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4)
- 2023(9431)
- 2022(7429)
- 2021(6952)
- 2020(5667)
- 2019(13116)
- 2018(13317)
- 2017(24367)
- 2016(13621)
- 2015(15002)
- 2014(15352)
- 2013(14703)
- 2012(13280)
- 2011(11433)
- 2010(12034)
- 2009(11354)
- 2008(11767)
- 2007(10716)
- 2006(9667)
- 2005(9193)
- 学科
- 业(72262)
- 企(68467)
- 企业(68467)
- 管理(56698)
- 济(56311)
- 经济(56215)
- 业经(25845)
- 财(23518)
- 农(22093)
- 方法(20642)
- 务(18279)
- 财务(18267)
- 财务管理(18238)
- 企业财务(17223)
- 制(16530)
- 农业(16235)
- 技术(15394)
- 理论(14161)
- 中国(13677)
- 体(13343)
- 策(13074)
- 数学(12933)
- 数学方法(12820)
- 划(12296)
- 和(12166)
- 企业经济(12014)
- 体制(11746)
- 经营(11155)
- 地方(10254)
- 技术管理(10006)
- 机构
- 学院(188706)
- 大学(179751)
- 济(76219)
- 管理(75829)
- 经济(74550)
- 理学(62876)
- 理学院(62291)
- 管理学(61553)
- 管理学院(61178)
- 研究(55930)
- 中国(48266)
- 财(40502)
- 京(39135)
- 江(33368)
- 科学(31065)
- 财经(30063)
- 农(28982)
- 所(27313)
- 经(27048)
- 中心(26877)
- 州(26486)
- 北京(24978)
- 业大(23788)
- 研究所(23547)
- 范(23190)
- 师范(23011)
- 农业(22125)
- 商学(21693)
- 财经大学(21560)
- 经济学(21557)
- 基金
- 项目(110476)
- 研究(89166)
- 科学(87674)
- 基金(77007)
- 家(63768)
- 国家(62986)
- 科学基金(56711)
- 社会(55197)
- 社会科(52061)
- 社会科学(52046)
- 省(46038)
- 教育(41790)
- 基金项目(40707)
- 编号(38748)
- 划(36186)
- 自然(34553)
- 自然科(33719)
- 自然科学(33710)
- 自然科学基金(33183)
- 成果(31112)
- 资助(30311)
- 业(29094)
- 课题(27122)
- 创(26881)
- 发(24344)
- 制(24252)
- 重点(24229)
- 创新(23992)
- 部(23914)
- 性(23771)
共检索到310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上虞市建筑企业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上虞市人民政府199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乡镇、部门的重视、支持下,依靠全体建筑员工的共同努力,上虞建筑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较为迅猛,连续两次被浙江省政府命名为“建筑之乡”。全市现有建筑业...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满君 徐晓波
上虞建筑企业改革探索文/徐满君徐晓波1993年以来,上虞市的建筑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全体建筑员工的共同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异军突起,迅速发展。1997年,全市建筑从业人员达11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0%以上;组建企业集团6家;创省市级以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颖 周沂 贺灿飞
基于文献研究和32家浙江省上虞市污染企业及相关部门的访谈研究,通过构建污染企业迁移意愿模型,探讨环境规制下污染企业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污染企业迁移并不只受单一因素影响,而是外部因素以及企业自身属性的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实证表明,环境规制、政府博弈、产业联系是影响影响污染企业迁移意愿的三大外部因素,企业规模则是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环境规制造成的成本减少,企业与政府的博弈能力增强,企业的本地联系减弱。在环境规制、政府博弈、产业联系的综合影响下,污染企业迁移意愿与企业规模呈"倒U型"关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邵建奋 黄群力
制止企业内部乱集资刻不容缓──对上虞市部分企业内部集资的调查邵建奋,黄群力在当前经济高速增长,而国家宏观信贷政策仍然从紧的形势下,企业的融资方式也日趋多元化。众多企业为解决资金匮乏,满足生产发展需要,把内部集资作为筹集资金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由于企业内...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自力 陈文华
浙江省上虞市建筑业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建筑之乡”之一。上虞市建筑队伍是八十年代中期陆续进沪施工的,当时建筑队伍刚刚组建,管理水平低,质量水平差,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中都暴露了很多问题,影响了上...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胜利
SY公司是90年代初在深圳成立的股份制航运企业,主要从事远洋与沿海水路运输的航运业务。2019年初按照集团的整体战略部署SY公司推进船管体制改革,SY公司需由传统航运企业转型为第三方船舶管理企业,在企业职能定位发生重大战略转型的改革背景下,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价值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Y公司抓住融入深圳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产业升级机遇期,将业财融合价值创造作为企业改革转型的切入点、落脚点和发力点,通过实现财务优化与业务转型的深度融合形成合力,聚焦提质增效扩大财务工作半径与服务外延,立足财务价值创造推进财务转型,探索价值创造的新途径优化提升财务服务质量与能力,解决传统会计理念下业财融合的痛点问题,逐步建立了业财共享协同的互动机制,实现了财务服务向管理的价值赋能,达到业财融合后双轮驱动下的整体发力,全面提升了企业的船舶管理质量与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业财融合 价值服务 精益管理 价值创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冷报德 邱慈逊
国有企业改革及其涉税问题探索□冷报德邱慈逊我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积极试行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作出了“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后,国有企业改革掀起一个新的高潮。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毋庸置疑要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但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涛
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始终起着基础、骨干的作用,为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也要看到,由于旧体制的影响,很多国有企业活力不足,面临着重重困难。因此,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既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的活力,使企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从整个历程来看,企业改革作为一条主线,一直贯穿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个过程之中。丁任重同志的新著《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企业分析》一书,对企业改革问题进行了探索,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丁洪斌 王从远 刘洪岩
本文通过青岛建设集团公司品牌管理的有关实践活动,结合国内外品牌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对建筑业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有关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
建筑企业 品牌管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作汀
上虞市加快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浙江上虞市委书记姚作汀上虞市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科委确定的杭嘉湖高科技区成员单位,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总面积1427.5平方公里,人口76.6万,辖18个镇和6个乡,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1987年开始,上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玉卫,郑乐彬,葛正豹,施茂荣
沟、渠、田、林、路是上虞海涂区农田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重点。其中以排沟布局为重点,配合农艺措施,能加快土壤脱盐熟化。土质排沟、石砌排沟、水泥排沟各有特点,应根据资金投入、作物布局和自然条件选用,并取相应的断面、比降和间距;海涂种水稻以灌排沟相间布局为好,已脱盐的旱地可灌排合一,用水泥排沟抗旱;林带的生态效益已被海涂区各农场所认识,主干林带大多选用意杨,农田林网树种尚待研究;农田道路建设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
关键词:
海涂 农田基本建设 布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浩然 任刚
研究上虞市交通供需矛盾的状况,为缓解城市日益严峻的供需矛盾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上虞市开展居民出行调查和交叉口流量调查,制定路网改善的可靠方案。通过分析发现:整体路网级配结构不合理,居民出行的交通结构不合理。通过研究,制定的缓解交通供需矛盾的有效策略为:合理控制和引导交通需求,调控交通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分布,扩大有效的交通供给,实施规划、建设与管理一体化战略,注重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楚寅 罗辉
基于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与发展的现实需要 ,1 999年以来襄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动态股权制”的改革模式 ,并选择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试点。实践证明 ,动态股权制达到了国家增税、企业增效和职工增收的预期效果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普遍关注 ,并把这一改革称之为国企改革的“襄樊模式”。本文就动态股权制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制度安排和主要效用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理论阐述。
关键词:
动态股权制 人力资本产权 四项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