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43)
- 2023(17713)
- 2022(14171)
- 2021(13009)
- 2020(10753)
- 2019(23913)
- 2018(23596)
- 2017(45425)
- 2016(23811)
- 2015(26257)
- 2014(25393)
- 2013(24686)
- 2012(21755)
- 2011(18859)
- 2010(18612)
- 2009(17217)
- 2008(16695)
- 2007(14741)
- 2006(12691)
- 2005(11244)
- 学科
- 济(102695)
- 经济(102597)
- 业(97103)
- 企(87937)
- 企业(87937)
- 管理(84855)
- 方法(45722)
- 数学(35743)
- 业经(35589)
- 数学方法(35332)
- 农(32010)
- 财(31699)
- 中国(26973)
- 农业(22766)
- 务(22640)
- 财务(22586)
- 财务管理(22555)
- 技术(22133)
- 企业财务(21357)
- 贸(20318)
- 贸易(20306)
- 易(19852)
- 理论(19009)
- 制(18425)
- 地方(17926)
- 和(17303)
- 划(17186)
- 策(16528)
- 环境(14907)
- 产业(14731)
- 机构
- 学院(328486)
- 大学(320430)
- 济(139732)
- 管理(138796)
- 经济(137372)
- 理学(120021)
- 理学院(118967)
- 管理学(117267)
- 管理学院(116638)
- 研究(96753)
- 中国(77324)
- 京(64742)
- 财(64438)
- 科学(55867)
- 财经(51666)
- 江(48869)
- 农(47699)
- 经(47126)
- 中心(46427)
- 所(44169)
- 业大(44117)
- 经济学(42694)
- 研究所(39838)
- 范(39607)
- 北京(39258)
- 师范(39237)
- 经济学院(38753)
- 州(38712)
- 商学(38550)
- 财经大学(38265)
- 基金
- 项目(224367)
- 科学(181889)
- 研究(167682)
- 基金(166843)
- 家(142544)
- 国家(141311)
- 科学基金(126582)
- 社会(112082)
- 社会科(106674)
- 社会科学(106651)
- 省(89139)
- 基金项目(88553)
- 自然(79834)
- 自然科(78162)
- 自然科学(78148)
- 自然科学基金(76828)
- 教育(76010)
- 划(72138)
- 编号(66720)
- 资助(66083)
- 创(52278)
- 成果(50657)
- 发(49143)
- 部(49133)
- 重点(49098)
- 创新(48009)
- 国家社会(47547)
- 业(44516)
- 课题(44118)
- 制(44076)
- 期刊
- 济(151736)
- 经济(151736)
- 研究(89689)
- 中国(58888)
- 管理(56534)
- 财(52984)
- 农(44403)
- 科学(42120)
- 学报(40559)
- 大学(33243)
- 技术(32313)
- 学学(31456)
- 农业(30833)
- 教育(28909)
- 融(28598)
- 金融(28598)
- 业经(28496)
- 财经(25334)
- 经济研究(24011)
- 经(21988)
- 问题(20219)
- 业(19254)
- 技术经济(18490)
- 商业(16645)
- 贸(16415)
- 现代(16101)
- 财会(15795)
- 科技(15733)
- 策(14871)
- 统计(14570)
共检索到475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欣然 陶锋
当前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要重点关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与产业链供应链关联主体的溢出效应。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客户和供应商逐一匹配的供应链条和企业绿色技术与数字技术专利大数据,首次从产业关联的视角考察了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上游企业绿色创新的微观机理。研究发现,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牵引上游企业绿色创新,特别是当上游企业规模较大、具有国有性质、知识存量较为丰富,或其所在行业市场竞争度较高、需求量较大、污染密集度较高时,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绿色创新的牵引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上游企业提高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和数字技术与绿色技术融合创新能力,进而牵引上游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后向溢出效应的影响下,上游企业绿色创新活动不仅数量增加而且质量提升;不仅对企业策略性创新产生“挤出效应”,而且对实质性创新产生“杠杆效应”;但在现有阶段,上游企业绿色创新主要还是集中在生产的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环节,还未深入到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的源头预防阶段。文章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时代建立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严兵 程敏 王乃合
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纳入供应链评估体系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供应链数据研究发现,下游客户的ESG优势可以激励中游企业进行绿色创新,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强化企业绿色意识、加大商业信贷支持以及绿色技术溢出等渠道实现。通过区分企业—客户关系特征发现,当中游企业更依赖大客户以及企业—客户的股权性质一致时,更有助于中游企业推进绿色创新,且在高环境不确定性下,“机会导向效应”发挥主导作用,企业更倾向于绿色创新。进一步分析揭示了ESG绿色溢出的非对称传导效应和双重角色的抵消作用,说明了供需协调成本和供需关系平衡的重要性。本文也证实了下游客户ESG优势通过促进中游企业绿色创新能帮助企业实现碳减排和提升碳绩效。本文揭示了供应链ESG管理对于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的重要作用,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白茜 韦庆芳 蒲雨琦 蔡卫星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产业政策的创新激励效果在当前阶段尤其值得关注。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供应链的独特场景,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首先,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溢出效应,底线估计大致相当于产业政策直接效应的40%左右,以往研究只关注直接效应而忽视溢出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产业政策在推动企业创新方面的实际效果。其次,文章提出并识别了知识溢出效应和财务溢出效应两个潜在影响路径,进一步发现知识溢出对下游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更大,而财务溢出对下游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更大。再次,产业政策通过供应链溢出效应对下游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供应商-下游企业地理距离较近、供应商集中度较高以及地区制度质量较好的样本中更加显著,这进一步强化了文章的机制逻辑。最后,产业政策通过供应链溢出效应促进下游企业创新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国家产业政策层面。文章从供应链溢出效应视角进一步丰富了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对更全面地评估并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创新激励效果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供应链 企业创新 溢出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元芳 杨格斐
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供应链关系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客户风险投资对上游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风险投资具有供应链溢出效应,显著提高了上游企业的双元创新水平。机制检验表明,溢出效应主要通过企业学习机制与市场需求响应机制影响上游企业双元创新。此外,共同股东与客户集中度分别对上述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当上游企业客户关系良性程度较高以及融资约束较弱时,溢出效应对双元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当上游企业属于高科技行业时,溢出效应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从风险投资供应链溢出视角出发,为企业双元创新提升的新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同蕾 马远
2018年《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供应链数字化的落地与实施,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下为企业持续绿色创新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基于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向固定双重差分法和调节中介模型,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持续绿色创新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分析了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可以有效提升企业持续绿色创新水平,经过系列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横向上,供应链数字化有助于规模较大、国有、经营能力较强、股权结构存在关联的企业提高其持续绿色创新水平,纵向上,在制造业、高科技行业、非重污染行业和非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试点政策的效应更加显著;机制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企业规模在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持续绿色创新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结论有助于拓宽微观企业供应链数字化在持续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为政府加快供应链智慧转型升级、助力企业持续绿色创新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屠西伟 张平淡
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抑制碳排放的重要动力。本文围绕上市公司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自身碳排放,且具有前向溢出的降碳效应。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自身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实现自身碳减排,通过提高下游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引致下游企业碳减排。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不受环境规制企业的降碳作用更大,对下游小规模企业、近距离企业、资源禀赋更低地区企业的降碳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直接碳排放的降碳效应被间接碳排放的增碳效应部分抵消,但这种抵消作用并未显著溢出到下游企业。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发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供应链网络降碳效应,对于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巍 孙晴晴 张和平 王满四
随着数字技术深度嵌入供应链,供应链数字化成为我国加快经济向绿色转型的重要着力点,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析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第一,供应链数字化可以通过创新赋能和管理赋能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并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第二,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以及动态能力理论的分析发现,供应链数字化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第三,通过对融资约束、内部控制以及企业污染属性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在融资约束低的企业、内部控制高的企业以及非重污染企业中相对更好。结论明晰了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并且为企业通过供应链数字化实现绿色创新提供经验证据,也为我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实现绿色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
供应链数字化 企业绿色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正猛 赵雅淇
供应链数字化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其对企业环境表现的潜在影响仍待进一步研究。以2013—2021年中国1 646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显著改善了企业的环境绩效,供应链数字化提高企业环境绩效主要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途径;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积极影响对于国有企业、数字化程度更高的企业和处于环境规制较强区域的企业效果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加快数字化基础建设,满足数字化转型的多层次需求;高度重视供应链数字化的绿色效应,打造绿色技术创新新引擎;完善相关环境规制,构建数字经济下企业前瞻性环境治理体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正猛 赵雅淇
供应链数字化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其对企业环境表现的潜在影响仍待进一步研究。以2013—2021年中国1 646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显著改善了企业的环境绩效,供应链数字化提高企业环境绩效主要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途径;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积极影响对于国有企业、数字化程度更高的企业和处于环境规制较强区域的企业效果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加快数字化基础建设,满足数字化转型的多层次需求;高度重视供应链数字化的绿色效应,打造绿色技术创新新引擎;完善相关环境规制,构建数字经济下企业前瞻性环境治理体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肖仁桥 宋莹 钱丽
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2008—2015年中国各省份工业企业绿色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两阶段产出均显著空间正相关,且存在明显的区域集聚现象;在绿色科技研发阶段,R&D经费支出对相邻地区绿色专利产出正溢出效应明显,产学研合作会显著促进本地区新产品项目产出的提升;在绿色成果转化阶段,绿色专利申请量有利于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绿色GDP产出的提升,环保投入、政府支持对相邻地区绿色GDP存在显著的正溢出效应,绿色专利申请量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出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绿色创新 空间溢出效应 两阶段价值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阁 庞瑞芝
将数据要素纳入企业创新决策模型,并将企业创新分为高端创新与低端创新,从理论上阐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及其“低端锁定”的影响。基于此,利用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整体创新,而且有助于改善企业创新“低端锁定”困境;由于数据知识溢出对高端创新的成本抑减效应更大,因而数字化转型对具备更强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企业的高端创新作用更大;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低端锁定”困境的改善作用在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行业以及国企、非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青原 李昱 章尹赛楠 郑昊天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企业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强调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当前中国实体经济面临严重的供需结构性失衡,且主要矛盾集中于供给侧。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改善供应链上企业间的信息传递效率进而优化供给结构的问题,本文从供应链视角出发,基于2012—2019年沪深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了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上企业间信息环境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上的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了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对供应商企业产生显著的正向信息溢出效应。数字化技术方向的异质性对供应链间信息环境的治理作用也存在明显差异。当供应商企业规模越大、库存周转天数越长、面对的外部环境风险或不确定性越大以及客户集中度越高时,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的信息溢出效应越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供应商企业的信息搜寻成本和验证成本来改善供应链间信息环境。进一步分析发现,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的信息溢出效应会影响供应商企业的决策行为,促使供应商企业采用独特的战略模式,提高供应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基于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优化供给结构、缓解产能过剩以及供应链效率低下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数据转化为信息并最终作用于企业生产环节提供了实证依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信息溢出 牛鞭效应 供应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