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1)
2023(11933)
2022(10009)
2021(9305)
2020(7594)
2019(17123)
2018(16812)
2017(31016)
2016(16531)
2015(18763)
2014(19066)
2013(18966)
2012(18093)
2011(16880)
2010(16933)
2009(15545)
2008(15557)
2007(13828)
2006(12458)
2005(11669)
作者
(49540)
(41383)
(41115)
(39477)
(26680)
(19956)
(18832)
(16158)
(15764)
(14858)
(14449)
(13823)
(13758)
(13422)
(13078)
(12743)
(12102)
(11995)
(11875)
(11721)
(10594)
(10179)
(9875)
(9609)
(9316)
(9250)
(9223)
(8816)
(8435)
(8199)
学科
(94119)
经济(94040)
管理(43902)
(38922)
方法(33472)
(30841)
企业(30841)
数学(28799)
数学方法(28605)
中国(24470)
(23681)
贸易(23667)
地方(23440)
(22931)
(18644)
(18029)
业经(17277)
(16516)
地方经济(15066)
(15050)
环境(13478)
(13297)
金融(13295)
(12913)
银行(12903)
(12506)
农业(12480)
(12032)
理论(11717)
关系(11492)
机构
学院(252687)
大学(252445)
(121445)
经济(119297)
研究(96642)
管理(88021)
理学(74547)
中国(73760)
理学院(73563)
管理学(72465)
管理学院(71961)
科学(55350)
(53848)
(52409)
(49374)
研究所(44596)
财经(41975)
中心(41546)
经济学(40335)
(38152)
(37880)
(37491)
经济学院(36202)
(34870)
北京(34727)
(33534)
师范(33265)
业大(31849)
财经大学(31039)
(30117)
基金
项目(160103)
科学(126258)
研究(118014)
基金(117766)
(103328)
国家(102578)
科学基金(86360)
社会(78306)
社会科(74434)
社会科学(74419)
基金项目(60643)
(59132)
教育(52984)
自然(52698)
自然科(51384)
自然科学(51367)
(50590)
自然科学基金(50468)
资助(49021)
编号(45439)
成果(37458)
重点(36995)
(36936)
(36551)
国家社会(34316)
课题(32824)
中国(32540)
(32511)
(31671)
教育部(31485)
期刊
(140488)
经济(140488)
研究(83355)
中国(50668)
(39531)
学报(37386)
科学(35792)
管理(34541)
(33888)
大学(28391)
学学(26807)
经济研究(25011)
(24937)
金融(24937)
教育(24577)
农业(23116)
财经(22315)
(21721)
技术(21070)
(19590)
问题(19590)
国际(19435)
业经(19315)
世界(15975)
技术经济(13587)
(13380)
统计(12390)
资源(12028)
商业(11840)
经济问题(11322)
共检索到397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磊荣  蓝小林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给成员国带采无限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一些本来处于潜伏状态的区域性竞争矛盾进一步激化。然而,人们在关注自由贸易区带来的区域经济竞争性矛盾时,却忽视了已经产生与可能产生的区域内外非经济竞争性矛盾,它们同样也会严重阻碍成员国之间合作的深化和拓展。及早识别和评估这些矛盾,采取措施加以弱化和治理,是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当务之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国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成员国之间的税收政策差异产生税收冲突,形成有害的税收竞争。在全面降低关税水平后,如何进一步开展自由贸易区内的税收协调,是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关键。本文认为,应借鉴欧盟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际,有效地进行税收协调,预防和避免有害税收竞争。同时以此为契机,加快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进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瑾  江山  
东盟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双方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双方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必要的保护手段。尽管自由贸易区会对双方的经济带来冲击 ,但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 ,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 ,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和东盟将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 ,共同迎接挑战 ,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郁葱  吴冬梅  
20 0 1年 1 1月在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 ( 1 0 + 1 )会议上 ,中国与东盟达成一致 ,确立了在 1 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这对双方关系的长远发展和东亚地区的繁荣稳定具有深远意义。它是中国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又一件对外经贸方面的重大事件。本文就这一东亚区域合作的新模式产生的国际背景 ,以及实现目标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范爱军  都春燕  
本文对东盟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992-2008年间面板数据的检验,发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具有比东盟更快的经济收敛速度,即收入均等化速度更快。由于自贸区的建立,成员国区内贸易额作为贸易自由化的一个重要结果,促进了区内经济的收敛;贸易自由化措施外的其他制度安排对区内成员国经济收敛的作用尚不明显。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宗光  
东盟是亚洲重要的区域经济和贸易集团又是中国的近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助于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促进双边经济合作,能够提高双方的国际政治地位,给中国在世界经贸、政治和安全事务中带来更大的发言权,也有利于应对美、欧区城一体化所带来的贸易保护主义。总之,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中国的经济与政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文琳  范祚军  
从分析广西与东盟农业合作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入手,阐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与广西农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中的农业发展策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和加强流通领域建设,搞好和规范市场的准入工作,尽快建立广西与东盟的农业交流与合作机制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永成  
制度经济学代表诺斯认为:“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成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国内的经济发展有赖于制度和制度创新,同样地,国际区域的经济合作和经济发展,也有赖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的贸易的集团化区域化是促进地区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成功之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经验证实了这一点。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通过双方消除贸易壁垒,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在明  
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出于彼此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贸易区中的诸国都会积极利用华商的实力与优势,加强双边的经贸联系与合作,这就使华商的桥梁作用将日益凸显。本文本着有利于华商生存与发展的宗旨,对东盟华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做一理性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有祥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安全不仅成为整个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整个国家安全的基础。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确保我国的经济安全,就必须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国际环境。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就是我国主动塑造外部环境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确保我国经济安全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文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有利于广西外贸、财政收入和投资的增长。文章认为,广西应当加大对基础设施、教育、科技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冶金业,创建龙头企业,带动广西与东盟贸易的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江虹  
2004年10月18日至20日,中国与东盟贸易谈判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就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最重要的内容—货物贸易协议达成一致,并于11月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及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这为如期启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铺平了道路,使研究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问题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可预期的贸易效益、投资效益及规模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湘东  
自2001年11月,随着东盟与中国达成了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以来,中国与东盟开始了全面经济合作,并进入了经济一体化的新里程。这对促进区域内经济贸易的增长、推进成员国之间国际分工和技术合作,提高各成员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整体地位和实力。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大中华经济框架的要点可以概括为“一国、二制、三力、四地、五方”。它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提出的背景基本类同。但大中华经济框架更具有直接性、紧迫性、现实性,就其实质和内容(不是指名称)来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大中华经济框架的实施必须坚持五个原则,其实施过程可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康  
本文在阐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组建动因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CAFTA 的经济效应:经验数据表明,自2003年启动以来,CAFTA 已产生较为显著的贸易创造静态效应和投资扩大效应;从长期看,将在经贸合作、生产效率、规模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对双方产生更深远和积极的动态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辅靖  
目前国内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关于战略背景、战略意义的研究,而对经济影响的评估显得不足。虽然现在已经建成的自由贸易区或多或少都有政治战略方面的考虑,但自由贸易区首先和主要是经贸关系安排,它虽是实现政治战略意图的一个轮子和工具,但它本身并不是一项政治安排,它的战略、政治和外交意义是经贸意义的衍生物而不是替代物,因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主要任务应该是促进双方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如果它不能对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切实的促进作用,那么它的政治战略作用就根本无从谈起。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挥经济功能。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双方未来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