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7)
- 2023(9491)
- 2022(8671)
- 2021(8277)
- 2020(6898)
- 2019(16044)
- 2018(16101)
- 2017(30966)
- 2016(17121)
- 2015(19157)
- 2014(19291)
- 2013(19122)
- 2012(17422)
- 2011(15648)
- 2010(15360)
- 2009(13863)
- 2008(13314)
- 2007(11373)
- 2006(9763)
- 2005(8398)
- 学科
- 济(64072)
- 经济(64001)
- 管理(47017)
- 业(44661)
- 企(37675)
- 企业(37675)
- 方法(31884)
- 数学(27592)
- 数学方法(27237)
- 学(16852)
- 农(16848)
- 中国(15541)
- 财(15220)
- 业经(14212)
- 地方(14025)
- 理论(11379)
- 农业(11351)
- 和(11071)
- 贸(10781)
- 贸易(10775)
- 易(10427)
- 制(10414)
- 技术(10357)
- 环境(10344)
- 务(10004)
- 财务(9944)
- 财务管理(9922)
- 企业财务(9382)
- 教育(9321)
- 划(9204)
- 机构
- 大学(239522)
- 学院(237390)
- 管理(96092)
- 济(86524)
- 经济(84461)
- 理学(84171)
- 理学院(83228)
- 管理学(81632)
- 管理学院(81228)
- 研究(80208)
- 中国(56394)
- 科学(54434)
- 京(51386)
- 农(43141)
- 所(41366)
- 业大(40440)
- 研究所(38466)
- 财(37877)
- 中心(35436)
- 农业(34072)
- 江(33792)
- 北京(32194)
- 范(31570)
- 师范(31211)
- 财经(31171)
- 院(29491)
- 经(28358)
- 州(27761)
- 技术(26617)
- 师范大学(25388)
- 基金
- 项目(172342)
- 科学(133206)
- 基金(123164)
- 研究(122084)
- 家(109398)
- 国家(108517)
- 科学基金(91785)
- 社会(73496)
- 社会科(69476)
- 社会科学(69454)
- 省(68181)
- 基金项目(66606)
- 自然(62564)
- 自然科(61090)
- 自然科学(61074)
- 自然科学基金(59936)
- 划(57847)
- 教育(55494)
- 资助(51127)
- 编号(49802)
- 成果(39884)
- 重点(38592)
- 部(36882)
- 发(36097)
- 创(35685)
- 课题(34308)
- 科研(33642)
- 创新(33256)
- 计划(33050)
- 大学(31453)
共检索到331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承南 王红娟 李平 林凌秋
对我国吴茱萸、吴茱萸变种石虎和变种疏毛吴茱萸的主要药用成分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吴茱萸3品种中,吴茱萸的药用有效成分最高;3个品种中,广西灌阳县种植的吴茱萸和石虎含碱量分别是2.846%和1.34%,明显高于其他产区;疏毛吴茱萸含碱量最高的是贵州余庆县,含碱量为0.33%,明显低于吴茱萸和石虎。建议在发展吴茱萸的种类时,应重点考虑发展吴茱萸,从产地的规划上应重点考虑广西的北部和湖南的西南部及贵州的东南地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喻卫武 黎章矩 曾燕如 戴文圣
为明确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审定品种主要药用有效成分,依据药用有效成分进一步筛选最符合栽培目标的品种。采集了应用产量指标选育的9个山茱萸品种母株完熟果实,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良种的主要有效成分马钱素、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并依据药用有效成分进行了品种质量比较。结果表明:八月红、琅红、永安、里高、先锋、太平、玉柱红、大金枣和淳86等9个良种马钱素、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5.920~13.260,1.013~4.771,0.149~1.305 g.kg-1,综合3个主要有效成分评价品种质量以琅红和淳86为最佳。得出山茱萸品种药用有效成分具有不一致性,粗步选择出琅红和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涌 孙骏威 陈珍
以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雌株再生苗叶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对其组织培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 mg.L-1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1.0 mg.L-1 6-BA+0.1 mg.L-1α-萘乙酸(NAA)等2种处理均可诱导叶片叶柄端形成愈合组织,随后分化出不定芽。而其余处理只能诱导愈合组织而未见不定芽的分化,其中以添加2,4-二氯苯氧乙酸(2,4-D)诱导的愈合组织最佳。单独添加NAA不能诱导不定芽分化,但与6-BA同时添加时可增强6-BA的诱导效果;随着6-BA质量浓度的提高,不定芽分化率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类似的现象也发生在不定芽的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屹屹 何孔旺 俞正玉
为探讨3种中药生物碱青藤碱、吴茱萸碱和川芎嗪对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的治疗作用,ICR小鼠腹腔注射6 mg.kg-1的内毒素3 h后,根据分组情况分别再腹腔注射高(10 mg.kg-1)、中(5 mg.kg-1)、低(1 mg.kg-1)3个剂量的青藤碱、吴茱萸碱和川芎嗪,并设立LPS攻毒组、空白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记录LPS攻毒后48 h内各组小鼠临床表现,测定体温、体质量及器官指数,检测血清中LPS和炎症因子的含量。结果显示:青藤碱和川芎嗪能显著抑制体温升高,吴茱萸碱能显著抑制体质量下降和血清中LPS水平升高,青藤碱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增加,吴茱萸碱和青藤碱能显著改善小肠肿大...
关键词:
青藤碱 吴茱萸碱 川芎嗪 内毒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蕤 崔盛 陶宗娅
本实验以四川境内3种石斛属植物为材料,测定其总生物碱、石斛多糖的含量并研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各个部位有效成分的分布与种质、采摘时间、干燥方法、生长年限有直接关系:其中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含量最高,细茎石斛多糖含量最高;石斛也可春季采收;石斛干燥加工以高温杀青后60℃烘干为宜;细茎石斛采收以3~4年为宜。以此为依据可探索石斛野生种质资源筛选,为石斛药材人工规模化种植作理论基础。
关键词:
石斛 总生物碱 多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淑艳 呼世斌 吴焕利 唐艳 刘娟
为了确定山茱萸的抑菌活性成分,以几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为供试菌种,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山茱萸体积分数70%乙醇粗提液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供试细菌、霉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酵母菌的抑菌活性不明显;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对抑菌活性较强的乙酸乙酯组分进一步分离,得到2个活性组分,经化学定性检识,初步判定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为酚酸类化合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劲光 刘延琳 宋建强 张莉
【目的】检测新鲜山茱萸的香气成分,为山茱萸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山茱萸新鲜果实的香气成分,用内标法对检测峰进行半定量分析,用气相色谱-质谱并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山茱萸新鲜果实挥发性物质经气相色谱分离共得到50个峰,鉴定出47种香气物质,占总峰面积的97.3%,其中醇类、醛类、酸类分别为16,6,6种,分别占山茱萸鲜果香气成分总量的27.12%,13.89%,9.11%;香气成分含量排在前10位的物质分别为:4-(2-羟乙基)酚、戊烯二酐、苯并噻唑、水杨酸甲酯、十一酸、间呋喃醛、对-(孟)-8-烯-3-醇(、Z)-3-己烯-1-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喻卫武 符庆功 曾燕如 童再康
通过对浙江、河南两大产区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果实性状、药用有效成分的测定,以明确山茱萸果实性状、药用有效成分的产区内变异和产区间差异。采集山茱萸主产区浙江、河南两地实生单株成熟果实,测定单株果质量、果实纵横径、鲜出皮率、含水率、可溶性固形物及药用有效成分马钱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质量分数。结果表明:①产区内单株间果实性状及药用有效成分存在差异,所测各指标的变异规律在不同产区表现相似;②果实性状及药用有效成分马钱素的产区间差异极显著,药用有效成分熊果酸、齐墩果酸的产区间差异不明显。研究表明:①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及测定的4种主药用有效成分马钱素、熊果酸、齐墩果酸和多糖种内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先波 李继东 谭彬 叶霞 陈延惠 吴国新 刘少华 冯建灿
‘伏牛红宝’是山茱萸资源普查时发现的优株经多年多点优选比较栽培试验获得的大果良种。果实平均纵径1.7 cm、横径1.1 cm,百果质量155.24 g,出肉率80.10%,出药率21.77%;抗逆性强,无明显病虫害,丰产、稳产性能好,大小年现象不明显,树势中庸,管理容易。多年多点栽培试验表明,性状稳定,适应性广。
关键词:
山茱萸 良种 大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继东 郑先波 谭彬 叶霞 陈延惠 吴国新 冯建灿
‘伏牛红硕’是山茱萸资源普查中发现的优良单株,经多年多点对比试验选育的大果良种。果实平均纵径2.1 cm,平均横径1.1 cm,百果质量178 g,出肉率83%,出药率23%,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性能好,栽培管理容易,适宜在河南伏牛山区栽培。
关键词:
山茱萸 良种 大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剑芳 黄明勇 路福平 高文远
为优化山茱萸发酵酒的制备工艺,该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山茱萸干果浸泡后压榨物的水解酶种类与用量,以及果汁发酵工艺中活性干酵母种类、蔗糖添加方式、化学降酸剂类型;通过正交试验优选蔗糖、酵母及酒石酸钾的最佳用量;再由单因素试验选取用于后发酵液的澄清剂种类及用量。山茱萸发酵酒最佳制备工艺为:压榨物用3.0mL/L戊聚糖复合酶L水解;过滤得到的果汁经1.0g/L碳酸钾+10.0g/L酒石酸钾降酸后用0.50g/L活性干酵母VL3发酵,48h后加100.0g/L蔗糖继续发酵至CO2达失重平衡;分离得到的酒液经后发酵15d后用2.00g/L精制果胶酶进行澄清。验证试验表明该优化工艺条件具有可重复性。
关键词:
山茱萸 发酵酒 制备工艺 成分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强 朱铭强 蒋花 苏印泉 杨昇 马超
以山茱萸果核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山茱萸果核活性炭,探讨了氯化锌活化剂溶液浓度、液料质量比、超声波浸渍时间、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锌活化法制备山茱萸果核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为50%、液料质量比为3.0∶1、超声波浸渍时间4h、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120min。所得山茱萸果核活性炭的得率为33.8%,碘吸附值为1180.8mg/g,达到了GB/T 13803.2—1999中一级品标准。
关键词:
山茱萸果核 活性炭 吸附剂 氯化锌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黎章矩 钱莲芳 戴文圣 汪祖潭 骆文坚 许树洪 喻卫武
山茱萸为传统珍贵中药材,长期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状态,种内性状变异十分复杂。通过在自然资源中进行优良单株初选、复选和无性系测验等育种程序,筛选出果大皮厚,干出皮率高,加工性能好等综合性状优良的10个无性系,早期(4~7a)产量(干皮)超过71个参试无性系平均值的24 66%~82 44%;另选出特早熟及高含糖量无性系各1个,其中11个无性系于2002年通过浙江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进行命名。表2参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平 徐荣侠 俞春来
本文记述为害山茱萸的1叶蝉新种:茱萸阿小叶蝉ArboridiasurstyliCaietXu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苏州大学昆虫标本室。
关键词:
山茱萸 阿小叶蝉属 新种 中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黎章矩 钱莲芳 李泽民 汪祖潭
本文通过作者近年来对山茱萸果实的成分分析和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概述了山茱萸药材中所含的氨基酸,矿物元素,糖,有机酸、维生素、各种甙、总甙以及其他一些新发现的营养和药用成分,系统地介绍了山茱萸在传统中药上的应用和近年药理,药效研究的新成就及其开发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