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83)
2023(14070)
2022(12293)
2021(11588)
2020(9716)
2019(22187)
2018(21931)
2017(42593)
2016(23044)
2015(25491)
2014(24994)
2013(24568)
2012(22279)
2011(19846)
2010(19847)
2009(18638)
2008(17316)
2007(15056)
2006(13019)
2005(11397)
作者
(64784)
(53501)
(53129)
(50467)
(33994)
(25740)
(24257)
(21009)
(20391)
(19028)
(18259)
(17896)
(16873)
(16722)
(16606)
(16479)
(16080)
(15899)
(15407)
(15102)
(13356)
(13207)
(12907)
(12141)
(12076)
(11923)
(11822)
(11775)
(10729)
(10527)
学科
(85087)
经济(84993)
管理(64838)
(62698)
(53682)
企业(53682)
方法(39466)
数学(34032)
数学方法(33637)
中国(27738)
(27603)
金融(27601)
(25626)
银行(25572)
(25261)
(24619)
(22476)
业经(20087)
(20009)
地方(19242)
(19197)
(17580)
财务(17514)
财务管理(17485)
企业财务(16442)
(16226)
贸易(16210)
(15764)
理论(15686)
农业(15104)
机构
学院(312350)
大学(312165)
管理(122582)
(121008)
经济(118251)
理学(106584)
理学院(105431)
管理学(103535)
管理学院(103014)
研究(102745)
中国(81068)
(65676)
科学(65041)
(56570)
(51548)
(51311)
中心(48339)
业大(48077)
研究所(47278)
财经(45858)
(44189)
(41629)
北京(41261)
农业(40456)
(40073)
师范(39604)
(37396)
(37065)
经济学(36644)
财经大学(34378)
基金
项目(217724)
科学(169850)
研究(158408)
基金(156584)
(136876)
国家(135732)
科学基金(116133)
社会(97946)
社会科(92850)
社会科学(92827)
(86041)
基金项目(83443)
自然(76466)
自然科(74692)
自然科学(74675)
自然科学基金(73338)
教育(72385)
(72282)
编号(65312)
资助(64842)
成果(52538)
重点(49099)
(47188)
(46741)
(45708)
课题(44580)
创新(42626)
科研(42064)
项目编号(40837)
大学(40520)
期刊
(128122)
经济(128122)
研究(90410)
中国(55777)
学报(51645)
(46271)
科学(45894)
(43424)
管理(43267)
(38763)
金融(38763)
大学(38346)
学学(36317)
教育(33386)
农业(31642)
技术(25290)
财经(21803)
业经(21673)
经济研究(21100)
(18510)
问题(16267)
理论(16058)
(15961)
图书(15879)
科技(15154)
实践(14848)
(14848)
(14401)
技术经济(14025)
现代(13849)
共检索到449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晓夏  章林  
在金融结构孰优孰劣的争论中,业界一直是基于传统的金融结构分类标准以及现行的"机构观"金融结构比较框架,而基于金融功能角度对金融结构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将是一种突破和修正。以跨时交易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条件为主线,将金融结构差异与发挥功能的微观机制差异合理的联系起来,从而在从宏观到微观的层面上,获得一个分析比较金融结构不同模式的逻辑线索。同时,研究金融结构的功能意义,有助于深化关于中国金融发展模式及其区域金融结构模式选择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艳  
本文通过解析不同类型企业治理结构的交易成本,指出治理结构变革的交易成本与论理结构中正式契约的作用呈负相关关系,探讨了最优治理结构的决定问题。并且阐明,家族企业治理模式与现代公众公司治理模式均属自发有序形成的适应性制度安排,均有其存在的经济合理性,无须人为地强制变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良  贾宇洁  刘潇  
以20只ETF基金的1分钟高频数据作为样本,构建了ETF基金一、二级市场跨市套利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无论是从样本整体还是日内数据来看,市场出现反向套利机会(二级市场买入ETF基金→一级市场赎回→二级市场卖出成份股)的次数要远多于正向套利机会(二级市场买入ETF基金成份股→一级市场申购ETF基金→二级市场卖出ETF基金)的次数。而当ETF基金资产净值较高、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持有的ETF基金份额都较高,且二者持有份额比例较为均衡时,ETF基金反向套利的出现机会及收益率都有所提高。此外,ETF基金资产净值的升高对于市场中连续反向套利的收益及其出现机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随着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董晶晶  丁嘉澜  刘璐  吴琳怡  林星吟  
2019年,P2P行业历经了一场大浪淘沙,多家平台退出P2P行业的市场竞争。经此,平台健康运营的环节和模式、行业佼佼者如何获取优势等内在的运行机制备受大家关注。基于上述现象,文章选取了在动荡中仍稳健发展的希望金融平台展开研究,以目的为导向,利用交易成本理论从平台资金支持、产农结合模式、风险控制等多方面对希望金融商业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创新之处进行了总结;进而给相关参考与借鉴,为P2P行业的维持与发展提供经验范本。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岳志  
本文采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剖析了各种金融交易费用构成 ,并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 ,重点分析了间接金融交易的交易费用构成 ;最后运用交易费用的相关理论 ,以商业银行为参照物 ,论述了合作金融制度在农村金融市场和城市部分金融零售市场中仍具有相对效率优势 ,合作金融作为一种制度形式在金融体系中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慧玲  胡伟文  
针对小样本实验数据的概率分布特征有时无法确定,传统概率统计无法提供相应的参数估计问题,文章列出了小样本情况下参数估计的几种方法,并进行比较,给出了具体算例分析,运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进行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Bayes Bootstrap方法在样本量极小的情况下更为适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汤吉军  
本文从放松新古典经济学零交易成本的假设前提入手,再次解释了沉没成本效应存在的合理性,进而论证沉没成本的重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利经济后果。在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依据沉淀成本效应理论,为政府制定相关的公共管理政策提供了基本指导原则,力求加强沉没成本和风险管理,创造一个可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瑜  
本文通过建立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79-2010年间中国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相对规模进行了测度,并运用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和结构指标检验了相关测度指标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相对规模尚未达到能够对农村金融发展起阻碍作用的程度,未来应当通过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提高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调节作用;既有的制度安排和较高的交易成本不利于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和结构的改善,应通过制度变迁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杰  
金融制度边界(或者结构)的决定是制度金融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可是,不少文献对此问题的讨论从一开始就转向对不同金融体系结构以及绩效的简单刻画与比较。特别是,一度备受追捧的法金融学理论也深陷金融制度孰优孰劣判断的"陷阱"而难以自拔。因此,正确的理论选择就是重返制度边界决定的交易成本传统。本文的讨论发现,各国之所以拥有不同的金融制度边界,基本原因是其在利用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制度方面的"比较优势"存在差异;法律传统不可能抛开市场交易方式以及交易效率而直接决定金融制度边界。相比之下,文化渊源的重要性则体现在,它决定着交易成本的初始结构,并由此影响人们对交易方式或者交易制度的选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亮  龙勇  张宗益  
通过分析关系资本与交易成本之间的作用机制,考察了关系资本对联盟治理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伙伴关系资本的积累将导致交易成本先减小后增加,并使联盟治理结构呈现由内部化、股权型联盟、契约型联盟向市场,再由市场向契约型联盟、股权型联盟及内部化演变的"对称式"分布模式。最后结合实际进一步突出了研究的应用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齐行黎  范方志  
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框架内讨论了公司最优资本结构的决定问题。企业面临的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程度是影响资本结构选择的关键要素,更高程度的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与更低的财务杠杆联系在一起。还讨论了一些重要的对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以寻找支持本文观点的经验论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但功伟  
本文运用微观结构理论,采用高频数据对上市公司公告日和除权日前后不同类型投资者的行为进行分析,意在揭示当其它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股价从高到低以及股票可交易数目由少到多,对投资者交易成本的影响,试图明了股票拆细和交易成本变化最终导致持股结构发生什么变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辛蔚  林木西  
产权能否降低交易成本与产权可分性下的不同产权结构与制度环境的适应性水平密切相关。以此为基本思路,本文以产权的可分性为切入点,对产权结构和制度环境进行了类型划分,并深入探究了产权结构、制度环境、交易成本间适应性下运行的一般机理。由此说明,产权结构、制度环境的优化均可降低交易成本,产权结构与制度环境的匹配度越高,交易成本降低越多。政府失灵型等六种产权结构类型与负国家环境水平指数型等六种制度环境类型的具体匹配,可以更好地探究出产权结构与制度环境深度匹配降低交易成本的路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剑锋  徐万肖  吴京  
本文将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破产隔离条款采用与否的现象差异理解为追求交易成本之和最小化过程中的合约选择问题。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信息披露制度越完善,原始权益人选择破产隔离条款的概率越高,并由此带来交易成本的下降;第二,与高信用和低信用两类主体相比,破产隔离更有利于降低中等水平信用主体的交易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