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87)
- 2023(6389)
- 2022(5498)
- 2021(5266)
- 2020(4463)
- 2019(10453)
- 2018(10016)
- 2017(18059)
- 2016(10088)
- 2015(11219)
- 2014(11350)
- 2013(11356)
- 2012(10978)
- 2011(9921)
- 2010(10476)
- 2009(9686)
- 2008(9747)
- 2007(8080)
- 2006(7010)
- 2005(6723)
- 学科
- 济(37536)
- 经济(37482)
- 业(25427)
- 管理(25099)
- 企(21124)
- 企业(21124)
- 方法(17094)
- 数学(13444)
- 数学方法(13238)
- 审计(12177)
- 学(12164)
- 中国(11978)
- 财(11378)
- 农(9403)
- 制(8283)
- 业经(7692)
- 融(7660)
- 金融(7659)
- 贸(7531)
- 贸易(7520)
- 易(7307)
- 务(7149)
- 财务(7128)
- 财务管理(7061)
- 理论(7023)
- 银(7013)
- 银行(6975)
- 企业财务(6864)
- 行(6714)
- 地方(6320)
- 机构
- 大学(147093)
- 学院(142570)
- 研究(57157)
- 济(56707)
- 经济(55541)
- 管理(50776)
- 理学(44013)
- 理学院(43356)
- 中国(43154)
- 管理学(42442)
- 管理学院(42165)
- 科学(35918)
- 京(33233)
- 所(31286)
- 财(29395)
- 农(28942)
- 研究所(28083)
- 中心(25134)
- 财经(23101)
- 农业(22927)
- 业大(22544)
- 江(22076)
- 经(21244)
- 北京(20538)
- 院(20366)
- 范(20326)
- 师范(20092)
- 财经大学(17582)
- 州(17194)
- 经济学(17186)
- 基金
- 项目(96044)
- 科学(75481)
- 基金(71766)
- 研究(65708)
- 家(65240)
- 国家(64735)
- 科学基金(53834)
- 社会(41684)
- 社会科(39519)
- 社会科学(39502)
- 基金项目(37978)
- 自然(36852)
- 自然科(35986)
- 自然科学(35973)
- 省(35383)
- 自然科学基金(35366)
- 划(31668)
- 教育(30647)
- 资助(29552)
- 编号(24759)
- 重点(22876)
- 部(22242)
- 成果(21958)
- 创(19671)
- 发(19477)
- 科研(19323)
- 性(19208)
- 教育部(18684)
- 计划(18647)
- 创新(18524)
共检索到228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爽 吴溪
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中不利审计意见的改善和自愿性审计师变更在近年来得到了监管机构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关注点主要在于 :不利审计意见的改善是否恰当 ;自愿性审计师变更是否会促进不利审计意见的不当改善。为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 ,本文初步回顾了 1997~ 2 0 0 3年间不利审计意见改善的总体趋势 ,特别是自愿性审计师变更情况下不利审计意见的改善趋势 ,并提出了相关的学术与监管含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岚 杨春隆
明晰自愿性变更审计师行为与审计意见二者深层次关系可以更好地把握审计产品质量。之前一些关于上期非标准审计意见将会导致本期公司变更审计师的观点有失偏颇。在关于上期审计意见对本期变更审计师、本期变更审计师对后期审计意见类型影响的研究中,相对于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而言,上期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不仅不会倾向于本期变更审计师,而且当公司上期被出具的是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时,本期发生变更审计师的可能性会显著降低。本期变更审计师行为显著提高了公司后期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降低了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变更审计师的决策依据是预期审计意见的改善而不是上期审计意见类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婧 吴良海
国内外证券市场经验表明,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变更审计师行为以规避对自身不利的审计意见,因此,研究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动因,对避免变更行为导致的不利后果,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文章探讨了审计师变更中自愿性审计师变更的动因及规律,研究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是导致审计师变更的首要因素。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审计意见 财务困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志容
本文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至2012年度共300家发生审计师变更的上市公司和未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和对照样本,分别混合样本和分年度样本进行了分析,检验自愿性审计师变更行为的动因。研究发现:引发自愿性审计师变更行为的显著动因有非标准审计意见、财务困境、事务所级差特征、事务所地域特征以及上市公司管理层变更,在上述动因中非标准审计意见是引起自愿性审计师变更行为最危险的信号。此外,公司披露的审计师变更的动因并不可靠,而更可能是为了掩盖意见分歧的借口。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桦
本文选取2001 ̄2004年发生自愿性审计师变更的公司作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投资者对审计师变更公告中所披露不同变更原因的反应。研究发现,市场对于不同原因的审计师变更反应存在差异,投资者根据变更原因判定审计师变更为好消息的反应显著大于判定其为坏消息的反应。由此可知,投资者对于披露的变更原因信息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不同类型的审计师变更会影响公司的价值。监管部门强制披露审计师变更原因有助于提高市场有效性。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投资者反应 事件研究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薇
2004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运用有序多项Logit模型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08年利用变更审计师购买审计意见的行为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可以成功购买审计意见,审计师对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和保留意见的判断缺乏一致性,对于公司的盈余操纵、持续经营风险、债务风险、关联交易、存货所隐含的审计风险还缺少充分的职业关注,审计意见购买的治理有赖于加强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和变更审计师行为的监管,开发定量审计技术与提高独立审计全行业技术水平。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民 黄旸杨
审计师非自愿性变更没有明显提高后任审计师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非自愿性变更后,上市公司有选择小规模事务所的偏好,降低了市场集中度。非自愿性变更对审计质量没有起到预期的监管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国坚 吴立扬
本文在国内较早对审计师变更后上市公司对审计师的选择行为及其经济后果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实证研究,并首次比较了自愿性和强制性两种不同审计师变更的差异,运用1997-2001年的数据,我们发现,强制性变更公司和自愿性变更公司在变更前后的财务状况、审计师选择、审计意见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并且,这些审计师选择行为与审计意见的回归结果也存在重大差异,相比之下,自愿性变更公司表现出更明显的“意见购买”迹象,它们通过选择一贯对客户出具非标比例较低的“温和”审计师这种较为隐蔽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目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溪 赵鸿 陈克杰 蒋慧雯 叶晓蕾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在2007年年度报告中首次公开披露的审计委员会履职信息,本文考察了审计委员会与注册会计师的沟通过程、方式和内容,初步探究了审计委员会发挥公司治理功效的可能机制。我们发现:审计委员会投入的审阅时间普遍很少;审计委员会与注册会计师的沟通方式普遍单一,且以函件方式为主,沟通内容以程序化内容为主,具体内容或实质性内容的沟通较少;公司披露的审计委员会与注册会计师的沟通方式和内容信息的可靠性值得商榷;用以反映审计委员会宏观特征的变量(诸如规模、独立性、会计与财务专长)是否能有效反映审计委员会的治理职能,值得商榷。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注册会计师 沟通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越 普微 张肖飞 刘继艳
本文以2008~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自愿性审计师变更与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市场化进程对自愿性审计师变更与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自愿性审计师变更与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显著负相关;在市场化进程落后的地区,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自愿性审计师变更来降低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外部审计作为一种治理机制可以弥补制度环境的缺陷;经营现金流量、总资产收益率、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独立董事比重与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显著正相关,而审计意见类型则与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显著负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启亮 邹伊依 谭亚莉
本文对2003年至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趋势与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上市公司进行自愿性会计政策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现象在2006年新公司法实施前后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2007年实施原则导向的新会计准则以后,进行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比例呈直线上升趋势;当公司进行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时,相较于未来适用法,更倾向于选择追溯调整法进行调整;公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利润不产生影响的比重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采用追溯调整法的公司并未就该项变更对当期收益的影响进行说明;自愿性会计政策涉及的项目中,固定资产和待摊费用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长短期投资和存货;企业不再只局限于某一种会...
关键词:
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 趋势 特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联生 谭力
审计师变更问题是国际会计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审计师变更区分为变更决策行为与变更决策结果两方面,首先运用修正的Lennox(2000)审计意见估计模型来研究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审计师改善其审计意见的决策行为;然后再次运用审计意见估计模型来检验审计师变更是否能够改善审计意见。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不仅将审计意见估计模型用于中国审计市场,并且同时用于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决策的动机与结果的研究。研究结论表明,中国2002年上市公司做出变更审计师决策的依据,不仅仅在于上一时期被出具“不清洁”审计意见,也在于预计的审计师变更给审计意见所带来的改善作用。但是,审计师变更并不能显著改善审计意见。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审计意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爽 吴溪
本文系统考察了1995-2003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444例自愿性改聘审计师行为在决策程序层面的治理表现与潜在问题,包括:(1)描述了改聘审计师的决议机构的基本分布;(2)考察了改聘审计师议案的决议过程伴随的若干特征;(3)检验了改聘审计师决议过程中的若干特殊表征与上市公司潜在不良动机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各项描述统计和检验的结果,我们认为目前在改聘审计师这一重大事项方面,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规范及其执行并不能有效防范大股东对其他股东利益的潜在侵害,并相应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相关行为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改聘审计师 股东大会 董事会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芸 林君芬
本文以自愿性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3——200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变更组样本与非变更组样本的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变更组样本审计意见的缓和率高于非变更组样本;后任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明显变小的比例大于明显变大的比例。这说明追求高质量审计并不是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动机,加强对会计师事务变更行为的监管仍将是我国证券监管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自愿性变更 行为 特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芸 林君芬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可以分为自愿性变更和监管诱致性变更。我们以自愿性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3~200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变更样本组与非变更样本组进行分析,认为非标准审计意见、盈余管理、财务困境、控股股东或管理当局变更、地域因素和审计委员会是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