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3)
2023(9464)
2022(8091)
2021(7616)
2020(6298)
2019(13835)
2018(13418)
2017(25438)
2016(13445)
2015(14496)
2014(13863)
2013(13382)
2012(12511)
2011(11310)
2010(11734)
2009(10659)
2008(10504)
2007(9687)
2006(8671)
2005(7605)
作者
(36995)
(31056)
(30658)
(29064)
(19833)
(14760)
(13801)
(11862)
(11574)
(11244)
(10413)
(10310)
(10014)
(9810)
(9719)
(9433)
(9169)
(9074)
(8881)
(8792)
(7713)
(7679)
(7418)
(7152)
(7073)
(6993)
(6938)
(6795)
(6267)
(6142)
学科
(53133)
经济(53085)
(46371)
管理(42835)
(39109)
企业(39109)
技术(18961)
方法(17831)
(17116)
中国(16578)
数学(14739)
业经(14661)
数学方法(14543)
地方(13082)
(13026)
技术管理(12611)
产业(11455)
农业(11363)
(11008)
(10999)
(9938)
贸易(9930)
(9805)
银行(9785)
(9672)
(9472)
(9260)
金融(9260)
(9063)
理论(8298)
机构
学院(185148)
大学(181362)
(81812)
经济(80278)
管理(74901)
研究(64871)
理学(64103)
理学院(63463)
管理学(62672)
管理学院(62294)
中国(48375)
科学(37420)
(37415)
(37150)
(31703)
中心(29728)
(29686)
(29453)
研究所(28578)
财经(28496)
(25800)
业大(25430)
经济学(24411)
北京(23659)
(23585)
(23343)
(23188)
师范(23136)
农业(22698)
经济学院(21858)
基金
项目(123770)
科学(99606)
研究(94105)
基金(88764)
(77792)
国家(76714)
科学基金(66240)
社会(61287)
社会科(58326)
社会科学(58314)
(50929)
基金项目(46511)
教育(41932)
(41754)
自然(40747)
自然科(39859)
自然科学(39847)
自然科学基金(39189)
编号(37015)
资助(34875)
(32490)
成果(30045)
创新(29336)
(29191)
重点(27943)
课题(26885)
(26759)
国家社会(25496)
(24308)
发展(24048)
期刊
(94149)
经济(94149)
研究(57903)
中国(41358)
管理(31965)
(27679)
(27286)
科学(25731)
学报(24578)
教育(22153)
(19498)
金融(19498)
大学(19067)
农业(18877)
学学(17923)
技术(17227)
业经(16744)
经济研究(15340)
财经(13872)
科技(13825)
(12232)
问题(11655)
(11089)
技术经济(10919)
(10417)
论坛(10417)
(9833)
现代(9108)
(9027)
商业(8940)
共检索到287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苞  雷家骕  
对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上仍然处在追赶阶段的国家来说,重视科技创新对经济的贡献、重视科技政策促进创新的作用,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在这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创新能力的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这说明对创新的理解对科技政策作用的理解,仍然需要进行更深入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永安  郄海拓  袁页  
文章以2001-2016年间的科技创新政策文本为依据,结合经典的政策量化体系与科技创新政策的特点,提出科技创新政策的三维空间量化评价体系,并对政策进行逐年量化,以量化数据替代政策文本进行后续研究。建立了VAR模型对16年间的科技创新政策与国家创新能力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检验。发现科技创新政策与国家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动态互促的演化关系,即两者互为因果,动态演化。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新业  田德录  
当前,如何加快我国政府财政性资金资助科研项目形成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创新的驱动因素,总结了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的行为动机,期望为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提供参考和支撑信息。本文认为,在利益分配上,首先要肯定企业的科技研发主体地位,在知识产权方面,除了涉及国家公共安全和重大利益的专利之外,其余的专利权应该归开展研发的企业所有。在科研经费的分担上,原则上应该按照国家出资40%的项目经费,其余60%由企业出资。在科研成果向市场应用转化时,政府和企业要处理好科研和产业衔接的问题,保证顺利地把科研成果转...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文章以企业异质性框架为基础,从理论上探讨了不同产业特征包含政策、创新和产业集聚程度影响企业出口绩效的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2~2009年的企业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考虑行业集聚程度时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和贷款优惠产业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增长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政策实施时要扩大惠及面,使更多的企业能够享受到产业政策的效果;对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提供产业政策支持更能够提高企业绩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涂俊  
本文分析了泰国近年来的创新政策变化以及相应的国家创新系统转型过程,剖析系统内各活动主体在经济危机前后的转变。泰国政府通过推动以“他信经济学”为特征的创新政策,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创新系统的各个方面取得了进步。总结泰国创新系统的转型特征,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创新政策方面的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戎  薛薇  张俊芳  张明喜  魏世杰  
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来,中央部门、示范区所在省(市)部门、示范区先后推出一系列促进示范区提高创新能力的新举措。本文评价了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六方面的科技创新试点政策,着重分析政策着力点、实施效果、存在问题与建议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柳卸林  田凌飞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区域间差距,对于发展程度不同地区,在不同产业增加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会产生不同影响。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并考虑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构建知识产出函数分别探讨在领先地区和追赶地区不同阶段内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对于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传统产业研发投入在领先地区和追赶地区均有助于地区产业创新;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对领先地区创新产出一直有促进作用,在追赶地区仅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海丰  李国兴  
后发国家的技术追赶是一个技术不断趋近世界前沿的过程,追赶的前半程重在促进特定产业"从无到有"的规模扩张,而后半程的重点在于关键技术的突破。在追赶的不同阶段,产业政策要适时作出调整。林毅夫倡导"新结构经济学",强调产业政策对于后发国家产业成长的重要性,但其政策的依据是比较优势原理,适用于旨在提升生产能力的早期追赶阶段,如果一直遵循比较优势则不利于追赶后期技术能力的积累。后发国家要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重在把握追赶的"机会窗口",新技术-经济范式的酝酿期为后发国家的技术赶超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此外,后发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根据技术-经济范式演化特征,不断促使国家创新系统转型并适时调整产业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娴岚  
欧盟区域政策是缩小成员国地区差异的重要政策工具,对葡萄牙的国家发展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产生了影响。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不同阶段欧盟面向葡萄牙的区域发展政策以及葡萄牙国内的对接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并对1986—2015年葡萄牙科技投入与产出情况及其国家创新体系演进历程进行了归纳梳理。本文认为,欧盟区域政策通过宏观目标与政策引导以及持续提供不断优化的经费投入,促进了葡萄牙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并认为该案例对一个国家借助国际组织力量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对中国进一步优化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牛冲槐  杜弼云  牛彤  
将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两个维度,运用我国1996~2011年的数据,首先建立VAR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后,建立VEC模型,分别探究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并建立脉冲响应函数,模拟就业对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冲击的响应。结果显示:(1)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都会促进就业,但过程创新的作用更加显著;(2)技术创新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加稳定而明显。本文力图通过分析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为我国改善就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桂军  曹平  
首先概述国际创新理论研究沿革,梳理出产业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然后根据产业创新的理论脉络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中国产业创新在产业结构调整阶段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  宋晨晨  王燕妮  
创新科技政策传导过程存在时滞效应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通过整理2009-2016年相关数据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法对创新科技政策(人才激励、研发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服务外包)效应外部时滞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科技政策的时滞导致政策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及时的发挥。不同的创新科技政策工具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时滞期。政策外部效应时滞发生于企业判断政策—确认政策—吸收政策—执行政策—创新产出这一过程之中。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开国  卢允之  
本文利用1989—2015年OECD国家行业面板数据,研究金融结构对该国制造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型融资(例如,股票市场)越发达,越能显著地增加行业研发支出,这种影响在外部融资依赖性较强的行业尤为强烈。然而,关系型融资(例如,信贷市场)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方向难以确定。当进一步引入风险投资市场相关变量时,关系型融资不再显著影响行业研发支出。以上结论对衡量行业创新活动的不同指标均稳健。考虑内生性问题,本文还使用了国家层面的面板VAR模型,发现一单位风险投资市场发展的冲击,对国家整体研发支出增长有较强的影响。本文结论能够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获得金融支持提供决策依据,为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梁  刘洁  
国家重大工程,是国家为回应重大挑战而行使最高权力,动员全社会资源组织实施的战略性工程。重大工程的成功实施可能带来政治经济社会多方面的效益,对国家的发展道路、对国际关系格局都可能带来深刻影响。国家重大工程的实施必须解决好立项决策的科学性,组织实施的有效性,积极推进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正确的战略决心,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合理的体制和政策,是国家重大工程成功的必要条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天佐  
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是反映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程度和检验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能的重要指标。本文从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体系的视角,分析了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大幅度增加政府科技投入,加强政府部门间沟通协调,注重整体性制度设计,选择在国家级高新区创建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综合试验示范区等基本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