 王玉哲
以中亚热带不同林龄(7、15、24和34 a)杉木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浸提态矿质养分含量,并分析了不同林龄杉木林对各矿质养分的根际效应.结果表明:随林龄增大,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均呈下降趋势,而土壤含水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含量随林龄增大呈下降趋势,K、Ca和Mg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中龄林到近熟林阶段均显著降低,在近熟林到成熟林阶段均没有显著变化;微量元素Fe和Zn含量在不同林龄间没有显著变化,Mn和Cu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非根际土壤pH与K、Ca、Mn和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根际土壤pH与P和C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际土壤含水率与Mg和Al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非根际土壤含水率与N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幼龄林和中龄林对土壤矿质养分的根际效应均为正效应,而近熟林和成熟林对K、Na、Cu和Fe的根际效应显著降低.综上,在杉木近熟林阶段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显著降低,应注意该阶段的养分供给;同时,为实现杉木人工林可持续性经营,应注意杉木生长期土壤pH的调节.
关键词:
杉木 林龄 矿质养分 根际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贵斌 曹福亮
应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土壤水分含量对1年生落羽杉实生苗的营养吸收及分配的影响。试验共有5种处理,即W1(淹水,水深为土壤表面以上5cm)、W2(渍水,水面与土面保持水平)、W3、W4、W5(土壤含水量分别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5%、50%和25%),处理时间为130d。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落羽杉根、茎和叶中全N质量浓度均逐渐升高,根、茎、叶中全P质量浓度则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以W3水分处理最高,根、茎和叶中全Ca、全K、全Na、全Mg、全Fe质量浓度则有不同的变化趋势;(2)所有处理根、茎、叶中全Fe、全N、全P、全Mg、全Na、全Ca、全K...
关键词:
土壤水分含量 落羽杉 营养吸收及分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华 郭冬琴 周浓 潘兴娇 张杰 罗静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对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实验对滇重楼幼苗接种28种AM真菌,通过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并结合室内分析对其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各接种AM真菌组菌根浸染率在75%~100%,接种不同AM真菌的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碳及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接种AM真菌提高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率,改变了土壤中物种的丰富度和均一度,增加了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促进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酶(蛋白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力的增加,尤其可显著增强磷酸酶、蔗糖酶的活性。[结论]AM真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微环境,对滇重楼人工栽培应用AM菌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俊瑜 陈博 任艳芳 李岭 陆引罡 梁晓超
为了明确连作对烤烟烟田养分含量的影响,分析不同连作年限烟田烤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①随着烤烟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连作年限烟田烤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pH、非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总体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非根际土壤速效钾和全钾含量均呈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根际土壤速效钾、全钾和全磷含量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非根际土壤全磷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②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逐渐下降,有机质含量和全量、有效态的氮、磷、钾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累积;根际土壤pH低于非根际土壤...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威江 陈泉宾 林锻炼 高志鹏
对武夷岩茶名岩、丹岩产区不同产地茶园土壤、茶树鲜叶进行取样、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土壤全氮、全磷、全锰、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交换性钙含量差异显著,全钾、全锌、交换性镁含量,pH差异极显著;鲜叶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全硼含量差异不显著,全锰、全锌、全镁含量差异极显著.
关键词:
武夷岩茶 土壤 茶树鲜叶 营养元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锐 王远会 马鹏 李隆云
比较了62个黄花蒿产地的环境因子和青蒿素含量差异,各产地的气象因子和青蒿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分析青蒿素含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确定了显著影响青蒿素含量的气象因子:年降水量、温度和湿度。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青蒿素含量主要受年降水量和7月最高温度的影响;分类回归分析表明,年降雨量和7月平均温度分别出现在分类回归树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在年降雨量>970.5 mm、7月平均温度>27.55℃,土壤类型在紫色土、黄红壤和黄壤的条件下,青蒿素含量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