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1(65)
- 2020(53)
- 2019(118)
- 2018(108)
- 2017(205)
- 2016(83)
- 2015(105)
- 2014(108)
- 2013(128)
- 2012(122)
- 2011(93)
- 2010(134)
- 2009(126)
- 2008(124)
- 2007(108)
- 2006(113)
- 2005(126)
- 2004(117)
- 2003(102)
- 2002(113)
- 学科
- 济(394)
- 经济(393)
- 学(354)
- 管理(229)
- 业(202)
- 中国(197)
- 企(179)
- 企业(179)
- 教育(175)
- 理论(135)
- 图书(125)
- 方法(125)
- 书馆(123)
- 图书馆(123)
- 法(102)
- 经济学(100)
- 体(97)
- 情报(86)
- 财(84)
- 策(81)
- 制(77)
- 图书馆学(69)
- 史(68)
- 贸(68)
- 贸易(68)
- 和(67)
- 劳(66)
- 易(65)
- 数学(64)
- 动(63)
- 机构
- 大学(1753)
- 学院(1535)
- 研究(684)
- 济(554)
- 经济(540)
- 管理(516)
- 中国(509)
- 京(446)
- 所(441)
- 科学(431)
- 研究所(385)
- 理学(372)
- 理学院(366)
- 管理学(358)
- 管理学院(356)
- 财(342)
- 江(327)
- 范(324)
- 师范(322)
- 北京(289)
- 图书(286)
- 系(286)
- 书馆(273)
- 图书馆(273)
- 师范大学(273)
- 省(272)
- 州(263)
- 财经(252)
- 农(237)
- 经(234)
共检索到3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邬翊光 周杰
2007年11月9日,《长江商报》报道了茅于轼先生关于中国土地政策的讲话,内容有三个重要观点:一是"国家土地控制不合理,在我看来,土地政策是错误的";二是"政府将土地招拍挂,助推了房价";三是"国家出于保护耕地的目的来控制土地供应,这个政策是错的","中国早已不是闭关自守的时代了,世界上粮食有的是,而且成本比较低,不如直接购买外国人生产的粮食,中国人穷就是因为生产粮食搞穷了"。对茅先生的上述观点,我们不敢苟同。第一,所谓"控制土地政策是错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唐健 陈志刚 赵小风 黄贤金
研究目的:讨论和评析茅于轼先生在其主持的《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研究中所提出的若干观点,以澄清我们对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相关认识。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1)仅从经济分析角度评价中国的耕地保护政策是不科学的;(2)应该认识到粮食安全是包括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的科学体系;(3)对未来粮食缺口的预测必须科学合理;(4)房价问题较为复杂,不能简单将其归咎于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研究结论:茅于轼先生的研究在立论基础、分析过程和结论提出等方面都存在缺陷。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粮食安全 评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钟国平
北京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 ,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李万等学者提出在长株潭地区建立经济管理陪都 ,本文对此持不同意见 ,并从建立经济管理陪都对缓解首都压力的作用有限等六个方面 ,论证了中国建立经济管理陪都的不可行性 ,认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主要是改变市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分散北京的城市经济职能。
关键词:
北京 长株潭地区 经济管理陪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国平,彭晓鹃,罗开利,于雪飞
北京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李万等提出在长株潭地区建立经济管理陪都[1],文章对此持不同意见,并从建立经济管理陪都对缓解首都压力的作用有限等六个方面论证了中国建立经济陪都的不可行性。认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主要是改变市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分散北京的城市经济职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宇 周志华
本文就胡鞍钢先生在《我们需要对改革进行反思》一文中提出的1997~2000年改革是零和博弈观点表示了不同看法。作者从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对零和博弈进行了质疑;通过数理分析结论和事实论证,指出奥肯模型在中国并不完全适用,并对胡先生提出的论据阐述了不同意见,提出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中国改革的阶段性成效,对改革成本和收益的计量要从多方面、各层次去考虑,客观地看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说改革是零和博弈的观点有失公允。
关键词:
改革 零和博弈 奥肯模型 帕累托最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应学俊
教育改革"不问国情"是不可能的,但是,以怎样的思想方法全面而辩证地看待国情以及基础教育的国情,怎样理解"能动地适应国情",这是至关重要的。教育改革如果忽视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理论为指导,如果忽视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教育改革多次决定的精神,如果不从现实和未来两个维度结合的层面并以"现代、世界、未来"的国际视野来思考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那么我国的教育改革就不能"能动地适应国情",就会始终被动地落后于国家经济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就注定会步入歧途。这不能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大而化之的空谈要不得,非此即彼的片面思维方式和论风应该停止,因为它对学术讨论和教育...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正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屈炳祥
“泛价值论”错在:对价值及其相关范畴作了完全的曲解,对庸俗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作了不适当的推崇与辩护,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作了无端的贬损,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讨论作了种种误导。
关键词:
价值 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崔红雁
针对《图书馆建设》2008年11期刊登的《建立在流沙上的理论: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悖论》一文,从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事项、读者参与的能力、读者参与的效率等方面与孙长怡先生进行商榷,认为"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是建立在流沙上的理论"的观点是一种缺乏价值论、目的论指引的观点。目前,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的客观现实并不能否认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理论的意义及价值,这些正是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读者参与 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建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林殷
“同姓不婚”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婚姻禁忌制度。时下,在不少文章里,它成为中国古代即具备有利于人类提高自身繁衍质量的优生观念的标志。但近来也有学者提出不同见解,认为“同姓不婚”并非完全自然的婚姻禁忌,而是周代为了强调父系宗亲集团即同姓集团的存在所制订的婚姻规范,因此与排除近亲通婚的优生观念没有关系。“同姓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贾跃千 何佳梅 崔凤军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对实际生活中的小费现象进行阐释,得出基本结论是,小费产生于服务人员劳动的不确定性,其多样化的合约安排则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行业的服务劳动所占比例的影响,目的在于克服消费者和服务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针对我国目前的导游小费制,文章给出的建议是向“纯玩团”过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申天恩
在文献回顾基础上,以知识谱系和知识体系观建构学科概念内涵。学科系科学主体为了探究科学本源需要,由内在心智结构与客观世界互动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知识范畴的逻辑体系;以知识社会学视角分析学科概念的外延,指向为学科组织与学科规训,学科系社会组织(学问组织)与教育组织的结合体,是权力配置下制度建设与规训设置的统一体。学科成立的评判标准应当是:必须具有独特的客观研究对象,但不一定需要独特的研究方法,也不一定形成单向度、线型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
学科 概念 内涵 外延 评判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