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99)
- 2023(3570)
- 2022(3144)
- 2021(2960)
- 2020(2608)
- 2019(5984)
- 2018(5713)
- 2017(10343)
- 2016(6002)
- 2015(6644)
- 2014(6693)
- 2013(6697)
- 2012(6378)
- 2011(5886)
- 2010(5833)
- 2009(5529)
- 2008(5433)
- 2007(4985)
- 2006(4472)
- 2005(4007)
- 学科
- 济(23238)
- 经济(23214)
- 管理(13383)
- 学(12315)
- 业(12089)
- 方法(10857)
- 企(10398)
- 企业(10398)
- 数学(9341)
- 数学方法(9163)
- 中国(5367)
- 财(4994)
- 农(4842)
- 和(4535)
- 理论(4527)
- 业经(4058)
- 地方(4017)
- 经济学(3652)
- 环境(3604)
- 制(3461)
- 农业(3348)
- 教育(3332)
- 技术(3009)
- 务(2866)
- 财务(2860)
- 财务管理(2846)
- 策(2769)
- 划(2749)
- 贸(2734)
- 贸易(2731)
- 机构
- 大学(92370)
- 学院(88746)
- 研究(38335)
- 济(29968)
- 科学(29295)
- 经济(29202)
- 管理(28772)
- 农(26368)
- 中国(26151)
- 理学(24269)
- 理学院(23902)
- 管理学(23139)
- 管理学院(23017)
- 所(22367)
- 京(21474)
- 农业(21452)
- 研究所(20924)
- 业大(19999)
- 中心(16315)
- 江(14543)
- 省(14324)
- 院(14042)
- 室(13638)
- 农业大学(13621)
- 北京(13603)
- 财(12962)
- 实验(12534)
- 科学院(12518)
- 范(12458)
- 业(12168)
- 基金
- 项目(63531)
- 科学(46759)
- 基金(43688)
- 家(42501)
- 国家(42189)
- 研究(38106)
- 科学基金(32922)
- 省(26205)
- 自然(24651)
- 自然科(24030)
- 自然科学(24016)
- 自然科学基金(23557)
- 划(23308)
- 基金项目(22413)
- 社会(21298)
- 社会科(19961)
- 社会科学(19949)
- 资助(19283)
- 教育(17595)
- 计划(16114)
- 科技(15747)
- 重点(15716)
- 编号(13853)
- 发(13755)
- 科研(13153)
- 部(12947)
- 创(12619)
- 专项(12175)
- 创新(11980)
- 成果(11819)
共检索到134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辉 孔德鑫 梁惠凌 王满莲 史艳财 韦记青
为实现不同产地地枫皮快速鉴别并筛选出高药效成分的种质,利用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模型和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对不同产地地枫皮药材进行检测,同时在主成分分析模型中提取载荷因子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各产地红外光谱经过SNV标准归一化后,主成分分析模型中前3个主成分能够分析出代表87%的样品变量信息,样本在主成分空间中聚集成为7个不同的类别。2)SIMCA模型能成功地对不同产地未知地枫皮样本进行预测且判断准确率均达100%。3)载荷因子分析表明,A、B及E产地样本地枫皮素、厚朴醇及芳香类化合物的含量比其他产地高,不同产地样品中芳香类物质差异主要体现在槲皮素含量的不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跑 马雁军 马莉 杨玉清 杜国荣
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测定了138个晒红烟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去除7个异常值,运用K–S算法,将131个晒红烟样品分为校正集样品和预测集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把烟叶光谱值与化学分析法测得的常规化学指标值建立定量模型,定量分析了晒红烟的总氯、总氮、总植物碱、总钾、总糖、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运用光谱预处理方法以及变量筛选方法提高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近红外法测定的结果与常规方法测定的结果一致,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0,可快速测定晒红烟样品的常规化学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海燕 郭波莉 魏益民 张波 孙淑敏 严军辉 张磊
【目的】对不同产地来源小麦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判别分析,为小麦的产地鉴别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检测2007/2008年度和2008/2009年度中国小麦主产区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和陕西省共240份小麦籽粒样品,对近红外光谱数据分别进行均值标准化、一阶求导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处理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DPLS)分析预处理后的数据。【结果】2007/2008年度小麦籽粒样品总体正确判别率为87.5%,2008/2009年度样品总体正确判别率为91.7%;用2007/2008年度样品所建模型来预测2008/2009年度的样品,结果总体正确判别率为48.3%;两年样品混...
关键词:
小麦 产地 近红外光谱 DPLS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廖秋红 何绍兰 谢让金 钱春 胡德玉 吕强 易时来 郑永强 邓烈
【目的】中国柑橘产区分布广、生态类型复杂,不同产地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和市场效应具有较大差异。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柑橘产地识别技术,利于不同柑橘产地果品的识别和鉴伪。【方法】从中国南方17个纽荷尔脐橙主要产地选择代表性成年果园,分别采摘成熟鲜果样品100个。利用Sup NIR-1500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脐橙果实赤道部、肩部表面以及果汁滤液的近红外反射光谱,光谱波长范围为1 000—2 499 nm。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近红外光谱的特征信息以降低数据集维度以及噪声。研究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构建由一个输入层、一个具有非线性激励函数的隐藏层和一个输出层组成的典型的3层人工神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荣军 邢新婷 吕建雄 张俊珍
以人工林粗皮桉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力学测试方法和近红外光谱方法对其无疵小试样力学性质进行研究。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试样表面的近红外光谱,对采集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进行导数预处理并对不同波段光谱建立校正模型,以1/3试样作为预测集对校正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二阶导数预处理、350~25000nm全光谱波段、径切面和弦切面平均光谱值对粗皮桉木材力学性质模型预测效果最好。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的实测值与近红外光谱方法的预测值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88,相对分析误差大于2.0,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方法预测人工林粗皮桉木材力学性质效果较好。
关键词:
粗皮桉木材 近红外光谱 力学性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庆平 黎其万 董宝生 束继红
本试验对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山核桃中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定标方程研究。定标就是建立常法测定值与近红外光谱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山核桃中的粗脂肪用索式抽提法进行测定,蛋白质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用近红外光谱仪收集样品的光谱数据,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经典法测定值与光谱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定标结果表明,粗脂肪的相关系数高达0.99,变异系数为0.83,经检验测试证明其定标方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因此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日常快速准确地测定山核桃中粗脂肪含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杰 李蒙 傅童成 徐强 肖晶 易自力 王晓玉
为快速分析洞庭湖南荻的生物质品质(可溶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和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以采集的126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分别采用2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和3种特征光谱筛选方法优化原始光谱,基于不同组合方式优化光谱及原始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构建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筛选针对7个品质指标的双重优化模型,基于灰色关联度法对126份种质资源进行工业化潜力评估。结果表明:洞庭湖南荻可溶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及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且大致呈正态分布,符合近红外建模的要求;基于直接差分法(DD)结合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优化的PLS模型对南荻可溶物含量的预测结果表现优异,其校正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C)为0.27,决定系数(R_C~2)为0.99;交叉验证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77,决定系数(R~2_(CV))为0.97,预测集的相对分析误差为5.07,相关系数(R_V~2)为0.88;基于DD结合变量组合集群分析混合迭代保留信息变量(VCPA–IRIV)优化的PLS模型在南荻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和结晶度、聚合度的预测中表现优异,模型的RMSEC为0.14~10.20,R_C~2为0.98~0.99,RMSECV为0.28~19.46,R~2_(CV)为0.94~0.98,R_V~2为0.87~0.98,相对分析误差(RPD)为4.84~15.65;表明基于双重优化光谱子集建立的近红外光谱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南荻的生物质品质,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对126份南荻种质资源进行评估,发现126个样本的工业化利用潜力分数大致呈正态分布,其利用潜力分数的均值为54.4,一级种质资源4个,二级种质资源40个,三级种质资源63个,四级种质资源14个,五级种质资源5个。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金成 李素青 张性雄 张德晖
采用透射法采集了污水处理厂废水120个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以采用标准稀释法测得的5 d废水生化需氧量为参考值建立废水BOD近红外预测模型.研究比较了以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主成分回归(PCR)、偏最小二乘法(PLS)3种校正方法建立的废水生化需氧量(BOD)预测模型,发现PLS校正模型优于其余2种,其校正相关系数(rc)达0.763,校正标准差为27.7 mg.L-1,预测标准差为29.1 mg.L-1.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成为废水BOD快速检测的新手段.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杰 李蒙 傅童成 徐强 肖晶 易自力 王晓玉
为快速分析洞庭湖南荻的生物质品质(可溶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和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以采集的126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分别采用2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和3种特征光谱筛选方法优化原始光谱,基于不同组合方式优化光谱及原始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构建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筛选针对7个品质指标的双重优化模型,基于灰色关联度法对126份种质资源进行工业化潜力评估。结果表明:洞庭湖南荻可溶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及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且大致呈正态分布,符合近红外建模的要求;基于直接差分法(DD)结合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优化的PLS模型对南荻可溶物含量的预测结果表现优异,其校正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C)为0.27,决定系数(R_C~2)为0.99;交叉验证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77,决定系数(R~2_(CV))为0.97,预测集的相对分析误差为5.07,相关系数(R_V~2)为0.88;基于DD结合变量组合集群分析混合迭代保留信息变量(VCPA–IRIV)优化的PLS模型在南荻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和结晶度、聚合度的预测中表现优异,模型的RMSEC为0.14~10.20,R_C~2为0.98~0.99,RMSECV为0.28~19.46,R~2_(CV)为0.94~0.98,R_V~2为0.87~0.98,相对分析误差(RPD)为4.84~15.65;表明基于双重优化光谱子集建立的近红外光谱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南荻的生物质品质,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对126份南荻种质资源进行评估,发现126个样本的工业化利用潜力分数大致呈正态分布,其利用潜力分数的均值为54.4,一级种质资源4个,二级种质资源40个,三级种质资源63个,四级种质资源14个,五级种质资源5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新 牛智有
分别应用2种不同型号近红外分析仪测定4个不同种类茶叶的光谱曲线,对不同的光谱数据预处理方式和不确定因子系数进行比较,确立最优定性判别定标模型。结果表明,NIRSystems6500型分析仪对不同种类茶叶的准确识别率达100%,效果较好。这种利用近红外光谱的判别技术可对茶叶的种类进行快速识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娇娇 吴潇扬 陈周 熊善柏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探究团头鲂新鲜度指标快速检测方法。选取不同的季节、产地、规格、贮藏时间的150个团头鲂样品,采集样品1 000~1 799 nm范围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pH、TVB-N、TBA和K值的新鲜度指标定量分析模型,经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优化和CARS挑选特征波长后,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0.881、0.955和0.946,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49、1.659、0.047和2.558,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为淡水鱼新鲜度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明地 宋萍 王博
运用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快速鉴别大叶三七的产地.利用红外光谱测定了13个不同产地的大叶三七的红外光谱原始数据,对比标准正态变换、一阶导数校正、多元散射校正等常规预处理方法与小波变换处理的降噪效果,得知小波变换处理能大大降低原始红外光谱中的噪音和一些不需要的信息.利用小波变换后的红外光谱的标准化数据实现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来鉴别大叶三七的产地,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一致,可将13个不同产地大叶三七分为云贵高原、秦岭以南、秦岭以北等3类,即云南昭通(3号)、山西绵山(6号)、云南文山(11号)聚为一大类;陕西太白山(1号)、青海互助(2号)、云南迪庆(4号)、云南大理(5号)、甘肃麦积山(8号)、湖北神农架(9号)、甘肃六盘山(13号)聚为一大类;安徽黄山(7号)、陕西汉中(10号)、四川马边县(12号)样品聚为一大类.实验结果表明: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快速、科学地进行大叶三七的产地鉴别,此法可以为中药材产地鉴别提供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烨 王锡昌 刘源
以海水鱼糜(包括狭鳕、带鱼、鲷和混合鱼糜)以及淡水鱼糜(包括鲢和草鱼鱼糜)为研究对象,应用傅立叶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对鱼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用聚类分析和线性判别的方法建立海水和淡水鱼糜的定性鉴别模型,并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海水鱼糜水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海水和淡水鱼糜的定性鉴别模型预测率达100%;建立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中,海水鱼糜的水分和蛋白质的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98和0.96以上,模型能较为准确、快速地预测定海水鱼糜中水分和蛋白质含量,有很大的潜力可应用于实际生产。
关键词:
鱼糜 品质 近红外光谱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申云霞 赵艳丽 张霁 李涛 刘鸿高 王元忠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采集58份巨大口蘑样品的红外光谱,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去除光谱噪音明显部分,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的红外图谱具有差异,主要吸收峰有2295、2851、1652、1149、1075、1030、995和807 cm-1.在500-3000cm-1波段范围内,用原始光谱结合标准正态变量校正法,能够对野生和栽培样品菌盖和菌柄校正集、预测集的样品进行正确识别.表明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结合判别分析法对野生和栽培巨大口蘑进行鉴别,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关键词:
巨大口蘑 傅里叶红外光谱 判别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