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77)
2023(16502)
2022(14351)
2021(13528)
2020(11449)
2019(26429)
2018(26440)
2017(51401)
2016(28049)
2015(31495)
2014(31101)
2013(30644)
2012(27818)
2011(25081)
2010(25428)
2009(23699)
2008(22979)
2007(20495)
2006(18211)
2005(16058)
作者
(81538)
(67926)
(67361)
(63930)
(43060)
(32698)
(30409)
(26697)
(25695)
(24129)
(22917)
(22822)
(21467)
(21393)
(21089)
(20820)
(20443)
(20135)
(19453)
(19343)
(17085)
(16714)
(16679)
(15697)
(15213)
(15184)
(15099)
(15007)
(13764)
(13453)
学科
(112351)
经济(112222)
(86568)
管理(80412)
(65727)
企业(65727)
方法(51587)
(49118)
数学(45182)
数学方法(44438)
农业(32689)
(30340)
业经(27499)
中国(27028)
(23894)
(21988)
(20765)
财务(20685)
地方(20668)
财务管理(20647)
企业财务(19707)
(18976)
贸易(18963)
理论(18718)
(18417)
技术(17292)
(16284)
(16054)
银行(15989)
(15873)
机构
学院(395041)
大学(392940)
管理(156637)
(154262)
经济(150925)
理学(136478)
理学院(135099)
管理学(132380)
管理学院(131727)
研究(130413)
中国(98536)
(83035)
科学(82904)
(82634)
(69406)
(66803)
业大(66690)
农业(64144)
研究所(60744)
中心(59906)
(57940)
财经(55740)
北京(51923)
(50812)
(49766)
师范(49188)
(46969)
(46740)
经济学(44117)
技术(42224)
基金
项目(270380)
科学(211416)
基金(195539)
研究(194399)
(171915)
国家(170463)
科学基金(145858)
社会(120286)
社会科(113546)
社会科学(113510)
(106860)
基金项目(103722)
自然(97787)
自然科(95547)
自然科学(95521)
自然科学基金(93817)
教育(89685)
(89627)
资助(81776)
编号(80727)
成果(64882)
重点(60520)
(59211)
(56951)
(56096)
课题(54553)
科研(52258)
创新(52245)
教育部(50189)
大学(50127)
期刊
(171508)
经济(171508)
研究(110606)
(81131)
中国(75380)
学报(67509)
科学(60421)
管理(55567)
农业(54983)
(53145)
大学(51107)
学学(48573)
教育(42464)
(36062)
金融(36062)
技术(34333)
业经(32599)
(27480)
财经(26527)
经济研究(25630)
问题(22755)
(22486)
(20864)
科技(19248)
技术经济(19212)
图书(19132)
业大(18773)
理论(18006)
现代(17479)
世界(17228)
共检索到575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浦徐进  范旺达  曹文彬  
在不对称纳什谈判框架下,对比分析了"公司+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两种模式下公司和农户双边投资行为的变化逻辑,同时探讨了合作社规模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激励公司和农户双方提高投资水平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农户通过组建合作社与公司进行集中谈判时,双方的投资水平和利润均能得到提高;存在一个促使农户与公司双方提高投资水平的合作社规模范围;"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与"公司+农户"模式相比不仅能够实现交易的公平而且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整体利润,因此更具有合作的稳定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方凯  王厚俊  单初  
当农户以群体形式参与到可追溯体系中时,对于其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将不应仅停留在个体层面,群体的影响将是不可忽略的因素。鉴于此,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动机理论建立模型,研究"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下农户参与质量可追溯体系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因素显著影响农户的参与意愿,并且主观规范对其影响最大。农户对合作社的信任、归属感则通过对态度、主观规范的显著影响而间接影响农户的参与意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倩  孙剑  向云  
为探究不同模式的农民合作社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将农民合作社的模式归纳为"中间组织引导型"、"龙头企业联合型"和"种养大户带动型"的基础上,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对3种不同模式农民合作社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并结合典型案例研究对影响机理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生产过程对技术的要求、技术更新速度、购买生产资料频率、农户管理能力及当地有中间组织对"中间组织引导型"的形成有显著影响;生产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技术更新速度、商品初加工资金投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与当地有龙头企业对"龙头企业联合型"的形成有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祖英  杨黎波  
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商业模式与其双边市场结构并不匹配,缺乏对不确定性的控制能力。与单边市场商业模式不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价值主张是产生显著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各利益相关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基于此,本文从价值定位、价值创造活动以及控制能力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价值网络、战略资源以及风险控制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以利于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利水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苑鹏  
本文探讨了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四种不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下公司与农户的关系及其对农户福利改善的影响。分析发现,在"公司领办合作社与农户对接"的模式中,农户作为公司的合同工,能够获得稳定的工资收入,但没有决策参与权;在"农户与公司合办合作社"的模式中,公司与农户初步建立起还不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农户作为合作社所有者的身份开始得以体现,可以参与合作社决策,分享合作社收益,其社会联系网络也得以拓展;在"农户自办合作社与公司对接"的模式中,公司与农户的关系是农产品供应链中各自独立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农户作为合作社的所有者,拥有合作社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农户福利增进的空间明显扩大;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荣  
本文利用山东省苹果种植农户调查数据,就"合作社+农户"模式对农户市场交易费用和农户纯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合作社+农户"模式能够降低农户市场交易费用并增加农户纯收入,同市场交易模式相比,"合作社+农户"模式将使农户市场交易费用降低约48元/亩,纯收入增加约321元/亩;此外,户主性别、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市场信息的可获得性、距市场距离和政府扶持等因素均对农户市场交易费用和农户纯收入具有显著影响。经调查发现,一些"合作社+农户"模式预期收益不明显和农户不愿放弃农业经营决策权,是制约农户选择"合作社+农户"模式的主要原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鹏  陈绍军  
作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改良,"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降低交易成本,维护契约关系,规避市场风险,保障农户权益等方面更具优势。基于贵州省威宁县HX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个案研究,本文采用新经济社会学视角,从产权结构和治理模式两个角度考察"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运作机制,一方面,合作社"关系产权"的"双重嵌入"有效降低了公司与农户间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桥接式治理模式的"楼长制"既能实现公司与农户间的结构洞网络效用,又能满足合作社"关系产权"治理需求。但作为一种"双重嵌入"性存在的代理人,合作社极易发生委托人和代理人"共谋"现象,使合作社组织目标为公司经营目标所替代,即"目标替代",...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红东  蒋文华  
上海福易得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订单农业的实践表明,企业产品品牌的重要性会直接影响企业参与订单农业的积极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订单农业的有效载体,农产品行业协会在订单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可以起到重要的监督、协调和服务作用;同时,订单条款的安排也会影响订单的履约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丹  刘自敏  
合作社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合作社制度下农户的不同行为会导致农户与合作社之间的不同关系,也会对农户福利产生影响。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农户决策产生不同农社关系,并导致农户福利变化的理论框架;然后利用中国15省微观调查数据建立双重选择模型(Double Selection MoDel,DSM),在处理农户成员资格和惠顾决策偏误的基础上,分析两种决策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成员资格和惠顾决策导致了四种农社关系,价格溢价以及农户的专用性投资是影响农户成员资格和惠顾决策的重要因素;而农户的两类决策都对农户的农业收入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明晰农社关系、规范合作社社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春艳  吕德宏  
农户担保品的短缺和农村担保机制的不完善成为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农户贷款担保范畴,可以有效解决农户担保难题,拓宽农户融资渠道。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特性和贷款担保特点,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户贷款担保的优势,分析现存运行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户贷款担保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晨  
基于2012年粤皖两省农民合作社问卷调查,构建了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采用比较分析法综合分析六种模式的农民合作社效率及相关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各种不同模式的农民合作社在帮助成员家庭实现收入、控制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成员利益需求及实现程度以及成员对合作社的满意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型的合作社效率最高,其次为供销社型的合作社,而效率最低的为说不清楚的合作社。政府应优先考虑主体明确的合作社并帮助其做好产权界定工作;在财政、信贷、用地等方面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型合作社,帮助其扩大业务范围,形成规模经济;加强信息渠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配套服务,以促进供销社型合作社的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佩佩  袁雪霈  刘天军  
本文基于组织嵌入理论,采用643个苹果专业合作社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模型考察了组织嵌入对合作社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组织嵌入显著促进了社员生态生产水平的提升,组织匹配、组织联结和组织牺牲均发挥显著的正向影响。(2)组织参与和组织承诺在组织嵌入与社员生态生产行为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组织嵌入通过提高社员组织参与和组织承诺水平间接提高其生态生产行为。(3)合作社领导者道德资本在"组织嵌入—生态生产行为"之间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合作社领导者道德资本越高,组织嵌入对社员生态生产的促进作用越强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曾明星  杨宗锦  
利益是经济人行为的根本目标和出发点,是任何经济组织发展与成长的内在驱动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交易价格直接决定组织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影响组织的积累与长远发展。本文以成员既愿意投资入股,又愿意与组织发展业务为条件,以实现组织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最优内部交易价格求解模型,为确定内部交易价格与交易额返利率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施晟  卫龙宝  伍骏骞  
基于山东、海南、浙江579户西兰花种植户调查的实证分析,本文发现与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相比,"农户+合作社+超市"模式通过产品品质创新、生产方法创新、产业组织创新、销售市场创新,在"农超对接"进程中创造了溢价。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户销售净收入的计量模型,发现销售渠道对农户销售净收入具有显著影响。选择经合作社卖给超市渠道的农户获得的销售净收入,显著高于选择小商贩渠道、批发商渠道、加工企业订单、合作社未卖给超市等渠道的农户获得的净收入。此外,户主年龄、户主是否为村干部、户主每年接受培训的次数、西兰花种植面积、市场需求信息的可获得性、完成销售所需的运输距离等因素对农户的销售净收入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荣  
本文以苹果产业为例考察了合作社对农业生产决策权的控制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合作社对农业生产决策权的控制程度主要受资产专用性、成立时间及领办主体身份等因素影响。物质资产专用性越强或成立时间越久的合作社对农业生产决策权控制程度越高;农业企业或贩销大户领办的合作社对农业生产决策权控制程度相对较高;货源质量要求对合作社控制农业生产决策权程度影响不显著,原因可能是存在合作社同时向非社员收购优质货源的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