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9)
2023(12861)
2022(10545)
2021(9808)
2020(8336)
2019(18802)
2018(18323)
2017(35237)
2016(18528)
2015(20784)
2014(19969)
2013(20168)
2012(18547)
2011(16761)
2010(16939)
2009(16299)
2008(16595)
2007(14774)
2006(13071)
2005(12025)
作者
(50174)
(41940)
(41860)
(39654)
(27186)
(20063)
(18739)
(16013)
(15889)
(15048)
(14366)
(14335)
(13616)
(13281)
(12972)
(12794)
(12435)
(12294)
(12068)
(11774)
(10435)
(10061)
(10017)
(9640)
(9454)
(9291)
(9272)
(9151)
(8318)
(8129)
学科
(95127)
经济(95031)
(86409)
(80083)
企业(80083)
管理(71896)
方法(44532)
数学(34362)
数学方法(34208)
业经(30901)
(28533)
(26677)
中国(24271)
(21074)
财务(21069)
财务管理(21050)
技术(20591)
企业财务(20003)
农业(19409)
(18184)
贸易(18171)
(18009)
(17697)
理论(17469)
(16458)
(16041)
(15446)
(14035)
技术管理(13941)
地方(13868)
机构
学院(277745)
大学(273185)
(131039)
经济(129143)
管理(116492)
理学(100266)
理学院(99380)
管理学(98485)
管理学院(97945)
研究(86973)
中国(72196)
(60477)
(56195)
财经(48550)
科学(45997)
(44325)
经济学(41436)
(41047)
(40537)
中心(38842)
经济学院(37421)
(36656)
研究所(36621)
财经大学(35993)
北京(35803)
商学(34589)
商学院(34285)
(32329)
业大(32319)
师范(32114)
基金
项目(174768)
科学(143108)
研究(133485)
基金(132367)
(111856)
国家(110890)
科学基金(99080)
社会(91955)
社会科(87593)
社会科学(87577)
基金项目(69639)
(66555)
自然(60174)
教育(59976)
自然科(58878)
自然科学(58867)
自然科学基金(58014)
(54114)
资助(54026)
编号(51006)
(42510)
(40666)
成果(39995)
国家社会(39425)
创新(38702)
(38400)
(38302)
重点(38284)
教育部(36439)
人文(36344)
期刊
(146263)
经济(146263)
研究(85025)
中国(51003)
(49557)
管理(49150)
科学(34846)
(33959)
学报(29918)
(27223)
金融(27223)
财经(25759)
大学(25048)
技术(25034)
业经(24448)
经济研究(24198)
学学(23711)
农业(23633)
教育(22748)
(22385)
问题(19258)
技术经济(17573)
(17547)
(16115)
世界(15904)
国际(14753)
商业(14581)
现代(13649)
(13130)
统计(13065)
共检索到416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贯春   戴静   毛海欧   叶永卫  
立足于纵向产业链视角,本文系统考察下游竞争如何影响上游企业的创新绩效。理论框架表明,给定创新活动能够降低上游企业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下游竞争引致的中间品需求规模增加将提升上游企业创新活动的边际收益,由此形成创新激励效应。随后,本文借助中国加入WTO这一准自然实验,结合分行业进口关税下降幅度和投入产出表对工业行业的下游竞争冲击程度进行测算,进而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因果识别。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其配套专利数据库的计量结果显示,下游竞争显著提升了上游企业的创新绩效,而且该效应在行业竞争小、前期研发基础强和融资约束弱的上游企业更为凸显。进一步,下游部门的企业数量、行业竞争程度和中间品消耗量显著增加,证实了进口关税下降通过激发市场活力强化了下游竞争并扩大了上游企业的产品市场规模。本文强调,进口关税下降引致的下游竞争会通过纵向产业链激励上游企业创新,这不仅证实了对外开放有助于强化中国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而且为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匡慧姝   刘政   左勇华  
持久的供应商关系对下游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战略意义。基于关系学习与关系治理理论,利用2015—2021年新三板上市公司数据及手工匹配企查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核心供应商连续在位频次越高或持续供给份额越大,下游企业获得授权专利越多、质量越高,说明供应商关系持久能够推动下游企业技术创新量质齐升。异质性分析显示,本地供应商或高科技供应商关系持久更能促进下游企业技术创新,表明捕捉本地创新软信息与吸收垂直技术溢出是下游企业进行关系学习的重点。就中介机制而言,融资约束与关系型投资是供应商关系持久促进下游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渠道。此外,调节机制检验发现,当上下游区域正式制度距离越大或下游对上游拥有区域“制度顺差”时,供应商关系持久对下游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结论充分揭示了供应商关系持久对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郭树龙  葛健  刘玉斌  
中国工业部门下游市场正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而基本实现了自由竞争,但上游原材料市场或中间产品市场垄断依然明显,这势必会通过中间品投入影响到下游企业创新。考虑到下游企业可通过进口中间品来缓解上游垄断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把下游企业进口、上游企业市场垄断和下游企业创新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系统研究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上游垄断抑制了下游企业创新;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上游垄断主要通过控制原材料或者中间投入品价格,进而抬高下游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企业创新能力;特别是,上游垄断显著抑制了小企业创新,而对大中型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并不显著,上游垄断对国有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微弱,对外资企业创新也无影响,却显著阻碍了民营企业创新;此外,企业可以通过进口缓解国内中间品价格上涨给创新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蔡竞  董艳  
本文利用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在各城市的分支机构数据,结合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企业所处地区银行竞争度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具有积极作用,且该作用在中小企业中表现更加显著。同时,相比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这些结论丰富了银行内部结构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为支持我国区域金融市场的均衡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田原  王宗军  王山慧  
从微观层面的企业出发,以2002-2010年沪深两市非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度竞争会挫伤企业创新积极性,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提高,而过度的垄断使得企业容易产生自满自足从而减少技术创新,因此,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此外,企业特征变量及公司治理变量均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玉润  林慧婷  王茂林  
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一直是产业组织领域备受争议的话题。本文选取2007—2012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行业内市场势力"和"行业间市场竞争"两个维度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研发强度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效应在国有企业中较弱,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等问题后依然稳健;此外,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水平较高时,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结论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对现阶段中国上市公司创新强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国有性质的产权不利于产品市场竞争作用机制的发挥。同时,若配合施行较高水平的高管激励,则更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静  杨筝  刘贯春  许传华  
本文利用城市级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企业专利数据,实证分析银行业竞争对中国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竞争性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产出,对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尤为显著。进一步地,本文基于资源配置角度,从新进入企业和在位企业双重视角探讨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途径。检验发现,银行业竞争提高条件下,更多的高效率企业进入创新部门,更多的高效率在位企业增加创新投入,且上述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检验结果显示,银行业竞争能提高银行对高效率企业的信贷支持,优化企业之间创新资源配置,并通过引导高效率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创新投入而推动整体层面的创新产出。本文拓展了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微观影响研究,为制定基于创新驱动的金融发展政策提供新思路。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谭静  张伟  
依托产业链实现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能力提升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现有对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内竞争,而产业链垂直关系下的市场结构对企业从生产到商业化变现的创新过程的影响有待深入探讨。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企业专利数据库,实证研究上游垄断型市场结构对下游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1)垄断型市场结构对下游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净促进作用,包括增加生产技术创新即专利申请,及商业化变现阶段创新即新产品产值。(2)从正负两方面解释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一是负向来看,上游垄断通过提高下游企业中间品投入成本、增强融资约束,制约下游企业创新。二是正向来看,倒逼机制推动下游企业创新,具体包括强化优胜劣汰机制,倒逼企业通过创新提高生存能力;强化企业创新利润机制,增强企业创新激励。(3)异质性分析发现,上游技术垄断增强下游企业技术创新,而上游行政垄断则显著抑制下游企业技术创新。由此得到打破上游行政垄断,用市场化手段解决上游技术垄断;对下游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为下游企业融资约束解困等三方面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佳佳  
数字金融是数字技术与金融行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其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金融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的传导效应,以期为揭示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提供微观证据。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数字金融带来的资源效应和信息效应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这种影响能够在较长时期内对企业竞争力发挥助推效应。第二,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和较小规模企业,数字金融所发挥的企业竞争力驱动效应在东部地区企业和较大规模企业中更为显著。第三,数字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数量与质量两个渠道,助力驱动企业竞争力提升。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下一步应强化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实体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力提升的协同联动。进一步优化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微企业特点实施差异化的数字化转型扶持政策,搭建数字化金融共享平台,更加精准地支持实体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樊宇杰  
上游垄断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一方面,对上游垄断这一新兴指标的测算方法以及现有关于上游垄断与企业创新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另一方面,通过理论分析梳理出了该效应的三条中间影响渠道:上游垄断通过中间品价格、中间品种类以及中间品质量抑制企业创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黎文靖  郑曼妮  
文章基于熊彼特效应和逃离竞争效应假说,结合中国转轨时期的经济制度背景,利用2001-2008年制造业关税数据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专利数据,研究了中国加入WTO后,关税削减所导致的进口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关税削减后,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而专利申请总数和非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却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表明进口竞争激励企业进行了高质量的发明创新。进口竞争的激励效应对于易受竞争影响和全要素生产率高的企业更加显著。文章认为,应以开放的心态迎接贸易自由化和进口竞争,引导企业将进口竞争转化为创新动力,推动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夏清华  黄剑  
本文利用2012—2017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平衡面板数据,从信号理论视角下研究市场竞争、政府资源配置、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与创新投入之间是非线性的关系,在形态上呈现为倒U型结构;税收优惠的资源配置手段是一把"双刃剑",对市场竞争与创新投入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既减弱了适度市场竞争对创新投入的正相关关系,也抑制了过度市场竞争对创新投入的负相关关系,其有效性与市场竞争的程度密切相关;政府补助的资源配置手段对市场竞争与创新投入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明显,意味着政府补助对市场竞争不存在替代效应,但却也没有形成互补效应。理论上,本文拓展了对政府资源配置政策与市场竞争机制的关系认知,检验了市场竞争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实践上,为如何提升政府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欢浪  郑林红  张凤菊  
文章从企业创新和上下游产业关联的视角评估中国对外反倾销的产业救济效果。研究发现:第一,中间产品对外反倾销抑制了中国下游企业的创新活动,使得下游企业的专利总数下降,在考虑了平行趋势假设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文章的估计结果依然稳健;第二,反倾销同时通过调查效应和成本效应对下游企业创新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创新抑制效应持续时间较长,将在3~5年内持续存在甚至更久;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反倾销对高生产率企业、民营企业和高技术行业所在下游企业的创新抑制作用更强。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产品反倾销的创新抑制效应是长期存在的,且对“优势企业”的抑制作用更强,政府在发起反倾销救济时,需要考虑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平衡上下游企业短期经济利益和长期竞争力。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福利  白宇欣  达庆利  
基于企业集团面临下游竞争,研究了企业集团的中间产品的转移定价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集团的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大于中间产品的边际成本。与H irshle ifer提出的边际成本转移定价策略相比,本文提出的转移定价策略为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凯  刘智慧  苏慧清  陈安平  
通过构建一个三阶段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考察了零售商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制造商质量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领导者零售商具有买方抗衡势力时,抗衡势力增强抑制了制造商的质量创新,进而导致市场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增加,而零售商销量呈非单调变化;此外,随着抗衡势力持续的增强,消费者福利水平先上升后下降,最后,文章证明了零售商批发价格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水床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