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4)
2023(8306)
2022(7075)
2021(6556)
2020(5515)
2019(12619)
2018(12542)
2017(24363)
2016(13134)
2015(14710)
2014(14967)
2013(14678)
2012(13715)
2011(12810)
2010(13427)
2009(12608)
2008(12239)
2007(11195)
2006(10133)
2005(9462)
作者
(40155)
(33521)
(33392)
(32105)
(21719)
(16019)
(15084)
(12858)
(12798)
(12195)
(11703)
(11284)
(11183)
(11003)
(10616)
(10353)
(9916)
(9785)
(9578)
(9345)
(8749)
(8261)
(8208)
(7848)
(7603)
(7537)
(7514)
(6961)
(6945)
(6467)
学科
(79623)
经济(79562)
管理(36565)
(32911)
方法(30864)
(27756)
企业(27756)
数学(27339)
数学方法(26799)
(18124)
地方(17738)
中国(16363)
业经(13771)
(13244)
(12902)
地方经济(12624)
理论(12180)
(11691)
(10364)
金融(10363)
(9812)
银行(9797)
(9421)
(9367)
(9301)
贸易(9291)
(9100)
(8902)
农业(8846)
环境(8828)
机构
大学(205032)
学院(203099)
(90645)
经济(88892)
管理(73609)
研究(71449)
理学(62552)
理学院(61794)
管理学(60404)
管理学院(60005)
中国(52962)
科学(43405)
(42859)
(40989)
(37175)
研究所(33556)
财经(32622)
(31142)
中心(30846)
(30807)
经济学(29438)
(29408)
(27597)
业大(27477)
师范(27348)
北京(27113)
经济学院(25976)
(24916)
(24777)
财经大学(24110)
基金
项目(126818)
科学(99853)
基金(92575)
研究(90414)
(80991)
国家(80378)
科学基金(68577)
社会(59086)
社会科(56136)
社会科学(56119)
(49450)
基金项目(47206)
自然(43876)
自然科(42904)
自然科学(42893)
教育(42691)
自然科学基金(42122)
(41406)
资助(39934)
编号(34964)
成果(29353)
重点(29073)
(28057)
(27420)
(25596)
课题(25363)
国家社会(24880)
教育部(24307)
创新(24047)
科研(23939)
期刊
(107259)
经济(107259)
研究(66132)
中国(38893)
学报(33454)
(32335)
科学(29923)
管理(29749)
(27760)
大学(25198)
学学(23728)
教育(22199)
技术(19352)
(18793)
金融(18793)
经济研究(18721)
财经(18656)
农业(18366)
(16194)
业经(14461)
问题(13523)
统计(13510)
技术经济(12346)
(11704)
决策(10712)
(9993)
(9622)
图书(9483)
世界(9367)
商业(9363)
共检索到313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忠郴  陶立新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概括地说,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物资生产现象的社会科学,它发展的程度取决于社会生产发展中所提出的经济学问题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正如恩格斯所说的,社会一旦有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社会经济现象具有质和量的特征。人们在经济科学发展的长期进程中,愈来愈感到任何一种研究社会物质生产现象的经济学科均需要从质和量两个特征出发,来揭示经济现象的客观本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中东  徐文华  
作为“现实世界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显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其“边界”很模糊,基本的理论工具还处于形成期,对于制度变迁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如非正式制度的]进等还理解得不透彻。新制度经济学要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就必须更贴近真实的世界,在方法论上进行改进,充分吸收行为科学等其他学科的最新成果,更多的是从案例分析中去寻找结论,在边际上求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忠郴  曹建新  
模糊数量经济学是一门新型的应用经济学科,它是在研究经济社会的模糊现象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主要包括数学方法基础,一般原理体系和应用政策研究三大部分。不兼容原理是模糊数量经济学的奠基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振中  吕廷杰  
兼容性是网络产业和网络经济的重要特征,在网络产业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时期研究兼容性的相关经济问题很有意义。本文对兼容性相关概念、兼容性实现方式、企业兼容性战略和兼容性的政策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运生  
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等大批新兴网络产业迅猛崛起、日趋融合,兼容性问题引发了市场竞争结构、产业发展范式巨变,兼容性经济学正在成为新兴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将网络外部性、用户基础规模、技术标准化、模块化与厂商/用户兼容性选择结合起来探讨新兴网络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厂商行为、社会福利、政府规制的关系,构成了当前兼容性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永年  
我一气呵成读完1997年3月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朱荣科教授的新著《科学模糊的实证——经济学数学哲学的综合》,着实感到全书透出一股经济学研究的馨香气息。这是一本经济学专著,因为经济学研究已离不开数学,而将经济学研究导入哲学领域显然是最高层次,因此,三者的综合则极其顺乎自然。作者将悖论作为理论科学前进与发展的推动力和悖论既是人类认识活动的起点也是人类活动的终点的观点无疑是正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其多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一样 ,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这一外部不经济问题的困扰、从单纯型经济增长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战略性转变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着极端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建立在对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环境污染的现实观察的基础上 ,提出了单元环境的概念 ,并对单元环境产权模糊问题进行了分析 ,旨在对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一种解释 ,并为进一步分析和提出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文强  
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充分表现着人的内在本质力量,这种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动力。经济发展要做到能够有利于促进每一个个人都获得全面自由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基于这一要求,现代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不适合指导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经济学在现实社会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不能具体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建立新的经济学已成为必然。把社会生产关系与促进每一个个人都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人的发展经济学,要顺应时代的需要尽快建立起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素  马腾飞  
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其发展历程中的一次次改革,体现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家治理中的不断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国营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国民经济格局。20世纪80年代对国有企业进行的探索式改革,将原来国营企业全部利润上缴的分配形式改为国家首先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按照税法将一部分企业所得以税收形式征收之后,再以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进行分配。这一改革成功奠定了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基石。它既是中国重大财税改革措施,也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财税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以此为突破口,两步"利改税"引领了我国完整的税制体系的递进构建,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回望历史,这次改革体现了执政党在当时情境下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勇气及智慧,也为今后国家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参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冯拾松  
一、经济模糊化的概念 1.模糊性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在对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以传统数学为核心的精确方法,精确方法的应用又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由此产生了对精确性和精确方法的迷信,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精确的,精确性是科学的,而模糊性则是非科学的。然而,20世纪以来,当人们将精确方法应用于系统科学研究时,却显得无能为力,从而引起人们的反思。现代系统科学主要研究复杂系统和人文系统,模糊性和复杂性是其显著特征,研究对象大多是没有明确界线的模糊事物,不允许做出非此即彼的判断,也不能进行精确测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季稻葵  
建立产权明确的经济组织为经济繁荣的先决条件,这已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信条。正是受这种信念的影响,迅速的私有化被许多改革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接受。与此同时,许多与过渡经济学相关的理论探讨也是以产权的清晰为假定条件的,因而这些理论关注的重要焦点就是:谁是所有者,谁应该享有和支配产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林  
本文将自然社会经济现象分为确定性、随机性、模糊性三种,而模糊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分析研究必须应用模糊统计来进行。本文论证了建立模糊统计学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海江  龚嘉琪  
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加快建构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作为重大战略部署加以强调。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进行考察可知,突出国内循环并非纯粹应对国际挑战的被动反映。在“生产一般”的意义上,实现生产要素在国内的有效循环是经济系统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经济范畴的实质内容。而以资本为纽带构筑的国内循环面临诸多限制,国际循环又潜藏着断裂的风险,资本循环与周转加速会导致世界经济秩序紊乱。新发展格局以内需为出发点构建国内循环秩序,同时加快国内国际循环的有效联动,这既为应对当前国际挑战提出了应对之策,也为重塑当代利益关系,重建经济秩序提供了中国方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劲东  黄安涛  张永嘉  
介绍了情报可近性的由来,通过应用模糊数学中的推理合成规则,建立了有关数学 模型;通过采用专家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模糊集合B的3个年度的隶属度进行了求算;最 后,对模糊集合A的计算提出了几种途径并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