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6)
2023(9947)
2022(8416)
2021(7744)
2020(6650)
2019(15557)
2018(15218)
2017(29205)
2016(15643)
2015(18275)
2014(18340)
2013(18745)
2012(18063)
2011(16803)
2010(16834)
2009(16039)
2008(15898)
2007(14347)
2006(12738)
2005(11806)
作者
(47613)
(40123)
(39967)
(38472)
(25595)
(19101)
(18320)
(15634)
(15143)
(14130)
(13995)
(13213)
(12900)
(12775)
(12720)
(12528)
(11791)
(11765)
(11543)
(11529)
(10151)
(9820)
(9701)
(9216)
(9178)
(9116)
(8701)
(8535)
(8021)
(8021)
学科
(93668)
经济(93596)
管理(40816)
(38004)
方法(36437)
数学(32698)
数学方法(32514)
(28873)
企业(28873)
中国(23724)
地方(20148)
(20031)
(17239)
贸易(17231)
(16830)
(16754)
(16731)
业经(15921)
(14551)
地方经济(13679)
农业(13171)
(12667)
金融(12665)
(12613)
银行(12591)
(12161)
环境(12096)
(11977)
(10700)
(10342)
机构
大学(246791)
学院(243254)
(121100)
经济(119031)
研究(93413)
管理(89122)
理学(75767)
理学院(74843)
管理学(73814)
管理学院(73335)
中国(71819)
科学(52716)
(52714)
(51531)
(48289)
研究所(43668)
财经(41292)
中心(41158)
经济学(40089)
(39988)
(37473)
经济学院(36035)
(35763)
北京(34362)
业大(32742)
(32408)
农业(31461)
(31320)
师范(31082)
财经大学(30409)
基金
项目(152264)
科学(120028)
基金(112930)
研究(111693)
(98183)
国家(97455)
科学基金(82108)
社会(74395)
社会科(70651)
社会科学(70632)
基金项目(58727)
(55797)
教育(50061)
自然(49897)
自然科(48717)
自然科学(48698)
自然科学基金(47875)
(47854)
资助(47398)
编号(43121)
成果(36093)
(35850)
重点(34789)
(34700)
国家社会(32323)
中国(31150)
教育部(30910)
(30734)
课题(30123)
人文(29387)
期刊
(138000)
经济(138000)
研究(79558)
中国(46670)
(38894)
(36395)
学报(35965)
科学(34208)
管理(32681)
大学(27145)
学学(25566)
农业(24491)
(24479)
金融(24479)
经济研究(24000)
财经(22033)
技术(20222)
教育(19691)
(19214)
问题(18669)
业经(18446)
(17546)
世界(15830)
国际(15816)
技术经济(14600)
(14090)
统计(13738)
经济问题(11686)
(11537)
理论(11245)
共检索到378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树成  
本文首先分析了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超预期的较低位运行,分析了相关的各种原因,特别指出可能存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问题,即一些地方在反对GDP崇拜、反对盲目追求和攀比GDP的过程中,出现了忽视GDP、淡化GDP的倾向,不再下大力去做好经济工作。这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应保持一个渐进过程的问题,并指出我们要重消费,但也不可忽视投资。一定的适度投资仍是我国今后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立群  
第一,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降。上半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仅为2.8%,创出近年来增速的新低。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60%多,其增速下降,带动投资增速由升转降。从第一季度的回升态势,转为第二季度的下降态势。这一变化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稳投资过程的复杂性。2012年以来,稳投资的重点集中在加强基础设施投资,稳定房地产投资。当这两个方面见到成效以后,就认为投资增长可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邢厚媛  
环境 1.去年秋季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余波未尽。尽管这次危机是一次地区性经济调整,但其给东亚和东南亚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信心打击以及对全球的波及,势必成为影响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重要外部因素,正负面影响并存。另一方面,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该地区投资环境相对恶化,对我国吸收外资也存在一定的有利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姝娴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双重压力。如何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之间的矛盾?本文运用经济学原理,大胆提出了“将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和商品价值核算体系,通过经济杠杆实现发展与环保平衡”的构想,并结合实际,对这一构想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光  
我们这个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座谈会,从1990年11月开始,每年春季、秋季各举行一次,算下来,这次正好是第20次。会议操办单位希望仍照过去几年形成的惯例,要我先讲点什么。我因事要出差,不能参加会议,也来不及仔细思考,只好写点感想式的东西,作为抛砖引玉。简单谈三个问题:(一)9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轨迹的回顾;(二)2000年会不会出现经济增幅止降回升的转折;(三)21世纪初经济增长的前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景学成  谭雅玲  
石油战争、石油政治、石油金融和石油价格紧密相联。国际油价走势中既有国际金融作用凸起的影响,也有国际政治格局调整和重组的原因,并非资源产品价格的单纯表象。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能源需求扩大,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石油筹码份量加重,使得国际石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殷剑平  
从1996年下半年起,俄罗斯经 济开始出现止跌回稳的趋势。1997年头7个月,工业产值增长2%,首次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职工平均工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粮食丰收已成定局,比上年预计增产1000万吨,8月的通胀率为-0.1%。在这种情况下,俄国政府宣布将把卢布改值1000倍,标志经济的好转与政府的信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抚生  蔡军  
本文着重分析了增值税转型对地方经济中财政收入、投资和就业这几个主要因素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分步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降低地方财政对增值税的依赖、规范增值税的税收优惠以及积极推行配套改革等政策建议,以期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并为在全国范围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世昕  
长期以来,我国习惯于把媒介当做非生产性社会事业看待,把宣传看成是媒介几近惟一的目的。然而,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整个经济环境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作为宣传工具的媒介逐步从事业向产业转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连城  周明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树成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运行态势,指出经济下行压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加大。提出未来经济走势(2015年至2020年)有四种可能性:一是一路走低,二是继续走平,三是重返10%以上高增长,四是以合理区间的中线为基础,使经济运行在上下限之间的合理区间正常波动。本文主张争取第四种可能性,并提出政策建议,构建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新棋局,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与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区域发展相结合。本文最后指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还有较大空间,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下降应是一个波浪式的渐进过程,而不应是"大幅度"下台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国云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美国经济起伏不定,日本经济恢复艰难,东南亚及欧洲经济有恢复迹象,唯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中国经济自身,得益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势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内生变量和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伟  许宪春  蔡志洲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加速增长的势头。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心的现象。本文通过对于各种现象的综合分析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是正常的,并不存在总体上的经济过热。局部行业、局部地区虽然存在着某些过势的现象,但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对整个国民经济而言,中国目前处于1992年以来最好的时期,巩固目前的良好势头,并继续通过各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来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高速发展,以实现我国世纪头20年的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是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强调以下观点:第一,加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过热是有区别的,在加速增长中出现的部分地区和行业的异常和整个国民经济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圣明  
当前,面对国际经济危机复苏放缓,有的人对世界经济发展前途甚感担忧,甚至怀疑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繁荣。但本文对近二百多年来世界经济发展过程的分析表明,世界经济正在孕育快速发展时期,不久就会到来。在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等新兴国家是新时期快速发展的启动者、引领者和主导者;新时期的发展将惠及全球85%的人口;科技集成将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社会与自然将更加和谐地快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