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90)
2023(5252)
2022(4192)
2021(4002)
2020(3418)
2019(8087)
2018(8076)
2017(15565)
2016(7967)
2015(8912)
2014(8868)
2013(8729)
2012(7781)
2011(7005)
2010(7261)
2009(6731)
2008(6371)
2007(5744)
2006(5239)
2005(4881)
作者
(22952)
(18927)
(18903)
(18202)
(12025)
(9107)
(8550)
(7453)
(7088)
(6927)
(6515)
(6363)
(6329)
(6273)
(6140)
(5996)
(5636)
(5590)
(5462)
(5388)
(4844)
(4715)
(4703)
(4355)
(4289)
(4281)
(4243)
(4207)
(3917)
(3669)
学科
(32293)
经济(32266)
管理(19238)
(18453)
(14599)
企业(14599)
方法(12479)
数学(10547)
数学方法(10324)
中国(9350)
(8635)
(7619)
地方(7611)
理论(7258)
教学(7003)
业经(6953)
(6423)
农业(6010)
(5715)
贸易(5706)
(5536)
(5183)
教育(5037)
地方经济(4840)
(4792)
银行(4772)
(4694)
金融(4693)
技术(4582)
(4565)
机构
大学(109925)
学院(108796)
(41805)
经济(40831)
研究(38736)
管理(38730)
理学(32765)
理学院(32342)
管理学(31517)
管理学院(31329)
中国(28939)
(24711)
科学(23919)
(19717)
(19658)
研究所(17881)
中心(17672)
(17460)
(17226)
(16278)
北京(16078)
师范(16060)
业大(15908)
财经(15078)
技术(14373)
(14369)
(14026)
(13676)
农业(13323)
师范大学(13014)
基金
项目(71870)
科学(55665)
研究(53218)
基金(50253)
(44731)
国家(44391)
科学基金(37120)
社会(31898)
社会科(30185)
社会科学(30176)
(28282)
教育(26318)
基金项目(25616)
(24467)
自然(23922)
自然科(23397)
自然科学(23392)
自然科学基金(22934)
编号(22142)
资助(21276)
成果(18784)
重点(17077)
课题(16581)
(15868)
(15200)
(15118)
创新(14061)
大学(13843)
项目编号(13575)
科研(13416)
期刊
(47916)
经济(47916)
研究(34059)
中国(28076)
教育(20765)
学报(18410)
管理(17083)
科学(16587)
(16025)
(15672)
大学(14320)
学学(13070)
技术(12615)
农业(10597)
(8841)
金融(8841)
经济研究(8636)
财经(7501)
业经(7499)
(6585)
图书(6486)
(6349)
问题(5662)
职业(5543)
(5418)
科技(5276)
技术经济(5236)
(5143)
(4944)
论坛(4944)
共检索到172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升   佟佳睿   胡祥恩  
长期以来,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者致力于利用计算机开展个性化自适应教学。智能辅导系统作为这一领域的核心,其目标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和支持。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尤其是大语言模型的发展,为智能辅导系统带来了突破性机遇,为个性化学习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回顾了研究者为实现个性化学习所作的努力及其成果和局限,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在个性化学习中的潜力和影响,介绍了“苏格拉底游乐园”——一个基于对话的智能辅导系统,如何利用大语言模型实施苏格拉底式教学,揭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个性化学习方式。针对大语言模型的潜在误用,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构建了框架,旨在引导研发者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范式下开发高效的智能教育应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俊   谭丰隆   陈婧  
[目的 /意义]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发展需要紧跟新技术发展的步伐,如何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是未来的重点方向。[方法 /过程]基于美国运用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图书馆案例,梳理其特征表现,并对其进行内核拆解,在两者基础上提出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图书馆——“LibGPT”的发展路径。[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图书馆具备服务场景的交互化和智能化、图书馆资源的海量化和整合化、图书馆管理的自动化和延伸化等特征,其内核在于智能化的技术本质、全面化的角色定位与链条化的工作机制,基于此提出应从发展主体、内容、边界3个层面构建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LibGPT”。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盼   王伟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更加深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现有职业教育在线学习平台进行整合创新,搭建基于人工智能的职业教育精准教学系统,针对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方案,实现精准教学,促进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分析职业教育学生学习情况、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更精准地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内容的推送形式,构建虚拟教学场景,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可以促进职业教育达到最优效果。同时,引入情感分析模块,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多元评价,解决现有课程评价单一的问题,并针对学习评价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可以为教学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庆龙  
基于数字化与智能化的背景,讨论会计职能迭代的过程,认为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应用是会计职能不断迭代的结果,具体表现为财务数字化转型与智能财务。通过对数字化与智能化概念的讨论,进一步阐释财务数字化转型与智能财务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以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数据中台建设、管理会计工具应用为内容的数字化转型是智能财务实现的基础,为智能财务的实现搭建了数据基础、组织基础与技术基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娟  
当今,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优化的重要抓手,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风险和制度风险。新一代人工智能应作为效能阀门在内容生产、产业融合和产业转型三方面推动国家创新体系深度优化,提升国家创新体系转化效率,为多元创新主体开拓成果产出思路、拓宽成果转换路径提供保障。然而,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发应用有可能会扰乱市场秩序,对国家创新体系优化造成场域障碍;诱发数据安全风险和算法应用风险,对国家创新体系优化形成数据屏障;增大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对国家创新体系深化打开规范缺口。基于此,为发挥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助力作用,应基于技术资源与创新成果连接点,从规范供给、制度运行和人才支撑等维度系统建构创新成果转化体系,扫清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国家创新体系深度优化的环境障碍、机制桎梏和规范屏障,从而建设面向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创新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威  罗准辰  雷帅  程齐凯  陆伟  张瑾  韩涛  冯岩松  韩先培  冯冲  张均胜  刘志辉  乔林波  李东升  许儒红  陈敬一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强大引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必须透彻理解科研活动本身,包括科学研究发展规律、科技竞争形式特点、科研人员行为方式、科研成果传播影响等。科技信息是大量科研活动信息的承载和记录,科技信息的智能挖掘服务可以有效支撑科研创新能力研究。文章提出"智能科学家"的理念,首先分析了科研范式的演变与发展趋势,然后探讨了科技信息引领下的辅助科研创新、协助科研创新、自主科研创新三阶段构想,最终实现"智能科学家"的目标,最后介绍了"智能科学家"需要依托的若干关键技术方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屠李  赵鹏军  张超荣  蔡亦青  
新一代人工智能将为城市规划领域包括思想、技术、方法、管理在内的全面变革带来可能性,贯穿城市规划管理全过程的城市规划决策也必然会因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而得到优化。首先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演进及其阶段特征,阐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若干技术突破方向,进而分析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城市规划的互动关系;同时,在厘清城市规划决策的不确定性、科学性、民主性、动态性等四个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审视了我国城市规划决策系统在决策信息、技术、主体和反馈四个方面的问题;最后,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中与前述城市规划决策问题密切相关的四个技术突破方向入手,即大数据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互联网群体智能和跨媒体智能,对我国城市规划决策系统提出了优化策略。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宏伟   季莹   高雨   王晓丹  
大学的使命和任务在发展中不断地变化和丰富,但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中心任务并没有发生变化。大学图书馆为大学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资源支持,促进了知识传承与创新,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特别是大语言模型技术可以基于个性化需求对学术资源进行再加工,突破学术资源的传统使用模式,丰富学习资源,改变呈现方式和组织模式,提升图书馆学术资源的使用成效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结合图书馆的学术资源优势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立足高校图书馆支撑人才培养的使命,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学习和发展成效为驱动,提出了改变图书馆服务模式、学术资源组织模式和使用方式,支撑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的设想和思路。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峰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扩散过程中,应用领域逐步从专用走向通用,从小众化走向普惠化,但其间所带来的机会也并非能惠及社会所有的物理空间和群体,形成了智能鸿沟。人工智能的离心力、穿透力和扩张力,加快了智能鸿沟的生成速度,加深了智能鸿沟的生成程度,加大了智能鸿沟的生成跨度,在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都有可能因人工智能技术拥有和采纳程度差别而产生社会不平等两极分化的智能鸿沟。在对人工智能的神秘感、膜拜感、危机感的交错心理中,更要思考人工智能创新扩散中如何最大程度利用技术和如何做好普惠性包容性的兜底之间的平衡,缩小和弥合智能鸿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永伟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用目的技术(GPT)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种新出现的技术,生成式AI具有GPT所要求的普遍适用性、进步性和创新孕育性等特征,因而很可能会成为全新的GPT。生成式AI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模型就是OpenAI的GPT系列等,这里的GPT全称是“生成式预测训练”(Generative Pre-Training)模型。无论是出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还是出于加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考量,发展生成式AI都是当务之急。从目前看,我国在发展生成式AI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障碍,这就要求政府用好产业政策,为其发展扫清障碍。与此同时,作为GPT,生成式AI的发展一定会伴随着“创造性毁灭”过程,由此带来技术性失业、收入分配恶化,以及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应当用好相关政策加以应对,尽可能趋利避害,让生成式AI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金皓月   余敏杰   张紫徽   李艳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学术写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然而,少有实证研究关注大学生在学术研究中如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本研究以Z大学教育学专业34名大二学生为对象,探讨他们在学术写作中如何使用ChatGPT工具,以及该工具助力学术写作的表现。研究发现:1)本科生主要使用ChatGPT锤炼语言、确定选题、制定方案、获取信息、梳理文献和开展评价;2)学生对ChatGPT同一功能的评价存在差异,这些评价并非仅仅基于ChatGPT的功能特点,而是包含其对人的能力发展及情绪的影响等因素的考量;3)和教师点评相比,ChatGPT生成的点评具有“多用陈述句、多用表扬、泛化、平庸、无法动态调整话题和迎合”等特点,学生认为教师的点评更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本研究基于本科生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互动实践评估该工具的价值和局限,可为高等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和推进实践提供依据。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金皓月   余敏杰   张紫徽   李艳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学术写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然而,少有实证研究关注大学生在学术研究中如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本研究以Z大学教育学专业34名大二学生为对象,探讨他们在学术写作中如何使用ChatGPT工具,以及该工具助力学术写作的表现。研究发现:1)本科生主要使用ChatGPT锤炼语言、确定选题、制定方案、获取信息、梳理文献和开展评价;2)学生对ChatGPT同一功能的评价存在差异,这些评价并非仅仅基于ChatGPT的功能特点,而是包含其对人的能力发展及情绪的影响等因素的考量;3)和教师点评相比,ChatGPT生成的点评具有“多用陈述句、多用表扬、泛化、平庸、无法动态调整话题和迎合”等特点,学生认为教师的点评更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本研究基于本科生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互动实践评估该工具的价值和局限,可为高等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和推进实践提供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霞  
国家创新体系的深度优化需要积极利用好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国家创新体系的口径:一是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二是行政主体的创新管理效率改进,三是加快创新体系优化的成果转化。但是,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运用于创新体系优化也存在技术应用、思想异化以及成果转化三个方面的风险。针对于此,需要从技术本身出发,从规制与保障两个方面促进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国家创新体系深度优化。一方面,完善技术应用,实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安全治理,强化“价值理性”建设,避免思想异化风险;另一方面,在知识产权保护、产业发展以及人才保障方面建构激励制度,引导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背后的开发、应用者积极参与到国家创新体系深度优化当中。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霞  
国家创新体系的深度优化需要积极利用好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国家创新体系的口径:一是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二是行政主体的创新管理效率改进,三是加快创新体系优化的成果转化。但是,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运用于创新体系优化也存在技术应用、思想异化以及成果转化三个方面的风险。针对于此,需要从技术本身出发,从规制与保障两个方面促进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国家创新体系深度优化。一方面,完善技术应用,实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安全治理,强化“价值理性”建设,避免思想异化风险;另一方面,在知识产权保护、产业发展以及人才保障方面建构激励制度,引导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背后的开发、应用者积极参与到国家创新体系深度优化当中。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邵波  张文竹  
[目的/意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图书馆智慧服务带来机遇与挑战,图书馆新系统平台建设刻不容缓。旨在探讨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平台发展现状及对策,为建设一流高校智慧图书馆提供实践案例与参考依据。[方法/过程]梳理图书馆系统平台发展脉络,在盘点现有的国内外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平台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南京大学为例,探索图书馆新系统平台的建设方案。[结果/结论]智慧图书馆将通过建设一体化电子资源管理平台并打造NLSP,提升图书馆资源管控和知识服务水平,构建开放共享的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