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56)
2023(6002)
2022(5308)
2021(4728)
2020(4393)
2019(10379)
2018(10211)
2017(20940)
2016(11429)
2015(13314)
2014(13547)
2013(13778)
2012(13142)
2011(11923)
2010(11973)
2009(11339)
2008(11467)
2007(10469)
2006(8737)
2005(7705)
作者
(34143)
(28895)
(28711)
(27511)
(18494)
(13953)
(13323)
(11284)
(10796)
(10284)
(9758)
(9684)
(9141)
(9124)
(9098)
(9090)
(8930)
(8449)
(8391)
(8351)
(7183)
(7157)
(7082)
(6598)
(6541)
(6473)
(6407)
(6388)
(5822)
(5791)
学科
(56544)
经济(56488)
(33942)
管理(33489)
方法(33233)
数学(30595)
数学方法(30414)
(27150)
企业(27150)
(15252)
(13795)
中国(12145)
(10841)
贸易(10841)
(10502)
(10008)
财务(9995)
财务管理(9964)
地方(9880)
(9792)
企业财务(9508)
业经(9432)
农业(9150)
(8959)
(7859)
金融(7857)
(7630)
银行(7610)
(7545)
(7140)
机构
大学(176821)
学院(174370)
(76451)
经济(74996)
管理(69313)
理学(60548)
理学院(59929)
管理学(59069)
管理学院(58740)
研究(55159)
中国(41758)
(35764)
(35164)
科学(32912)
(30062)
财经(28832)
(27923)
中心(26619)
(26244)
业大(26243)
(25639)
研究所(25330)
经济学(24877)
农业(24024)
经济学院(22941)
北京(22227)
财经大学(21520)
(21353)
师范(21139)
(20071)
基金
项目(115491)
科学(91071)
基金(85420)
研究(83020)
(73617)
国家(73044)
科学基金(62814)
社会(53591)
社会科(50958)
社会科学(50941)
基金项目(45473)
(44452)
自然(40662)
自然科(39746)
自然科学(39733)
教育(39382)
自然科学基金(39067)
(37630)
资助(36336)
编号(33407)
(27321)
成果(27070)
重点(25962)
(24269)
教育部(23727)
(23689)
科研(22844)
人文(22781)
课题(22509)
大学(22484)
期刊
(76742)
经济(76742)
研究(48134)
(28128)
中国(27920)
学报(27180)
(25754)
科学(24075)
管理(21901)
大学(20335)
学学(19268)
农业(16982)
(16126)
金融(16126)
财经(15030)
技术(14580)
教育(14164)
经济研究(12900)
(12801)
业经(12134)
问题(11104)
统计(10058)
技术经济(9820)
(9445)
(9380)
理论(9028)
(8868)
商业(8825)
决策(8248)
(8218)
共检索到244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远志  苏海峰  
本文以上证50ETF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07年的日收盘数据构建数据样本,从实证的角度计量上证50ETF对其目标指数即上证50指数的跟踪误差变化及波动特征,并深入探讨造成跟踪误差变化和波动的主要成因,进而对未来我国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以及指数型投资基金的产品设计、运作机制以及和相关的制度安排提出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静  周宗放  霍学喜  
上证50ETF和上证180ETF无论从指数编制还是从指数特征来看都极其相似,因此本文拟选择上证50ETF和上证180ETF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三种测定方法,实证分析了两者对其目标指数即上证50指数和上证180指数的跟踪误差状况。在此基础上,运用集对分析理论,综合判断测定结果,探讨上证50ETF和上证180ETF跟踪误差的差异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远志  
本文基于上证50ETF2005-2007年的日交易数据集从实证角度计量其对目标指数即上证50指数的跟踪误差变化及波动特征,并深入探讨跟踪误差变化及波动的成因,进而对我国交易所交易基金产品(ETF)及未来的指数产品设计和市场制度安排提出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书达  吴文锋  
本文基于上证50ETF期权上市后的交易数据,尝试利用期权平价关系构建交易策略,检测期权产品套利空间,并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套利空间与股票市场和期权市场行为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期权定价仍不是有效的,期权和标的资产的流动性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最后,文章对提高我国期权价格的有效性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盛积良  冯玉兰  
本文基于均值回归理论,选取期权推出前后ETF市场和股票市场共6组样本数据,通过构建STAR模型和GARCH模型,从价格发现和波动性两个方面研究上证50ETF期权推出对现货市场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上证50ETF期权上市交易促进了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稳定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性,总体上提高了现货市场质量。比较ETF市场和股票市场发现,期权推出前,ETF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高于股票市场,然而期权推出后,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却高于ETF市场。本文的研究显示,期权上市使股票市场从价格发现功能缺失转变为具有较高的价格发现功能,显著改善了股票市场的整体质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辉  王裕彬  
波动率表征未来一定期限内标的资产收益率波动的标准差,是研究衍生品交易的重要指标,受到市场交易主体的高度关注。2015年上证50ETF股指期权公开挂牌交易,填补了我国金融市场上期权交易空白,同时研究其隐含波动率变动率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上证50ETF指数基金为标的,利用GARCH模型对其进行历史波动率研究,然后用Black-Scholes模型反推50ETF股指看涨期权的隐含波动率。研究表明,上证50ETF波动率"尖峰厚尾"、波动率聚集、长记忆性特性得到验证;同时实证结果表明隐含波动率数值相较于历史波动率研判结果相对准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陶利斌  邹洋  潘婉彬  
本文采用上证50ETF期权、50ETF基金、上证50指数和上证50股指期货四个市场的超过4年的高频数据,按Hasbrouck(1995)估计了它们的价格发现贡献,并重点研究了上证50ETF期权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期权和股指期货具有较强的价格发现能力。进一步,对期权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期权市场和现货基金市场的相对活跃程度、期权市场隐含价格与现货价格之差,以及休市期间的新信息对期权的价格发现能力有正面影响。而买卖价差相对值、现货市场波动性和期权市场的投机行为对期权的价格发现能力有负面影响。投资者情绪在市场上涨阶段正面影响期权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而在下跌阶段对其有负面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绍胜  
指数型基金是指采用指数化方式构建投资组合的基金,它与标的指数的选择密切相关。指数基金的构建有三大要素:标的指数、样本证券、权重分配,其目的是与标的指数之间的跟踪误差尽量小。虽然流动性、噪音、处置效应等均会影响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但是,在一个较高有效性的市场中,指数型基金与标的指数间的跟踪误差要比新兴市场的小,这主要是因为该市场的流动性较好,成份股的选择有较大的余地。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新兴+转轨”市场中,指数基金往往会因为标的指数成份股数量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异,标的指数成份股越多,相对应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就越大;复制型基金完全复制策略下的跟踪误差要比增强型指数基金非完全复制策略下的跟踪误差要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会强  王帅  金浩  
上证50ETF期权的推出是我国期权业走向专业化的标志,其定价问题关乎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然而,上证50ETF期权成份股调整对于定价效率的影响一直被忽略。因此,本文在梳理定价方法的基础上,以成份股调整为时间节点,通过核算调整前后理论定价和市场价格的偏差计算定价效率。研究发现:看涨期权在成分股调整的公告日后的一定时间内定价效率有所降低,而看跌期权的定价效率会有所提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证50ETF期权的定价效率会重新变动并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主要原因是定价公式忽略了红利、交易费用的存在,以及波动率参数受到成分股调整影响,这是今后提升定价效率的修正方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亚萍   刁训娣  
基于我国融资融券交易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本文利用2015—2021年我国上证50ETF期权市场数据,实证检验了融资融券交易活动对期权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市场上看多交易方式丰富,融资交易对看涨期权收益的影响不大;而受卖空限制影响,融券交易活动越活跃,未来一个月看跌期权的收益越低。此外,融券交易活动对看跌期权收益的影响在经济不景气、投资者情绪低迷以及标的市场收益率为负的子样本中更明显,但该影响并不是长期持续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融券交易活动增加会显著提高看跌期权的持仓量,但对看涨期权收益并不会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中国融资融券市场和期权市场之间的可能联系提供了证据,为后续的跨市场研究以及监管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史永东  霍达  
基于上证50ETF和上证50ETF期权数据,本文经验研究了中国市场是否存在"定价核之谜",并对"定价核之谜"与市场走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市场存在"定价核之谜",且"定价核之谜"与下期市场收益率呈显著负向关系、与下期市场振幅呈显著正向关系。本文首次给出了"定价核之谜"在中国金融市场存在的经验证据,并且证实了"定价核之谜"对下期市场走势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宗新  丁振华  
价格发现功能是ETF市场的一个基本功能,上证50ETF是否具备价格发现功能是衡量ETF推出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多资产方差分解法分析50ETF交易的信息含量,从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对50ETF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我国ETF具有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但与西方成熟资本市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由于价格发现功能与市场特定微观结构紧密,为此论文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应用交易成本假说、交易限制假说、市场信息假说对50ETF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深入剖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会强  王帅  金浩  
上证50ETF期权的推出是我国期权业走向专业化的标志,其定价问题关乎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然而,上证50ETF期权成份股调整对于定价效率的影响一直被忽略。因此,本文在梳理定价方法的基础上,以成份股调整为时间节点,通过核算调整前后理论定价和市场价格的偏差计算定价效率。研究发现:看涨期权在成分股调整的公告日后的一定时间内定价效率有所降低,而看跌期权的定价效率会有所提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证50ETF期权的定价效率会重新变动并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主要原因是定价公式忽略了红利、交易费用的存在,以及波动率参数受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金德环  丁振华  
本文采用多资产方差分解法分析50ETF与标的成份股的价格形成过程。结果表明,与西方成熟资本市场相比,50ETF在标的成份股的价格形成过程中贡献并不大。由于价格形成过程与市场微观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本文从这一角度来进行解释,从而为推动我国ETF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