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94)
- 2023(19472)
- 2022(16617)
- 2021(15395)
- 2020(13116)
- 2019(29950)
- 2018(29840)
- 2017(57955)
- 2016(31197)
- 2015(35094)
- 2014(35043)
- 2013(34705)
- 2012(31785)
- 2011(28473)
- 2010(28587)
- 2009(26783)
- 2008(26792)
- 2007(23970)
- 2006(21514)
- 2005(19299)
- 学科
- 济(132788)
- 经济(132607)
- 业(109961)
- 管理(105277)
- 企(95858)
- 企业(95858)
- 方法(62696)
- 数学(51744)
- 数学方法(51130)
- 财(40537)
- 农(39244)
- 业经(36127)
- 中国(33907)
- 制(29751)
- 务(27421)
- 财务(27334)
- 财务管理(27285)
- 农业(26660)
- 企业财务(25914)
- 技术(24728)
- 贸(24222)
- 贸易(24209)
- 易(23524)
- 理论(23491)
- 学(23264)
- 地方(23143)
- 和(21894)
- 银(21569)
- 银行(21526)
- 体(20846)
- 机构
- 学院(456979)
- 大学(455084)
- 济(189082)
- 经济(185172)
- 管理(185169)
- 理学(159148)
- 理学院(157533)
- 管理学(155018)
- 管理学院(154171)
- 研究(145383)
- 中国(113684)
- 京(96454)
- 财(92325)
- 科学(85977)
- 财经(73368)
- 所(71532)
- 农(70654)
- 江(68021)
- 中心(66695)
- 经(66582)
- 业大(64585)
- 研究所(64062)
- 北京(61091)
- 经济学(57386)
- 范(56771)
- 师范(56256)
- 农业(55148)
- 州(54514)
- 财经大学(54450)
- 院(52768)
- 基金
- 项目(300246)
- 科学(238145)
- 研究(221919)
- 基金(220019)
- 家(189505)
- 国家(187922)
- 科学基金(163794)
- 社会(142033)
- 社会科(134793)
- 社会科学(134759)
- 省(116443)
- 基金项目(116293)
- 自然(105638)
- 自然科(103188)
- 自然科学(103164)
- 教育(101928)
- 自然科学基金(101341)
- 划(96906)
- 资助(91402)
- 编号(90288)
- 成果(72340)
- 部(67121)
- 重点(66167)
- 创(63631)
- 发(63246)
- 课题(61296)
- 创新(58966)
- 国家社会(58651)
- 教育部(58253)
- 制(57818)
- 期刊
- 济(211251)
- 经济(211251)
- 研究(135994)
- 中国(83973)
- 财(73279)
- 管理(72540)
- 学报(64749)
- 农(64486)
- 科学(62263)
- 大学(50868)
- 学学(48136)
- 教育(44841)
- 农业(44375)
- 融(43789)
- 金融(43789)
- 技术(42498)
- 财经(36935)
- 业经(36038)
- 经济研究(32756)
- 经(31622)
- 问题(27958)
- 技术经济(24614)
- 业(24443)
- 理论(22338)
- 贸(21916)
- 商业(21701)
- 现代(21438)
- 统计(21241)
- 科技(20813)
- 实践(19957)
共检索到678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爱贞 刘志彪 吴福象
在我国一些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产业部门发展中,下游最终需求部门动态地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一方面促进了自身部门的迅速成长,另一方面造成了对上游本土装备制造部门的市场空间的挤压和替代效应。由于本土装备制造部门长期缺乏足够的市场份额的支撑,因此难以实现"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市场份额上升—研发投入增加"的正向循环。本文构建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这一现象。我们以其下游行业出口导向特征明显的纺织缝制装备制造业为例分析了这一传导机制。分析表明,纺织服装企业为了满足全球价值链中"买方驱动者"的各项标准,所采取的动态引进国外设备的模式,抑制了本土纺织缝制设备企业技术创新潜力。Granger因果检验进一步验证,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爱贞
中国下游行业融入国际分工的进程要早于装备制造业,随着国际产业竞争呈现出标准许可化的发展趋势,引入技术及其标准成为中国下游行业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条件。而随着上下游产业间技术关联加强,国际技术标准的垄断逐渐具有产业链捆绑效应,造成中国上游本土设备企业发展空间和自主创新受限。本文构建数学模型,分析了控制下游技术标准专利的跨国公司,通过在上游不同附加值环节有选择性地拒绝或放开授权,制约本土设备企业发展和创新的机制。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下游技术标准受控于跨国公司所造成的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不同环节的非平衡发展,竞争效应和资源挤出效应制约了本土通信设备企业的自主创新。为此,需要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来突破技术...
关键词:
技术标准 装备制造业 自主创新 捆绑约束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杜晓君 耿远欣 王小干
本文以我国装备制造业为例,运用回归分析和"拉开档次"综合评价法,选取资源配置效率、规模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作为评价市场绩效的指标,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外资有助于整体市场绩效的提高;(2)外资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但提高的速度在减缓;(3)外资与规模经济效益呈正相关关系,但同样存在着增加趋势减缓的现象;(4)外资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产业技术进步,促进了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我国引进外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潘江玲
本文基于1998-2009年两位码的中国装备制造业数据和拓展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实证考察了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双向关系。一方面,产业集聚既是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短期原因,也是影响技术进步的长期因素;另一方面,短期内技术进步诱发了装备制造业的集聚,但长期内二者却无必然的因果关系。这一结果不仅拓展了产业集聚的成因,也为政府的产业集聚政策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晓华 李绍东
本文通过2004—200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176个4位数产业的CR4和CR8数据,考察了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情况,并据此界定了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结构类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2004—2007年的市场集中度呈现快速上升态势;根据贝恩及植草益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2007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为中、高寡占型市场结构;从其7个子行业来看,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分别属于中(上)集中寡占型和高集中寡占型的市场结构,其他5个子行业都属于中(下)寡占型市场结构。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市场集中度 CR4 CR8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原毅军 耿殿贺
文章在分析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研发效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装备制造业的研发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产业结构、政府政策和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结构是影响装备制造业研发效率的主要因素。根据影响研发效率的因素,提出两方面政策建议:政府应该通过改变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保护研发成果、构建基础性和通用性技术平台来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研发效率;企业本身应调整研发经费支出策略,并通过与相关科研单位、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合作来提高研发效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翟东升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本文论述了国内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动态与趋势。通过对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主要政策措施的介绍,提出了如何回忆推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设想。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发展动态 发展构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永达
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采用1987-2006年的制造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推断出制造业的技术正在不断进步;建立制造业技术进步与R&D投入、技术引进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观测出我国制造业的TFP正在逐年增加,即制造业技术进步在不断提升;R&D投入对制造业技术进步提升具有正向作用,而技术引进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
制造业 TFP R&D投入 技术引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晓华 赵丰义
装备制造业技术能力升级是获取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公司治理由于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决定性作用而成为产业升级关键性因素。本文分析了公司治理对于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机制,以及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公司治理瓶颈,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能力升级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葛鹏飞 黄秀路
本文测算了各省装备制造业子行业的技术效率,把样本时间内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分析了技术效率的空间自相关性。主要结论有:通用设备业和电气机械业的技术效率有较大的提升,其余子行业提升不明显;自2006年起,各子行业技术效率的空间自相关性逐渐消失,至2012年,除通用设备业技术效率还存在空间自相关以外,其余各子行业均无空间自相关性。为此,各级政府在制定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政策时,应综合考虑本省和邻省的资源禀赋。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效率 空间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千里
本文实证分析表明依靠外商投资来发展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不是根本出路,必须以国内制造企业为主,科学选择优先发展领域,着力营造有利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技术路线图工程,培育高端人才,从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卫平 齐亚丽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主体,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以往的研究都以某些发达省份或发达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将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4个维度出发,构造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的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提出合理有效的提升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冯梅
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水平决定一国经济的发展程度。本文通过对1996—200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技术进步路径、工业化模式以及制度变迁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指出现阶段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贡献率可以通过制度的变迁实现全球范围内要素的重组、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重点技术的突破。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进步 工业化 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章豹 孙陈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上。本文采用多指标投入产出分析法和因子定权法等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定量测度和排序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效率 测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逄红梅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方法 (DEA)对2011年我国27个省市装备制造业及子行业之一——专用设备制造业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利用差值比较,对专用设备制造业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专用设备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不一致性,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好的东部地区,其专用设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多处于"双低型"的第三象限内;而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为一般的中部地区则多处于"双高型"的第一象限内;西部地区发展差异不大,多集中于第三象限内。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效率 DEA 空间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商业信用、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引进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融资约束、不确定性与公司投资行为——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技术引进影响自主创新的机理及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R&D投入、技术引进与我国飞机制造业创新产出——基于1996—2010年样本的实证分析
技术研发、技术引进与企业主营业务的行业变更——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房价上涨对制造业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
机械装备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动态演进研究——基于福建省金天梭制造企业的案例分析
融资约束抑制技术效率提升吗?——基于制造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江苏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创新政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