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52.15.253.106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2)
2023(5582)
2022(4507)
2021(4428)
2020(3811)
2019(8976)
2018(8942)
2017(17402)
2016(9194)
2015(10610)
2014(10510)
2013(10324)
2012(9339)
2011(8453)
2010(8694)
2009(8063)
2008(7995)
2007(7126)
2006(6318)
2005(5678)
作者
(28567)
(23509)
(23440)
(22409)
(15086)
(11238)
(10617)
(9216)
(9086)
(8481)
(8124)
(8064)
(7744)
(7600)
(7475)
(7419)
(7220)
(6951)
(6849)
(6834)
(6065)
(6012)
(5840)
(5528)
(5483)
(5334)
(5224)
(5209)
(4854)
(4647)
学科
(38214)
经济(38173)
管理(25712)
(24808)
方法(20772)
(20618)
企业(20618)
数学(18804)
数学方法(18277)
(9868)
中国(9503)
(8787)
(8373)
理论(7573)
业经(7481)
(6670)
农业(6600)
(6442)
贸易(6438)
(6275)
地方(5656)
技术(5514)
(5397)
(5392)
银行(5374)
(5172)
金融(5171)
(5163)
(5150)
财务(5124)
机构
大学(133489)
学院(132982)
(51006)
管理(50621)
经济(49864)
研究(45663)
理学(43752)
理学院(43304)
管理学(42076)
管理学院(41882)
中国(34847)
科学(29975)
(28970)
(25107)
(24139)
(23621)
业大(22054)
研究所(21990)
中心(20795)
(20293)
农业(20090)
财经(18455)
北京(18452)
(16823)
(16776)
(16537)
师范(16248)
(16061)
技术(15985)
经济学(15244)
基金
项目(90063)
科学(70058)
基金(64998)
研究(61324)
(58880)
国家(58454)
科学基金(49358)
社会(37222)
(35450)
社会科(35294)
社会科学(35283)
自然(34540)
自然科(33796)
自然科学(33785)
自然科学基金(33178)
基金项目(32993)
(30763)
教育(29765)
资助(29149)
编号(24345)
重点(20938)
成果(19749)
(19591)
(18677)
(18671)
计划(18189)
课题(17880)
科研(17710)
创新(17515)
大学(16500)
期刊
(53498)
经济(53498)
研究(37337)
中国(28358)
学报(24486)
(22302)
科学(21907)
管理(20164)
(18652)
大学(18432)
学学(17442)
教育(16342)
农业(15211)
技术(13632)
(11091)
金融(11091)
经济研究(9316)
财经(9164)
统计(8684)
(8663)
业经(8427)
(8246)
(7879)
(7059)
科技(6993)
决策(6973)
技术经济(6924)
业大(6869)
问题(6611)
图书(6080)
共检索到19797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亦白  
研究目的:厘清实质审查和形式审查的相关争论和分歧,提出中国不动产登记应予选择的审查模式以及登记实践中需要确立的审查标准。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和民法解释学相结合。研究结果:(1)实质审查和形式审查对于不动产登记审查的模式选择仍具借鉴意义,但需要明确其区分标准;(2)中国不动产登记审查的模式选择应当从应然和实然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3)确立审查标准作为审查模式的延伸和细化,是对中国登记实践需求的现实回应,也关乎审查体系的最终建构。研究结论:中国不动产登记应当选择"形式审查+合理注意义务"的审查模式,在登记实践中需要确立"履职尽责、合理审慎"的审查标准,并据此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构建不动产登记审查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亦白  
任何一项法律制度对于国家和社会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这也是制度存在的价值所在。不动产登记的制度功能,在不同语境下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它可以产生多种影响。笔者认为,不动产登记的法律属性应当定位为"私法为体、公法为用",在此基础上,其制度功能亦应具有双重性。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主体功能是私法效用不动产登记制度是国家保护权利人合法财产权、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的一项基础性制度。法学界对不动产登记制度功能的描述涵盖的范围较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申文金  马梅  
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推进,现行不动产分散登记、统计的格局,必须予以破解。而标准化是突破传统行政架构下部门间各自为政管理局面的有力手段。与部门规章制度、行政指令受限于所管辖范围不同,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标准的活动,标准的制定需要各方参与并协调一致,且须共同遵守。在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中,标准化在哪些环节发挥作用、发挥何种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值得深入探析的课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宿婷婷  
在国家大力发展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背景之下,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融资难解决实际问题,全国各地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开展“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服务模式建设,实现了银行网点一站式服务,为办事群众提供便利,提高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宝丽  马运全  
不动产登记的审查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登记机构承担责任的范围。登记机构承担责任的原因有很多,但第三人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引起的责任关系尤为关注。这些研究对于银行维护信贷资产的安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月星  
关于不动产登记效力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出现的问题表现为其效力不统一。按照世界其他国家的做法 ,不动产民事立法应规定登记的效力 ,原则上应坚持登记要件主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1984年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5 6条规定 :“买卖双方自愿 ,并立有契约 ,买方已交付了房款 ,又没有其他违约行为 ,只是买卖手续不完善的 ,应认为买卖关系有效 ,但应办房屋买卖手续。”这一规定补充是合理的。制定中的物权法应采纳这一规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明  
通过对不动产登记簿公示制度的论述,分析了不动产登记簿作为不动产登记的载体,发挥着实现物权公示的重要功能;指出了我国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与登记簿公示原则相违背的缺陷;阐明了登记簿的公示在实现登记公信力和风险警示两方面的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江  
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提出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2013年1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2014年12月22日,国务院颁布第656号国务院令,《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并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正式公布,标志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顶层设计基本完成,转而进入正式落实阶段。"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核心内容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峻  
研究目的:探索世界各国不动产登记制度范式,探讨适合中国大陆国情的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中国大陆民法学界的共识,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申请登记,并以登记发生效力。研究结论:中国大陆不动产物权登记属权利登记制,同时也汲取了托伦斯登记制的优点;不动产登记具有决定因法律行为发生物权变动能否生效的效力、权利正确性推定的效力、善意保护的效力、风险警示的效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建宇  耿明斋  曹青  
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建立是未来公平有效征收房地产税的基础,有利于建立开放、透明和高效的地方政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未来不动产税应全面征收,包括农村住宅和宅基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保红  
研究目的:研究不动产登记电子化、自主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法理基础。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和演绎推理相结合。研究结果:(1)不动产登记制度要在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登记效率和减少登记错误。(2)英国开了不动产电子登记的先河,其以电子转让文件替代纸质转让书的做法提高了转让效率,并在抵押自主解除登记方面做了尝试。(3)中国应当在静态上实现登记簿的电子化;在动态上实现不动产变更登记的自主化。研究结论:自主登记是必要的且是可行的,不动产登记的电子化和自主化应当建立在权利登记制之上,并以抽象原则和风险自担作为法理基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颖  
问题甲公司欲将其名下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乙公司,双方共同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转移登记时被告知,该土地使用权已于5日前被丙公司申请了异议登记。乙公司在权衡利弊后仍然要求不动产登记机构为其办理转移登记。依据《土地登记办法》的规定,异议登记期间,未经异议登记权利人同意,不得办理土地权利的变更登记或者设定土地抵押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玉凤  
我国现行的法律中对不动产租赁制度规定的十分简单、粗糙,导致在不动产租赁中权利冲突现象严重,从而严重影响了对不动产的利用。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是解决不动产租赁中权利冲突的有效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文婧  
研究目的:针对由于开发企业未办理首次登记,导致已经支付价款的新建商品房买受人无法办理转移登记取得物权的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梳理实证解决方案,提出规范路径选择,反思现行登记制度,助益不动产登记立法进程。研究方法:通过功能主义分析视角,展开实证案例研究、规范法教义学研究。研究结果:历史遗留项目的处理方案包括突破连续登记、代位申请登记、要件等效替代、交房即时办证等形式。研究结论:应当保护已经履行合同义务无过错购房人的财产权利,对于质量安全的登记客体,不宜因为开发企业欠缴土地出让金等公法义务未完成不予首次登记。建议明确不动产连续登记原则,增设代位申请制度。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艺  
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不动产交易效率和安全性的必要之举,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对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权益、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的法律中有关不动产登记的不同规定,应当尽快随之配套修改,做好各项规定的衔接。登记机构的职责还应进一步细化与明确,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整体性纳入简政放权的进程中。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