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7)
- 2023(13126)
- 2022(10757)
- 2021(9979)
- 2020(8453)
- 2019(18815)
- 2018(18461)
- 2017(34307)
- 2016(19149)
- 2015(20967)
- 2014(21113)
- 2013(20620)
- 2012(19041)
- 2011(16817)
- 2010(17040)
- 2009(16279)
- 2008(16643)
- 2007(14946)
- 2006(13214)
- 2005(11939)
- 学科
- 企(81498)
- 企业(81498)
- 业(81196)
- 管理(76493)
- 济(76164)
- 经济(76036)
- 方法(35216)
- 财(29722)
- 数学(26171)
- 数学方法(25831)
- 业经(25055)
- 务(22164)
- 财务(22125)
- 财务管理(22097)
- 企业财务(21060)
- 制(19807)
- 学(18169)
- 中国(18063)
- 技术(17923)
- 农(17824)
- 体(16530)
- 理论(16418)
- 划(15632)
- 和(15144)
- 策(14685)
- 贸(14021)
- 贸易(14008)
- 易(13683)
- 经营(13136)
- 企业经济(12875)
- 机构
- 学院(280089)
- 大学(279594)
- 管理(110638)
- 济(109569)
- 经济(107301)
- 理学(95357)
- 理学院(94314)
- 管理学(92635)
- 管理学院(92119)
- 研究(91997)
- 中国(71045)
- 科学(59337)
- 京(59026)
- 财(53490)
- 农(53349)
- 所(47970)
- 业大(46157)
- 江(44221)
- 研究所(43740)
- 农业(42427)
- 中心(42350)
- 财经(42273)
- 经(38350)
- 北京(36299)
- 州(34184)
- 范(33297)
- 院(33272)
- 师范(32720)
- 经济学(32546)
- 财经大学(31252)
- 基金
- 项目(187766)
- 科学(147749)
- 基金(137884)
- 研究(129167)
- 家(123736)
- 国家(122628)
- 科学基金(104923)
- 社会(82843)
- 社会科(78473)
- 社会科学(78447)
- 省(74345)
- 基金项目(72905)
- 自然(71006)
- 自然科(69531)
- 自然科学(69506)
- 自然科学基金(68349)
- 划(62433)
- 教育(59414)
- 资助(55832)
- 编号(49990)
- 重点(42372)
- 创(40869)
- 部(40458)
- 成果(40418)
- 创新(38160)
- 业(38121)
- 发(38110)
- 科研(36538)
- 计划(36491)
- 国家社会(34581)
- 期刊
- 济(123101)
- 经济(123101)
- 研究(76081)
- 中国(56038)
- 学报(54016)
- 管理(47112)
- 财(47002)
- 科学(46978)
- 农(46646)
- 大学(39865)
- 学学(38174)
- 农业(30351)
- 教育(26370)
- 技术(24433)
- 融(23284)
- 金融(23284)
- 财经(22093)
- 业经(20571)
- 经济研究(19521)
- 经(19135)
- 业(18349)
- 问题(15738)
- 版(15676)
- 技术经济(15197)
- 科技(14691)
- 财会(14244)
- 业大(14173)
- 贸(13251)
- 商业(13025)
- 统计(12791)
共检索到418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卫武 张鹏程 刘明霞
企业价值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所拥有的组织知识,但是不同主体层次中组织知识的转化及其所带来的绩效决定了组织中员工绩效、团队绩效和组织绩效的水平。本文首先根据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归纳和整理,分析了组织知识转化的各主体层次性及其相应层次的前因变量,构建了不同主体层次中组织的知识转化及其前因变量与企业绩效的影响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通过文献回顾、访谈、半开放式问卷、预调查等方法设计出相关问卷,并利用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各主体层次知识转化的二维结构,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个人、团队和组织特征变量对个人、团队和组织层次的知识转化及其员工绩效、团队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影响进行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卫武 李克克
隐性和显性知识通常会存在于个人、团队和组织等不同层次的知识主体中,而这两种类型知识在各个主体层次中的相互作用可称为组织知识转化。绩效的概念也存在不同主体层次,一般可以将绩效分为员工绩效、团队绩效和组织绩效。组织的知识转化既可以发生在个人层次、团队层次和组织层次上,也可以发生在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以及团队与组织之间,并且由于在知识转化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类型和知识主体不同,分别会对员工绩效、团队绩效和组织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
团队 组织 知识转化 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雪莹 叶明海
随着人们的社会发展观和价值观的逐渐成熟,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有效方式,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不仅捐赠领域越来越广泛、捐赠资源日趋多样,而且更注重捐赠的效果。与迅速增长的慈善实践相比,相关慈善理论略显薄弱,大多研究仅描述了慈善行为本身,鲜有关于慈善产生动因、行为特征、组织绩效的详细解读,因而使理论工作者难以廓清慈善行为的全貌。本文通过理论演绎,阐释了前因变量、慈善行为和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研究假设,构建了"前因变量—慈善行为—组织
关键词:
前因变量 组织绩效 慈善行为 慈善捐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建平
通过对226个企业员工社会网络特征等因素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数据收集和研究,发现企业员工社会网络特征中的员工联系强度与异质性,知识分享质量和企业IT应用水平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同时检验了企业知识分享质量是员工联系强度与创新绩效的中介变量,以及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相关变量对创新绩效影响存在差异。论文的研究结论丰富和检验了在中国社会更适合强关系理论解释现实,这对企业改善知识分享质量和员工网络关系,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春梅 郑洁 钟蔚
文章从需求的视角分析安徽省居民个人特征差异对传统三种养老服务模式的不同偏好,得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仍然是安徽省居民的首选,但这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悖论,原因是政府和理论界普遍接受的"三维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存在定位模糊、功能不明确等弊端,因此有必要对安徽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进行重构。指出"二维多层次"的社会养老服务模式的重建是从需求出发的合理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涛
文章在对物流企业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层次评价法对物流企业的绩效进行了量化评判和分析。
关键词:
物流 绩效 评价体系 层次评价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秦志华 蒋诚潇 杨俊
现有研究对于同一个组织中成员工作嵌入存在差异的原因解释不足,文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考察了成员对于高参与工作系统的感知、领导成员交换以及职场排斥对于职位内工作嵌入的影响。通过对同一企业中的273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检验了上述变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参与工作系统的感知正向影响工作嵌入,领导成员交换和职场排斥会对此关系产生调节作用,成员的政治技能会调节职场排斥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延风 罗文恩 黄光
非营利组织由于使命多重性以及捐赠者与受益者彼此分离,面临着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现有市场导向理论难于充分反映非营利组织执行组织战略的实际状况。为此,本文把多重参与者概念融入市场导向理论中,提出非营利组织多重参与者导向理论,并以全国6省份采供血机构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管理者重视程度与员工决策参与程度均对多重参与者导向有显著正向影响;(2)多重参与者导向对组织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3)不同类别的参与者导向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此外本文发现资源依赖于公共财政的非营利组织更重视运用多重参与者导向策略。本文研究拓展了现有市场导向理论,并为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巧燕
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构建起包括出口能力、出口领导、出口市场导向及其绩效结果4个变量在内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利用结构方程建模,分析来自浙江省112家中小出口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发现市场导向显著正向影响出口绩效,出口能力和出口领导是出口市场导向的重要前因变量。研究结论为我国中小出口企业实施市场导向型战略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提供了实证支持。
关键词:
市场导向 出口能力 出口领导 出口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费小燕
企业绩效评价是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手段,但如何综合运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价,一直处于探讨之中。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电子商务企业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体系中,考虑了影响电子商务企业绩效的有关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科学评定了各指标对电子商务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程度,直观地说明了采用电子商务手段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阐明了电子商务企业应利用绩效评价有关指标及其影响程度为企业科学投资决策提供依据的道理。
关键词:
层次分析 电子商务 绩效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子木 张晓昆
企业边界是企业理论中的重要部分 ,以往对企业边界的解释主要是从以下几条线索考虑 :一是以契约理论为主线 ,一是以“能力”理论为主线 ,另一是以“信息”为主线。几条主线由于思路不一致 ,难以把他们融合。虽然部分学者对“融合”问题已有研究 ,但仅在理论之间寻找共同点 ,并没有说明他们究竟如何对企业边界起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几何扩展解释企业最优边界的界定 ,并探讨企业兼并与分立的动机。
关键词:
企业理论 企业边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田金玉 林妍
绩效评价是电力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定合适的绩效评价指标并合理地确定指标权重是构建电力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首要问题。平衡计分卡是电力企业绩效评价的有效工具,但其也存在不足,而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建立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弥补平衡计分卡的不足。
关键词:
绩效评价 平衡计分卡 层次分析 模糊评价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汪娇柳
企业绩效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并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对受托责任关系下产生的受托者所开展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的审查、分析和评价,进而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受托者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并促使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以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一项监督活动。笔者认为,可以把企业绩效审计分类成以下四个层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新安
企业内的分层结构原本是人类为克服自身信息传递方式的限制而创造出来的提高协调分工效率的组织形式。然而由于企业组织成员的个人决策之间的非独立和相互制约性 ,使现在所有存在层次结构的组织或机构由于信息传递方式而导致的混乱和决策的低效率。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时代 ,组织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和组织的竞争方式也正进行着悄无声息但却深入持久的变革。我国企业、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的竞争优势 ,加快网络建设并进行信息化管理 ,精简原有的组织层次结构 ,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组织结构向柔性化程度高的方向演进 ,以满足市场对企业的反应速度和信息传递准确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决策效率和改变组织层次结构以应对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莉 路程 朱珠 曹东
不同利益相关者从不同的视角关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本文对财政部《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的实施难点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商业银行不同利益主体与评价目标的矛盾冲突,并提出应构建分层次的绩效评价体系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