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4)
2023(7526)
2022(6491)
2021(5820)
2020(5005)
2019(11100)
2018(11122)
2017(20267)
2016(11602)
2015(13006)
2014(13439)
2013(12691)
2012(11663)
2011(10431)
2010(10550)
2009(10053)
2008(9960)
2007(9181)
2006(8054)
2005(7473)
作者
(35166)
(29323)
(29161)
(27717)
(18403)
(14161)
(13294)
(11545)
(11120)
(10622)
(10145)
(9913)
(9593)
(9552)
(9425)
(8933)
(8923)
(8714)
(8587)
(8196)
(7497)
(7451)
(7155)
(6733)
(6717)
(6709)
(6633)
(6379)
(6098)
(5949)
学科
(39409)
经济(39326)
管理(39076)
(32185)
(28727)
企业(28727)
方法(14792)
(14567)
(14537)
数学(12370)
数学方法(12178)
(11081)
中国(10925)
(10720)
业经(10074)
(10029)
(9139)
财务(9104)
财务管理(9079)
企业财务(8619)
(8476)
银行(8447)
体制(8211)
(8046)
(7767)
金融(7760)
理论(7646)
环境(7397)
(7259)
地方(7071)
机构
学院(162282)
大学(162185)
(60521)
经济(58962)
管理(58683)
研究(57686)
理学(49406)
理学院(48853)
管理学(47930)
管理学院(47645)
中国(44164)
科学(36564)
(35256)
(32992)
(31910)
(30322)
研究所(27347)
(26669)
业大(26562)
中心(26266)
农业(25203)
财经(24732)
(22207)
北京(21898)
(21431)
(20725)
(20556)
(20219)
师范(19889)
技术(19280)
基金
项目(109259)
科学(84373)
研究(78175)
基金(76884)
(68776)
国家(68218)
科学基金(57007)
社会(48257)
社会科(45603)
社会科学(45589)
(44618)
基金项目(40251)
(37591)
自然(37089)
教育(36316)
自然科(36195)
自然科学(36180)
自然科学基金(35495)
编号(31337)
资助(31290)
成果(26871)
重点(25542)
(24558)
(23864)
课题(23566)
(23022)
(22760)
创新(21486)
计划(21318)
科研(20873)
期刊
(71296)
经济(71296)
研究(47584)
中国(39960)
学报(30658)
(29454)
(28703)
科学(25590)
管理(23302)
大学(22580)
学学(21446)
教育(19904)
农业(19419)
(15535)
金融(15535)
技术(14711)
财经(12785)
业经(11258)
(10939)
(10580)
经济研究(10550)
(9042)
问题(8792)
科技(8593)
业大(8130)
财会(7976)
会计(7683)
技术经济(7156)
理论(7047)
农业大学(6907)
共检索到252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高爽  
作为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构建和实施主体,董事会对于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及成效至关重要。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本文利用2005-2017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基于内控主体角度,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实施主体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十分显著,董事会规模和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设立审计委员会、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能够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独立董事比例对内控有效性则不存在显著影响。基于产权性质的分组检验表明,两职兼任对于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具有显著消极影响,而对非国有企业则不显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海清  
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控制评审的两个不同主体。内部控制评审应作为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内部审计人员执行的内部控制评审相对于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内部控制评审具有优势 ,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作为内部控制评审的主要主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建凤  
文章在对国内外学者研究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行为间关系的文献进行综评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制度背景,依托动机理论,从内部控制行为主体的权力失衡问题入手,分析了不同股权结构下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动机选择及二者的长期博弈,提出规范内部控制主体行为的思路与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楚   吴雅琴  
文章以三家不同产权公司作为样本,对内部控制覆盖广度、拓展深度和实施精准度的“三度”差异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不同投资主体虽然在广度、深度、精准度上有所不同,但内控制度模块化体系可以全方位覆盖各产权主体,不同类型企业需根据自身规模变化和业务范畴变动进行拓展式深耕,实施细则的颗粒度和更新迭代会彰显内部控制为企业经济效益保驾护航的精准度。不同投资主体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对促进不同产权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公司治理中不同特征投资主体企业相互间竞合关系的影响效果,以及企业决策层在内部控制制度存在差异时进行科学决策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明辉  
本文从理论上论述了管理当局的内部控制责任。内部控制是管理职能的一部分 ,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管理当局是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是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要求 ,也是降低代理成本的需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心合  
伴随《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基本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内部控制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检索国内外有关内部控制的文献后不难发现,迄今为止人们对内部控制仍有许多认识上的盲区,一些被误读的观点和理论甚至在看似经典的文献中流行,企业内部控制的实务或实践也因此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潘秀丽  
内部控制及其相关问题是广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话题 ,证券监管部门也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提出了要求 ,财政部最近也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征求意见稿。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存在着许多现实的制约因素 ,需要首先对内部控制的设置、评价标准作出规范 ,本文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池国华  关建朋  
近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我们在认识到其提高了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带来的风险。文章以IT应用为研究视角,通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具体分析IT应用对企业内部控制所造成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估IT应用所带来的风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明辉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是管理职能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管理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管理具有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个职能。控制工作贯穿于整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瑞玲  
内部控制理论从其产生发展到现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形成阶段、发展和完善阶段。在内容上,由最初的“二分法” 发展到“三要素”、“五要素”,尤以美国COSO报告的内容为代表。现阶段的内部控制能否发挥作用,控制环境及人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内部控制过程的监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小青  
自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提出以来,国内学者借鉴国外经验对公司治理结构作了大量的研究,对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公司治理结构仍存在诸多问题,阻碍着公司的发展。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是优化股权结构,加强董事会建设,健全、完善公司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贾俊耀  宋小青  
目前,我国有很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不健全、不完善,即便建立了内部控制,但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环境较差或监督不到位等原因,使得内部控制机构形同虚设,实际并未得到认真执行和发挥作用,严重影响了财务信息质量,损害了国家和投资者利益,制约了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对上市公司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并通过有效手段,保证其认真实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宁  
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科学快速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而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要以文化为基础才能有效运行。文章从华为企业文化出发,阐述了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作用与反作用,通过对华为企业文化的一系列探讨,提出了在企业文化视角下完善内部控制的相关见解,揭示了企业通过文化建设加强内部控制的方法,从而促进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宝庆  
内部牵制的出现是公共责任的产物。市场竞争的加剧 ,促进了内部控制的发展 ,但内部控制并非完美无缺。民主社会中 ,受托责任意识的加强 ,是内部控制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应历史地、辩证地、发展地看待和分析内部控制 ,以探求优化经济环境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